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商技巧精要:實務與運用指南
人氣推薦!已有8位會員共同選購!!
書名:諮商技巧精要:實務與運用指南
作者:Magnuson(陳增穎)
出版社:心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4/00
ISBN:9789861916538
內容簡介
《諮商技巧精要:實務與運用指南》以實用、循序漸進的方式,引導讀者發展與應用諮商專業生涯中必備的技巧。以專業旅程為喻,本書詳盡介紹和梳理背景知識,帶領讀者逐步養成關鍵的諮商技巧,如同理心、建立關係、個案概念化和催化改變等。透過理論整合與豐富的應用練習活動和案例,也鼓勵讀者進一步反思每一階段的重要內容。
本書特色
◎平易近人的寫作方式,讀者可以很快地掌握諮商的概念與技巧。
◎專業旅程的比喻有助於讀者依次發展與追蹤技巧建立的程度。
◎根據CACREP的標準,協助讀者做好專業實務的準備。
◎每一章均輔以生動有趣的案例,讓概念更形出色,活靈活現。
◎練習活動與作業鼓勵讀者將經驗化為文字,亦可藉此推論經驗學習的成果。
◎特別說明概念化、治療計劃、文件記錄、歷程監控等概念,是勝任實務工作必知的資訊。
目錄
第一站 準備出發:我是誰?我該如何與他人互動?
反思練習:從現在起,一切都跟你有關!
探索你的信念
給予與接受回饋
旅程中你可能會遇到的改變與反應
健康:關注諮商師這個人
準備結束第一站
第一站推薦資源
第一站參考文獻
第二站 準備出發:運用基本傾聽技巧建立關係
探討真誠、尊重、同理心與投入
諮商關係是必要條件:理論回顧
熟悉基本技巧
非語言專注
跟隨
反映內容
情緒反映
澄清
摘要
催化性問題
小心陷阱
在你進行第一次的晤談前
統整第二站的技巧
第二站推薦資源
第二站參考文獻
附錄A.1斷了線─阻斷溝通之道
附錄A.2傾聽─物美價廉的禮物
第三站 出發:進階催化技巧
同理心:理論與研究
反映意義
用廣角鏡頭捕捉「全貌」
立即性
自我揭露
挑戰
重新框架
運用隱喻
沉默
進階技巧:注意事項
尊重文化差異
運用自我作為治療工具
統整第三站的技巧
第三站推薦資源
第三站參考文獻
第四站 與理論同行:統整與個人化
催化改變
我們對理論的看法
理論整合與折衷主義
統整與個人化
個人化第一步:探索個人的價值觀與重要的理論
個人化第二步:審視一或兩種理論
個人化第三步:統整
個人化第四步:個人化!
實徵證據與臨床判斷的重要性
第四站推薦資源
第四站參考文獻
第五站 應用理論:評估與概念化
評估
功能行為評估示例
概念化
界定目標
準備前往第六站
第五站推薦資源
第五站參考文獻
第六站 與個案會面:治療計畫、歷程監控與文件記錄
引領個案進入諮商
治療計畫
歷程監控
文件記錄
第六站推薦資源
第六站參考文獻
附錄B.1角色扮演練習專業聲明
附錄B.2向個案解釋何謂諮商
附錄B.3Sandy Magnuson博士的專業公開聲明
附錄B.4心理健康服務消費者指南I
附錄B.5心理健康服務消費者指南II
第七站 鞏固:歡慶旅程與準備各奔前程
鞏固諮商工作
鞏固《諮商技巧精要:實務與運用指南》
收拾行囊準備下一段旅程
專業諮商師:就是你!
統整
最後的叮嚀
第七站推薦資源
第七站參考文獻
立即查看
助人技巧:探索、洞察與行動的催化 (5版)
人氣推薦!已有6位會員共同選購!!
助人技巧:探索、洞察與行動的催化
ISBN13:9789865713744
出版社:學富文化
作者:Clara E. Hill
譯者:林美珠;田秀蘭
規格:平裝 / 551頁 / 19 x 25 x 2.7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5版
出版日:2021/10/00
中國圖書分類:諮商;面談法
內容簡介
本書是馬里蘭大學教授Clara E. Hill所著暢銷教科書《助人技巧:探索、洞察與行動的催化》之第五版,適用於大學部以及研究所初學者學習基本的助人技巧。Hill的三階段助人模式,說明了助人者如何引導個案探索他們的想法及感受,對不適應想法及行為的源起及結果獲得洞察,同時針對新的發現而產生行動,以開啟正向而長期的改變。此次第五版新增了發展並修正個案概念化的詳細指引,擴展了文化覺察的篇幅,同時也更新一些案例,以反映個案及助人者之間更多元的樣貌,此外,也增加了一些進行治療性挑戰的策略。
書中,作者更新了實務練習、實驗室活動、測驗考題,甚至課程綱要。此外,伴隨本書的網址(pubs.apa.org/books/supp/hill5)還有些加值活動,提供學生及老師參考。
目錄
致謝 iii
關於作者 v
譯者序 vii
前言 xv
第一篇 概 覽 1
第1章 助人工作之簡介 3
什麼是「助人」? 4
心理治療有效嗎? 6
助人的催化面 7
助人的問題面 9
人們何時會求助? 11
成為一個助人者 12
成為助人者的學習歷程 14
倫理 20
本書概覽 23
結語 24
說說你的想法 25
第2章 助人歷程的模式 27
我的人格發展理論 28
我的改變理論 30
助人歷程中的背景變項 31
探索、洞察與行動的三階段模式 37
瞬間的互動序列 42
每次晤談之間 46
助人對個案的效果 48
結語 49
說說你的想法 49
第3章 自我覺察 53
自我認識和自我洞察 55
增加自我了解和自我洞察的方法 59
提高自我覺察的練習 63
說說你的想法 65
第4章 文化覺察 69
文化的定義 70
文化的層面 71
助人歷程中的文化議題 74
文化和助人相關的倫理行為 78
整合多元文化的知識、技巧及態度成為助人者的個人風格 80
助人者會有的文化議題困難 82
我自己的文化經驗 84
說說你的想法 86
第二篇 探索階段 89
第5章 探索階段的概覽 91
理論背景:Rogers的個案中心理論 92
探索階段的目標 100
結語 105
說說你的想法 106
第6章 提供支持的技巧 109
專注與傾聽的概覽 110
非口語表達的文化議題 112
促進專注的非口語行為 113
促進專注的潛口語行為 119
促進個案探索的輕微口語行為 120
專注與傾聽的例子 127
放輕鬆並保持自然,但具有專業性 128
結語 129
說說你的想法 129
第7章 探索非情感內容、想法、敘事與故事的技巧 133
探索非情感內容、想法、敘事與故事的理念背景 134
重述與摘要 135
想法的開放式問句與探問 142
訊息或事實的封閉式問句 148
區分開放式與封閉式問句 151
探索非情感內容、想法、敘事與故事的技巧比較 151
說說你的想法 152
第8章 探索感覺的技巧 155
探索感覺的理念背景 156
處理情感時的文化考量 158
情感反映 159
情感的表露 176
情感的開放式問句與探問 178
情感探索技巧的比較 180
結語 181
說說你的想法 181
第9章 探索階段的技巧統整 183
探索階段的個案概念化 184
選擇目標與意圖以促進探索 186
選擇技巧來配合目標與意圖 187
執行探索階段的技巧 189
進行探索階段的晤談練習 189
處理探索階段困難的臨床情況 193
進行探索階段的難題 195
探索階段克服難題的因應策略 202
探索階段的案例 206
進入洞察階段的時機? 208
說說你的想法 209
第三篇 洞察階段 211
第10章 洞察階段概覽 213
何謂洞察? 214
為何洞察是有必要的? 215
理智性相對於情緒性的洞察 216
是否準備好洞察的標記 217
理論背景:精神分析以及存在理論 218
為洞察階段建立期待 228
洞察階段的目標和技巧 228
結語 230
說說你的想法 231
第11章 促進個案覺察的技巧 235
挑戰的理念背景 236
透過挑戰促進覺察的理論觀點 239
是否準備好覺察的標記 241
挑戰的類型 242
使用挑戰的一般原則 251
使用挑戰時助人者經驗到的困難 255
結語 256
說說你的想法 257
第12章 解釋的技巧 259
解釋技巧的理念背景 260
洞察的開放式問句與探問 260
如何進行洞察的開放式問句與探問 261
解釋 263
洞察性的表露 279
說說你的想法 284
第13章 治療關係的處理技巧 287
使用立即性技巧的理念背景 289
是否準備好處理關係的標記 292
立即性的類型 294
使用立即性技巧的一般原則 296
使用立即性技巧的例子 299
使用立即性技巧時助人者會遇到的困難 300
說說你的想法 302
第14章 洞察階段技巧的統整 305
洞察階段的個案概念化 306
洞察階段技巧的執行 312
使用洞察技巧時需特別注意的事項 314
助人者在洞察階段經驗到的困難 315
克服洞察階段困難的策略 320
洞察階段延伸互動的實例 321
說說你的想法 324
第四篇 行動階段 327
第15章 行動階段概覽 329
行動階段的理念背景 330
行動的阻礙 331
哲學基礎 332
知道何時可進入行動階段的標記 334
理論背景:行為和認知理論 335
行動階段的目標 340
行動階段所使用的技巧 340
結語 361
說說你的想法 361
第16章 四項行動任務的工作步驟 363
行動任務的理念背景 364
放鬆 364
行為改變 369
行為預演 385
做決定 394
說說你的想法 400
第17章 行動階段技巧的統整 403
行動階段的個案概念化 404
執行行動階段 406
助人者在行動階段經驗到的困難 408
克服困難的策略 413
說說你的想法 413
第五篇 統整 415
第18章 大統整:以三階段模式與個案工作 417
初談 418
在各次晤談之間 419
後續的晤談 421
結案 424
處理困難個案以及臨床情境 427
三階段模式的實例 433
結語 439
說說你的想法 440
參考書目 443
實驗室活動 469
網路格式 499
關鍵詞 545
回饋表 553
立即查看
諮商與心理治療: 理論與實務 (5版)
人氣推薦!已有6位會員共同選購!!
書名: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 中文第五版 2024年 (Theory & Practice of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11/E)
作者: Corey
譯者:修慧蘭
出版社:雙葉
ISBN:9786269737956
目錄
第一篇 諮商實務的基本議題
第01章 導論與概述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撰寫立場
第三節 使用本書的建議
第四節 理論章節的概述
第五節 Stan 個案簡介
第六節 Gwen 個案簡介
第02章 諮商員:兼具人性及專業的工作者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諮商員即是具療癒性的人
第三節 諮商員的個人諮商經驗
第四節 諮商員的價值觀與治療歷程
第五節 成為有效的多元文化諮商員
第六節 新手諮商員面臨的議題
第七節 摘要
第03章 諮商實務的倫理議題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把當事人的需求放在自己的前面
第三節 做倫理決定
第四節 知後同意的權利
