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 人本取向沙盤治療(含DVD光碟) | |||
作者: | Stephen A. Armstrong | |||
譯者: | 許智傑、謝政廷 | |||
ISBN: | 9789861914985 | |||
出版社: | 心理 | |||
出版日期: | 2011/12 | |||
書籍開數、尺寸: | 16x23x1.12 | |||
頁數: | 224 | |||
內文印刷顏色: | 單色 | |||
#心理學
#輔導、諮商與心理治療 #心理勵志 |
定價: | ||||
售價: | 221元 | |||
庫存: | 已售完 | |||
LINE US! |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 |||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 ||||
付款方式: | 超商取貨付款 |
![]() |
|
信用卡 |
![]() |
||
線上轉帳 |
![]() |
||
物流方式: | 超商取貨 | ||
宅配 | |||
門市自取 |
為您推薦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中文翻譯書】 書名:人際歷程取向治療:整合模式 原文書名:Interpersonal Process in Therapy - An Integrative Model, 7/E 作者:Edward Teyber, Faith Holmes Teyber 翻譯:吳麗娟,蔡秀玲,杜淑芬,方格正,鄧文章 出版社:雙葉 出版日期:2017/03/22 ISBN:9789869436557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幫助你能夠與他人的關係「親密中有自我」的好書 .我總盡力討好,但自己委屈又疲累,且不管多努力,永遠都不夠好。 .為何我不想生氣卻又不自覺的失控?為何我老是習慣逃離可能衝突的情境? 本書將幫助你解答類似這種重複出現的困擾,幫助你走出桎梏、活得更自在。 此書也是一本相當實用的治療地圖,將幫助治療師深入了解: .如何辨識、回應案主重複出現不再適用的關係模式及核心議題。 .如何透過治療師與案主間的關係與人際歷程,解決案主的困擾。 .如何將治療中親身經驗的學習,轉移到真實生活中。 人際歷程取向治療認為案主的問題會在治療關係中重演,治療師提供案主修正性情緒經驗,幫助案主作根本的改變。不論你是哪一種治療取向,都能簡單地加入本書介紹的整合模式,進行更有效的諮商。 目錄 第一部分 簡介與概覽 第01章 人際歷程取向 受訓治療師掙扎於表現焦慮 擁有治療焦點讓治療師更有效能 核心概念 Teresa:核心概念的案例說明 理論與歷史的背景 結語 本章練習活動 閱讀建議 第二部分 對案主的回應 第02章 建立工作同盟 概論 工作同盟 同理的了解:工作同盟的基礎 表現焦慮使工作同盟的建立更為困難 同理了解是改變的先決條件 結語 本章練習活動 閱讀建議 第03章 向案主的抗拒致敬 概論 對於探討抗拒的為難 辨認抗拒 形成工作假設以澄清抗拒 回應抗拒 羞愧感引發抗拒的發生 在治療中成功也可能是一種威脅 結語 本章練習活動 閱讀建議 第04章 內在聚焦 概論 協助案主聚焦於他們自己的經驗上 對內在聚焦的為難 發展自主性:協助案主做出改變 邀請案主協助解決自己的問題 追蹤案主的焦慮 結語 本章練習活動 閱讀建議 第05章 協助案主處理感受 概論 回應案主的感受 辨認支配性情感 辨識案主經常呈現的情感星座 依附理論對回應案主的痛苦提供有幫助的指導原則 結語 本章練習活動 閱讀建議 第三部分 概念化案主問題並發展治療焦點 第06章 家庭與發展因素 概論 依附型態與在成人治療中的臨床呈現 教養型態 把愛收回與有條件的價值 回應案主多樣化的教養和依附型態之原則 家庭互動模式 結語 本章練習活動 閱讀建議 第07章 