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肌肉能量技術 第5版 (5版)
作者: Sasha Chaitow, Sandy Fritz
譯者: 傅士豪, 吳靖儀, 黃建儒, 薛宇辰
版次: 5
ISBN: 9786267093603
出版社: 台灣愛思唯爾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24/11
頁數: 402
#醫學
#健康科學
定價: 1200
售價: 1080
庫存: 庫存: 1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詳細資訊

【簡介】   最新的科學研究為基礎,並融入全人健康照護的全新視角!   豐富的彩色插圖,並輔以超過50部教學影片,由Leon Chaitow親自示範。   深入探討了理論與實務的操作,強調以實證為基礎的臨床推理與應用。   適合所有致力於徒手和動作治療的專業人員,包括骨病學醫師、物理治療師、運動科學家、脊骨神經醫師、針灸師、徒手治療師、按摩治療師和私人教練。   本書為讀者提供了一個清晰且實用的指南來理解和應用肌肉能量技術(MET)。本書詳細介紹了如何利用MET技術治療各種肌肉骨骼功能障礙,幫助緩解疼痛並支持功能性動作。   本版再次聚集了Leon Chaitow精心挑選的國際專家團隊,全面展示了METs在各種臨床環境和情境中的應用,包括急性和慢性疼痛的治療、運動員創傷的預防與處理,以及成功結合了與物理治療、脊骨神經、骨病學、按摩治療和復健等的應用。   第5版新內容亮點:   • 全新章節與段落:納入了各式的MET技巧在生物心理社會框架下的全人照護應用,並提供案例研究和臨床實踐的具體指引。   • 最新研究回顧:全新章節展示了支持MET方法的最新研究成果,並討論了基於實證的實務考量,特別關注當前的爭議問題。   • 更新的歷史章節:解釋了歷史背景對臨床實踐的影響,提供更深刻的歷史脈絡。   • 脈衝式MET的重點:強調了脈衝式MET技術,並更新了等張離心伸展和等長離心收縮在復健、肌力訓練和功能恢復中的角色。   • 筋膜研究新篇:新增關於筋膜研究及其對MET影響的內容和文獻。   • 活動度過大譜系疾病的探討:關注活動度過大的譜系疾病,提供實用的診療指導。   • 更新參考資料:全面更新的參考資料,並在各章之間進行了細緻的對照,充分考慮國際背景和最新研究進展。   專業推薦   傅俊瑋 — 健身教練/經營IG粉絲頁:瑋恩教練的運動實務   褚衍強 — 中醫師/台北市中醫師公會長照主委   蔡忠憲 — 物理治療師/康富物理治療體系總院長   鍾立鑫 — 台灣動作專家協會理事長 【目錄】 1 生物心理社會框架下基於實證基礎的肌肉能量技術 2 肌肉能量技術 3 肌肉能量技術的歷史和脈絡 4 MET:功效和研究 5 如何使用MET 6 主要姿勢肌群評估順序和MET治療 7 MET和關節治療 8 肌肉能量技術用於複雜或富挑戰性的脊椎案例 9 復健領域的徒手阻力技術 10 術後復健使用MET 11 術後復健使用MET 12 MET在按摩療法中的應用 13 MET在運動傷害治療的應用 14 整合性神經肌肉抑制技術與肌筋膜疼痛 索引

為您推薦

徒手治療:脊椎.四肢動態關節鬆動術 (Manual Therapy: NAGS, SNAGS, MWMS etc. 6/e) (2版)