第五節 保密原則的面向
第六節 多元文化觀點的倫理議題
第七節 衡鑑過程的倫理議題
第八節 以證據為基礎的實務之倫理議題
第九節 管理諮商實務中的多重關係
第十節 成為具倫理的諮商員
第十一節 摘要
第十二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十三節 第一部分之推薦補充讀物
第二篇 心理諮商理論與技術
第04章 精神(心理)分析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Jung 對人格發展的洞見
第六節 當代精神分析發展趨勢:客體關係理論、自體心理 學與關係取向心理分析
第七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心理分析治療
心理分析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心理分析治療在Gwen個案上的應用
第八節 摘要與評論
第九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十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十一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05章 阿德勒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阿德勒治療
阿德勒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阿德勒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六節 摘要與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06章 存在主義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存在主義治療
存在主義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存在主義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六節 摘要與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07章 個人中心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個人中心表達性藝術治療
第六節 動機式晤談
第七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個人中心治療
個人中心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個人中心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八節 摘要與評論
第九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十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十一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08章 完形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完形治療
完形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完形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六節 摘要與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09章 行為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行為治療
行為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行為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六節 摘要與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10章 認知行為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Albert Ellis 的理情行為治療
第三節 主要概念
第四節 治療歷程
第五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六節 Aaron Beck 的認知治療
第七節 Christine Padesky 和 Kathleen Mooney的優勢基礎認知行為治療
第八節 Donald Meichenbaum 的認知行為矯治
第九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認知行為治療
認知行為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認知行為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十節 摘要與評論
第十一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十二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十三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11章 抉擇理論/現實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抉擇理論/現實治療
現實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現實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六節 摘要與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12章 女性主義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女性主義治療
女性主義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女性主義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六節 摘要與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13章 後現代取向
第一節 當代的後現代治療代表人物
第二節 社會建構論導論
第三節 焦點解決短期治療
第四節 敘事治療
第五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後現代取向
後現代取向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後現代取向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六節 摘要與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14章 家庭系統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家庭系統治療的發展
第三節 家庭治療的多層歷程
第四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家庭系統治療
家庭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家庭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五節 摘要與評論
第六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七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八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三篇 整合與應用
第15章 整合式觀點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朝向心理治療整合的趨勢
第三節 治療歷程的相關議題
第四節 技術與評估在諮商中的地位
整合取向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整合取向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五節 摘要
第六節 總結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立即查看
【簡介】
諮商與輔導的領域因為心理師法的通過,成為一個助人的專業工作,在這個領域中,一直缺少一本有效的工具書,讓許多學習諮商輔導的人,面對不同的諮商輔導專有名詞,可以有一個好的開始,這本書的誕生是基於這樣的一個「好用」的原因,希望透過此書,讓對助人工作有興趣的人,有一個瞭解與參考的觀點。
這本書是進入諮商與輔導領域絕佳的工具書,用字淺顯易懂,書籍內容包涵了心理動力取向、經驗取向、認知行為取向、家族治療、後現代取向、女性主義、生涯諮商、創傷的理論與治療、另類輔助療法,可以為學習者在學習、考試及實務應用上提供非常好的入門觀點。
本書中條列各種專有名詞的內在涵義與出處,務求用精簡的文字表達諮商輔導精深的內涵,除了解釋名詞之外,更提供相關案例和說明,幫助讀者能用實務上的例子瞭解專有名詞的應用性,這些案例大都自實務工作中歸納而來,是臺灣本土諮商輔導工作的結晶,理論與實務兼具是本書一個極大的特色。
【目錄】
A字母之解釋名詞~W字母之解釋名詞
參考書目
中英對照名詞索引
中文名詞索引
立即查看
諮商理論與實務:從諮商學者的人生看他們的理論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諮商理論與實務:從諮商學者的人生看他們的理論
作者:駱芳美、郭國禎
出版社:心理
出版日期:2018/03/01
ISBN:9789861918136
目錄
1 從心理、溝通的分析著手
第一章 佛洛依德的心理分析諮商學派 (Freud’s Psychoanalysis Therapy)
第一節。佛洛依德的人生故事
第二節。佛洛依德對人性本質的看法
第三節。心理分析學派的諮商策略
第四節。心理分析諮商學派的案例分析
‧你瞭解了嗎?
