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量化研究法(三):測驗原理與量表發展技術(二版) 作者:邱皓政 出版社:雙葉 出版日期:2018/01/18 ISBN:9789869558051 內容簡介 在資料科學中,數據是一切故事的起點,但數據必須來自測量,測量是踏入資料科學世界的敲門磚。測驗與評量工具的應用,向來在心理、教育、管理等社會科學相關學術研究領域占有重要地位,更是人力資源管理、教育測評考試與調查實務工作者推動日常事務的重要職能。 本書除了深入淺出介紹心理測驗的基本原理,同時鉅細靡遺的說明量表工具的編製方法與技術,第二版特別強化操作範例的介紹與說明,配合SPSS、Mplus等軟體,示範測驗發展與量表編製的各個重要步驟,同時更對數據報表的意義進行詳細解說。 本書內容橫跨古典與現代,除了信度、效度、常模、測驗倫理等心理測驗的傳統章節,更納入了概化理論、結構方程模式、多層次模式、潛在類別模式、項目反應理論等當代最重要的尖端測驗理論與方法。 本書目的在於使讀者做好測評學理紮根打底的工作,也能掌握測評領域的熱門議題與發展趨勢,再配合編製技術的實際操作與實務應用演練,於短時間內建立完備的測評知識,擁有最前衛的實踐技能,躋身測評專業行列。 目錄 第一篇 概論 第01章 測驗與評量概說 1.1 前言 1.2 測評的基本概念 1.3 測評的目與功能 1.4 測評工具的分類 1.5 結語:理論與實務之間 第02章 測驗標準與倫理 2.1 前言 2.2 測驗標準 2.3 測驗倫理 2.4 結語 第二篇 測驗原理與技術 第03章 測評工具發展程序與數位化 3.1 前言 3.2 測評工具的發展程序 3.3 測評電腦化與網路化 3.4 結語:一門大學問 第04章 題型格式與題本組成 4.1 前言 4.2 測量題型 4.3 題本製作與編碼 4.4 測評的防弊機制 4.5 結語 第05章 測驗分數與常模 5.1 前言 5.2 題分 5.3 量尺分數 5.4 分數解釋與常模 5.5 結語:唇亡齒寒的隱喻 第06章 項目分析 6.1 前言 6.2 題目基本特徵 6.3 誘答分析 6.4 遺漏傾向分析 6.5 描述統計指數 6.6 效標分析法 6.7 因素分析法 6.8 項目分析的完整範例 6.9 結語 第07章 信度 7.1 前言 7.2 信度的基本原理 7.3 信度估計的方法 7.4 影響信度的因素 7.5 信度分析的操作範例 7.6 結語:考試代表什麼 第08章 概化理論 8.1 前言 8.2 概化理論的基本念 8.3 單面向設計 8.4 多面向設計 8.5 概化理論的操作範例 8.5 結語 第09章 效度 9.1 前言 9.2 效度的意義與內容 9.3 效度的分類 9.4 其他效度議題 9.5 效度衡鑑技術 9.6 結語 第三篇 統計模式原理與應用 第10章 因素分析與量表發展 10.1 前言 10.2 潛在變數的界定 10.3 因素分析的原理 10.4 因素分析的執行 10.5 因素分析的相關問題 10.6 結語 第11章 結構方程模式與量表發展 11.1 前言 11.2 驗證性因素分析 11.3 統合模式分析 11.4 模式適配評鑑 11.5 SEM在測驗發展的其他應用 11.6 結語 第12章 潛在類別模式與量表發展 12.1 前言 12.2 潛在類別模式的原理 12.3 模式適配與檢定 12.4 潛在類別模式的操作 12.5 結語 第13章 多層次模式與量表發展 13.1 前言 13.2 多層次模式的分析原理 13.3 多層次 SEM的 Mplus分析實例 13.4 多層次模式的信度調整 13.5 結語 第14章 項目反應理論與量表發展 14.1 前言 14.2 項目反應理論的特性 14.3 