基礎數學 2版
作(編/譯)者 :陳永銓‧邱俊智 編著出版年份 :2023ISBN :9789863783473書號 :002871幾色 :1規格 :16K發行公司 :高立圖書版權日期 :2023/01/01版次 :二版發行頁數 :232
協助學生複習基礎的數學知識。
本書內容包含:數系、多項式、函數、方程式、指數與對數、三角函數、複數、向量、矩陣等。
本書適用於大一基礎數學及類似課程之教科書,也可作為自學者自修之教材。
本書內容精簡,目標是協助學生建立正確的數學觀念,例題與習題不會有艱深的題目,有些章節還特別強調計算機工具之使用。
目錄
chapter 1 數 系
chapter 2 多項式
chapter 3 函 數
chapter 4 方程式
chapter 5 指數與對數
chapter 6 三角函數
chapter 7 複 數
chapter 8 向 量
chapter 9 矩 陣
Appendix A 習題解答
立即查看
書名:植物生理學
作者:蔣德安
出版社:五南
出版日期:2023/02/14(1版3刷)
ISBN:9789571195865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為十一章:植物的水分生理、植物的礦物營養、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同化物的運輸與分配、植物激素、植物的生長生理、植物的生殖生理、植物的衰老生理、植物的逆境生理和植物次生代謝。書中除了闡明植物生理的基本知識和原理外,對某些知識的前沿進展、作用機制及應用也有獨到的論述,包括水分、離子的跨膜運輸機制,提高水分、養分利用率、光能分配和酶活性調節及提高光能利用率的基因工程,呼吸鏈上複合體、電子傳遞途徑的多樣性及種子貯藏、果實保鮮,同化物的運輸機制和生產應用,植物激素的生物合成途徑和作用機制,植物次生物質代謝工程,植物光信號傳導和光敏素作用機制,植物程式性細胞死亡和衰老的分子調節,植物抗性的機制及基因工程等內容。
期許此書能成為植物研究人員或相關領域研究的重要參考書。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植物的水分生理
第一節 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動中的作用
第二節 植物細胞的吸水原理
第三節 植物根系的吸水
第四節 蒸散作用
第五節 植物體內水分的運輸
第六節 合理灌溉的生理基礎
■第二章 植物的礦物營養
第一節 植物的必需元素
第二節 植物細胞對礦物元素的吸收
第三節 植物對礦物元素的吸收
第四節 氮同化
第五節 礦物元素在植物體內的運輸
第六節 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礎
■第三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
第一節 光合作用的意義
第二節 葉綠體及其色素
第三節 光合作用的光反應
第四節 光合作用的碳同化
第五節 光呼吸
第六節 光合作用的影響因素
第七節 光合作用與農林業生產
■第四章 植物的呼吸作用
第一節 植物呼吸代謝途徑及其生理意義
第二節 粒線體的呼吸電子傳遞和氧化磷酸化
第三節 呼吸作用的指標及影響因素
第四節 呼吸原理在植物生產中的應用
■第五章 同化物的運輸與分配
第一節 植物體內同化物的運輸
第二節 同化物的裝入和卸出
第三節 同化物的配置和分配
第四節 影響同化物運輸與分配的外部因素
■第六章 植物激素
第一節 生長素
第二節 赤黴素