‧腦筋急轉彎
第二章 榮格的分析心理諮商學派 (Jung’s Analytical Psychology)
第一節。榮格的人生故事
第二節。榮格對人性本質的看法
第三節。分析心理諮商學派的諮商策略
第四節。分析心理諮商學派的案例分析
‧你瞭解了嗎?
‧腦筋急轉彎
第三章 阿德勒的個別心理諮商學派 (Adler’s Individual Psychology)
第一節。阿德勒的人生故事
第二節。阿德勒對人性本質的看法
第三節。個別心理學派的諮商策略
第四節。個別心理諮商學派的案例分析
‧你瞭解了嗎?
‧腦筋急轉彎
第四章 伯尼的溝通分析諮商學派 (Berne’s Transactional Analysis)
第一節。伯尼的人生故事
第二節。伯尼對人性本質的看法
第三節。溝通分析學派的諮商策略
第四節。溝通分析諮商學派的案例分析
‧你瞭解了嗎?
‧腦筋急轉彎
2 從行為、認知的改變著手
第五章 沃爾皮和拿撒勒的行為諮商學派 (Wolpe’s and Lazarus’s Behavior Therapy)
第一節。沃爾皮和拿撒勒的人生故事
第二節。沃爾皮的行為諮商理論
第三節。拿撒勒的行為諮商理論
第四節。沃爾皮和拿撒勒行為諮商學派的案例分析
‧你瞭解了嗎?
‧腦筋急轉彎
第六章 艾里斯的理性情緒行為諮商學派 (Ellis’s Rational Emotive Behavior Therapy)
第一節。艾里斯的人生故事
第二節。艾里斯對人性本質的看法
第三節。理性情緒行為學派的諮商策略
第四節。理性情緒行為諮商學派的案例分析
‧你瞭解了嗎?
‧腦筋急轉彎
第七章 貝克的認知諮商學派 (Beck’s Cognitive Therapy)
第一節。貝克的人生故事
第二節。貝克對人性本質的看法
第三節。認知學派的諮商策略
第四節。認知諮商學派的案例分析
‧你瞭解了嗎?
‧腦筋急轉彎
第八章 林涵的辯證行為諮商學派 (Linehan’s 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
第一節。林涵的人生故事
第二節。林涵對人性本質的看法
第三節。辯證行為學派的諮商策略
第四節。辯證行為諮商學派的案例分析
‧你瞭解了嗎?
‧腦筋急轉彎
第九章 葛拉瑟的選擇理論/現實諮商學派 (Glasser’s Choice Theory/ Reality Therapy)
第一節。葛拉瑟的人生故事
第二節。葛拉瑟對人性本質的看法
第三節。選擇理論/現實學派的諮商策略
第四節。選擇理論/現實諮商學派的案例分析
‧你瞭解了嗎?
‧腦筋急轉彎
3 從人生的意義、人性的啟發著手
第十章 法蘭克的意義諮商學派 (Frankl’s Logotherapy)
第一節。法蘭克的人生故事
第二節。法蘭克對人性本質的看法
第三節。意義諮商學派的諮商策略
第四節。意義諮商學派的案例分析
‧你瞭解了嗎?
‧腦筋急轉彎
第十一章 羅吉斯的個人中心諮商學派 (Rogers’s Person-Centered Therapy)
第一節。羅吉斯的人生故事
第二節。羅吉斯對人性本質的看法
第三節。個人中心學派的諮商策略
第四節。個人中心諮商學派的案例分析
‧你瞭解了嗎?
‧腦筋急轉彎
第十二章 皮爾斯的完形諮商學派 (Perls’s Gestalt Therapy)
第一節。皮爾斯的人生故事
第二節。皮爾斯對人性本質的看法
第三節。完形學派的諮商策略
第四節。完形諮商學派的案例分析
‧你瞭解了嗎?
‧腦筋急轉彎
參考書目 References
照片來源 Photo Credits
「你瞭解了嗎?」試題解答 Answer Key
立即查看
團體諮商與治療: 一個嶄新的人際-心理動力模式 (4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團體諮商與治療:一個嶄新的人際─心理動力模式
作 者:吳秀碧
出版社別:五南
出版日期:2023/03/01(4版1刷)
ISBN:9786263438248
書 號:1BZX
頁 數:596
開 數:20K
內容簡介
本書最獨特之處,在於作者提出治療團體的歷程與階段發展的理論建構,以及團體整體(group-as-a whole)的理論基礎與應用。由於美國當前盛行的人際取向治療團體獨缺這兩個理論,因此對於受訓者和新手領導者在催化團體歷程的發展時,因無以為據,特感困難,而如何運用團體整體,也常感到困惑。本書的作者根據社會心理學的人際關係相關理論,建構一個五階段模式,並依此模式提出各階段的領導任務和策略,使領導者有所依循。而這個團體歷程與階段發展理論的建構,與近年西方學者在團體歷程的實證研究相呼應。這一本書,正如推薦序三的學者所指出,可能是國內外關於團體諮商與治療相關書籍中第一本對治療的理論基礎做最詳盡探討、又完整說明實務執行背後理論依據的一本書。
本書特色
內容完整
包含團體諮商的定義和性質的定位,人際與心理動力團體治療之基本假設,團體歷程與階段發展之領導理論與方法,團體中的重要議題與治療機制,成員與領導者相關議題,以及領導者訓練等重要內容。
理論與實務兼具
於理論的脈絡闡釋精闢,且在實務理路分析清晰,並有具體實例對照說明。無論對於有志從事諮商與治療團體研究者或實務工作者,都是值得典藏的一本書籍。
融入華人文化
由於團體諮商與治療屬應用心理學的領域,因此在方法與技術的創發具有濃厚的文化色彩,不容忽視。本書的立論雖為西學,由於融入華人文化的辯證,讓讀者可以感到貼近自己的經驗。
目錄
第一篇 緒論
第一章 團體諮商與團體治療的關係
第一節 使用「團體治療」一詞的現況
第二節 「團體治療」一詞出現的年代
第三節 小團體模式的確立與團體治療
第四節 團體諮商成為團體治療的領域
第五節 討論與結論
第二章 人際-心理動力團體諮商與治療的基本假設
第一節 治療團體為複合的現象
第二節 社會性需求為人類行為的主要動力
第三節 人格是人際動力的產物
第四節 個人的問題多數來自人際
第五節 團體整體如家庭星座
第六節 團體治療方法可以內外兼具
第三章 通用系統論與團體治療
第一節 小團體的性質與結構
第二節 通用系統論引言
第三節 整體觀
第四節 相互依賴與互補
第五節 結構
第六節 團體的互動
第七節 團體發展的循環和階段
第八節 結語
第二篇 團體的發展與領導
第四章 團體中的治療關係
第一節 團體中的人際網絡
第二節 領導者與成員的治療關係
第三節 領導者進入成員關係的系統
第四節 團體凝聚力的定義、性質和重要性
第五節 團體中成員關係的發展
第六節 結語
第五章 團體歷程與階段發展的原理