徒手治療:脊椎.四肢動態關節鬆動術 (Manual Therapy: NAGS, SNAGS, MWMS etc. 6/e) (2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徒手治療:脊椎.四肢動態關節鬆動術(第二版) 作者:吳定中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2 條嗎:9789861268507 新書簡介 “徒手治療”為復健領域中極具發展潛力的治療方式,尤其是針對因肌肉、關節、韌帶、肌腱所產生的疼痛,更有驚人的立即療效。更新的第二版,除了增入自我治療技巧的新單元,也將作者另一部著作的部份精要收錄其中,對操作時應瞭解的基礎知識如解剖位置、治療姿勢、力道與方向等全面性深入的介紹,再輔以實際操作的照片,讓讀者一目瞭然。對於復健科的治療師和相關人員,是臨床應用上最佳的好幫手。 作者序言 2010年是我最後一次更新本書了,未來會有新作者寫出更好的新書。這一切都順其自然! 新版的內容有些翻新與校正。並且收錄了一些我另一本書《自我治療下背、頸椎、四肢二版 (Self Treatment for Back, Neck and Limbs)》的內容。本書是為一般大眾而製作,當然也囊括了新的自我治療建議。 來自澳大利亞的Mark Oliver用我們的觀念治療薦髂關節與顳關節。他有這方面的書將要出版,因此未收錄在我的書中。在治療頭暈方面,Frank Gargano是專家,欲知詳情請上www.bmulligan.com.網站查尋。 全世界有許多期刊支持我們的治療方法,以及證明我們符合實證治療專家的需求;我們有超過120篇專業的實證醫學文獻登錄在www.bmulligan.com.網站上,可讓讀者去查詢。 動態關節鬆動術 (浢WM?,在應用上和相關領域還有發展的潛力。我們必須感謝Bill Vicenzino教授、Toby hall、Kim Robinson、Sue Reid和Darren Rivett教授等曾經研究發表動態關節鬆動術的人們。 我們曾遇過許多肌肉、骨骼的症狀,若是肌肉骨骼條件適合做徒手治療的人,用動態關節鬆動術治療,效果是最棒的。 徒手治療的方法有很多種,各有其適用的病人。使用所有本書中的技巧時,如果是適應症,則會有立即的療效。如果無效,個人認為是治療方式不對,應嘗試其他治療方法。你不能一直用無效的方法治療病人,若最後病人沒進步,或就診至回診之間沒有改善,則必須想別種方法來治療病人。使用“MWM”常有驚人的療效,我總是希望最後有奇蹟發生。 在此我再次感到也應感謝Jonathan Hoffman所設計的治療床 (ATM2),使用這神奇的設備能讓適應症病人瞬間解除疼痛。(cf 浢WMS?。 作者結語 本書的目的是讓讀者了解我的治療技巧。若配合詳盡適當的解剖學與生物力學,則更令人滿意。本書內容包括物理治療師熟悉的解剖學與生物力學,這方面也有許多教科書可以參考。 最有效的自我訓練與學習工具是脊椎與四肢關節模型,而細節精確且有彈性的模型可用來向病患解釋治療的目的。 這就是真正的“NAGS”、“SNAGS”、“MWMS”。 實證醫學 正如前一版書中所提及的,越來越多進行中的研究支持我們的理念。 2009年的芝加哥國際科學會議與2011年的葡萄牙國際科學會議上,我們頭兩次發表SNAG的觀念、實證和藝術,而且非常成功。現在仍不斷有新發現與學習新事物,讓生命充滿樂趣與興奮。 我的人生真是幸運。 目錄 第一部分 Ⅰ 脊椎關節鬆動術 3 A. 頸椎及上胸椎∕5 1.「小面關節鬆動術」(NAGS) 的介紹∕5 2.「反向小面關節動態鬆動術」(REVERSE NAGS)∕8 3.「動態小面關節鬆動術」(SNAGS)∕11 4.「自助式SNAGS」(SELF SNAGS)∕23 5. 動態脊椎關節鬆動術配合手臂動作 (SMWAMS)∕27 6. 其他治療頸椎、胸椎的方法∕32 B. 上頸椎問題的特殊療法∕35 1. 頭痛∕35 2. 眩暈、噁心、椎動脈狹窄症候群∕46 C. 腰椎∕49 1. 浿NAGS荎A49 2. 自助式動態小面關節鬆動術 (SELF SNAGS)∕61 D. 薦髂關節∕65 E. 胸椎∕70 F. 胸廓∕74 G. 結論∕78 Ⅱ 其他脊椎療法 79 第二部分 四肢「動態關節鬆動術」 107 第三部分 四肢其他療法 159 A. 疼痛緩解現象技巧-“PRPS”∕160 B. 其他肢體之治療∕175 參考文獻∕189 索引∕191

原價: 380 售價: 361 現省: 19元
立即查看
肌肉起止點疼痛治療 (1版)