第三節 細胞分裂素
第四節 脫落酸
第五節 乙烯
第六節 油菜素內酯
第七節 其他天然的植物生長物質
第八節 植物激素間的相互關係
第九節 植物生長調節劑及應用
■第七章 植物的生長生理
第一節 生長、分化和發育的概念
第二節 植物細胞的發育及調節
第三節 植物的生長
第四節 光敏色素和光形態建成
第五節 植物的運動
■第八章 植物的生殖生理
第一節 幼年期
第二節 春化作用
第三節 光周期
第四節 花器官的形成和控制
第五節 受精生理
第六節 種子與果實的發育
第七節 種子的休眠
■第九章 植物的衰老生理
第一節 植物的衰老進程
第二節 植物衰老的機制與調節
第三節 器官脫落及其機制
第四節 環境因素對衰老和脫落的影響
■第十章 植物的逆境生理
第一節 植物對逆境的生理適應
第二節 植物對水分逆境的適應性
第三節 植物對溫度逆境的適應性
第四節 植物對鹽脅迫的適應性
第五節 環境汙染與植物的適應性
第六節 植物對生物逆境的適應性
■第十一章 植物次生代謝
第一節 植物次生代謝物的概念
第二節 萜類化合物
第三節 酚類化合物
第四節 植物含氮化合物
第五節 植物次生代謝工程
■索引
立即查看
流體力學(含流體機械)重點暨題型解析 (10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本書特色
作者憑藉本身深厚之學理素養,透過多年在補教工作上的歷練,建立獨特之理論架構及論述。全書以豐富圖表解說概念,並輔以經典題型供讀者觀念驗證與應用。
由於市面上幾乎找不到內容完整且專為國考及國營事業而準備的流體力學書籍,為了滿足考生的需求,作者深入瞭解國考及國營事業試題並全新撰寫適合考生閱讀之參考用書。相信以如此完整的參考書籍,必定能使考生在極短的時間內,掌握考題的命題趨勢,在考場上無往不利。
本書特色如下:
一、內容鋪陳由淺入深,觀念解說詳細,連貫性強
針對理論觀念處,做精確解說,使讀者易於閱讀,快速掌握各章節的關聯性。
二、標題與架構清晰分明
讓讀者迅速抓住各章節的重點,並有系統的組織其觀念與架構。
三、網羅歷年必考試題,掌握考試趨勢及脈動
將重要的歷屆試題依章節編排,按題型循序演練,可提升相關類題的應考實力!
四、解題精準、化繁為簡,提供完整應試技巧
書末收錄歷年歷屆試題並透過詳盡完整的解答剖析,完全釐清觀念、掌握重點、學習進階的解題技巧,獲取高分!
Chapter1 基本概念
1-1 流體與固體
1-2 連體及其數學描述
1-3 流體的黏滯性
1-4 流體的壓縮性
1-5 流體比重量、比重及表面張力
Chapter2 流體靜力學
2-1 流體中某一點壓力
2-2 壓力變化的關係
2-3 靜止中的流體
2-4 運動中的流體
Chapter3 流體運動學
3-1 流線、徑線、煙線及時間線
3-2 流體質點的加速度
3-3 流體元素變形率與渦度
3-4 一維、二維及三維運動描述
3-5 流體流動之黏滯性與壓縮性
3-6 伯努利方程式
Chapter4 控制體積的積分型式
4-1 控制體積與控制質量
4-2 雷諾傳輸定理
4-3 質量守恆
4-4 動量方程式
4-5 能量方程式
4-6 動量矩方程式
Chapter5 流體質點的微分型式
5-1 質量守恆
5-2 動量方程式
5-3 無黏性流動
5-4 流線函數及速度位勢
5-5 環流
Chapter6 因次分析與相似性
6-1 因次分析
6-2 無因次參數
6-3 相似定律
6-4 無因次化之統御方程式
Chapter7 不可壓縮之黏性內部流場
7-1 內部流場簡介
7-2 兩平行板間層流
7-3 圓管內層流
7-4 兩同心圓管間層流
7-5 斜面薄層層流
7-6 轉動同心圓管間層流
7-7 紊流理論
7-8 圓管內紊流