第一節 緒論
第二節 團體歷程發展的理論基礎
第三節 諮商與治療團體的階段
第四節 討論與結語
第六章 非結構式團體的歷程領導通論
第一節 非結構團體的性質
第二節 非結構團體歷程的議題
第三節 螺旋模式的歷程領導
第七章 團體前期的領導
第一節 團體前期主要的領導任務
第二節 團體初期的領導策略
第三節 社交階段的領導與第一次聚會
第四節 連結階段的領導
第五節 共享關係階段的領導
第六節 討論與結語
第八章 團體後期的領導
第一節 團體後期歷程的領導
第二節 互助工作階段的領導
第三節 收穫與結束
第四節 結語
第九章 領導相關行為與介入技術(一)
第一節 領導者的自我揭露
第二節 五種有用的領導作為
第三節 產生有意義的歸因
第四節 團體的第一次聚會
第五節 時機
第六節 使用「我陳述」
第十章 領導相關行為與介入技術(二)
第一節 重構
第二節 提問與探問
第三節 以家族為本的團體技術
第四節 角色扮演
第五節 角色轉換技術與空椅技術
第六節 使用活動
第七節 閱讀治療方法
第八節 促進成員互動
第三篇 團體中的重要議題與治療機制
第十一章 此地此時
第一節 此地此時在團體治療的意義
第二節 此地此時的運用
第三節 歷程闡釋
第四節 回饋與歷程闡釋
第五節 結語
第十二章 團體中的投射性認同
第一節 投射性認同的概念
第二節 投射性認同的功能與過程
第三節 投射性認同作為要求關係的不適應手段
第四節 投射性認同與團體歷程
第五節 團體中投射性認同的處理
第六節 領導者成為投射性認同的對象
第十三章 代罪羔羊
第一節 代罪羔羊的意義
第二節 代罪羔羊與失功能家庭
第三節 代罪羔羊的產生
第四節 代罪羔羊的功能
第五節 團體中代罪羔羊產生的時機
第六節 領導者的議題
第七節 預防與處理團體中的代罪羔羊
第十四章 團體中的衝突
第一節 團體中衝突的意義與衝擊
第二節 團體衝突的原因
第三節 衝突的處理
第四節 結語
第十五章 矯正性情緒經驗
第一節 矯正性情緒經驗的意義與性質
第二節 矯正性情緒經驗治療的三個歷程
第三節 矯正性情緒經驗的治療方法
第四節 團體歷程的矯正性情緒經驗治療
第十六章 團體的支持環境
第一節 支持
第二節 傾聽
第三節 同理心
第四節 回饋
第四篇 團體成員與領導
第十七章 團體成員
第一節 成員的性質
第二節 團體的大小
第三節 選擇與準備成員
第四節 團體成員的組成
第五節 成員的角色
第六節 成員的行為
第七節 結語
第十八章 團體領導者與領導
第一節 有效領導者的特質
第二節 領導者的任務與功能
第三節 領導團體的主要能力
第十九章 聯合領導
第一節 聯合領導的意義與模式
第二節 聯合領導的益處與缺失
第三節 聯合領導者的組合對於團體的影響
第四節 聯合領導者的關係
第五節 聯合領導者的溝通與合作原則
第六節 結語
第二十章 領導者的訓練與督導
第一節 體驗性團體的重要性
第二節 體驗性團體的類別、訓練價值與限制
第三節 體驗性團體訓練效果的提升
第四節 結語
參考文獻
立即查看
人格心理學 (Theories of Personality 11/E) (2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中文翻譯書】
書名:人格心理學
原文書名:Theories of Personality 11/E
作者:Duane P. Schultz, Sydney Ellen Schultz
翻譯:危芷芬
出版社:雙葉
出版日期:2017/06/28
ISBN:9789869508209
內容簡介
本書新版內容的修正包括新增參考文獻400篇以上,並且添加理論家的自傳素材,以協助讀者了解其私人或專業生活如何影響理論之建構。此外,作者也加入有關教養實務,以及性別、種族和文化對於人格發展、測驗表現與人性本質概念的影響。尤其跨文化研究涵蓋歐洲、亞洲、中東、非洲和南美洲等國家,以呈現多元文化的特色。
本書適用於未曾接觸人格心理學,但對人性本質深感興趣的讀者。作者以淺顯易懂的內容開啟讀者對於人格的興趣,並輔助以實徵研究證據作為佐證,是研讀人格心理學的絕佳入門教科書。
本書特色
完整介紹重要各學派人格理論。
每個理論都自成獨立單元,讓讀者了解理論的核心概念及整體風格。
重視人格發展的文化與社會脈絡。
附有重點提示與複習問題,提升學習效率。
目錄
第01章 人格:人格的內涵以及你應該了解它的原因
檢視人格一詞
人格與社交媒體
種族和性別如何塑造人格
文化如何塑造人格
人格衡鑑
人格研究
人格理論
有關人性本質的問題:我們像什麼樣子?
本章摘要
複習問題
精神分析取向
第02章 Sigmund Freud:精神分析
Freud 的一生(1856-1939)
本能:人格的推動力量
人格層次
人格結構
焦慮:對自我的威脅
抗拒焦慮
人格的性心理發展階段
有關人性本質的問題
Freud 理論的人格衡鑑
對Freud 研究的批評
Freud 理論的延伸
對Freud 理論的反思
本章摘要
複習問題
新精神分析取向
第03章 Carl Jung:分析心理學
Jung 的一生(1875–1961)
心理能量原則
人格層面
人格發展
有關人性本質的問題
Jung 理論的人格衡鑑
Jung 理論的研究
對Jung 理論的反思
本章摘要
複習問題
第04章 Alfred Adler:個人心理學
Adler 的一生(1870-1937)
自卑感:人類奮鬥的來源
追求卓越或完美
生活風格
社會興趣
出生序
有關人性本質的問題
Adler 理論的人格衡鑑
Adler 理論的研究
對Adler 理論的反思
本章摘要
複習問題
第05章 Karen Horney:神經質需求與傾向
Horney 的一生(1885-1952)
童年的安全需求
基本焦慮:精神官能症的基礎
神經質需求
理想化自我形象
女性心理學
有關人性本質的問題
Horney 理論的人格衡鑑
Horney 理論的研究
對Horney 理論的反思
本章摘要
複習問題
終生發展取向
第06章 Erik Erikson:認同理論
Erikson 的一生(1902-1994)
人格的心理社會發展階段
基本優點
基本缺點
有關人性本質的問題
Erikson 理論的人格衡鑑
Erikson 理論的研究
對Erikson 理論的反思
本章摘要
複習問題
基因取向
第07章 Gordon Allport:動機與人格
Allport 將人格帶入教室和心理學實驗室
Allport 的一生(1897-1967)
人格的性質
人格特質
動機:我們致力達到何種目標?