肌肉起止點疼痛治療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肌肉起止點疼痛治療 作者:鄭光亮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4 條碼:9789861269665 簡介 本書對身體各部位肌肉在臨床上的檢查、評估、診斷與治療論述非常詳盡,圖文並茂,深入淺出地分述了肌肉起止點疼痛之常用治療方法,以及頭頸部、上肢、胸背部、腰部、下肢等部位損傷的診斷與治療,並搭配中醫經絡理論,分析肌肉起止點與相關知識。書中結合作者多年的臨床治療經驗和心得,其獨到的理論觀點與技法,可廣為中西醫學系、復健、物理治療、職能治療等科系的學生,或是臨床醫師、治療師作為診斷治療的參考。 前言 本書以解剖基礎知識及生物力學理論和軟組織損傷特點為基礎,總結了近10多年中西醫結合治療各種軟組織損傷疼痛的經驗,結合作者30多年臨床經驗和心得,提出局部與整體(平衡療法)、以痛為腧(標靶治療)、肌肉起止疼痛治療(力學療法)、屈伸旋轉(極限療法)等觀點,與傳統的理療、推拿、按摩有所不同,從大手法到小手法,從整體到局部,從片或條狀到點上,大大減輕了復健師的體力消耗,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實為對軟組織損傷治療的一次變革。 該書共分為12章,圖文並茂,直觀、易學易懂,實用性強,是各大醫學院校的學生、骨外科治療師難得的一本好教材。若有不妥之處,請同行專家指正。 鄭光亮 校訂者序 本書對身體各部位肌肉在臨床上的檢查、評估、診斷與治療論述非常詳盡,搭配中醫經絡理論,深入淺出地分析肌肉起止點與相關知識,圖文並茂,內容涵蓋基礎與臨床醫學,可廣為中西醫學系、復健、物理治療、職能治療等科系的學生或是臨床醫師、治療師作為診斷治療的參考。 感謝合記圖書出版社邀請我審閱本書,於審閱工作盡力做到正確及符合原意,但仍難免疏漏,若有需要改正之處,尚祈讀者不吝賜教,以為再版之改進。 蘇國輝 謹識 物理治療師 國立陽明大學生理學研究所博士 國立陽明大學生理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 目錄 第1章 肌肉起止點疼痛與生物力學 1 一、肌肉起止點的概念 1 二、肌肉的分類 2 三、生物力學的概念 3 四、肌肉的力學特性 4 五、韌帶和肌腱的力學性質 5 六、常見全身易受損肌群的肌肉起止點 12 第2章 肌肉起止點疼痛治療學的 理論基礎 35 一、軟組織損傷 35 二、無菌性炎症 39 三、位移 46 四、沾黏 47 第3章 肌肉關節運動解剖基礎 51 一、關節分類 51 二、關節的解剖基礎 53 三、關節的力學性能 58 四、關節的運動與靜止的時機 63 五、關節運動與靜止的利和弊 64 第4章 肌肉起止點與中醫經穴的關係 75 一、肌肉起止點與阿是穴的關係 75 二、肌肉起止點與十四經絡的關係 76 三、肌肉起止點與中醫經絡穴位的關係 98 第5章 檢驗學檢查與肌肉起止點影 像學檢查 101 一、檢驗學檢查 101 二、肌電圖檢查 108 三、超音波診斷 117 四、體表熱象圖檢查 119 五、X光檢查 123 六、CT掃描 132 七、MRI 137 八、椎管造影 142 九、CT椎管造影 143 十、放射電腦斷層掃描 144 十一、影像學資料的綜合判斷 149 第6章 常用肌肉起止點檢查法 153 一、頸部的檢查 153 二、上肢檢查法 187 三、胸背腰部檢查 286 四、髖部檢查 322 五、骨盆部檢查 366 六、膝部檢查 379 七、踝部和足的檢查 408 八、神經系統檢查 446 第7章 肌肉起止點疼痛治療的常用 方法 475 一、鄭氏療法 475 二、立體封閉(注射)療法 509 三、刀中刀療法 511 第8章 頭頸部損傷 519 一、顳肌損傷 519 二、咀嚼肌損傷 521 三、頸長肌損傷 524 四、頭長肌損傷 526 五、頸闊肌損傷 528 六、胸鎖乳突肌損傷 531 七、提肩胛肌損傷 534 八、枕下肌群損傷 537 九、斜方肌損傷 540 十、頭夾肌損傷 543 十一、前、中、後斜角肌損傷 545 第9章 上肢損傷 549 一、三角肌損傷 549 二、肱二頭肌損傷 552 三、肱三頭肌損傷 555 四、肱肌損傷 558 五、肘肌損傷 561 六、肱橈肌損傷 564 七、旋前圓肌損傷 566 八、旋後圓肌損傷 569 九、旋前方肌損傷 571 十、橈側屈腕肌損傷 573 十一、尺側屈腕肌損傷 576 十二、屈拇長肌損傷 578 第10章 胸背部損傷 581 一、棘上肌損傷 581 二、棘下肌損傷 584 三、小圓肌損傷 587 四、大圓肌損傷 589 五、肩胛下肌損傷 592 六、菱形肌損傷 595 七、胸大肌損傷 597 八、胸小肌損傷 600 九、前鋸肌損傷 602 十、背闊肌損傷 605 第11章 腰部損傷 609 一、豎脊肌損傷 609 二、腰方肌損傷 612 三、腰大肌損傷 615 四、棘肌損傷 617 五、髂腰肌損傷 620 六、臀大肌損傷 622 七、臀中肌損傷 624 八、臀小肌損傷 626 九、梨狀肌損傷 628 十、股方肌損傷 631 十一、海綿體肌損傷 634 第12章 下肢損傷 637 一、股四頭肌損傷 637 二、股二頭肌損傷 640 三、股內收肌損傷 643 四、股直肌損傷 646 五、內收長肌損傷 649 六、內收大肌損傷 654 七、半腱肌損傷 658 八、半膜肌損傷 661 九、闊筋膜張肌損傷 664 十、膕肌損傷 667 十一、腓腸肌損傷 670 十二、比目魚肌損傷 672 十三、脛骨前肌損傷 675 十四、腓骨長肌損傷 678 十五、脛骨後肌損傷 681 十六、足背肌損傷 684

