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行為學精華版(Robbins/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7e) (17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組織行為學精華版(Robbins/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7e)
作者:黃家齊(Robbins)
出版社:華泰
出版日期:2018/05/11
ISBN:9789869603133
內容簡介
Stephen P. Robbins為全球最暢銷的「管理學」與「組織行為」教科書作者,其著作至今除廣受超過1,000所美國大專院校採用,亦被翻譯成16國語文暢行世界。《組織行為學》(Organizational Behavior)自出版伊始,轉眼間更新至第17版,第17版中另位作者Timothy A. Judge亦為組織行為界的頂尖學者,已在如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等重量級學術期刊上發表過百餘篇相關的學術論文。兩位知名教授的聯袂合筆,相得益彰、交映生輝,更凸顯新版譯作的嚴謹、可讀性與知識價值,不論教師授課、學生學習、業界人士採用,皆能品味展讀樂趣,收穫滿盈。
本書特色
一、入門好上手:本書為組織行為入門書籍,著重於基礎理論。每章有條列「學習目標」與「問題回顧」呼應,協助學習者專注於基本觀念之理解,並輕鬆獲得良好學習效果。
二、理論深度足:以《組織行為學》(Robbins/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7/e)為根基,萃取其中的重點精華,具有足夠深度,有助於學習者對組織行為理論建立一個清楚完整的架構,並理解相關理論。
三、輕薄又扎實:份量雖輕薄,卻涵蓋組織行為學各個重要理論,幫助學習者打下扎實的理論基礎。
四、豐富的教輔資源:可至華泰文化 下載課外補充教學資源:「小組活動」、「觀點交鋒」及「章節附註」,除了豐富學習內容,更可增添課堂學習的趣味。
目錄
第一篇 認識組織行為
第1章 什麼是組織行為?
第二篇 個體
第2章 組織內的多樣化
第3章 態度與工作滿足感
第4章 情緒與心情
第5章 人格與價值觀
第6章 知覺與個人決策
第7章 激勵的基本觀念
第8章 激勵:從觀念到應用
第三篇 團體
第9章 團體行為的基礎
第10章 了解工作團隊
第11章 溝通
第12章 領導
第13章 權力與政治
第14章 衝突與協商
第15章 組織結構的基本介紹
第四篇 組織系統
第16章 組織文化
第17章 組織變革與壓力管理
立即查看
人力資源管理(第二版) 陸洛/高旭繁 滄海 9789865647384
立即查看
圖解品質管理
ISBN13:9786263436060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作者:陳耀茂
裝訂:平裝
規格:23cm*17cm*1.6cm (高/寬/厚)
版次:2
出版日:2023/01/01
中文圖書分類:生產管理
內容簡介
競爭變得激烈化的現在,企業組織要生存與繁榮,需要針對顧客所希望的高品質之產品、服務,以低廉的成本迅速地提供。產品、服務若是屬於單純的時代,生產現場或服務的提供現場,只要努力打拚都能設法做到,可是,像目前產品或服務變得複雜化時,不只是特定的部門,所有的部門如不改善各自的過程,產品或服務的品質、成本、速率、生產力等綜合性的水準,自然是無法提升的。
改善並非口號,要身體力行,而且改善並非毫無章法,本書為了使改善能導向成功,說明有標準式的步驟。只要務實的依循此步驟進行,都能有效果呈現。此外,改善並非土法煉鋼,仍須佐以合適的統計方法,書中也介紹有方法的內容。
本書不僅是為直接參與生產、服務的第一線人員,也是為所有各部門的人員能夠輕鬆閱讀而執筆的。這如先前所說明的,品質、成本、速率、生產力的改善,所有部門的參與是不可欠缺的。以品質為核心的改善進行方式,不妨以本書作為導入口,並以相關書籍作為參考,想必可以強化品管的改善知識。
綜觀本書是採圖解式循序漸進的解說,簡明易懂,作者期盼本書能做為讀者學習的敲門磚,再進階參閱其他相關品管書籍,以熟悉品管之運用。
目錄
序言
第1篇 品管理念
第1章 品質的想法
1-1 何謂品質
1-2 品質的定義
1-3 使用的合適性
1-4 誰是顧客
1-5 品質的兩個層面
1-6 品質保證的精神