童年人格發展:獨特自我
健康的成年人格
有關人性本質的問題
Allport 理論的人格衡鑑
Allport 理論的研究
對Allport 理論的反思
本章摘要
複習問題
第08章 Raymond Cattell、Hans Eysenck、五因素模式、HEXACO與黑暗三合體
預測行為
Cattell 的一生(1905-1998)
Cattell 的人格特質取向
潛源特質:人格的基本因素
動態特質:動機力量
遺傳和環境的影響
人格發展階段
有關人性本質的問題
Cattell 理論的人格衡鑑
Cattell 理論的研究
對Cattell 理論的反思
行為基因學
Hans Eysenck(1916–1997)
人格向度
Robert McCrae 和Paul Costa:五因素模式
Michael Ashton 和Kibeom Lee:HEXACO:六因素模式
Delroy Paulhus 和Kevin Williams:人格的黑暗三合體
人格特質與網路
對特質取向的反思
本章摘要
複習問題
人本取向
第09章 Abraham Maslow:需求階層理論
Maslow 的一生(1908-1970)
人格發展:需求階層
自我實現者的研究
有關人性本質的問題
Maslow 理論的人格衡鑑
Maslow 理論的研究
自我決定論
對Maslow 理論的反思
本章摘要
複習問題
第10章 Carl Rogers:自我實現理論
Rogers 的一生(1902-1987)
自我和實現傾向
經驗世界
童年的自我發展
功能充分發揮者的特徵
有關人性本質的問題
Rogers 理論的人格衡鑑
Rogers 理論的研究
對Rogers 理論的反思
本章摘要
複習問題
認知取向
第11章 服務品質與品質提升策略
George Kelly:個人建構理論
心理學的認知運動
Kelly 的一生(1905–1967)
個人建構理論
預期生活事件
有關人性本質的問題
Kelly 理論的人格衡鑑
Kelly 理論的研究
對Kelly 理論的反思
本章摘要
複習問題
行為取向
第12章 B. F. Skinner:增強理論
老鼠、鴿子和空無有機體
Skinner 的一生(1904–1990)
增強:行為的基礎
操作制約和Skinner 箱
增強時制
行為塑造
迷信行為
行為的自我控制
操作制約的應用
有關人性本質的問題
Skinner 理論的人格衡鑑
Skinner 理論的研究
對Skinner 理論的反思
本章摘要
複習問題
社會學習取向
第13章 Albert Bandura:模仿理論
Bandura 的一生(1925-)
模仿:觀察學習的基礎
觀察學習的歷程
自我增強和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的發展階段
行為改變技術
有關人性本質的問題
Bandura 理論的人格衡鑑
Bandura 理論的研究
對Bandura 理論的反思
本章摘要
複習問題
有限領域取向
第14章 人格層面:掌控、冒險與尋求快樂
Julian Rotter:控制所在
Marvin Zuckerman:刺激尋求
Martin E. P. Seligman:習得無助與樂觀/悲觀解釋風格
Martin Seligman:正向心理學
本章摘要
複習問題
第15章 人格觀點
基因因素
環境因素
學習因素
雙親因素
發展因素
意識因素
潛意識因素
最終評論
複習問題
名詞解釋
立即查看
書名:諮商與心理治療(第二版)
作者:Sharf(馬長齡)
出版社:心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6/00
ISBN:9789866121999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兼容並蓄,深具廣度和深度。除了探討重要的心理治療與諮商理論學派,也包含東方和其他理論學派,最後一章則比較與批判各理論的差異。本書除了詳盡介紹重要的心理治療與諮商理論學派,更詳細說明理論創始人與理論的發展史,對讀者及學習者來說極為珍貴。針對不同心理疾患從各學派觀點闡述治療理念與說明案例應用,也是本書的重要特色之一。作者利用治療師與個案的對話,描述各種理論使用技巧和治療方法,加上案例豐富,對初學者及臨床實務工作者必定有很大助益。
此外,作者用心於說明各種諮商理論在短期治療和團體諮商與治療的應用、現今實務運用的趨勢、相關研究、性別和多元文化議題等,可作為諮商師、心理治療師和相關科系學生參考書籍。
目錄
第1章 精神分析
第2章 Jung分析與治療
第3章 Adler學派治療
第4章 存在主義治療
第5章 個人中心治療
第6章 完形學派治療:一種體驗式的治療
第7章 行為治療
第8章 理性情緒行為治療
第9章 認知治療
第10章 現實治療
第11章 女性主義治療:多元文化取向
第12章 家族治療
第13章 其他心理治療
第14章 統合治療
立即查看
諮商專業倫理:臨床應用與案例分析(第二版) (2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諮商專業倫理:臨床應用與案例分析
系列名:輔導諮商
ISBN13:9786267178416
出版社:心理
作者:林家興
裝訂:平裝
規格:23cm*17cm*2cm (高/寬/厚)
版次:2
出版日:2023/02/01
內容簡介
本書以深入淺出而有系統的方式,探討心理師與諮商輔導人員從事諮商工作時,可能遭遇到的倫理議題,包括:價值觀與多元文化、個案權益與知後同意、專業保密與隱私維護、多重關係與專業界線,以及個案紀錄與檔案管理等。本書的特色是採用本土案例論述如何將專業倫理應用在實務工作中,包括:個別諮商、團體諮商、心理衡鑑、學校諮商、社區諮商、網路諮商等。
目錄
第 一 章 緒論
第 二 章 自我覺察與身心保健
第 三 章 專業能力的訓練與督導
第 四 章 價值觀與多元文化
第 五 章 個案權益與知後同意
第 六 章 專業保密與隱私維護
第 七 章 多重關係與專業界線
第 八 章 個案紀錄與檔案管理
第 九 章 團體諮商的倫理議題
第 十 章 心理衡鑑的倫理議題
第十一章 在學校執業的倫理議題
第十二章 在社區執業的論理議題
第十三章 網路諮商與網路社交的倫理議題
第十四章 執業疏失與倫理申訴
第十五章 諮商專業倫理本土實踐的困境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一 心理學專業人員倫理準則
附錄二 輔導與諮商專業倫理守則
