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商與心理治療: 理論與實務 (5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 中文第五版 2024年 (Theory & Practice of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11/E)
作者: Corey
譯者:修慧蘭
出版社:雙葉
ISBN:9786269737956
目錄
第一篇 諮商實務的基本議題
第01章 導論與概述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撰寫立場
第三節 使用本書的建議
第四節 理論章節的概述
第五節 Stan 個案簡介
第六節 Gwen 個案簡介
第02章 諮商員:兼具人性及專業的工作者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諮商員即是具療癒性的人
第三節 諮商員的個人諮商經驗
第四節 諮商員的價值觀與治療歷程
第五節 成為有效的多元文化諮商員
第六節 新手諮商員面臨的議題
第七節 摘要
第03章 諮商實務的倫理議題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把當事人的需求放在自己的前面
第三節 做倫理決定
第四節 知後同意的權利
第五節 保密原則的面向
第六節 多元文化觀點的倫理議題
第七節 衡鑑過程的倫理議題
第八節 以證據為基礎的實務之倫理議題
第九節 管理諮商實務中的多重關係
第十節 成為具倫理的諮商員
第十一節 摘要
第十二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十三節 第一部分之推薦補充讀物
第二篇 心理諮商理論與技術
第04章 精神(心理)分析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Jung 對人格發展的洞見
第六節 當代精神分析發展趨勢:客體關係理論、自體心理 學與關係取向心理分析
第七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心理分析治療
心理分析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心理分析治療在Gwen個案上的應用
第八節 摘要與評論
第九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十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十一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05章 阿德勒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阿德勒治療
阿德勒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阿德勒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六節 摘要與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06章 存在主義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存在主義治療
存在主義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存在主義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六節 摘要與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07章 個人中心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個人中心表達性藝術治療
第六節 動機式晤談
第七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個人中心治療
個人中心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個人中心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八節 摘要與評論
第九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十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十一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08章 完形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完形治療
完形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完形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六節 摘要與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09章 行為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行為治療
行為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行為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六節 摘要與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10章 認知行為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Albert Ellis 的理情行為治療
第三節 主要概念
第四節 治療歷程
第五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六節 Aaron Beck 的認知治療
第七節 Christine Padesky 和 Kathleen Mooney的優勢基礎認知行為治療
第八節 Donald Meichenbaum 的認知行為矯治
第九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認知行為治療
認知行為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認知行為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十節 摘要與評論
第十一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十二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十三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11章 抉擇理論/現實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抉擇理論/現實治療
現實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現實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六節 摘要與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12章 女性主義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女性主義治療
女性主義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女性主義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六節 摘要與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13章 後現代取向
第一節 當代的後現代治療代表人物
第二節 社會建構論導論
第三節 焦點解決短期治療
第四節 敘事治療
第五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後現代取向
後現代取向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後現代取向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六節 摘要與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14章 家庭系統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家庭系統治療的發展
第三節 家庭治療的多層歷程
第四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家庭系統治療
家庭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家庭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五節 摘要與評論
第六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七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八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三篇 整合與應用
第15章 整合式觀點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朝向心理治療整合的趨勢
第三節 治療歷程的相關議題
第四節 技術與評估在諮商中的地位
整合取向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整合取向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五節 摘要
第六節 總結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立即查看
【簡介】
本版在精神疾病的診斷、病理及治療上都依據最新的研究及資訊做了更新。依據 2022 年《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文本修訂本(DSM-5-TR)的精神疾病分類為基礎,介紹各種精神疾病臨床描述及病症,並且以綜合的觀點整合各個精神疾病的生物、認知、行為和社會情感的最新研究,呈現出心理病理學的病因和最有效的心理及生物療法。本書著重研究和臨床應用之間的平衡,讀者可以同時深入了解臨床工作者和科學家每天面臨的複雜挑戰。
資料的整合及撰寫的方式更能帶動思考及學習:
1. 依據 DSM-5-TR 及研究修訂各個精神疾病的病症及病因:例如,用「對比迴避模式」解釋為什麼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擔憂;用「海馬迴的活性、大小,以及大腦區域之間的連結」詮釋創傷後壓力症的神經生物因子。
2. 以研究證據的新發現重新整合生物、心理及社會的病因:例如,憂鬱的研究顯示,早期的逆境會影響負向認知風格、皮質醇水準、關鍵神經區域的活動,以及多巴胺和血清素系統的功能。
3. 依據療效研究更新心理及生物治療:例如,創傷後壓力症暴露療法的輔助療法包括更直接地關注認知、情緒調節訓練和眼球運動;有關重複經顱磁刺激(rTMS)治療憂鬱症、思覺失調症等新資訊。
【目錄】
第01章 緒論與歷史回顧
精神疾病與汙名化
精神疾病的定義
心理病理學的早期歷史
當代觀點的歷史前因
我們從歷史中學習到了什麼?