項目反應理論的主要概念 14.4 項目反應理論的不同模式 14.5 項目反應理論的Mplus應用範例 14.6 結語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DSM-5精神疾病鑑別診斷手冊 作者:孔繁鐘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8 條碼:9789863682271 簡介: DSM-5R是目前全世界在精神疾病通用的診斷準則,藉以評估各年齡層所罹患之疾病,當個案之症狀符合診斷準則且功能缺損達到相關閾值時,即可做出診斷。 然而,作個案診斷需要有能力自個案取得資訊、找出症狀及辨識模式、決定可能的原因,才能在最後作出正確的診斷。為此,本書提供多種趨近個案的方式,包括6個步驟的診斷架構、29個由下到上的「診斷樹狀圖」及診斷時可運用的66個鑑別診斷表,不僅能協助相關科系學生學習精神科診斷的程序,更可提升精神科臨床工作者作出完善鑑別診斷的技能! 目錄: 序言 v 1 逐步進行鑑別診斷 1 2 經由樹狀圖作鑑別診斷 17 2.1 學業表現不良的決策樹狀圖 22 2.2 兒童或青少年行為問題的決策樹狀圖 25 2.3 言語障礙的決策樹狀圖 30 2.4 易分心的決策樹狀圖 35 2.5 妄想的決策樹狀圖 38 2.6 幻覺的決策樹狀圖 44 2.7 僵直症狀的決策樹狀圖 49 2.8 高昂或開闊的心情的決策樹狀圖 52 2.9 易怒心情的決策樹狀圖 56 2.10 憂鬱心情的決策樹狀圖 61 2.11 自殺意念或行為的決策樹狀圖 67 2.12 精神運動遲滯的決策樹狀圖 72 2.13 焦慮的決策樹狀圖 75 2.14 恐慌發作的決策樹狀圖 80 2.15 畏避行為的決策樹狀圖 83 2.16 病因涉及創傷或心理社會壓力源的決策樹狀圖 87 2.17 身體抱怨或疾病/外觀焦慮的決策樹狀圖 91 2.18 食慾改變或異常進食行為的決策樹狀圖 94 2.19 失眠的決策樹狀圖 99 2.20 嗜睡的決策樹狀圖 104 2.21 女性性功能障礙的決策樹狀圖 109 2.22 男性性功能障礙的決策樹狀圖 113 2.23 攻擊行為的決策樹狀圖 116 2.24 衝動或衝動控制問題的決策樹狀圖 122 2.25 自我傷害或自殘之決策樹狀圖 126 2.26 過度物質使用的決策樹狀圖 129 2.27 記憶喪失的決策樹狀圖 135 2.28 認知障礙的決策樹狀圖 139 2.29 病因學身體病況的決策樹狀圖 149 3 藉由表格作鑑別診斷 157 神經發展障礙症 162 3.1.1 智能不足(智能發展障礙症)的鑑別診斷 162 3.1.2 溝通障礙症的鑑別診斷 164 3.1.3 自閉症類群障礙症的鑑別診斷 166 3.1.4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鑑別診斷 168 3.1.5 特定的學習障礙症之鑑別診斷 172 3.1.6 抽搐症的鑑別診斷 174 思覺失調類群及其它精神病症 175 3.2.1 思覺失調症或類思覺失調症的鑑別診斷 175 3.2.2 情感思覺失調症的鑑別診斷 177 3.2.3 妄想症的鑑別診斷 178 3.2.4 短暫精神病症的鑑別診斷 180 3.2.5 非特定的僵直症之鑑別診斷 181 雙相情緒及相關障礙症 182 3.3.1 第一型雙相情緒障礙症的鑑別診斷 182 3.3.2 第二型雙相情緒障礙症的鑑別診斷 185 3.3.3 循環型情緒障礙症的鑑別診斷 188 憂鬱症 189 3.4.1 鬱症的鑑別診斷 189 3.4.2 持續性憂鬱症的鑑別診斷 192 3.4.3 經期前情緒低落症的鑑別診斷 194 3.4.4 侵擾性情緒失調症的鑑別診斷 