原價: 350 售價: 333 現省: 17元
立即查看
關節活動度測量:角度測量學習指引 (1版)

關節活動度測量:角度測量學習指引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關節活動度測量:角度測量學習指引 作者:黃博靖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8 條碼:9789863682301 簡介: 測量關節活動在四肢與脊椎的身體檢查中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它可提供專業醫療人員確定患者機能損傷與評估復原狀態之指標。第五版的《關節活動度測量:角度測量學習指引》一書,承襲前版內容架構,從檢查病人時所使用量角器去評估關節活動度和肌肉長度的基本概念談起,漸而帶領讀者進入量角器測量的領域,其包含擺位、固定、測量之器具、排列量角器和紀錄,再藉由測量信效度的相關研究理論,協助讀者如何改進與解釋測量之結果,最後透過圖片說明教導讀者正確測量上下肢、脊椎和顳下頜關節之步驟。是一本將理論應用到實務的絕佳教材,相信對物治系學生及相關執業人員在專業技巧的提升亦有莫大之助益。

原價: 1150 售價: 1093 現省: 57元
立即查看
姿勢評估-治療師操作指引 (1版)

姿勢評估-治療師操作指引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姿勢評估-治療師操作指引 作者:張鈞雅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4 條碼:9789861269535 簡介: 低頭族、姿勢不良、工作壓力大、缺乏運動…..這些都是現代人的生活通病,讓我們的身體總是處於僵硬痠痛。本書作者Jane Johnson 是經驗豐富的物理治療師與運動按摩治療師,她將姿勢評估的繁複過程,拆解為容易吸收學習的小節,由討論理想姿勢和影響姿勢的原因介入,並討論提供正確評估的環境、所需設備以及記錄評估發現的重要性。全書共收錄79個圖解步驟及詳細解說,是依本全面性且容易上手的姿勢評估指引,雖然它屬於按摩治療的領域,但對其他身體工作者,如物理治療師、整脊、骨科醫師或健身教練亦是十分實用的工具書。 系列叢書序 按摩治療可能是治療師們目前仍會使用的治療手法中最古老的一種,現代治療師多會學習比以往更多元化的按摩技術,許多按摩學校或學程都有相關的課程。我們必須做的,就是提供更好的臨床和教育資源,讓治療師學習所需的按摩技巧。人體動力學 (Human Kinetics) 秉持此信念將操作指引系列叢書呈現予治療師。 治療師操作指引系列叢書提供治療師特殊的評估和治療工具,雖然它屬於按摩治療的領域,但對於骨科或健身教練等工作者亦有相當的幫助。本系列叢書中的每一本,均使用分解步驟教學的方式分析操作技巧。每本書均附有全彩的、內著裝的照片附加說明。小提示則提供實用建議幫助您修正技巧,並告訴您如何應對個案的特殊問題。每本書均有試題可以測試學習成果,也能幫助您通過資格考,當然,我們亦附上解答。 您可以使用治療師操作指引系列叢書來學習必須的技術以通過考試,或複習之前學過的課程。如果您是想要讓課程活潑生動的按摩學教師,這系列的書籍可以提供簡易的方法,讓學生輕鬆地將理論及實作融會貫通。本系列書籍是對按摩治療懷抱熱忱者不可或缺的好書。 序言 不管您是學生或從事任何形式的身體工作者,例如物理治療、骨科、整脊、運動按摩、運動治療、健身教練、瑜珈和皮拉提斯等臨床工作人員,將姿勢評估放入按摩治療過程中的價值是無庸置疑的。姿勢評估可以幫助您釐清是否有哪些肌力或肌筋膜失衡,以及這些失衡是否造成個案的疼痛或功能異常。 姿勢評估是絕大多數治療師都須具備的技巧,但是直至目前為止,該領域的資源太少。