1-7 從狹義的品質到廣義的品質與社會的品質
1-8 品質與周邊技術的關聯
1-9 品質成本概念(1)
1-10 品質成本概念(2)
第2章 管理的想法
2-1 管理的循環
2-2 標準化是活的
2-3 「異常」的處理
2-4 過程管理─品質的形成(1)
2-4 過程管理─品質的形成(2)
2-5 用於工作上的質
2-6 過程管理
第3章 事實的管理
3-1 以事實為依據的管理和事實與數據之間的偏差
3-2 統計的發想(1)
3-3 統計的發想(2)
第4章 綜合的想法
4-1 由最高經營者(TOP)做起的TQM(1)
4-2 由最高經營者(TOP)做起的TQM(2)
4-3 部長、課長應有的姿態與由基層做起的TQM
第5章 保證的想法
5-1 後工程是顧客
5-2 特性的使用方法與管理項目
5-3 防止再發與標準化
5-4 TQM與「太忙」的託辭
第6章 過程的管理
6-1 改變工作方式與標準化
6-2 由真實出發(發自內在)
6-3 利用結果來進行管理
6-4 追究原因
6-5 「利益」是一種結果
第7章 統計的想法
7-1 以數據說明事實
7-2 層別與變異
7-3 柏拉圖與重點導向和「管制圖」的精神
7-4 從「圖形」到「管理圖形」
7-5 「異常」的意義
第8章 品管的哲學
8-1 品管定律
8-2 品管疫苗
8-3 14項實施要點
8-4 7項致命惡疾與各種障礙
第2篇 品管手法
第9章 品管七手法
9-1 QC式問題解決步驟
9-2 QC七工具是什麼
9-3 查核表
9-4 圖表
9-5 柏拉圖
9-6 直方圖
9-7 特性要因圖
9-8 散布圖
9-9 管制圖
第10章 新QC七手法
10-1 N7是整理語言資料與解決問題所準備的工具
10-2 N7是利用小組充實計畫的工具
10-3 活用N7的4個著眼點
10-4 親和圖
10-5 關聯圖
10-6 系統圖
10-7 矩陣圖
10-8 PDPC法
10-9 箭線圖
10-10 矩陣資料解析法
第3篇 改善管理
第11章 改善的需要性
11-1 何謂改善(1)
11-2 何謂改善(2)
11-3 有組織地推行改善
11-4 何謂改善的環境與改善提案制度、表揚制度
11-5 支持改善的基本想法
11-6 「以數據說話」是原則
11-7 改善步驟的需要性
11-8 改善的步驟
11-9 有關手法的整體輪廓
第12章 背景整理
12-1 背景整理的目的
12-2 以重點導向來進行─柏拉圖
12-3 整理茫然不明的狀況─親和圖
12-4 定量性地整理─利用平均、標準差來檢討
第13章 現狀分析
13-1 現狀分析的目的
13-2 積極地收集事實
13-3 調查符合規格的能力
13-4 掌握整體的輪廓
13-5 時系列的調查
第14章 要因探索
14-1 要因探索的目的
14-2 定性地表現結果與要因
14-3 列舉要因或系統的創意
14-4 以定量的方式考察要因
14-5 更正確地表現結果與要因的關係
第15章 對策研擬
15-1 對策研擬
15-2 評估系統的方案(1)
15-3 評估系統的方案(2)
15-4 利用實驗來考察 222
15-5 在企劃、設計過程之間搭起橋梁
第16章 效果驗證
16-1 效果驗證的目的
16-2 評價影響度
16-3 以時系列的方式評估故障
第17章 引進與管制
17-1 引進與管制的目的
17-2 將作法標準化
17-3 設定引進對策的方式
17-4 使對策能安全、確實地運作
第4篇 全面品質管理
第18章 TQM的需要性
18-1 TQM的目的(1)
18-2 TQM的目的(2)
18-3 TQM的目的(3)
18-4 TQM中的管理
18-5 「全面性(Total)」活動為何需要與TQM成為生存的必要條件
18-6 TQM的願景
第19章 提升各過程水準的方法
19-1 5S
19-2 標準化
第20章 提升整個組織水準的方法
20-1 綜合推進的要點
20-2 方針管理
20-3 日常管理
20-4 機能別管理
20-5 高階診斷
第21章 各階段TQM的重點
21-1 品質保證體系的配備
21-2 研究開發、企劃階段
21-3 設計階段(1)
21-4 設計階段(2)
21-5 生產準備、採購管理階段
21-6 生產、服務提供階段
21-7 營業階段與庫存、物流階段
第22章 TQM的模型與其效果的活用
22-1 ISO 9000系列規格
22-2 戴明獎(1)
22-3 戴明獎(2)
22-4 六標準差(1)
22-5 六標準差(2)
22-6 TQM的本質與模型的活用
22-7 TQM所指向的文化、風氣
22-8 引進TQM的重點
立即查看