附錄三 諮商心理師專業倫理守則
附錄四 臨床心理師倫理規範
附錄五 諮商心理專業倫理守則
索引
立即查看
諮商與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學習手冊
相關熱銷的書籍推薦給您
諮商與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學習手冊
系列名:心理學叢書
ISBN13:9789579272933
替代書名:Student Manual for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undeling and Psychotherapy
出版社:揚智文化
作者:Gerald Corey
譯者:李茂興
裝訂/頁數:平裝/310頁
出版日:1997/01/01
中國圖書分類:天文
內容簡介
本學習手冊為搭配《諮商與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原文第五版]而設計。旨在促進學子掌握諮商理論的精髓與治療實務的學習。內容包括各種測驗、討論問題及個案範例等。
目錄
第一篇 諮商實務的基本議題
1.緒論與全覽
前言
本手冊與教本如何搭配使用
理論重點回顧
態度與價值觀自評量表
2.諮商員——具人性之專業人員
態度與信念自評量表
個人應用專題
建議活動:建立個人對諮商與心理治療的看法檔案
涉及價值觀處理的案例
歧視傾向測驗
建議活動:建立對於諮商實務中的多元文化課題之個人看法檔案
3.諮商實務的道德議題
道德議題與問題
關於道德議題方面的態度自評量表
涉及道德兩難的案例研討
第二篇 諮商的理論與技術
精神分析治療法
章前自評量表
4.精神分析治療法複習
重要名詞解釋
討論問題
建議活動與練習
個案範例
綜合測驗
5.阿德勒學派治療法
章前自評量表
阿德勒學派治療法複習
重要名詞解釋
討論問題
個人的應用:生活方式的評鑑
個案範例
綜合測驗
6.存在主義治療法
章前自評量表
存在主義治療法複習
重要名詞解釋
討論問題
建議活動與練習
個案範例
綜合測驗
7.個人中心治療法
章前自評量表
個人中心治療法複習
重要名詞解釋
討論問題
實務應用:反射當事人的感受
個案範例
綜合測驗
8.完形治療法
章前自評量表
完形治療法複習
重要名詞解釋
討論問題
個人應用上的議題與問題
建議活動與練習
個案範例
綜合測驗
9.現實治療法
章前自評量表
現實治療法複習
重要名詞解釋
討論問題
問題狀況:現實治療法的實務
個案範例
綜合測驗
10.行為治療法
章前自評量表
行為治療法複習
重要名詞解釋
討論問題
個人的應用:擬訂自我管理方案
實務應用
建議活動與練習
個案範例
綜合測驗
11.認知行為治療法
章前自評量表
理情行為治療法與認知治療法複習
重要名詞解釋
討論問題
個人應用的課題與問題
實務應用
個案範例
綜合測驗
12.家族系統治療法
章前自評量表
家族系統治療法複習
重要名詞解釋
討論問題
個人應用上的建議活動與練習
個案範例
綜合測驗
第三篇 整合與應用
13.治療技術的整合
治療取向在特定當事人族群或特定問題上的應用
問題與議題:培養個人諮商風格之指南
建議活動與練習:培養自己的諮商哲學觀
思考與討論的問題
14.個案示範——以整合取向輔導史天恩
思考與討論的問題
額外的個案演練
附錄:綜合測驗答案
立即查看
寫40個願望給未來(附防水書衣)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本書特色
就算人生一無所有,也絕不能沒有願望!
愈是貧乏的人生,愈應該擁有願望!
面對未來,你有什麼想法?
你知道自己要走向哪裡嗎?
在人生旅途中,我們容易迷失方向。
但是,如果我們擁有願望就不會迷失,
因為願望是指引我們走向未來的通行證。
勇敢寫下願望,勇敢創造你的未來。
▉ 擁有什麼樣的人生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現在的你,擁有願望嗎?
常聽到許多人抱怨生活不開心,不是渾渾噩噩過一天算一天,就是每天如同行屍走肉──「上班打卡,下班回家,看電視,睡覺……」日復一日,上演著相同的劇碼。
但是,生活真有那麼糟糕嗎?
請問問自己:面對生活,面對人生,你的目標在哪裡?你有想要達成的「願望」嗎?
擁有什麼樣的人生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現在的你,擁有願望嗎?」
《寫40個願望給未來》告訴我們:「未來不是等待別人給予,要靠自己努力創造。」而開啟未來的那把鑰匙,就是你「寫給未來的願望」。
▉ 每個人都必須擁有願望,因為它是指引我們走向未來的通行證!
對你來說,願望是什麼?
空泛不切實際的東西?
有錢有閒的人才能擁有的奢侈品?
不──!
願望是每一個人都該擁有的財富。它並不空泛,而是非常真實的。
因為它將能引導我們走向未來。
走向未來沒有捷徑,沒有密碼,更不是嘴巴說說就可以達到。你必須「對自己有所期許」;也就是「知道自己的願望是什麼?」
我希望能夠「勇敢表達自己的情感」,我希望「每個月養成一個好習慣,改掉一個壞習慣」,我希望「一個人去旅行」,我希望「擁有不生病的生活」,我希望「每個月至少讀2~3本好書」,我希望……
聆聽你的內心,確定你要的是什麼,然後,寫下「你的願望」。
不要猶豫,不要畏懼,寫下願望後,勇往直前去實踐吧!每一次願望的達成,就是累積你通往下一步的能量。
▉ 沒有願望,就如同對未來絕望!
每天當你睜開眼,你是否期待今天的來臨呢?
沒有願望的人─對他們來說,每天的生活沒有任何差別,就像例行公事,過完就好。
擁有願望的人─對每一天都充滿期待,因為他們「有很多目標必須去達成」。
「你呢?是哪一種人?」
對未來「充滿希望」或是「絕望」,完全掌控在你的手裡。
生活可以很美好,只要你寫下願望,並開始為它努力!
▉ 創造你的未來,就從寫下願望開始!
我想買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就算只是小小一間,我也心滿意足了。
我好想找到一個我愛他,他也愛我的人結婚,然後擁有一個家庭。
我希望自己能不再為五斗米折腰,找份自己真心喜愛的工作。
我希望能夠常常跟愛的人說「我愛你」。
我希望……
《寫40個願望給未來》告訴你,創造你的未來,讓希望不只是希望,就從寫下願望開始!
現在的你,擁有願望嗎?
就從現在開始,寫些願望給未來的自己吧!
生活可以很美好,只要你寫下願望,並開始為它努力!