Chapter8 不可壓縮之黏性外部流場
8-1 外部流場簡介
8-2 邊界層厚度
8-3 邊界層方程式
8-4 Von Karman動量積分方程式
8-5 Karman-Pohlhausen近似解
8-6 邊界層分離
8-7 阻力
Chapter9 二維理想流體力學
9-1 理想流體簡介
9-2 二維之簡易流動
9-3 流場之重疊法
Chapter10 明渠流
10-1 明渠流簡介
10-2 比能
10-3 蔡斯與曼寧方程式
10-4 水躍
Chapter11 流體機械
11-1 流體機械簡介
11-2 統御方程式
11-3 徑流式泵
11-4 風扇
11-5 輪機
附錄 歷屆試題
立即查看
水文學精選200題
作 者:楊其錚 、李光敦
出版社別:五南
出版日期:2022/06/07(2版9刷)
ISBN:978-957-11-5416-9
書 號:5G15
頁 數:292
開 數:20K
內容簡介
◎李光敦教授編著《水文學》習題詳解
◎國家考試及研究所入學考試精選考題
目錄
第一章 導 論
第二章 集水區地文與水文特性
第三章 降 雨
第四章 蒸發與蒸散
第五章 入 滲
第六章 地下水與水井力學
第七章 集水區降雨逕流演算
第八章 水庫演算與河道演算
第九章 水文量測
立即查看
物理中的基礎數學
作(編/譯)者 : 江俊明 著 出版年份 : 2023
ISBN : 9789863783718 書號 : 002869
幾色 : 1 規格 : 18K
發行公司 : 高立圖書 版權日期 : 2023/02/01
版次 : 初版發行 頁數 : 128
本書的主要目的是想讓讀者能快速並有邏輯性的學好物理中的基礎數學,書的內容是以普通物理的觀點呈現相關重要的基礎數學。本書主要分為三章,第一章是「向量分析」,主要內容是從向量觀點出發,從圖示法到向量分解、向量計算,並結合及分析高中與大學向量的異同處。第二章是「簡易微積分」,主要內容是解說微分與積分的觀念,並提出學習的方法及重要的公式,讓讀者可以以工程的學習角度,快速學習到重要的微積分技巧。第三章是「物理中常見的數學」,主要內容包含有簡諧運動的通用計算方法、二階常微分方程式、分離變數法、泰勒級數展開式等常見且重要的數學處理方法。以上內容都有相關物理問題搭配說明應用,幫助讀者的快速學習。
本書的最大特色就是強調簡單、重要且易學的理工科必備的基礎數學,非常適合大一或想改善基礎數學能力的讀者,是一本可以釐清許多數學觀念的書,也可作為普通物理或理工科專業科目的先修課程使用,期望這本書可以幫助對理工科有學習興趣的讀者。
目錄
第1章 向量分析
第2章 簡易微積分
第3章 物理中常見的數學
習題簡答
立即查看
樹木土壤學的基礎知識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由作者長年從事公園和環境綠地的土壤改良經驗集結而成,以詳盡文字解說,搭配大量圖片說明,內容豐富充實,閱讀明瞭易懂,期能作為樹木救援、園林綠化等相關從業人員的參考用書,有興趣的讀者亦能一窺肉眼難以看見的土壤世界。
試閱
樹木土壤學的基礎知識
樹木土壌学の基礎知識
作
者:
堀大才
譯
者:
劉東啟
出
版
社: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
版
日
期:
2023/10/01
數量
0
85
420
357
付款/配送
本書由作者長年從事公園和環境綠地的土壤改良經驗集結而成,以詳盡文字解說,搭配大量圖片說明,內容豐富充實,閱讀明瞭易懂,期能作為樹木救援、園林綠化等相關從業人員的參考用書,有興趣的讀者亦能一窺肉眼難以看見的土壤世界。
中文出版908-1031獨處時刻,來讀吧!