心理健康專業
第02章 心理病理學的目前趨勢
遺傳的影響
神經科學的影響
認知行為的影響
社會情緒的影響
第03章 診斷與衡鑑
診斷與衡鑑的基石:信度與效度
診斷
心理衡鑑
神經生物衡鑑
文化、種族的多樣性與衡鑑
第04章 心理病理學的研究方法
科學、理論與假說
心理病理學的研究方法
實驗研究法的例子:治療結果研究
在心理病理學研究中的類比法
多重研究結果的整合
第05章 情緒障礙症
憂鬱症的臨床描述與流行病學
雙相情緒障礙症的臨床描述與流行病學
情緒障礙症的病因
情緒障礙症的治療
自殺
第06章 焦慮症
焦慮與恐懼的情緒
焦慮症的臨床描述
焦慮症的性別與社會文化因子
焦慮症的共同影響
各個特定焦慮症的病因
焦慮症的治療
第07章 強迫症及相關障礙症,與創傷及壓力相關障礙症
強迫症及相關障礙症的臨床描述與流行病學
強迫症及相關障礙症的病因
強迫症及相關障礙症的治療
創傷後壓力症與急性壓力症的臨床描述及盛行率
創傷後壓力症的病因
創傷後壓力症與急性壓力症的治療
第08章 「解離症」與「身體症狀及相關障礙症」
解離症的臨床描述與流行病學
解離症的病因
解離症的治療
身體症狀及相關障礙症的臨床描述
身體症狀及相關障礙症的病因
身體症狀及相關障礙症的治療
第09章 思覺失調症
思覺失調症的臨床描述
思覺失調症的病因
思覺失調症的治療
第10章 物質使用障礙症
概述:物質使用的數量
臨床描述:酒精、香菸與大麻使用障礙症
臨床描述:鴉片劑、興奮劑與其他藥物使用障礙症
物質使用障礙症的病因
物質使用障礙症的治療
預防物質使用障礙症
第11章 飲食障礙症
飲食障礙症的臨床描述
飲食障礙症的病因
飲食障礙症的治療
第12章 性障礙症
性常模與性行為
性功能障礙的臨床描述
性功能障礙的病因
性功能障礙的治療
性偏好症的臨床描述
性偏好症的病因
性偏好症的治療與社區預防
第13章 兒童期障礙症
兒童期障礙症的分類與診斷
外化行為障礙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與行為規範障礙症
內化行為障礙症:憂鬱症與焦慮症
特定學習障礙症與智能不足
自閉症類群障礙症
第14章 老年生活與認知類障礙症
老化:迷思、議題與方法
老年期的精神疾病
失智症
譫妄
第15章 人格障礙症
DSM-5-TR 的分類取向
DSM-5-TR 對人格障礙症的替代模式
跨人格障礙症的共同風險因子
奇特/古怪類群的臨床描述與病因
戲劇性/不穩定類群的臨床描述與病因
焦慮/恐懼類群的臨床描述與病因
人格障礙症的治療
第16章 法律與倫理議題
刑事安置
受審能力
心神喪失、智能不足與死刑
民事安置
治療與研究面臨的倫理困境
第01章 緒論與歷史回顧
精神疾病與汙名化
精神疾病的定義
心理病理學的早期歷史
當代觀點的歷史前因
我們從歷史中學習到了什麼?
心理健康專業
第02章 心理病理學的目前趨勢
遺傳的影響
神經科學的影響
認知行為的影響
社會情緒的影響
第03章 診斷與衡鑑
診斷與衡鑑的基石:信度與效度
診斷
心理衡鑑
神經生物衡鑑
文化、種族的多樣性與衡鑑
第04章 心理病理學的研究方法
科學、理論與假說
心理病理學的研究方法
實驗研究法的例子:治療結果研究
在心理病理學研究中的類比法
多重研究結果的整合
第05章 情緒障礙症
憂鬱症的臨床描述與流行病學
雙相情緒障礙症的臨床描述與流行病學
情緒障礙症的病因
情緒障礙症的治療
自殺
第06章 焦慮症
焦慮與恐懼的情緒
焦慮症的臨床描述
焦慮症的性別與社會文化因子
焦慮症的共同影響
各個特定焦慮症的病因
焦慮症的治療
第07章 強迫症及相關障礙症,與創傷及壓力相關障礙症
強迫症及相關障礙症的臨床描述與流行病學
強迫症及相關障礙症的病因
強迫症及相關障礙症的治療
創傷後壓力症與急性壓力症的臨床描述及盛行率
創傷後壓力症的病因
創傷後壓力症與急性壓力症的治療
第08章 「解離症」與「身體症狀及相關障礙症」
解離症的臨床描述與流行病學
解離症的病因
解離症的治療
身體症狀及相關障礙症的臨床描述
身體症狀及相關障礙症的病因
身體症狀及相關障礙症的治療
第09章 思覺失調症
思覺失調症的臨床描述
思覺失調症的病因
思覺失調症的治療
第10章 物質使用障礙症
概述:物質使用的數量
臨床描述:酒精、香菸與大麻使用障礙症
臨床描述:鴉片劑、興奮劑與其他藥物使用障礙症
物質使用障礙症的病因
物質使用障礙症的治療
預防物質使用障礙症
第11章 飲食障礙症
飲食障礙症的臨床描述
飲食障礙症的病因
飲食障礙症的治療
第12章 性障礙症