缺乏彈性的人際因應策略 概論 概念化案主的人際架構 未滿足的發展性需求 人際因應策略 解決核心衝突 Peter 的個案研究:順服取悅他人的案主 兩個個案摘要 結語 本章練習活動 閱讀建議 第08章 關係主題和修復經驗 概論 治療關係中三種問題人際關係之重演 尋找人際平衡 矛盾兩難:回應案主經驗矛盾兩難的感受 結語 本章練習活動 閱讀建議 第四部分 解決之道與改變 第09章 與歷程向度工作 概論 透過人際歷程來解決問題 治療師在歷程向度工作所遭遇的初期困難 結語 本章練習活動 閱讀建議 第10章 修通與結案 概論 案主改變的歷程:概述 修通 結案 結語 本章練習活動 閱讀建議 附錄A 歷程紀錄 附錄B 治療計畫的指導原則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圖解家族治療 系列名:圖解系列 ISBN13:9789865229313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作者:邱珍琬 裝訂/頁數:平裝/232頁 規格:23cm*17cm*1.7cm (高/寬/厚) 出版日:2021/07/28 中國圖書分類:心理治療 內容簡介 家族治療是諮商師必須要了解的生態脈絡的一環,在華人社會尤其重要,年齡越小者受到家庭與環境影響越大,諮商師在了解當事人議題、尋思處置之方時,當然不可只針對個案或當事人來看、或視其為當事人個人之問題,有時從其周遭重要他人、家庭等脈絡入手,更可能抓住問題關鍵、做有效處置。本書介紹主要的家庭理論觀點,其次以家庭治療的實務做介紹,輔以若干案例說明,希望本書可以成為讀者認識家庭治療的入門書。 目錄 自序 Part1 家族治療的起源與重要貢獻人物 家族治療的起源 單元1 影響家族治療起源的重要人物:Gregory Bateson的貢獻(一) 單元2 影響家族治療起源的重要人物:Gregory Bateson的貢獻(二) 單元2 溝通治療 單元3 Murray Bowen的家庭系統治療 單元4 Nathan Ackerman與其他人物 單元5 家族治療的修正與發展 單元6 家庭發展 單元7 為何使用家族治療(一) 單元8 為何使用家族治療(二) 單元8 Part2 影響家族治療的因素 影響家族治療的因素概述 單元9 影響家族治療的因素:家庭發展階段與性別 單元10 影響家族治療的因素:位階與權力關係 單元11 影響家族治療的因素:倫理位階、信仰與宗教、家規或價值觀 單元12 不同家庭形式與挑戰 單元13 不同家庭形式與挑戰:單親家庭(一) 單元14 不同家庭形式與挑戰:單親家庭(二) 單元14 不同家庭形式與挑戰:繼親家庭(一) 單元15 不同家庭形式與挑戰:繼親家庭(二) 單元15 不同家庭形式與挑戰:家庭經歷創傷或失落 單元16 不同家庭形式與挑戰:家中有心理疾患者 單元17 不同家庭形式與挑戰:同性家庭 單元18 優勢家庭與成功父母(一) 單元19 優勢家庭與成功父母(二) 單元19 優勢家庭與成功父母(三) 單元19 優勢家庭與成功父母(四) 單元19 家庭治療與個諮、團諮之區別 單元20 家庭治療看問題的角度(一) 單元21 家庭治療看問題的角度(二) 單元21 Part3 家族治療理論 家族治療理論:精神分析與Bowen學派 單元22 精神分析取向家庭治療學派(一) 單元23 精神分析取向家庭治療學派(二) 單元23 精神分析取向家庭治療學派(三) 單元23 Bowen學派的家族治療(一) 單元24 Bowen學派的家族治療(二) 單元24 Bowen學派的家族治療(三) 單元24 Bowen學派的家族治療(四) 單元24 Bowen學派的家族治療(五) 單元24 體驗家庭治療 單元25 Viginia Satir的「人本確認歷程模式」(一) 單元26 Viginia Satir的「人本確認歷程模式」(二) 單元26 Viginia Satir的「人本確認歷程模式」(三) 單元26 Viginia Satir的「人本確認歷程模式」(四) 單元26 Viginia Satir的「人本確認歷程模式」(五) 