本書是一本全面性的、容易上手的姿勢評估指引,它的小提示能使您充分地正確觀察,且著重於身體各個不同部位對姿勢的影響及靜態的坐姿或站姿評估。透過本書您可以了解那些因姿勢造成疼痛、不舒服、關節不穩定、關節活動度角度過大或角度受限等症狀之間的相互關聯。對於青澀的初學者來說,本書也可以當作測驗工具,指引初學者該觀察什麼地方以及如何填表,並對觀察到的結果有些想法。 全書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以問答點出重點,說明如何準備好開始進行姿勢評估。例如:為何需要施行姿勢評估?誰需要接受姿勢評估?該在何時何地進行姿勢評估?姿勢評估有何效益?等等。在這部分的介紹中,您可以學習影響姿勢的原因、完美姿勢、如何提供評估姿勢的適當環境、所需的設備、評估需要的時間,如何及為何要記錄您的發現。在後面幾章您將會使用畫線標記骨標記點的圖片來進行學習。 第二部分的內容是姿勢評估的具體細節-從何開始以及該尋找什麼?章節依序為從後方、從側邊、從前方以及坐姿下觀察個案。書中的每個章節都有相同的排版方式:由一張手繪的圖片顯示一部分的身體及對應的骨標記點,附加一小段描述說明如何評估。後面並有照片圖示您的發現,例如,「肩膀往前內側縮」是什麼樣子?哪條肌肉太短又太緊,哪條肌肉太長又太鬆?而「您的發現代表什麼」這個段落將會說明各個姿勢下的作用肌肉以及每個發現的意義,幫助您活用從個案身上觀察到的結果。 注意第二部分的三、四、五章節,我指的是每個姿勢代表的意義和可能的意涵,這是運用傳統肌動學所分析出來的結果。身為臨床從業人員,我必然會因自身經驗而偏重某些結果。參考這些章節,以此為起點來建構您的想法是很有幫助的。就我的經驗而言,身體工作者時常為接觸各式各樣不同的個案提供評估或治療,所以您可能不同意我在那些章節中的某些看法。許多步驟都附有簡單的問題,可用以驗證那些陳述,我也鼓勵您去思考您的發現所代表的意義,並想方法驗證結果。例如,一個人在站姿下有肩胛骨外擴的現象 (protracted scapulae),可能代表菱形肌較長、肌力較弱,以及前胸的肌肉較短。更重要的是,本書將不會說明如何矯正姿勢,這是一本討論您發現了什麼的書籍,而不是指導如何處理這些發現的書籍。 將這些章節彙整成冊的過程是很有趣的。教育我的是一個堅持以傳統肌肉關節解剖學和生理學來探討這個領域的老師,我亦在實作過程中遵從這些原則。保持開放的態度並以解剖學、生理學來解釋這個領域,甚至是以傳統假說來解釋每條肌肉個別的作用方式是很有利的,但我鼓勵您們找出各種創新訊息,來驗證自己在姿勢評估中發現的結果。舉例來說,有一篇文章:斜方肌的解剖構造和動作 [“Anatomy and Actions of the Trapezius Muscle”Johnson, Bogduk, Nowitzke, and House (1994)] 引發對「斜方肌的運動方式和習慣性描繪的誤解」的辯白研究 (p.44)。另外,近代一系列對腰大肌的研究中,Thomas Myers (2001) 提出「腰大肌是單純的髖部屈曲肌,或是它也能作用出胸腰椎之間旋轉動作?」的質疑。 附錄附上一整系列的姿勢評估表單,提供您為個案進行前方、側面、後方、站姿或坐姿下姿勢評估時使用,並預留方便填寫觀察結果的空格。 如同治療師操作指引系列的其他叢書,這些公式化的步驟是為了使您對姿勢評估快速上手,各章末的小試身手供您檢驗學習成果。與其他叢書不同的是,本書主要使用的是線條簡單的手繪圖,它比照片更容易清楚呈現解剖學上的關係。 身為治療師,我們被教育成要了解個案的整體情況,清楚身體互相關聯的生理作用。然而對於新技術,要將所有資訊整合較為困難,所以我們將身體及相關的評估分割成幾個部分來探討。評估過程透過分割成容易學習的小份量,讓您有足夠的時間吸收資訊。不管您從事哪一行,若個案在接受您的治療後,覺得身體舒服許多,您將會發現本書的價值。