品質管理-現代化觀念與實務應用(附參考資料光碟) (6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品質管理:現代化觀念與實務應用(第六版)(附參考資料光碟)
作者:鄭春生
出版社:全華
出版日期:2019/12/00
ISBN:9789865032562
內容簡介
■ 本書特色
一、簡易的系統化學習架構:
以簡易明瞭的學習架構,提供現代化、系統化之品管觀念與技術,對於各觀念和方法亦提供適當的範例和習題,幫助讀者體會抽象的品質觀念並學習品質改善的技巧。
二、理論與實務之結合:
提供「延伸閱讀」、「個案研究」和「品質觀點探討」等內容,供讀者進行深入研討,以實務印證理論。同時,利用廣為企業界採用之電腦軟體Excel/Minitab,來輔助說明相關統計品管手法之應用,使讀者能夠更有效地學習統計品管技術,並與企業之品管實務接軌。
三、多元化的學習管道:
針對課程之內容,提供相關之自學檔案與實驗課程,用以增進學習效果。此外,多元化的習題種類,適合讀者用來自修或準備各種品質管理相關之證照考試。
■ 內容簡介
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提升產品/服務品質,用以降低生產成本並提高生產力,是一個企業組織能夠維持競爭力之重要因素,更成為許多組織超越對手之重要商業策略。本書不僅包含基本原理,也涵蓋現代化與系統化的概念和應用,除可讓讀者深入了解這些原理外,並具備在不同情況下應用這些品質管理的技術能力。因此,本書不僅適合作為工程、統計、管理和相關科系之品質管理課程的教科書,同時也可作為企業內部教育訓練之教材,以及企業界從事品管相關工作之專業人員自修之用。
目錄
第1章 品質管理概論
1.1 現代化品質的意涵
1.2 品質管制、品質保證與品質管理
1.3 品質概念之歷史沿革
1.4 品質管制與改善的統計方法
1.5 品質成本
1.6 產品可靠度
1.7 消費者主義、產品安全和產品責任
1.8 結 語
個案研究─以故事打動消費者的汽車製造商
個案研究─Cefiro 奇蹟
習題
第2章 全面品質管理
2.1 全面品質管理概論
2.2 品質理論和管理策略
2.3 全面品質管理之推行模式
2.4 與全面品質管理相關之改善活動
個案研究 推行全面品質管理之典範
習題
第3章 六標準差Six Sigma
3.1 六標準差概論
3.2 六標準差之新思維
3.3 六標準差之方法論
3.4 六標準差之運作實務
3.5 TQM 與六標準差之比較
3.6 六標準差設計與精實六標準差
個案研究 推行六標準差之典範
品質觀點探討 狩野紀昭對於六標準差之看法
品質觀點探討 朱蘭對於六標準差之看法
習題
第4章 品質改善工具和手法
4.1 品質管理七手法
4.2 品質管理新七手法
4.3 其他分析工具和方法
個案研究 利用品管圈提升工作效率
習題
第5章 應用於品質管制與改善之統計方法
5.1 統計學概論
5.2 敘述統計
5.3 機率分配
5.4 機率分配之逼近
5.5 抽樣分配
5.6 估 計
5.7 假設檢定
5.8 變異數分析
5.9 型 II 誤差
習題
第6章 統計製程管制與管制圖
6.1 統計製程管制概論
6.2 製程變異
6.3 管制圖
習題
第7章 計量值管制圖
7.1 概論
7.2 平均數與全距管制圖
7.3 平均數與標準差管制圖
7.4 個別值和移動全距管制圖
7.5 給定標準值或目標值之計量值管制圖
7.6 計量值管制圖之操作特性函數
7.7 累積和管制法
7.8 指數加權移動平均管制圖
7.9 特殊用途之管制圖
7.10 管制圖之非隨機性樣式
7.11 製程能力分析
習題
第8章 計數值管制圖與事件時間間隔管制圖
8.1 概論
8.2 不合格率管制圖
8.3 不合格品數管制圖
8.4 不合格點數管制圖
8.5 單位不合格點數管制圖
8.6 事件時間間隔管制圖
習題
第9章 量測系統分析
9.1 量測系統分析概論
9.2 再現性與再生性分析
9.3 計數值一致性分析
習題
第10章 驗收抽樣計畫
10.1 驗收抽樣之基本概念
10.2 計數值單次抽樣計畫
10.3 雙次和多次抽樣計畫
10.4 逐次抽樣計畫
10.5 抽樣計畫之評估
10.6 MIL-STD-105E (ANSI/ASQ Z1.4)
10.7 道奇-洛敏抽樣計畫
習題
第11章 計量值抽樣計畫
11.1 計量值抽樣計畫
11.2 MIL-STD-414 (ANSI/ASQ Z1.9)
11.3 MIL-STD-414之使用
習題
第12章 特殊驗收抽樣計畫
12.1 連鎖抽樣
12.2 連續抽樣
12.3 跳批抽樣計畫
習題