內容簡介
本書由作者長年從事公園和環境綠地的土壤改良經驗集結而成,以詳盡文字解說,搭配大量圖片說明,內容豐富充實,閱讀明瞭易懂,期能作為樹木救援、園林綠化等相關從業人員的參考用書,有興趣的讀者亦能一窺肉眼難以看見的土壤世界。
產品目錄
序
Chapter 1 樹木土壤學的基礎知識
1.1 什麼是土壤
1.2 土壤學的起源
1.3 土壤的形成
1.4 土壤和土壤生物
Chapter 2 地況、地形、地質和土壤的形成
2.1 地況和地形
2.2 形成地形的因素
2.3 地質.岩石
2.4 地質和土壤的形成
2.5 地形和樹木的生長
Chapter 3 土壤的分類
3.1 土壤和樹木的生長
3.2 土壤和母岩
3.3 依土壤成因分類
3.4 依土壤堆積方式分類
3.5 森林土壤的分類系統
3.6 綠地的土壤特徵
Chapter 4 樹根的構造與功能
4.1 樹根的構造與功能
4.2 樹木的水分吸收功能與森林的保水能力
Chapter 5 樹木土壤學的土壤調查方法
5.1 土壤調查的意義與目的
5.2 調查步驟
Chapter 6 土壤有機質的化學
6.1 土壤有機質和腐植質的性質
6.2 黏土和腐植質帶負電的原因以及具陽離子交換容量
Chapter 7 供應樹木生長的有機質的利用與還原
7.1 有機廢棄物的綠地還原
7.2 堆肥化的注意事項
7.3 堆肥品質的判斷方法
7.4 堆肥在綠地的利用
Chapter 8 樹木與肥料成分
8.1 植物必需的元素
8.2 樹木的營養診斷
Chapter 9 阻害樹木生長的土壤障礙及其對策
9.1 土壤過溼與對策
9.2 踩踏壓硬
9.3 乾旱
9.4 覆土
9.5 土壤汙染
Chapter 10 為了保護環境的土壤改良法
10.1 為了保護環境的土壤改良理念
10.2 開發公園、綠地環境、農地、高爾夫球場等前的土壤改良法
10.3 在有既存樹木情況下的土壤改良法
引用.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立即查看
工程數學SOP閃通指南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工程數學SOP閃通指南
ISBN13:9786263432949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作者:林振義
裝訂/頁數:平裝/514頁
規格:26cm*19cm*2.5cm (高/寬/厚)
重量:1080克
版次:1
出版日:2023/03/25
中文圖書分類:基礎工程學
內容簡介
◎◎◎SOP閃通教材◎◎◎
老師在解題時,會把題目的標準解題流程(SOP)記在頭腦裡,
依此標準解題流程(SOP)解給學生看,可是並不是每個學生看完老師教的標準解題流程(SOP)後,就能記住此標準解題流程(SOP)。
本書是將每個題型的標準解題流程(SOP)寫下來,學生只要將題目的數值代入標準解題流程(SOP)內,就可以把該題目解答出來。
等學生學會了後,此SOP就可以丟掉了。
目錄
第一篇 微積分
第一章 微分
1.1 微分的定義
1.2 微分的方法
第二章 積分
2.1 積分的定義
2.2 積分的方法
第二篇 微分方程式
第一章 基本觀念
第二章 一階常微分方程式
2.1 變數分離法
2.2 正合微分方程式
2.3 積分因子
2.4 一階齊次微分方程式
2.5 含一次式之非齊次微分方程式
2.6 一階線性微分方程式
2.7 白努力方程式
第三章 常係數微分方程式
3.1 二階常係數微分方程式的齊次解
3.2 二階常係數非齊次線性方程式
3.3 二階常係數非齊次線性方程式的特例
3.4 參數變換法
3.5 含初值的二階常係數微分方程式
3.6 高階微分方程式
3.7 常係數線性微分方程組
3.8 電路學的應用 87
第四章 其他類型微分方程式