單元26 Carl Whitaker的「象徵體驗模式」 單元27 體驗家族治療過程與技巧 單元28 結構家族治療(一) 單元29 結構家族治療(二) 單元29 結構家族治療(三) 單元29 結構家族治療(四) 單元29 結構家族治療(五) 單元29 結構家族治療(六) 單元29 結構家族治療(七) 單元29 策略家族治療 單元30 策略家族治療(一) 單元30 策略家族治療(二) 單元30 策略家族治療(三) 單元30 策略家族治療(四) 單元30 策略家族治療(五) 單元30 策略家族治療(六) 單元30 策略家族治療(七) 單元30 後現代家族治療 單元31 後現代家族治療—敘事家族治療(一) 單元32 後現代家族治療—敘事家族治療(二) 單元32 後現代家族治療—敘事家族治療(三) 單元32 後現代家族治療—焦點解決家族治療(一) 單元33 後現代家族治療—焦點解決家族治療(二) 單元33 後現代家族治療—女性主義家族治療(一) 單元34 後現代家族治療—女性主義家族治療(二) 單元34 家族治療的貢獻與評價 單元35 Part4 家庭治療專業倫理 家庭治療專業倫理(一) 單元36 家庭治療專業倫理(二) 單元36 家庭治療專業倫理(三) 單元36 Part5 如何進行家族治療 如何進行家族治療 單元37 進行家族治療的階段與任務 單元38 第一次晤談(一) 單元39 第一次晤談(二) 單元39 第一次晤談(三) 單元39 第一次晤談(四) 單元39 Part6 家庭治療技術 家庭治療技術:一般技巧(一) 單元40 家庭治療技術:一般技巧(二) 單元40 家庭治療技術:一般技巧(三) 單元40 家庭治療技術:一般技巧(四) 單元40 家庭治療技術:一般技巧(五) 單元40 家庭治療技術:一般技巧與特殊技巧 單元40 家庭治療技術:特殊技巧(一) 單元40 家庭治療技術:特殊技巧(二) 單元40 家庭治療技術:特殊技巧(三) 單元40 家庭治療技術:特殊技巧(四) 單元40 Part7 案例分析及介入 伴侶治療注意事項 單元41 案例分析與介入處理(一) 單元42 案例分析與介入處理(二) 單元42 案例分析與介入處理(三) 單元42 Part8 家庭治療注意事項 家庭治療注意事項(一) 單元43 家庭治療注意事項(二) 單元43 家庭治療注意事項(三) 單元43 新手治療師注意事項(一) 單元44 新手治療師注意事項(二) 單元44 治療師的自我議題與照顧 單元45
相關熱銷的書籍推薦給您
諮商與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學習手冊 系列名:心理學叢書 ISBN13:9789579272933 替代書名:Student Manual for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undeling and Psychotherapy 出版社:揚智文化 作者:Gerald Corey 譯者:李茂興 裝訂/頁數:平裝/310頁 出版日:1997/01/01 中國圖書分類:天文 內容簡介 本學習手冊為搭配《諮商與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原文第五版]而設計。旨在促進學子掌握諮商理論的精髓與治療實務的學習。內容包括各種測驗、討論問題及個案範例等。 目錄 第一篇 諮商實務的基本議題 1.緒論與全覽 前言 本手冊與教本如何搭配使用 理論重點回顧 態度與價值觀自評量表 2.諮商員——具人性之專業人員 態度與信念自評量表 個人應用專題 建議活動:建立個人對諮商與心理治療的看法檔案 涉及價值觀處理的案例 歧視傾向測驗 建議活動:建立對於諮商實務中的多元文化課題之個人看法檔案 3.諮商實務的道德議題 道德議題與問題 關於道德議題方面的態度自評量表 涉及道德兩難的案例研討 第二篇 諮商的理論與技術 精神分析治療法 章前自評量表 4.精神分析治療法複習 重要名詞解釋 討論問題 建議活動與練習 個案範例 綜合測驗 5.