作者簡介
晴天娃娃
畢業於南加州大學英語教學研究所。
晴天娃娃曾以不同筆名發表文章於國內外報章、雜誌及網路。目前一人身兼數職,除了從事幼兒英語教學,也協助出版社叢書企劃及海外版權洽談。
個性活潑,喜歡學習各國語言、喜歡寫作,更喜歡嘗試新事物,勇於接受各種挑戰,對任何事情都要求高效率,並抱持著全力以赴的態度。不服輸的個性總認為別人做得到的事情,自己一定能做得更好。
在第一部作品《愛愛書》獲得讀者廣大迴響後,晴天娃娃最新力作《寫40個願望給未來》,告訴我們生命中,除了要有愛,更要擁有願望。
在書中,沒有任何長篇大論,也沒有人生道理,只有一群勇敢作夢的人,以及勇敢為自己寫下願望的故事,這些願望促使他們對生活更有目標,也讓他們更知道未來該往哪裡走。這些人可能就生活在你我周遭,更可能就是我們自己。
如果現在的你已經擁有願望,你必須看這本書,因為它能幫助你更確定自己要走的路。如果現在的你沒有願望,覺得願望遙不可及,或是渾渾噩噩,過一天算一天,那你更要看這本書,因為它將讓你知道──擁有願望是多麼快樂的一件事。
作品有:《愛愛書》(意識文化出版)、《35歲前要有的33個夢想》、《35歲前要懂的33個法則》(易富文化出版)。
立即查看
悅自心中來:自學冥想必讀手冊 40個完整脈輪冥想練習導引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生活愈忙碌、愈不安,愈需要找回安定、喜悅的力量。
◎詳盡的脈輪冥想導引,成為一顆火種,協助妳點燃內在的光。
◎透過這本簡易自學的工具書,找回真正的放鬆與放下,尋得轉化自己的力量。
冥想時,感知到我的生命如同一棵參天大樹,
樹根交錯縱橫、密密麻麻的盤繞扎根在大地之上,
樹幹碩壯挺拔、高聳入天,枝繁葉茂,
綠葉中有無數的閃耀金光,彷彿意喻接引宇宙的星光,
透過碩壯大樹,分享予大地上的人們——
秉持這份意喻,希望分享美好的靜心活動予更多需要者。
靈性學習並不會帶走妳的喜怒哀樂,
而是會讓妳用更好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意見與情緒;
靈性學習並不會影響處理事物的效率,
反而在每個當下更專注、放鬆,清楚事情處理的先後順序;
靈性學習或許無法立即醒悟許多智者所述的大智慧,
但妳已經開始透過轉念來釋放執著與傷痕;
靈性學習可能進度緩慢,但學習原則其實很簡單,
就是每天持續的練習,讓它變成妳的日常功課——
持續調整身心,生活中、生命中許多美好已經或正在發酵,
歡迎妳來體會、感受。
◎代理經銷:白象文化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3641365.pdf
立即查看
從 AI 到 生成式 AI:40 個零程式的實作體驗,培養新世代人工智慧素養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內容介紹
在 ChatGPT 和 AIGC 應用發光發熱之際,
你是不是驚覺:怎麼 AI 已經離我這麼近了!
其實 AI 一直都在,只是默默在背後運作,
然而多數人還不認識 AI,
因而有許多神話或恐懼的想法。
▌如果你是上班族:
看到媒體、新聞反覆報導,
又說 AI 多厲害,又說 AI 會造成失業,
到底 AI 是甚麼?
對你的工作有甚麼幫助或影響?
有危機意識的你該如何擺脫宿命?
▌如果你是新鮮人或轉職者:
懂不懂 AI,直接影響未來求職的競爭力。
當企業對 AI 求才若渴,
你的履歷會需要多點 AI 來加分!
不過之前學校教的不多,
網路資源又讓人似懂非懂,
想要獲得企業青睞,該從何下手?
▌如果你是家長:
這一代年輕人就是 AI 原生族群,
AI 勢必伴隨著他們成長,
而 AI 所帶來的影響也是避無可避,
想要消弭可能的科技代溝,該怎麼預防?
-
AI 時代已然揭開序幕,
要在這個時代生存,
你需要對 AI 有基本素養,
首要認識 AI、知道 AI 的能耐與限制,
然後懂得運用 AI 來提高效率,
彌補自身不足,
才不會被改革的浪潮所淹沒。
有感於一般大眾對於 AI 的認識有限,就算詳讀許多相關資料,單憑書籍、網路文章的隻字片語,難以對 AI 有深刻體悟。作者將人工智慧看似艱澀難懂的知識,經由淺顯易懂的觀念講解,搭配 40 個零基礎也能玩的實作,化為大家都「看得懂、說得出、做得到」的 AI 素養。
沒有程式、沒有數學的學習門檻,帶領你無痛體驗生成式 AI、機器學習、深度學習、自然語言處理、電腦視覺辨識...等各種 AI 技術,不懂程式的你,也可以親手訓練 AI、掌握 AI,讓 AI 成為你的神助手!
● 電腦視覺 (Computer Vision)
● 自然語言處理 (NLP)
● 聊天機器人 (Chatbot)
● 人工智慧道德與倫理
\ No Code, No Math!/
40 個零基礎、
可以深入體驗 AI 細節的活動實驗
- 跟 AI 協作,配合音樂作畫
- 邊玩邊學,看懂生成式 AI 的門道
- 打造喵星人的機器學習識別模型
- 看電腦怎麼自己玩 Flappy Bird 遊戲
- 虛擬路況體驗 AI 道德判斷的取捨
- 設計點餐機器人看 Chatbot 的運作
- 用 AI 幫你寫故事
- 跟著 AI 學畫畫
- AI 眼動操控體驗
- 捷運車廂的電腦視覺應用
- 隨手塗鴉一秒生成照片
- 神經元運作的動態圖解實驗
- 人臉 (物品) 偵測與情緒判讀
其他還有尋找威利、海洋淨化、風格轉換、情感分析、單字聯想...等有趣兼具實用的活動,以及各式補充的延伸學習知識,豐富資源等你來體驗!
書籍目錄
▌第 1 章 什麼是人工智慧 ▌
1-1 AI 在生活中的一天
活動:Bing Chat 搜尋、 聊天、 繪圖全都行
1-2 人類智慧與人工智慧
活動:尋找威利
1-3 人類智慧與人工智慧是競爭還是合作?
活動:用音樂作畫
活動:你的眼睛會說話
1-4 人工智慧類型
▌第 2 章 AI 能做什麼?AI 不能做什麼? ▌
2-1 人工智慧發展史
2-2 人工智慧的影響
活動:跟 kuki 聊天
活動:語音辨識
活動:臉部辨識
2-3 人工智慧擅長與不擅長的領域
活動:教 AI 認識水果
活動:讓 AI 修復照片
2-4 AI 如何運作
傳統程式與機器學習的差異
活動:攝氏轉華氏 - 傳統程式方式
活動:攝氏轉華氏 - 機器學習方式
活動:限時塗鴉 (Quick,Draw!)
2-5 讓我們開始進入 AI 世界吧
▌第 3 章 機器學習 ▌
3-1 什麼是機器學習
3-2 機器學習如何工作
活動:教機器認識貓
3-3 機器學習三大類型
活動:利用決策樹教電腦分類
活動:小鳥學飛
活動:影像辨識操作
3-4 動手做做看:影像辨識 – 貓還是狗?