原價: 380 售價: 360 現省: 20元
立即查看
柔道專項高強度間歇負荷攝取不同增補劑對運動中肌肉能量代謝與心跳率之影響

柔道專項高強度間歇負荷攝取不同增補劑對運動中肌肉能量代謝與心跳率之影響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250 售價: 238 現省: 12元
立即查看
重訓入門 + 教學影片完全手冊 - 140 種徒手與器械訓練肌肉解剖圖解, 132 支真人示範影片掃碼就能學習 (1版)

重訓入門 + 教學影片完全手冊 - 140 種徒手與器械訓練肌肉解剖圖解, 132 支真人示範影片掃碼就能學習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商品簡介 內容介紹: [ 為重量訓練初學者設計 + 影片教學 ] 市面上許多健身、肌力訓練基礎書,都只有照片或手繪圖示範,初學者只能看著圖片揣摩動作,其實並沒有那麼容易了解。本書既包括每個訓練動作的分解步驟照片,還包括真人教練錄製示範影片,透過旗標本書專屬網頁或以手機掃描 QR-Code 就能觀看,書與影片的結合相得益彰。 [ 居家、健身房訓練皆適合 ] 本書多達 140 種訓練動作,完整覆蓋上肢、胸肩背、下肢、核心等部位以及運動後的拉筋伸展。動作包括健身房主要器械以及徒手健身的抗力球、藥球、彈力帶、啞鈴、壺鈴、BOSU 球等道具,居家或者上健身房都用得到,適用範圍最廣。並提供正確做法、避免錯誤、難度級別、呼吸提示、注意事項等說明,讓初學者得以熟悉各種重訓器材與徒手健身的正確操作方法。 [ 精美的肌肉解剖圖解 ] 除了真人示範動作以外,初學者也想知道每個訓練動作到底是練到哪裡的肌肉,或者懷疑為什麼練了沒感覺,本書特別利用 3D 人體電腦繪圖,將 140 種動作製作成精美的肌肉解剖圖,並標示各該動作鍛鍊到的主要肌肉與輔助肌肉有哪些,有利於感受正確部位的收縮與拉伸。 [ 可以直接套用的重訓方案 ] 如果你有從事體育活動,本書也包括台灣最普及的體育重訓方案,包括羽球、籃球、網球、游泳、足球、排球、桌球、高爾夫、自行車、柔道、跑步等,在歐美或日本翻譯書中少有。此外,還包括局部肌力發展(手臂、背部、肩部、臀部、腿部)、核心訓練與全身性的肌力訓練,以及高強度訓練和適用於久坐族的訓練方案。 本書特色: ● 厚達 350 頁,豐富性遠勝其它入門書。 ● 600 餘幅專業教練示範及精緻肌肉解剖圖。 ● 140 種含括全身部位的訓練動作,市面上最豐富。 ● 132 支真人示範教學影片,可供上網或手機掃描 QR-Code 觀賞。 ● 20 餘種體育專項和肌肉部位與功能訓練方案,提高生活與運動表現。 