196 焦慮症 198 3.5.1 分離焦慮症的鑑別診斷 198 3.5.2 選擇性不語症的鑑別診斷 201 3.5.3 特定畏懼症的鑑別診斷 202 3.5.4 社交焦慮症(社交畏懼症)的鑑別診斷 204 3.5.5 恐慌症的鑑別診斷 208 3.5.6 特定場所畏懼症的鑑別診斷 210 3.5.7 廣泛性焦慮症的鑑別診斷 212 強迫症及相關障礙症 215 3.6.1 強迫症的鑑別診斷 215 3.6.2 身體臆形症的鑑別診斷 218 3.6.3 儲物症的鑑別診斷 220 3.6.4 拔毛症的鑑別診斷 222 3.6.5 摳皮症的鑑別診斷 224 創傷及壓力相關障礙症 225 3.7.1 創傷後壓力症或急性壓力症的鑑別診斷 225 3.7.2 適應障礙症的鑑別診斷 227 解離症 229 3.8.1 解離性失憶症的鑑別診斷 229 3.8.2 失自我感障礙症/失現實感障礙症的鑑別診斷 231 身體症狀及相關障礙症 234 3.9.1 身體症狀障礙症的鑑別診斷 234 3.9.2 罹病焦慮症的鑑別診斷 236 3.9.3 轉化症(功能性神經症狀障礙症)的鑑別診斷 239 3.9.4 受心理因素影響的另一身體病況之鑑別診斷 241 3.9.5 人為障礙症的鑑別診斷 243 餵食及飲食障礙症 244 3.10.1 迴避/節制型攝食症(ARFID)的鑑別診斷 244 3.10.2 厭食症的鑑別診斷 246 3.10.3 暴食症的鑑別診斷 249 3.10.4 嗜食症的鑑別診斷 251 睡醒障礙症 252 3.11.1 失眠症的鑑別診斷 252 3.11.2 嗜睡症的鑑別診斷 255 性功能障礙 258 3.12.1 性功能障礙的鑑別診斷 258 性別不安 260 3.13.1 性別不安的鑑別診斷 260 侵擾行為、衝動控制及行為規範障礙症 262 3.14.1 對立反抗症的鑑別診斷 262 3.14.2 間歇暴怒障礙症的鑑別診斷 264 3.14.3 行為規範障礙症的鑑別診斷 266 物質相關及成癮障礙症 268 3.15.1 物質使用障礙症的鑑別診斷 268 3.15.2 嗜賭症的鑑別診斷 270 神經認知障礙症 271 3.16.1 譫妄的鑑別診斷 271 3.16.2 認知障礙症與輕型認知障礙症的鑑別診斷 273 人格障礙症 276 3.17.1 妄想型人格障礙症的鑑別診斷 276 3.17.2 孤僻型人格障礙症的鑑別診斷 277 3.17.3 思覺失調型人格障礙症的鑑別診斷 278 3.17.4 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症的鑑別診斷 279 3.17.5 邊緣型人格障礙症的鑑別診斷 281 3.17.6 做作型人格障礙症的鑑別診斷 282 3.17.7 自戀型人格障礙症的鑑別診斷 283 3.17.8 畏避型人格障礙症的鑑別診斷 284 3.17.9 依賴型人格障礙症的鑑別診斷 285 3.17.10 強迫型人格障礙症的鑑別診斷 286 3.17.11 另一身體病況引起的人格變化之鑑別診斷 287 性偏好症 288 3.18.1 性偏好症的鑑別診斷 288 附錄:DSM-5R精神疾病診斷分類 291 依英文字母排序的樹狀圖索引 319 依英文字母排序的鑑別診斷索引 321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自閉症兒童社會情緒及語言行為教學實務手冊(第二版) 作者:鳳華, 孫文菊 出版社:心理 出版日期:2019/11/00 ISBN:9789861918877 內容簡介 本書第二版以應用行為分析原理及語言行為作為學理基礎,實務課程則是依據情緒發展、社會情緒發展、心智理論及語言行為等作為立論基礎,結合實證文獻資料及作者群多年的教學與研究成果,轉化為具體可操作的實務工作手冊,為第一線的教育工作人員及家長提供詳盡及系統化的教學方法與步驟。 