▌第 4 章 深度學習 ▌
4-1 什麼是深度學習
4-2 深度學習的重要核心 - 神經網路 (Neural Network)
4-3 神經網路如何工作
活動:單個神經元工作方式
活動:多個神經元工作方式
活動:用 AI 玩剪刀、石頭、布
活動:將照片變成塗鴉
4-4 動手做做看:TensorFlow Playground
▌第 5 章 卷積神經網路 ▌
5-1 卷積神經網路的由來
5-2 什麼是卷積神經網路
5-3 卷積神經網路架構
活動:在瀏覽器中輕鬆學習卷積神經網路
活動:利用 CNN 進行塗鴉識別
5-4 卷積神經網路應用
▌第 6 章 循環神經網路 ▌
6-1 序列性資料
6-2 什麼是循環神經網路
6-3 循環神經網路架構
6-4 循環神經網路類型
活動:讓 AI 陪你一起畫畫 Ⅰ
活動:讓 AI 陪你一起畫畫 Ⅱ
▌第 7 章 電腦視覺 ▌
7-1 什麼是電腦視覺 (Computer Vision)
7-2 電腦視覺如何工作
7-3 電腦視覺任務
活動:Google Vision AI
7-4 電腦視覺應用
7-5 動手做做看
活動:物體偵測 –「捷運搭乘守則」
活動:臉部辨識 –「猜猜我的年紀」
▌第 8 章 自然語言處理 ▌
8-1 什麼是自然語言處理 (NLP)
8-2 自然語言處理如何工作
8-3 自然語言處理應用
8-4 動手做做看
活動:情感分析
活動:單字聯想遊戲 Semantris
活動:文字辨識 –「智慧教室」
▌第 9 章 聊天機器人 (Chatbot) ▌
9-1 什麼是聊天機器人
9-2 聊天機器人如何工作
9-3 聊天機器人應用
9-4 動手做做看
活動:簡易餐廳聊天機器人
活動:智慧化餐廳聊天機器人
活動:ChatGPT 與 DALL·E 2
▌第 10 章 生成式人工智慧 ▌
10-1 什麼是生成式 AI(Generative AI)
10-2 生成式 AI 如何工作
10-3 生成式 AI 應用
活動:用 AI 創作故事
活動:此人不存在
活動:AI 風格圖像變變變
▌第 11 章 人工智慧道德與社會影響 ▌
11-1 偏見 (Bias)
11-2 隱私 (Privacy)
11-3 問責制 (Accountability)
11-4 工作 (Job)
11-5 動手做做看
活動:保護海洋的人工智慧 (AI for Oceans)
活動:道德機器 (Moral Machine)
11-6 人工智慧的演變及未來
立即查看
教你如何學大體護理:40個情境對話說往生照護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教你如何學大體護理:40個情境對話說往生照護
作者:徐立恆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5
條碼:9789863680673
簡介:
當病人往生,親屬在悲傷之餘,對於後事處理往往不知所措,而護理人員則是在第一時間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本書以40個情境對話,逐步說明從病人往生的那一刻起,包括如何宣告患者死亡、拔管、大體清潔與遺容整理,以及出院的運送或回家等等。全書以問答的方式呈現,強調護理人員與往生者家屬在溝通上的應對、說明及注意事項等,並針對家屬的疑問,提醒如何作回覆,讓家屬在充分瞭解下,同意醫護人員的安排。同時,書中搭配畫風溫馨的插圖,讓讀者更易理解。本書適合臨床醫護人員、長期照護機構人員及修習護理人員、生死學、生命事業關懷相關及老人照護相關學系之學生閱讀,亦可供大體美容、殯葬禮儀等從業人員參考使用。
序言
大體護理在日本稱為「天使護理」,以遺體清洗與遺容整潔為主軸,而護理的方向比過去更重視家屬的意願,此外,根據往生後可能產生的身體變化,還訂定出新的「遺體管理辦法」,作為大體護理的準則。
對於大體護理,護理師的溝通能力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大多數的家屬都不了解大體護理,因此,護理人員必須簡要的告知家屬,當下所遇到的問題與因應對策等等,讓家屬充分瞭解後,尊重家屬自主決定的權利,才符合現今社會強調的概念。
單方面的告知與說明無法稱為充分的溝通。護理人員必須回答家屬的提問,搭起雙向溝通的橋樑。在說明的時候,內容必須包含每一個舉動所代表的意義與理由,以及接下來希望為往生者進行的護理項目。切記,一切的步驟都必須建立在家屬充分瞭解
並同意護理人員安排的原則下進行。
因此,思考「與家屬的溝通方式」正是在「檢討大體護理的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
本書內容以作者所隸屬的「天使化妝研究會」(參照p58)討論出的大體護理流程與方式為藍本。全書以護理人員與家屬的「對話」呈現,盼各位讀者能夠參考本書的對話範例,加以修飾,並且活用於職場中。在大體護理(包括大體化妝)的檢討過程中,自2002年起,我們參考了「靜岡縣榛原綜合醫院」的許多寶貴經驗與意見。
本書也引用了榛原綜合醫院「大體護理」指引中的案例與意見,供各位讀者參考。
此外,執行大體護理時,每一位護理人員必需確實掌握各種往生後大體可能產生的變化。遺體管理學專家伊藤茂先生時常教導本人許多「往生後大體變化」的相關知識,我們也將這些相關的知識融入本書的對話中,供各位讀者參考。
本人特別感謝醫學書院護理出版部門的白石正明先生與石塚純一先生。因為遇見兩位充滿熱忱的出版界人士,才能夠成功催生出本書。
本人也謹在此向各位讀者表達感謝之意,謝謝各位。
2011年7月 小林光惠
目錄
目錄
前言 -------002
01.宣布患者死亡時 -------------008
→維持生前對待病人的方式面對遺體 ----------011
02.離別(相處)的時間 -------------013
→考量現代家庭身心方面的負擔 -------------016
3.出院前的流程說明-------------017
4.邀請家屬參加-------------021
→往生後護理做為「與死者接觸的時間」-------------025
5.點滴、管路的移除-------------026
6.皮下出血-------------028
→向家屬說明時的技巧-------------029
7.口腔護理• 眼部護理/ 死後僵直-------------030
8.清拭•入浴(淋浴) -------------035
9.死後身體的變化-------------037
10. 體表(皮膚)的乾燥-------------041
11.皮膚的脆弱化-------------045
12.感染控制-------------047
→象徵病人死亡的舉動所含的意義與影響-------------049
13.不要將棉條塞到下半身-------------052
14.拿綿球塞住口、鼻-------------054
15.美手•美止-------------059
→指甲刀與指甲油使用 -------------060
16.簡單的洗頭-------------061
17.頭髮的整理-------------065
18.更衣與相關習俗-------------067
19.關於各種儀式-------------068
20.關於交叉雙手-------------073
→關於末期的水-------------074
21.腐敗與冷卻-------------075
22.關於大體化妝的整體流程-------------078
23.男性大體顏面妝容-------------080
24.清潔按摩與蒸毛巾使用-------------082
25.粉底與化妝粉使用-------------086
26.腮紅-------------088
→畫眉-------------090
27. 眼線與睫毛膏-------------092
28. 護脣膏與口紅-------------093
→符合生前容顏的大體化妝-------------095
→大體臉部化妝的步驟-------------096
29. 蓋在臉上的白布條-------------097
30. 出院後葬儀業者相關服務-------------099
31. 病房轉移到迎接的車子來臨-------------100
32.道別-------------102
→關於費用-------------104
33.當嘴巴未闔上時的應對方式-------------105
34.面對闔眼困難的情形-------------108
35.假牙放不進去的場合-------------110
36.出現黃疸的遺體-------------112
37.顏面發生鬱血-------------115
38.顏面腫瘤/傷口/潰瘍/管路的痕跡-------------116
39.有褥瘡的遺體 -------------118
40.身形削瘦的死者-------------120
→如何處理腸造口(人工肛門)•胃•心臟節律器 -------------122
附錄: 活用出院說明書
立即查看
40個教育提案:把快樂帶回給香港學生(中英對照) <三聯>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