第13章 美國軍方標準MIL-STD-1916
13.1 MIL-STD-1916 簡介
13.2 MIL-STD-1916 之一般要求
13.3 MIL-STD-1916 之品質管理系統要求
13.4 MIL-STD-1916 抽樣計畫之應用
習題
第14章 田口式品質工程概論
14.1 概 論
14.2 品質損失及損失函數
14.3 變異和雜音
14.4 S/N 比
14.5 直交表
14.6 反應表和反應圖
14.7 田口方法
14.8 結 論
個案研究 田口實驗設計之應用
習題
第15章 品質機能展開
15.1 品質機能展開概論
15.2 品質屋
15.3 品質機能展開之步驟
15.4 狩野紀昭模型
15.5 結 論
習題
第16章 服務業之品質管理
16.1 概 論
16.2 服務與服務業的特性
16.3 服務品質與衡量
16.4 傳統品管手法在服務業之應用
16.5 結 論
個案研究 遠傳電信─電信業服務的 N0. 1領導品牌
習題
第17章 品質標準與品質獎
17.1 ISO 9000 系列品質標準
17.2 各種品質獎項
個案研究 元智大學─高等教育機構推行 TQM 之典範
個案研究 淡江大學─推動高等教育全面品質管理之先驅
品質觀點控討 美國學者 montgomery 對於 ISO 9000 之看法
習題
附表
英中索引
立即查看
設施規劃: 佈置實務與倉儲設計 (3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簡介】
【目錄】
提供大專學生與產業從業人員一份實用的技術和程序,讓學生與從業人員瞭解如何發展有效的設施佈置。
● 各章末詳附設施佈置歷屆證照考題與習題討論,加入設施佈置實作,讓學生可以將工廠佈置設計的理論應用到實際的個案研究,發掘出每個階段所面臨的問題。
● 內容經過結構化的編排,透過虛擬個案模擬的方式,不僅初學者可以依循書中所提供的系統化方法一步接著一步地照著做,有經驗的規劃人員也可以立即上手,將本書當作一份有用的指導和參考用書。
● 詳細闡述精實技術的重要相關主題,並介紹如何運用先進的輔助工具,如自動倉儲存取系統 (AS/RS),系統化模擬作業,透過收集、推算相關資料,發展相關分析結果,產生最佳化的設施佈置。
鄭榮郎
現職:正修科技大學工管系教授
學歷: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博士
經歷:財團法人中國生產力中心正工程師、大慶汽車工業公司;物料課課長、羽田機械工業公司工業工程師
證照:商業司 GSP 認證作業現場評核人員、日本產業訓練協會;MTP 管理訓練計畫師資、經濟部中小企業處中小企業經營輔導專家、中國生產力中心督導人員訓練師資培訓
張倫
學歷: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研究所碩士
經歷:國家科學委員會科學資料中心助理研究員、工業技術研究院機械研究所助理工程師、中山科學研究院航空發展中心副工程師
專長:設施規劃、生產與作業管理、物料管理、行銷管理
第一篇 SLP 程序規劃佈置流程
第一章 設施規劃與預測——確認設施規劃生產目標
第二章 生產系統與佈置類型
第三章 SLP 程序規劃佈置——空間需求關係
第四章 SLP 程序規劃佈置——區域空間關係
第五章 系統化佈置規劃 (SLP) 虛擬個案
第二篇 輔助設施的規劃
第六章 物料搬運系統
第七章 倉儲空間的規劃
第八章 人員服務設施與辦公室佈置
第三篇 其他設施議題
第九章 設施地點的規劃與分析
第十章 服務業設施
第四篇 設施改善個案
個案 醫德齒輪股份有限公司
立即查看
品質管理:觀念、理論與方法 (3版)
相關熱銷的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品質管理:觀念、理論與方法3/e
作者:傅和彥、黃士滔
出版社:前程
出版日期:2004
條碼:9789570348576
內容簡介
.理論與實務兼備
本書集結兩位作者多年教學研究與顧問輔導經驗而成,內容將理論與實務充份結合,從本書以往的銷售數據足以證明,本書為最佳之品質管理入門教本。
.內容更完整
本版新增「MIL-STD-1916抽樣標準」,以符合業界現況。此外,因應時代趨勢,加入「六標準差管理」、「服務品質」等全新章節,使得本書內容更加完備。
.資料更新穎
本版除將相關資料與數據作更新外,並將「ISO系列品質管理系統」及「各類品質獎」兩章作大幅更新,使讀者能掌握最新的資料,如此一來更能符合時代的潮流,瞭解品管實務上的脈動。
作者簡介
傅和彥
學歷:
台灣大學碩士