4.1 Euler-Cauchy微分方程式
4.2 冪級數法
附錄 證明用參數變換法求特解(求yp)
第三篇 拉普拉斯轉換
第一章 拉普拉斯轉換
1.1 拉氏轉換的定義
1.2 線性性質
1.3 第一移位性質:s軸的移位
1.4 微分的拉氏轉換
1.5 積分的拉氏轉換
1.6 拉氏轉換的微分
1.7 拉氏轉換的積分(或除以t的拉氏轉換)
第二章 反拉氏轉換
2.1 反拉氏轉換
2.2 分母是二次式的反拉氏轉換
2.3 用部分分式法解反拉氏轉換
2.4 旋捲—求二函數相乘的反拉氏轉換
第三章 其他類型的拉氏轉換
3.1 t軸之移位(第二移位性質)
3.2 週期函數的拉氏轉換
3.3 利用拉氏轉換法來解線性常係數微分方程式
3.4 拉氏轉換在電路學的應用
3.5 拉氏轉換在積分上的應用
第四篇 傅立葉級數
第一章 傅立葉級數
1.1 週期函數
1.2 週期為2的傅立葉級數
1.3 偶函數與奇函數的傅立葉級數
1.4 任意週期函數之傅立葉級數
1.5 半週期展開(或稱為半程展開)
1.6 複數傅立葉級數
1.7 傅立葉積分
附錄
附錄一:證明週期是2的期週函數,其傅立葉級數
附錄二:證明週期是2L的週期函數,其傅立葉級數
附錄三:證明f(x)的傅立葉積分
附錄四:證明複數傅立葉級數
第五篇 線性代數
第一章 線性方程式
1.1 線性方程組
1.2 求線性方程組的解
1.3 線性齊次方程組
第二章 矩陣
2.1 矩陣的基礎
2.2 列階梯形矩陣
2.3 反矩陣
2.4 矩陣與線性方程組
第三章 行列式 1
3.1 行列式性質
3.2 行列式降階
3.3 反矩陣
3.4 克拉瑪法則
第四章 向量與向量空間
4.1 向量的基本觀念
4.2 線性組合
第五章 維度與基底
5.1 線性相依與線性獨立
5.2 維度與基底
第六章 線性映射、特徵值與特徵向量
6.1 線性映射基礎
6.2 特徵值與特徵向量
第六篇 向量分析
第一章 向量的基礎
1.1 向量的基礎
1.2 向量的夾角
第二章 向量的內積與外積
2.1 向量內積
2.2 向量的外積
2.3 向量的內外積的應用
第三章 向量的梯度、散度、旋度
3.1 向量微分運算子
3.2 向量的梯度
3.3 向量的散度
3.4 向量的旋度
3.5 向量微分運算子的性質
第四章 向量積分
4.1 向量的一般積分
4.2 向量的線積分
4.3 向量的面積分
4.4 向量的體積分
第七篇 偏微分方程式
第一章 偏微分方程式
1.1 簡介
1.2 由實際問題所產生的偏微分方程式
1.3 變數分離法
第八篇 複變數
第一章 複數
1.1 複數
1.2 複數的極坐標
第二章 複數函數
2.1 複數函數簡介
2.2 常見的複數函數
2.3 複數函數的反函數
第三章 複數微分與柯西—黎曼方程式
3.1 極限
3.2 連續性
3.3 複數函數的導數
3.4 複數基本函數的微分
第四章 複數積分
4.1 封閉曲線與連通區域
4.2 複數的不定積分
4.3 複數的線積分
第五章 柯西定理與柯西積分公式
5.1 柯西積分定理
5.2 柯西積分公式
第六章 無窮級數
6.1 數列
6.2 級數
6.3 冪級數
6.4 泰勒級數與馬克勞林級數
6.5 奇點與零點
6.6 羅倫級數
第七章 留數
7.1 留數定理
7.2 以留數積分法解實數定積分
立即查看
土壤:在腳底下的科學 (3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簡介】
土壤是無法再生的珍貴自然資源,它與陽光、空氣、水同為人類生存所不可缺少的元素。本書透過介紹土壤的成因,讓讀者了解到自然環境和土壤性質之間的關係,而這些性質可以將土壤做有系統的分門別類,這是認識土壤的第一步。不同的土壤,在農業、生態與環境上,都有它特殊的特色與功能,或是需要特別保育的弱點與原因。臺灣土壤類型眾多,種類之多是世界之冠,因此本書介紹臺灣的平原、丘陵、臺地、高山森林、火山地區與水稻田土壤的分布及特徵。土壤汙染,是臺灣最嚴重的環境問題之一,本書簡要的介紹臺灣土壤汙染情形與整治措施,提高讀者環境保育的觀念,最後再將人類生活與土壤的關係,切入食、衣、住、行、育、樂當中,讓大家能切身感受到土壤資源與人類生活品質的重要。