在基礎篇中,針對社會情緒的發展做了精要論述,並詳細介紹應用行為分析之學習理論、語言行為概論及教學策略(如,辨識教學、配對教學、核心反應訓練、語言行為教學法及類化教學等)。第二版的實務篇分為二大領域,第一大領域為社會情緒的實務教學,共分為七大項(興趣拓展、非語言社會情緒、命名情緒、假裝遊戲、心智理論、情緒管理及人際互動),大項之下則有24個分項教學及47個延伸教學項目,第二大領域為語言行為的教學實務,語言行為則分有四個大項(前聽者、聽者、說者、進階說者),大項之下有26個分項教學及延伸教學項目。教學項目的內容則包含:教學目標及精熟標準,並針對教學項的的教學單位說明教學情境的安排、辨識刺激、提示方式及後效增強等,使實務工作者可以直接使用該教學指引。此外,教學資訊箱亦提供了教學實務中需要注意的細節,使實務工作者在面臨個別化的特殊需求挑戰時,能有多元的思考與因應策略,讓每次教學都能達到最大的教學效益。 目錄 Part 1 基礎概念 Chapter 1 社會情緒發展與自閉症者 第一節 情緒發展 第二節 社會情緒發展 第三節 自閉症者之特徵與社會情緒發展 Chapter 2 教學模式 第一節 增強原理與刺激控制 第二節 教學模式與策略 Chapter 3 語言行為 第一節 請求的概念及教學實務 第二節 命名的概念及實務 第三節 其他語言行為概述與教學 Part 2 教學實務 領域 1 社會情緒領域 社會情緒課程檢核表 技能大項一:興趣拓展 1-1 制約聲音、玩具或故事書成為增強物 1-2 刺激—刺激配對與口語引發 1-3 後效增強與興趣拓展 技能大項二:非語言情緒能力 2-1 眼神接觸 2-2 分享式注意力 2-3 眼神偵測與意圖 2-4 模仿課程 技能大項三:命名情緒 3-1 命名單一抽象情緒 3-2 命名情境中之情緒 3-3 命名情緒之因果關係(包含他人與自己) 3-4 進階的情緒命名:能說出較為複雜的情緒 3-5 命名與慾望(或期待)相關的情緒 技能大項四:假裝遊戲 4-1 以兒童為主體的假裝遊戲 4-2 象徵遊戲(物品替代、無中生有、賦予抽象屬性) 4-3 與人物、環境有關的象徵遊戲 技能大項五:心智理論 5-1 觀點取替 5-2 基本信念:辨識基本信念 5-3 第一順位錯誤信念 技能大項六:情緒管理 6-1 尋求協助 6-2 自我調節:情緒轉換 6-3 人際問題解決 6-4 同理心 技能大項七:人際互動 7-1 主動提出wh問題 7-2 主題式對談 領域 2 語言行為領域 語言行為課程檢核表 語言行為大項一:前聽者 1-1 視覺追視 1-2 感官知覺配對 1-3 建立「給我」的指令概念 1-4 單一聽指令(浮現聽者能力) 語言行為大項二:聽者 2-1 物品配對 2-2 顏色/形狀配對 2-3 基礎聽者命名 2-4 聽者複雜命名 語言行為大項三:說者(基礎/初級語言操作) 3-1 請求 3-2 覆誦 3-3 說者命名基礎課程 3-4 說者複雜命名 3-5 互動式語言—接續他人語言 3-6 互動式語言—回應他人提問 3-7 刺激間關聯的連結訓練 3-8 生活相關事件的因果關係 3-9 相關字詞的聯想 語言行為大項四:進階說者(延伸語言操作) 4-1 進階命名—多重線索 4-2 進階命名—命名事件 4-3 自動附加 4-4 聚斂式/擴散式多重控制 參考文獻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激發自閉症兒童溝通、參與、遊戲的90個活動 ISBN13:9789864472086 替代書名:Thriving with autism: 90 activities to encourage your child's communication, engagement, and play 出版社:華騰文化 作者:Katie Cook 譯者:鄭臻貞 裝訂/頁數:平裝/232頁 規格:23cm*17cm*1.2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23/06/01 內容簡介 為了引導您來幫助您的孩子茁壯成長,這裡有90個有趣的、實證本位的活動。 