經歷:
輔仁大學企業管理系副教授
中原大學工業工程系、企業管理系副教授
二百餘家企業顧問案輔導
現職:
前程企業管理公司總經理
研究領域:
生產管理、物料管理、品質管理
相關著作:
生產與作業管理、現代物料管理、工廠管理、採購管理及工業工程領域專業譯作十餘本
黃士滔
學歷:
台灣科技大學工業管理研究所碩士
現職:
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系所副教授
研究領域:
品質管理、品質資訊系統、品質工程
目錄
第一章 品質管理概說
第二章 統計學概論
第三章 機率概論及機率分配
第四章 統計製程管制與管制圖
第五章 計量值管制圖
第六章 計數值管制圖
第七章 製程能力分析
第八章 允收抽樣的基本方法
第九章 計數值抽樣計畫
第十章 計量值抽樣計畫
第十一章 六標準差管理
第十二章 可靠度
第十三章 田口式品質工程
第十四章 品質改善技巧
第十五章 服務品質
第十六章 ISO系列品質管理系統
第十七章 各類品質獎
立即查看
書名:六標準差
作者:蘇朝墩
出版社:前程
出版日期:2009
條碼:9789867239792
內容簡介
六標準差為眾所公認協助企業追求卓越的重要品質方法論。企業若能將其精神導入工作中,定能大量降低不良率,顯著提升流程運作效率與競爭優勢,創造另一番榮景。
本書為「六標準差」提供一完整的思考邏輯,並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相關的工具與應用方法;同時對於一般初學者容易感到卻步的統計分析部分,也搭配案例,逐步解說Minitab 軟體操作與分析的概念。
本書在觀念的解說以及應用的方法步驟皆以簡單易懂的方式撰寫完成,除可做為大專院校相關系所之教科書,亦很適合一般產業界人士做為自習或參考之用。
本書附有綠帶與黑帶認證考試之模擬試題,適合做為顧問公司綠帶與黑帶認證課程之教材,亦可提供希望取得證照考試人士參考。
作者簡介
蘇朝墩
現職
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講座教授
國際品質學術院(IAQ)院士
學歷
美國密蘇里大學(哥倫比亞校區)工業工程博士
經歷
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特聘教授
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教授
日本東京理科大學經營工學系客座教授
國立交通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學系教授
橡樹遠東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工業工程師
專長
品質工程、品質管理、工業工程與管理技術之應用
榮譽
中華民國國家品質獎個人獎
國科會傑出研究獎
中華民國品質學會品質個人獎
中國工業工程學會工業工程論文獎
中華民國品質學會品質論文獎
ANQ Congress 最佳論文獎
清華大學工學院傑出教學獎
目錄
第一篇、基本原理篇
.全面品質概論
.六標準差原理
第二篇、常用統計方法篇
.基礎統計
.相關與迴歸分析
.實驗設計
.田口方法
.反應曲面法
第三篇、常用品質工具篇
.常用品質工具
.統計流程管制
.流程能力與績效分析
第四篇、衡量方法篇
.量測系統分析
.六標準差衡量
第五篇、六標準差方法論與應用篇
.六標準差策略
.DMAIC模式
.六標準差案例
.六標準差文化
第六篇、進階篇
.六標準差設計
.精實六標準差
立即查看
決策分析與管理:紫式決策分析以全面提升決策品質 (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決策分析與管理:紫式決策分析以全面提升決策品質(第二版)
作者: 簡禎富
出版社:雙葉書廊
出版日期:2014/08/19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660元
內容簡介
決策是管理的核心也是高階主管最重要的工作,本書彙整決策研究與應用之精華,整合中西方理論,探討決策理論、紫式決策分析架構、多屬性決策、風險決策、數位決策與決策資訊系統,並結合作者產學合作研究和擔任主管的實例,深度剖析第一手的決策過程和實務心得,為個人精進管理能力和組織全面提升決策品質的最佳參考書籍。
※內容全面改版升級
內容更新而精鍊,既有內容去蕪存菁,更新理論研究、個案、及內容,並新增作者借調至台積電三年和擔任學校主管的第一手實務經驗,提供最深入的產業實務剖析與探討,豐富讀者的決策視野。