【目錄】
CH1
土壤概論
什麼是土壤
土壤的功能
土壤樣體與土壤剖面
土壤生成的五大因子—母質、地形、氣候、生物、時間
土壤的溫度與水分含量狀況
CH2
臺灣土壤的種類
土壤生成過程中之重要化育作用
變化多端的臺灣土壤—臺灣主要土壤類型
孕育糧食的土壤—平原土壤之特性與分布
有時紅的發紫的土壤—台地土壤之特性與分布
多石礫或坋黏質的土壤—丘陵土壤之特性與分布
來自地心的土壤—火山地區土壤的特性與分布
不安定的土壤—高山土壤之特性與分布
多水的土壤—水田土壤之特性與
CH3
土壤生態環境之保育
土壤品質
土壤教育與土壤博物館
CH4
土壤汙染
CH5
生活與土壤
附錄
立即查看
作物生產概論 2017 <新學林>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作物生產概論
ISBN13:9789862957110
出版社:新學林
作者:王慶裕
裝訂/頁數:平裝/466頁
規格:23cm*17cm*2.6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17/09/01
中國圖書分類:農藝
內容簡介
本書特色
《作物生產概論》一書主要介紹農作物(簡稱作物)之生產過程,以及如何經由栽培管理措施與遺傳育種改良技術,以提高作物產量與品質。本書可供台灣國內各農學相關大學之學生參考,以利學習作物生產之基本知識。
本書內容共計21章,包括農業之重要性與發展、作物起源與分類、作物分布與生產狀況、農業生態、作物生產系統、作物與水、土壤與植物養分、作物種子與播種、作物根部、作物莖部與葉部、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開花與生殖、作物改良、氣候、天氣與作物、作物害物與控制、作物病害與控制、雜草與雜草控制、植物生長調節劑、作物產量品質與生產技術、以及永續農業與作物生產,期待讀者對於作物生產有初步了解。
目錄
推薦序I
自 序III
第一章 緒 言1
第二章 農業之重要性與發展3
第一節 台灣農業發展與作物3
第二節 農業之重要性與發展7
第三節 經濟植物與作物8
第四節 植物的用途8
第五節 農業發展9
第六節 作物生產滿足未來所需11
第七節 農業政策12
第三章 作物起源與分類19
第一節 作物起源19
第二節 作物分類23
第四章 作物分布與生產狀況49
第一節 作物生產之特性49
第二節 作物分布50
第三節 全球農業現況56
第四節 氣候變遷下台灣糧食生產之因應74
第五章 農業生態81
第一節 植物相互作用81
第二節 影響生態系統之環境因素83
第三節 農業生態系統與天然生態系統84
第六章 作物生產系統91
第一節 單一種植作物(單作)制度91
第二節 輪作制度92
第三節 輪作之優缺點94
第四節 連續栽種作物(連作)制度96
第五節 連作制度之優缺點96
第六節 複合種植作物(複作)制度97
第七節 單期作與雙期作101
第八節 休耕制度101
第九節 永續農耕制度103
第十節 收穫、乾燥及貯藏107
第七章 作物與水117
第一節 作物細胞之水分生理118
第二節 作物吸收水分之器官124
第三節 水分在作物體內之運輸125
第四節 作物需水量126
第五節 土壤水分的種類與作物生長之關係127
第六節 蒸發散作用131
第七節 水分逆境134
第八章 土壤與植物養分141
第一節 土壤功能141
第二節 土壤組成142
第三節 土壤化學152
第四節 土壤肥力154
第五節 營養吸收164