目次 目錄: 示範影片使用說明 本書使用說明 上肢肌肉圖 下肢肌肉圖 第 1 章 基礎知識 重量訓練帶來改變 瞭解運動平面與動作模式 把握重訓中的各種量 重訓其他需要注意的事項 重訓與飲食 第 2 章 上肢訓練 槓鈴划船 彈力帶雙臂側平舉 前側平舉 雙臂前平舉 雙臂彎舉 雙臂反向彎舉 雙臂錘式彎舉 啞鈴雙臂反向彎舉 集中彎舉 坐姿肩推 雙槓撐體 抗力球肱三頭肌伸展 椅子撐體 肱三頭肌過頭屈伸 滑輪肱三頭肌下拉 肩部畫圈 肩外旋 聳肩 彈力帶肩推 反向平板 肩胛骨運動 滑輪下拉 啞鈴飛鳥 啞鈴斜板側平舉 抗力球側平舉 平板支撐轉體 伏地挺身屈膝 第 3 章 胸肩背訓練 槓鈴臥推 滑輪夾胸 啞鈴上斜推舉 胸前交替水平推 坐姿上斜胸推 坐姿胸推 滑輪下斜夾胸 伏地挺身 伏地挺身 - 寬距 伏地挺身 - 上斜 伏地挺身 - 推起離地 坐姿划船 滑輪直臂下拉 引體向上 槓鈴硬舉 前俯划船 壺鈴前俯交替划船 啞鈴單臂划船 坐姿俯身側平舉 啞鈴直立划船 壺鈴單臂划船 啞鈴直臂拉舉 坐姿高位下拉 壺鈴單臂高拉 俯臥挺身 俯臥兩頭起 俯臥 YTW 伸展 第 4 章 核心訓練 平板支撐 側平板支撐 骨盆傾斜訓練 側捲腹 滑輪跪姿捲腹 屈腿仰臥舉腿 抗力球捲腹 壺鈴伏地挺身 俄羅斯轉體 抗力球前推 抗力球轉肩 抗力球側臥轉肩 藥球側向伐木 仰臥交叉提膝 雙臂旋轉上拉 登山者 抗力球抬腿轉髖 夾球轉髖 仰臥夾球兩頭起 直腿仰臥舉腿 單腿 V 字兩頭起 仰臥兩頭起 單車式捲腹 仰臥高舉腿 仰臥交替抬腿 過頂砸球 壺鈴土耳其起身 第 5 章 下肢訓練 靠牆深蹲 槓鈴深蹲 啞鈴弓步深蹲 壺鈴深蹲 BOSU 球橋式 啞鈴相撲深蹲 保加利亞分腿蹲 寬腿深蹲 深蹲跳 貝殼練習 蚌式支撐 啞鈴直腿硬舉 單腿前俯 屈髖外擺 徒手蹲 後弓步 側弓步 交替側弓步 側向交叉步 伏地挺身 - 蹲跳 髖關節外旋 後腿抬高弓步蹲 俯身單腿站立平衡 啞鈴舉踵 俯臥單腿彎舉 俯臥雙腿彎舉 第 6 章 拉筋伸展訓練 頸側輔助伸展 頸部左右旋轉 站姿三角肌後束伸展 肱三頭肌伸展 胸肩與肱二頭肌伸展 手腕伸肌與屈肌伸展 擴胸伸展 跪坐背部伸展 眼鏡蛇式 抗力球後彎 抗力球側伸展 俯臥扭轉 抗力球背部伸展 仰臥屈膝扭轉 下背滾動 嬰兒式 坐姿臀部扭轉 貓式 坐姿腿後肌伸展 單臂側彎 坐姿 4 字前彎 仰臥單腿屈膝扭轉 仰臥雙腿抱胸 仰臥 4 字伸展 蝴蝶式 跪姿屈髖伸展 前屈式 仰臥腿後肌伸展 坐姿彈力帶腿後肌伸展 跪姿股四頭肌伸展 坐姿體前屈 滾筒小腿放鬆 前彎觸腳趾 第 7 章 訓練方案 體育專項訓練方案 肌肉部位與功能訓練方案

原價: 550 售價: 495 現省: 55元
立即查看
肌能貼布使用手冊:肌內效入門指南 (1版)