※以產業實例說明理論
本書整合決策研究和實務之精華,各章節均佐以具體的產業實例,讓讀者不僅學到決策分析架構,更能實際應用,是學習決策的最佳入門書。
※幫助讀者做出最佳決策
面對激烈競爭與快速變遷的環境,本書提供讀者反省和重新檢討決策的架構,並介紹各種風險下的決策方法與數位決策工具,協助讀者不斷精進思考與決策能力,做 出最佳決策。
名人推薦
本書就決策科學理論、決策分析模式、群體決策以及決策行為等重要議題均有深入淺出的探討,並結合簡教授產學合作研究的實證案例,對於完整的決策過程和分析方法有第一手的深入介紹,其深度和廣度不僅可以作為教科書,也可以成為不同階層經理人進修的最佳參考,我非常樂意推薦給所有追求卓越的決策者。--王國明 校長 (元智大學校長、南開大學校長)
不同性質和類型的決策問題,各有其最適合的解決策略與工具,這本書是結合理論造詣與實務經驗的心血結晶,對於決策的本體論、目的論、方法論等不同面向的議題,都已充分涵蓋,能夠掌握問題與方法之間的對應關係,確保決策的效率與效果。不論對學術研究者或管理實務者,這本書都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薦的好書。--毛治國 院長 (交通大學管理學院院長、行政院副院長)
決策是經營管理者經常性的工作,決策的好壞往往決定了企業與組織的績效與成敗。簡教授所著《決策分析與管理》一書將決策的分析經由系統化的架構整理提供一個有效的方法,以及應用IT技術的數位決策系統幫助讀者建立有組織有邏輯的思維方式和工具,可以提升決策品質,是一本經營管理者不能不讀的好書。--史欽泰 院長 (國立清華大學張忠謀講座教授、工研院董事長)
網路時代中,資料不等於資訊更不代表知識,如何要求幕僚迅速將資料轉化為資訊,再結合決策者之判斷將其提升為寶貴之知識,以運籌帷幄作出正確決策,是現代企業和國家決勝千里之關鍵。以簡教授治學之勤研究之精,本書內容充實完整,除可為各階層決策者之參考,更可成為瞭解此一領域發展之重要里程碑。--李世光 教授 (臺灣大學特聘教授、資策會執行長、國科會工程處處長)
決策是企業界最具挑戰的管理工作,過程中的不確定性、時效、預期結果和執行等元素,都可以左右企業的成敗。自從簡禎富博士加入本公司後,已將各種決策分析方法有效的運用在企業策略、產能投資、廠址選擇、設備評估等,並發展龍捲風圖分析排序法等已有效降低成本,令人更加肯定決策分析和產學合作的價值。簡博士能鍥而不捨的研究分析複雜的企業決策,及親自執行落實的能力,已經成功證明其人和本書都能夠理論與執行兼備而不是空談。--杜隆欽 總經理(台積電(中國)股份有限公司)
所有人都做決策,所有的決策者都在尋求優化的解決方案。然而,人類對於決策最大的謬誤之一就是認為自己直覺地知道如何做好決策。研讀簡教授的《決策分析與管理》,您將很快地發現過去的決策仍有非常多可以改進的空間和值得從本書學習的地方。--奚愷元 教授(芝加哥大學商學院講座教授)
本書乃作者累積多年教學、研究、主持政府與產業界計畫的實務經驗,多方印證所發展的研究方法與決策分析工具,以檢驗研究成效,並親身深入參與卓越公司之組織運作和決策過程,持續準備而精心撰寫結合本土案例之教材。全書結構嚴謹,深入淺出,一方面引經據典、旁徵博引,融入歷史人物言行與故事,另一方面又能就近取譬,推陳出新,善用生活化範例,是一本兼顧理論與實務,同時適合初學者與專家的好書。--陳力俊 院士 (國立清華大學校長、國科會副主委)
決策科學領域中,簡教授是多年來,我所認識的少數在學術與實務兩方面皆有傑出成就,並且有執行力的學者。《決策分析與管理》所呈現的特色正是如此,除了完整的理論架構,並配合了具體的實施步驟以及案例解說,閱讀後讓讀者可以豁然開朗,是一本值得極力推薦的好書。--溫于平 院長 (清華大學工學院院長、工業工程學會理事長)
決策是領導(leadership)的核心,決策品質的提升是品質管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卻少有相關的研究和探討。面對現代決策日益複雜、時間越來越短的挑戰下,《決策分析與管理》提供一整套的流程架構和分析工具,並結合簡教授執行的本土案例和思考的哲理,對於個人和組織全面決策品質的提升都有非常大的幫助,應該要積極推廣。--盧淵源 理事長 (中山大學教授、品質學會理事長)
(以推薦者姓名筆劃排序)
目錄
第一篇 決策分析序論
第01章決策:競爭策略與經營管理的核心
1.1決策的本質
1.2決策型組織
1.3決策的王道與決策品質的提升
1.4本書架構