阿德勒學派治療法 章前自評量表 阿德勒學派治療法複習 重要名詞解釋 討論問題 個人的應用:生活方式的評鑑 個案範例 綜合測驗 6.存在主義治療法 章前自評量表 存在主義治療法複習 重要名詞解釋 討論問題 建議活動與練習 個案範例 綜合測驗 7.個人中心治療法 章前自評量表 個人中心治療法複習 重要名詞解釋 討論問題 實務應用:反射當事人的感受 個案範例 綜合測驗 8.完形治療法 章前自評量表 完形治療法複習 重要名詞解釋 討論問題 個人應用上的議題與問題 建議活動與練習 個案範例 綜合測驗 9.現實治療法 章前自評量表 現實治療法複習 重要名詞解釋 討論問題 問題狀況:現實治療法的實務 個案範例 綜合測驗 10.行為治療法 章前自評量表 行為治療法複習 重要名詞解釋 討論問題 個人的應用:擬訂自我管理方案 實務應用 建議活動與練習 個案範例 綜合測驗 11.認知行為治療法 章前自評量表 理情行為治療法與認知治療法複習 重要名詞解釋 討論問題 個人應用的課題與問題 實務應用 個案範例 綜合測驗 12.家族系統治療法 章前自評量表 家族系統治療法複習 重要名詞解釋 討論問題 個人應用上的建議活動與練習 個案範例 綜合測驗 第三篇 整合與應用 13.治療技術的整合 治療取向在特定當事人族群或特定問題上的應用 問題與議題:培養個人諮商風格之指南 建議活動與練習:培養自己的諮商哲學觀 思考與討論的問題 14.個案示範——以整合取向輔導史天恩 思考與討論的問題 額外的個案演練 附錄:綜合測驗答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人本存在:年長者與照顧者藝術治療 系列名:心理學叢書 ISBN13:9789869954655 出版社:洪葉文化 作者:吳明富-主編;吳明富;呂冠廷-作 裝訂/頁數:平裝/352頁 規格:23cm*17cm*1.8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21/02/01 中文圖書分類:其他治療法 內容簡介 書內容分成五個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著重在文獻探討和學理論述,包含:年長者與家庭照顧者的失落議題、存在哲學觀與存在心理治療的理論背景,以及人本—存在藝術治療的概念和機制;第三部分呈現了藝術媒材應用於年長者的物理屬性與心理特性,以及高齡團體藝術治療的架構、療效因子和活動規劃,其中包含二十幾個針對社區長者、失能長者和家庭照顧者等所設計且執行過的活動方案;第四部分聚焦在分享臨床案例與實務故事;第五部分則是最後的總結與統整,涵蓋一些與年長者和照顧者工作時,重要的注意事項、現實的困境挑戰和必要的提醒建議。 「當我們跟年長者和其家庭照顧者工作時,除了抱持真誠一致、無條件正向關懷和同理心的態度,與之建立安全、開放、信任的我-汝關係,協助他們覺察身體、心理與靈性的基本和成長需求外,更要關注生而為人的我們,在面臨他人與自己逐步老化∕成長的過程中,所必須正視的邊界處境和終極關懷--死亡、孤獨、自由與無意義。」--吳明富 目錄 第一部分 年長者與照顧者藝術治療概論 壹、前言 貳、臺灣高齡現況與概論 參、年長者與照顧者的藝術治療 肆、小結 第二部分 人本-存在取向藝術治療應用於年長者族群 壹、存在主義哲學 貳、存在心理治療 參、年長者的存在焦慮 肆、人本-存在取向藝術治療 伍、小結 第三部分 媒材應用與活動設計 壹、媒材的物理和心理特性 貳、年長者的藝術治療團體 參、失能長者活動方案範例 肆、社區長者活動方案範例 伍、家庭照顧者活動方案範例 第四部分 個別與團體藝術治療案例 壹、機構長者--阿黎奶奶的故事 貳、中風失能長者--阿勇爺爺的故事 參、社區長者藝術治療團體療效因子探究 肆、慰安婦阿嬤攝影藝術治療工作坊 伍、家庭照顧者個別藝術治療歷程 第五部分 建議、注意事項和總結 附錄 附錄一 正念紮根和呼吸練習 附錄二 藝術治療活動設計與記錄格式 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