本書提供了一個簡單、有效的工具箱,可以補充和支持父母和照顧者為孩子發展所做的工作。這些解決方案專為1~11歲的孩子設計,所帶來的好處可以持續一生。 從培養更好的對話能力到加強社交技能,本書提供了實用的日常方式來進行連結、鼓勵、和遊戲。這本綜合指南鼓勵您的孩子提高他們的溝通、參與和自我調節技能。 目錄 Part I 讓我們開始吧!GETTING STARTED 第一章 一個為你增能的治療方式 第二章 參與、感情連結與成長 Part II 讓我們來做這個!活動、遊戲和策略 第三章 讓我們來溝通! 第四章 讓我們一起來做! 第五章 讓我們一起來玩! 第六章 讓我們來社交! 第七章 讓我們來動一動! 第八章 讓我們的感覺更聰明! 第九章 讓我們冷靜下來! 第十章 讓我們來學習!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認知促進型之園藝療育典籍,帶你了解24種國產花卉創造的園藝療育世界✿ 推薦給長照據點、醫院輔助醫療單位、社區據點的認知促進園藝療育操作指南。 本書重點: 1. 24節氣代表國產花卉與維護管理方式介紹 2. 園藝療育與國產花卉手作方案操作步驟 3. 24節氣園藝療育手作方案認知促進效益說明 【目錄】 第一章 認識失智症 人口老化與失智症 什麼是失智症 失智症的主要症狀 失智症的分類 失智症的病程 失智症的治療 第二章 園藝療育與認知促進 什麼是園藝療育 園藝療育發展現況 園藝療育與失智症認知促進 第三章 節氣國產花卉園藝療育方案 立春 2月上旬 洋桔梗 雨水 2月下旬 玫瑰 驚蟄 3月上旬 蝴蝶蘭 春分 3月下旬 海芋 清明 4月上旬 菊花 穀雨 4月下旬 矮牽牛 立夏 5月上旬 康乃馨 小滿 5月下旬 石竹 芒種 6月上旬 繡球花 夏至 6月下旬 仙人掌 小暑 7月上旬 馬拉巴栗 大暑 7月下旬 美鐵芋 立秋 8月上旬 非洲菊 處暑 8月下旬 火鶴花 白露 9月上旬 宿根滿天星 秋分 9月下旬 文心蘭 寒露 10月上旬 晚香玉 霜降 10月下旬 星辰花 立冬 11月上旬 百合 小雪 11月下旬 唐菖蒲 大雪 12月上旬 長壽花 冬至 12月下旬 千日紅 小寒 1月上旬 大花蕙蘭 大寒 1月下旬 多肉植物 園藝療育認知促進效益綜合檢索表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健康是一個動態平衡的過程,而健康促進是一個行為改變、自主性管理的過程。 本書作者不論在教學研究或臨床實務上,皆有豐富的專業知識與深厚的心得,整合其多年來與職場、社區、學校、產學合作之專案編撰本書,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對健康促進作系統性的整理與介紹。 全書包含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為理論篇,引導讀者認識健康促進的相關學理及觀念,包括健康促進的概念與定義,以及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健康風險評估、生活方式和生活品質,並闡述健康體適能的觀念和運動處方;第二部份為技能篇,介紹體重控制、飲食控制、壓力管理及另類與輔助療法等實際操作技能;第三部份則為應用篇,探討如何將健康促進的觀念與技能應用於社區、學校、職場,內容包括社區健康促進等實際案例之分享,讓本書具有很高的實用性與參考價值。 