第六節 耕犁與苗床準備168
第九章 作物種子與播種173
第一節 種子形狀、大小與顏色174
第二節 種子之重要性175
第三節 種子之構造與功能179
第四節 影響種子發芽之環境條件188
第五節 作物播種198
第六節 組織培養與人工種子203
第十章 作物根部205
第一節 根部構造與生長205
第二節 根之起源208
第三節 根系209
第四節 根之功能211
第五節 根部生長範圍214
第六節 影響根部生長之因素215
第十一章 作物莖部與葉部221
第一節 作物莖部221
第二節 作物葉部231
第十二章 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245
第一節 光245
第二節 光合作用246
第三節 呼吸作用259
第十三章 開花與生殖267
第一節 花之構造267
第二節 花與花序種類270
第三節 影響開花之因素273
第四節 植物生殖與繁殖281
第十四章 作物改良291
第一節 參與改良作物之因子292
第二節 作物改良技術與觀念之演變295
第三節 改良作物之方法297
第十五章 氣候、天氣與作物309
第一節 大氣層309
第二節 天氣組成311
第三節 天氣組成對於作物生長之影響321
第十六章 作物害物與控制331
第一節 昆蟲與蟎類332
第二節 蟲害控制335
第十七章 作物病害與控制343
第一節 引發傳染性疾病之病原體344
第二節 疾病發生之需求346
第三節 疾病發展階段348
第四節 疾病控制350
第五節 非傳染性疾病354
第十八章 雜草與雜草控制357
第一節 雜草分類358
第二節 雜草特性360
第三節 台灣常見之雜草361
第四節 雜草造成之損失363
第五節 雜草控制類型365
第六節 化學性雜草控制370
第十九章 植物荷爾蒙與生長調節劑383
第一節 植物荷爾蒙概念與早期發展384
第二節 其他荷爾蒙之發現385
第三節 植物荷爾蒙之特性、發生與效應386
第二十章 作物產量品質與生產技術403
第一節 作物產量403
第二節 作物生長、分化與發育406
第三節 作物產量器官之形成與成熟410
第四節 作物產品之品質412
第五節 提高作物產量與品質之途徑414
第六節 提高作物生產力未來之方向419
第七節 作物生產之新技術423
第二十一章 永續農業與作物生產427
第一節 永續農業之起源與發展428
第二節 有機農業與化學農業431
第三節 永續性農業之重要性432
第四節 台灣農業環境面臨之問題434
第五節 永續農業之實施方法436
第六節 台灣推行永續農業之可能性442
參考資料447
索 引451
立即查看
【簡介】
3D圖解法規,淺顯易懂、輕鬆上手
.將關聯性法條整理成圖解,清楚易懂。
.法條拆解、法規瘦身,減輕腦力負擔。
.邏輯編排、容易理解,簡單易記。
系統性歸納整理,化繁為簡、釐清重要考點
.內含本法、施行細則與重要函釋整理說明。
.完整、簡潔、清楚、易懂。
.文字說明與圖解結合,幫助您提升考試實力。
歷屆試題集結,鑑古知今、掌握命題趨勢
.逾十年地政士歷屆試題演練。
.磨練實戰經驗,提升得分能力。
.精煉解題編排,熟練答題模式。
經典計算題,反覆演練、應考實力倍增
.重要計算題考點答題演練。
.按部就班加強解題與計算邏輯。
【目錄】
第一篇 緒論
第一章 法條體系架構
第二章 國家考試準備方法
第二篇 土地稅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地價稅
第三章 田賦
第四章 土地增值稅
第五章 稽徵程序
第六章 罰則
第三篇 房屋稅與契稅條例
第一章 房屋稅條例
第二章 契稅條例
第四篇 房地合一稅(所得稅法)
第五篇 工程受益費徵收條例
第一章 工程受益費之徵收
第二章 工程受益費之徵收程序