第02章決策問題的類型
2.1決策者的人數
2.2方案的多寡與可選擇的數量
2.3決策環境的狀態
2.4資訊的特性
2.5決策的思考縱深
2.6決策的層級關係
2.7決策的對手
2.8決策負面後果的風險
2.9決策的目的和應用
2.10 價值專注的決策分析
第03章決策陷阱
3.1決策陷阱的種類
3.2決策陷阱的因應
3.3結論
第二篇 系統化決策分析
第04章架構問題與系統化決策過程
4.1紫式決策分析架構
4.2瞭解問題與問題定義
4.3利基發掘並界定問題範圍
4.4架構影響關係
4.5感受和客觀敘述
4.6綜合判斷與權衡
4.7最適決策與執行回饋
4.8應用實例──國家科技發展計畫績效評估機制之建立
4.9結論
第05章決策目標與評估屬性
5.1目標的定義
5.2目標的應用
5.3目標的類型
5.4產生目標的方法
5.5架構決策目標之關係
5.6評估屬性
5.7目標與屬性集合的效度
5.8決策型組織與績效指標
5.9目標層級架構應用實例──建構頻譜使用效益評估指標
5.10 結論
第06章方案產生與決策創意
6.1創意產生的概念和階段
6.2方案創新的思維方式
6.3產生較佳方案的關鍵
6.4方案的類型
6.5方案產生過程中可能發生的錯誤
6.6自我檢驗,進入下一個決策步驟
6.7結論
第07章結果衡量與權衡
7.1建立結果表
7.2評估屬性值的尺度
7.3建構尺度的衡量工具
7.4衡量尺度的種類與轉換
7.5尺度誤差
7.6效度檢驗
7.7等值交換法
7.8結論
第三篇 多屬性決策分析
...
立即查看
六個標準差的品質管制:六十小時學會實務應用的手冊2/e (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六個標準差的品質管制:六十小時學會實務應用的手冊(第2版)
作者:謝傑任
出版社:全華
出版日期:2018/11/23
ISBN:9789864639557
內容簡介
近年來「六個標準差的品質管制」在工商業界被公認為可協助企業成長並增加獲利的一大利器,並成為全球追求卓越的標竿典範。本書由淺入深,以計畫引導教學,讀者可依「DMAIC」章節安排,了解如何熟悉與相關運用工具,本書除了基本理論介紹,並加強實際運用期能與企業實務接軌,不僅適合作為大專相關系所授課教材,也十分適合一般業界人士進修使用,以造就「六標準差」技術專長人才。
本版次除了修正錯誤外,加入業界實例於習題中以便引導學員如何應用「六標準差」手法來解決實務性問題。同時為了配合學校教學,也在教學投影片中設計幾個生活化的問題,方便教師引導使用。
本書特色
1.學習目標:於章首條列基本架構,迅速掌握重點方向。
2.題型多元:包含實例演練、生活實例演練、團隊計畫實例演練,並結合Minitab與Excel操作,強化實務應用。
3.軟體操作:完整呈現Minitab與Excel截圖教學畫面,循序漸進帶領讀者操作。
4.圖表豐富:大量圖表輔助內文,淺顯易懂,便於讀者學習。
5.問題與討論:在章末彙整章節核心概念,驗收學習成效。
6.馬上練習:掃描封面QRCode,快速將數據套進例題演練。
目錄
第一章 六個標準差品質管制的精神與原理
1.1 何謂六個標準差的品質管制
1.2 缺失與「Sigma」能力的關係
1.3 六個標準差品質管制執行組織與架構
1.4 何謂DMAIC
第二章 定義階段
2.1 計畫目標的訂定
2.2 確認目標客戶
2.3 開始進行計畫大方向的規劃
2.4 完成高階層的系統圖與流程圖
2.5 完成甘特圖
2.6 最後取得上級管理人對際化的認可與支持
2.7 本書建議之「紙蜻蜓」團隊計畫
第三章 量測階段
3.1 找出重要的輸出與重要輸入
3.1.1 柏拉圖
3.1.1.1 一個典的柏拉圖架構
3.1.1.2 產生柏拉圖的步驟
3.1.1.3 如何運用柏拉圖的結果
3.1.2 魚骨圖
3.1.2.1 一個典型「好用」魚骨圖的架構
3.1.2.2 產生一個好的魚骨圖所需之要項
3.1.2.3 如何運用魚骨圖的結果
3.1.3 品質機能展開表
3.1.3.1 典型的QFD
3.1.3.2 建構QFD的九大步聚
3.1.4 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
3.1.4.1 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表類型與完成FMEA的重要步聚
3.1.4.2 FMEA的類型
3.1.4.3 完成一個FMEA的重要步聚
3.1.5 流程圖
3.1.5.1 常用之流程圖種類
3.1.5.2 流程圖常用的符號
3.1.6 散佈圖