作者以簡單明瞭的方式,配合精美圖片與案例說明以提高學習效果,十分適合初學者入門研讀。書中提供習題解答,讓讀者可即時檢視,方便讀者自學。 第五版作者群加入5位老師參與修訂、更新,加強對於健康促進的概念與各項理論的描述,更新國內外健康促進計畫、老年狀況調查報告、慢性病統計年報、衛生教育模式、健康促進的生活方式與生活品質、健康體適能的推動、肥胖的描述、健康飲食原則、輔助與另類療法等等新知,讓臺灣在健康促進領域與先進國家同步發展。 【目錄】 Chapter 01 健康促進概論 1-1 健康促進的概念 1-2 健康促進的定義 1-3 各國健康促進的發展演進 1-4 健康促進的理論模式 1-5 健康促進未來發展 1-6 老人健康促進計畫 Chapter 02 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 2-1 健康信念模式 2-2 PRECEDE-PROCEED模式 2-3 健康促進網絡與健康恢復網絡 2-4 社會學習理論 2-5 理性行為理論 2-6 行為改變的方法 2-7 衛生教育的行銷策略 Chapter 03 健康促進的生活方式與生活品質 3-1 健康促進的生活方式 3-2 生活品質 Chapter 04 健康促進與健康風險評估 4-1 健康風險評估的概念 4-2 健康風險評估的方式 4-3 健康促進計畫的設計與執行 Chapter 05 健康體適能 5-1 健康體適能的構成要素 5-2 健康體適能的影響因素 5-3 健康體適能的實證研究 5-4 實務範例 Chapter 06 健康體適能與運動處方 6-1 肌肉適能 6-2 柔軟度 6-3 心肺適能 6-4 身體組成-身體脂肪百分比 6-5 體力活動金字塔 6-6 正確的運動步驟 6-7 運動效果的評量方法 6-8 標準操作流程 6-9 運動傷害與預防 Chapter 07 體重控制 7-1 體重控制的理論模式 7-2 體重控制的影響因素 7-3 體重控制的實證研究 7-4 不當體重控制造成的合併症 Chapter 08 飲食控制 8-1 健康飲食的理論模式 8-2 健康飲食的影響因素 8-3 健康飲食原則 8-4 實務範例 Chapter 09 工作壓力管理 9-1 工作壓力的理論模式 9-2 工作壓力的來源、介入因素 及壓力反應 9-3 工作壓力的實證研究 9-4 工作壓力的因應對策 Chapter 10 輔助及另類療法-身心靈統合健康促進 10-1 輔助及另類療法 10-2 芳香療法 10-3 音樂治療 Chapter 11 社區健康促進 11-1 概念定義 11-2 社區參與理念的緣起 11-3 健康、健康促進及健康評估的關聯 11-4 社區健康介入 11-5 社區健康促進-健康城市推動計畫 11-6 社區健康促進範例 Chapter 12 學校健康促進 12-1 學校衛生的重要性 12-2 學校衛生的概念架構 12-3 學校衛生護理的理念架構 12-4 學校衛生護理師的角色與職責 12-5 我國學校衛生護理師的現況分析 12-6 實務範例-士林區 12-7 健康促進學校計畫 Chapter 13 職場健康促進 13-1 何謂職場健康促進 13-2 職場健康促進計畫 13-3 職場健康促進與健康行為的改變 13-4 世界各國職場健康促進的發展現況 13-5 回顧與前瞻 13-6 實務範例 13-7 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