第六篇 遺產及贈與稅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遺產稅之計算
第三章 贈與稅之計算
第四章 稽徵程序
第五章 罰則
第七篇 稅捐稽徵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納稅義務
第三章 稽徵
第四章 行政救濟
第五章 強制執行
第六章 罰則
第七章 附則
立即查看
本書特色
3D圖解法規,淺顯易懂、輕鬆上手
.關聯性法條整理圖解,清楚易懂
.法條拆解、法規瘦身,減輕腦力負擔
.邏輯編排、容易理解,簡單易記
系統性歸納整理,化繁為簡、釐清重要考點
.內含本法、施行細則與重要函釋整理說明
.完整、簡潔、清楚、易懂
.文字說明與圖解結合,幫助您提升考試實力
歷屆試題集結,鑑古知今、掌握命題趨勢
.地政士、地政普考、地特四等試題演練
.磨練實戰經驗,提升得分能力
.精煉解題編排,熟練答題模式
目錄
第一篇 土地登記規則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土地登記規則體系架構
第二節 地籍整理
第三節 土地登記之種類
第四節 土地登記之目的與原則
第五節 各國之土地登記制度
第二章 總 則
第三章 登記之書表簿狀圖冊
第四章 登記之申請及處理
第一節 登記之申請方式
第二節 申請登記之文件
第三節 登記規費及罰款
第四節 登記處理程序
第五章 總登記
第六章 標示變更登記
第七章 所有權變更登記
第八章 他項權利登記
第九章 繼承登記
第十章 土地權利信託登記
第十一章 更正登記及限制登記
第十二章 塗銷登記及消滅登記
第十三章 其他登記
第二篇 地籍測量實施規則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土地複丈
第三章 建築改良物測量
第一節 建物測量
第二節 建物第一次測量
第三節 建物複丈
立即查看
3D圖解土地法與土地相關稅法概要 (3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3D圖解法規,淺顯易懂、輕鬆上手
.將關聯性法條整理成圖解,清楚易懂。
.法條拆解、法規瘦身,減輕腦力負擔。
.邏輯編排、容易理解,簡單易記。
系統性歸納整理,化繁為簡、釐清重要考點
.內含本法、施行細則與重要函釋整理說明。
.完整、簡潔、清楚、易懂。
.文字說明與圖解結合,幫助您提升考試實力。
歷屆試題集結,鑑古知今、掌握命題趨勢
.含申論題及選擇題歷屆試題解答,增加實戰經驗,提升得分機會。
.選擇題配合單元主題編排,現學現練提升學習效率。
.申論題歷屆試題導覽,搭配單元主題編排,熟悉出題重點。
.申論題解答完整編排,熟練答題訣竅。
【目錄】
第一篇 緒 論
第一章 土地法之基本觀念
第二章 法 例
第二篇 地 權
第一章 地權之基本觀念
第二章 地權限制
第三章 公有土地
第四章 地權調整
第三篇 地 籍
第一章 地籍整理
第二章 地籍測量
第三章 土地登記
第四篇 地 用
第一章 通 則
第二章 不動產租用
第三章 市地重劃
第五篇 地 價
第一章 規定地價
第二章 公告現值
第六篇 地 稅
第一章 法條體系架構
第二章 土地稅法
第三章 房屋稅條例
第四章 契稅條例
第五章 房地合一稅(所得稅法)
第七篇 照價收買
第一章 照價收買
第二章 照價收買程序
第三章 照價收買之補償
第八篇 土地徵收
第一章 總 論
第二章 徵收程序
第三章 徵收補償
第四章 區段徵收
第五章 收回權及徵收之撤銷與廢止
第九篇 土地使用管制
第一章 區域計畫法
第二章 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
第三章 都市計劃法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