肌能貼布使用手冊:肌內效入門指南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肌能貼布不含任何藥物成份卻能達到消炎、去腫、止痛與保護肌肉的效用,其驚人的功能早已風迷全球十餘年!全世界已有愈來愈多的職業運動員將之列為運動防護的標準配備。其實運動領域的應用只是肌能貼布的部份功能,舉凡柔軟組織損傷、工作勞損、退化性關節炎、內科疾病、心肺功能不良、外科手術後的傷口復原、整形手術後的保養、甚至腦性麻痺的輔助治療等,都是肌能貼布的適用範圍。肌能貼布可說是近代保健醫療與運動防護的重大發明。

原價: 1000 售價: 950 現省: 50元
立即查看
戰術肌力與體能訓練(修訂版)(NSCA's Essentials of Tactical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戰術肌力與體能訓練(修訂版)(NSCA's Essentials of Tactical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700 售價: 665 現省: 35元
立即查看
肌力與體能訓練(增修版)(Essentials of Strength Training and Conditioning  4 Edition) (2版)

肌力與體能訓練(增修版)(Essentials of Strength Training and Conditioning 4 Edition) (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肌力與體能訓練 ISBN13:9789869440288 出版社:禾楓書局 作者:National strength and Conditional Association;G. Gregory Haff;N. Travis Triplett-著;林貴福-總校閱 譯者:林貴福;何仁育;林育槿;林信甫;何立安;李佳倫;李淑芳;鄭景峰;陳著;吳柏翰;戴堯種;江杰穎;傅正思 裝訂/頁數:平裝/800頁 規格:26cm*19cm*3.8cm (高/寬/厚) 版次:4 出版日:2017/09/01 中文圖書分類:體育;運動 內容簡介 第四版《肌力與體能訓練》一書是由美國國家肌力與體能協會(NSCA),專為肌力與體能專業者及學生策畫出版的基礎書籍,提供設施的組織與管理、測驗與評量、運動技巧、訓練適應、運動課程規劃、身體系統構造與功能等最完整的資料。    本書範圍及內容已為肌力與體能專業更新所欲傳達的知識、技術及能力,以及揭示最新的肌力與體能專家(CSCS)認證考試資訊,作為準備考試的重要資源。第四版包含以下的強化內容: 網路資源提供線上21個阻力訓練動作的影片。 更新過度訓練、健康與運動表現的營養、週期化,以及高強度間歇訓練能量議題的研究。 另闢一章展現運用替代方式及非傳統設備的運動技巧。 增進敏捷及變換方向的資訊。 增加10種不同體適能要項的測驗,包括最大肌力、爆發力及有氧能力。 新的及更新的柔軟度動作、阻力訓練動作、增強式動作,以及速度與敏捷練習。 增加指導者含有61個影片蒐集的輔助資料,包含網路資源及額外40個影片、一個新添加的測驗套裝軟體、一份教學指引,以及含有圖庫的簡報資料檔,請參閱 www.HumanKinetics.com/EssentialsOfStrengthTrainingAndConditioning ★為完整呈現原文書相關資訊,書上所列參考網路相關資源中,本書相關輔助資料國外並無授權。讀者若有需求請依原出版社指示操作★   目錄 第1章 身體系統的構造與功能 第2章 阻力運動生物力學 第3章 阻力運動與訓練的能量學 第4章 阻力運動的內分泌反應 第5章 無氧訓練計畫的適應 第6章 有氧耐力訓練計畫的適應 第7章 阻力運動與年齡、性別差異 第8章 競賽準備與表現心理學 第9章 健康與運動營養 第10章 最大化運動表現的營養策略 第11章 提升運動表現的物質與方法 第12章 測驗選擇與管理的原則 第13章 運動測驗的執行、計分與意義 第14章 熱身與柔軟度訓練 第15章 移動式舉重與機械訓練技巧 第16章 替代模式與非傳統操作方法的運動技巧 第17章 阻力訓練計畫設計  第18章 增強式訓練設計與技巧  第19章 速度與敏捷性訓練設計與技巧 第20章 有氧耐力訓練計畫的設計與技巧 第21章 週期化 第22章 復健與重建  第23章 設施的設計、陳列和組織 第24章 設施的政策、程序和法律問題

原價: 900 售價: 845 現省: 55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