3.1.6.1 一些典型的散佈圖
3.1.6.2 如何運用散佈圖之結果
3.1.7 其他工具
3.1.7.1 關連圖之產生與應用
3.1.7.2 檢查表之產生與應用
3.1.7.3 阻助力分析圖之產生與應用
3.2 量測系統分析
3.2.1 有關量測系統分析的一些基本觀念
3.2.2 Gage R&R分析概念
3.2.3 準確度分析概念
3.2.4 Gage R&R分析
3.2.5 準確度分析
3.3 定義性能的標準
3.4 訂定資料收集計畫與進行資料收集
第四章 分析階段
4.1 製程能力分析
4.1.1 穩定性檢查
4.1.2 常態分配檢定
4.1.3 對稱性檢查
4.1.4 流程能力指標值
4.2 利用標竿法定義性能目標
4.3 找出變異來源
4.3.1 假設與檢定
4.3.2 變異數分析
第五章 改善階段
5.1 篩選重要輸入因子
5.1.1 田口式實驗計畫法與部分因子實驗計畫法
5.2 如何找出輸入與輸出之對應關係式
5.3 統計公差分析
5.4 驗證實驗
第六章 控制階段
6.1 風險管理
6.2 防誤策略
6.3 統計流程管理
6.3.1 管制圖一般模型
6.3.2 管制圖分類
6.3.3 選用流程
6.3.4 判讀原則
6.3.5 建議行動方案
參考文獻
立即查看
品質管理: 永續經營實務 (3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從80年代全面品質管理活動展開與90年代六標準差的興起,品質管理的演進越趨成熟。站在學術角度包括從流程管理、統計、分析、改善、矯正,都是經過品質大師引導與時間淬煉才有的專業知識,從工作的應用來看臺灣市場環境為出口導向,加上消費者品質意識抬頭的情況下,對於提供產品品質與服務品質的要求越發提升。
作者以來自職場的實務經驗撰寫,有助於學員增加職場應用品質專業知識的概念。因日後絕大部分的學子要進入職場,是否學習到進入職場應有的基礎技能?是否能夠養成品管人員的特質?是需要考量的要點。再版的過程以能夠於職場上應用的工具書為主軸,重新檢討學習要點、關鍵字、品質面面觀、實務小專欄、品質大視界、課後習題、案例影片內容,改寫與增加最新內容,整理出12個章節內容提供學員閱讀吸收。內容以品質管理實務、品質意識的建立、管理系統的導入、六標準差與精實管理、品保相關法規的掌握、永續經營實務為架構,這些與品質工作相關的內容提供教學使用及實務上的應用參照。期許這樣的品質管理實務經驗分享,能對於未來要進入職場擔任品質工作的學子,提供良好的啟發與協助。
【目錄】
CH1 品質管理實務導論
1-1 品質管理實務
1-2 品質管理手法
1-3 實務品質指標
1-4 章節結論
本章習題
CH2 品質觀念建立與工具應用
2-1 建立品質觀念與做法
2-2 品質觀念推動
2-3 品質管理(舊)與(新)七大手法
2-4 章節結論
本章習題
CH3 品質管理與改善活動展開
3-1 改善活動發展與演進
3-2 推展品質活動方式
3-3 改善活動推動作法
3-4 流程改善作業
3-5 稽核活動的觸發
3-6 章節結論
本章習題
CH4 管理系統介紹
4-1 系統標準的發展與演進
4-2 整合性系統管理
4-3 章節結論
本章習題
CH5 品質管理功能與品質大數據
5-1 產品開發、生產、銷售流程
5-2 品質管理功能單位
5-3 品質大數據
5-4 品管人員資格認證
5-5 章節結論
本章習題
CH6 文件管制作業
6-1 文件的種類
6-2 有效管理步驟
6-3 章節結論
本章習題
CH7 軟體產品品質
7-1 軟體產業的發展
7-2 軟體產品的開發
7-3 軟體產品的品質管理
7-4 章節結論
本章習題
CH8 六標準差與精實管理
8-1 六標準差管理方法
8-2 精實管理方法
8-3 精實六標準差
8-4 章節結論
本章習題
CH9 綠色有害物質管理
9-1 法規發展的背景與動機
9-2 品牌商的要求
9-3 符合性綠色文件提交
9-4 有害物質管理作法
9-5 章節結論
本章習題
CH10 拆解回收管理
10-1 法規發展的背景與動機
10-2 環境化設計
10-3 WEEE因應作業
10-4 章節結論
本章習題
CH11 節能減碳管理
11-1 節能指令要求
11-2 減碳作業
11-3 章節結論
本章習題
CH12 企業ESG與永續經營實務
12-1 RBA相關內容
12-2 CSR相關內容
12-3 ESG相關內容
12-4 BCM相關內容
12-4 章節結論
本章習題
A 附錄
A-1 個案影片明細
A-2 英中索引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