性常模與性行為
性功能障礙的臨床描述
性功能障礙的病因
性功能障礙的治療
性偏好症的臨床描述
性偏好症的病因
性偏好症的治療與社區預防
第13章 兒童期障礙症
兒童期障礙症的分類與診斷
外化行為障礙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與行為規範障礙症
內化行為障礙症:憂鬱症與焦慮症
特定學習障礙症與智能不足
自閉症類群障礙症
第14章 老年生活與認知類障礙症
老化:迷思、議題與方法
老年期的精神疾病
失智症
譫妄
第15章 人格障礙症
DSM-5-TR 的分類取向
DSM-5-TR 對人格障礙症的替代模式
跨人格障礙症的共同風險因子
奇特/古怪類群的臨床描述與病因
戲劇性/不穩定類群的臨床描述與病因
焦慮/恐懼類群的臨床描述與病因
人格障礙症的治療
第16章 法律與倫理議題
刑事安置
受審能力
心神喪失、智能不足與死刑
民事安置
治療與研究面臨的倫理困境
原價:
1060
售價:
954
現省:
106元
立即查看
【簡介】
助人歷程很細節,不是技術的問題,而是用心、傾聽與真誠陪伴的同時,還能客製化打造正向氛圍與運用適當理論取向,才能達成助人欲達的結果。本書將助人歷程與技術,以及過程中需要考量的議題,做簡單扼要的介紹,從建立工作關係、評估或定義問題、確定與設立目標、讓當事人了解自己的故事並獲得新認識、選擇與開啟介入方式,到結束及追蹤做系統呈現,除文字說明外,加上容易理解的圖表佐證,希望讀者可以輕鬆閱讀、了解精義。
【目錄】
序
◎第1章 諮商歷程
1-1 何謂諮商與諮商歷程
1-2 諮商前的契機
1-3 諮商前的契機(續)
1-4 諮商師的焦慮
1-5 留住當事人的注意事項
1-6 留住當事人的注意事項(續)
1-7 助人歷程的內涵
◎第2章 諮商師的準備
2-1 助人工作者的效能
2-2 專業倫理
2-3 專業倫理(續一)
2-4 專業倫理(續二)
2-5 專業成長、價值觀、自我覺察與照顧
2-6 自我覺察與照顧
2-7 諮商師的透明度
2-8 諮商師的準備工作
2-9 諮商師的準備工作與使命
◎第3章 建立工作關係
3-1 建立工作關係階段
3-2 建立關係的三個核心條件
3-3 進入探索階段
3-4 進入探索階段(續)
3-5 專注與主動傾聽
3-6 專注與主動傾聽(續)
3-7 傾聽時的注意事項
3-8 傾聽時的注意事項(續)
3-9 諮商師的反應技巧
3-10 諮商師的反應技巧(續一)
3-11 諮商師的反應技巧(續二)
3-12 諮商師的反應技巧(續三)
3-13 當事人的防衛及抗拒行為
◎第4章 評估或定義問題
4-1 評估與初次晤談
4-2 初次晤談內容
4-3 初次晤談內容(續)
4-4 個案概念化
4-5 擬定處遇計畫
4-6 擬定處遇計畫(續)
4-7 諮商紀錄的注意事項
◎第5章 設立目標及危機處理
5-1 諮商的目標
5-2 如何決定諮商目標
5-3 危機處理原則與自殺危機評估
5-4 自殺危機評估與危機處理方式
5-5 危機處理方式與自殺的迷思
◎第6章 讓當事人了解自己的故事,並獲得新認識
6-1 協助當事人覺察與洞察
6-2 探索情緒與情緒介入
6-3 探索情緒與介入方式
6-4 探索情緒與介入方式(續一)
6-5 探索情緒與介入方式(續二)
6-6 探索情緒與介入方式(續三)
6-7 探索認知與介入方式
6-8 探索認知與介入方式(續一)
6-9 探索認知與介入方式(續二)
6-10 探索認知與介入方式(續三)
◎第7章 選擇與開啟介入方式— 各重要學派介紹
7-1 諮商師的介入方式與理論取向
7-2 心理動力取向:精神分析學派
7-3 心理動力取向:精神分析學派(續一)
7-4 心理動力取向:精神分析學派(續二)
7-5 心理動力取向:客體關係與治療
7-6 心理動力取向:自體心理學派與治療
7-7 心理動力取向:阿德勒的自我心理學派
7-8 心理動力取向:阿德勒的自我心理學派(續一)
7-9 心理動力取向:阿德勒的自我心理學派(續二)
7-10 體驗與關係取向:人本中心、存在主義治療
7-11 體驗與關係取向:完形學派治療、治療技術
7-12 體驗與關係取向:治療技術(續)
7-13 認知取向:理情行為學派、認知治療
7-14 認知取向:溝通交流分析、現實治療
7-15 認知行為取向治療技巧
7-16 行為取向:行為學派、BASIC I.D.
7-17 行為學派治療技術
7-18 系統取向:家族治療、女性主義治療
7-19 系統取向的介入方式
7-20 後現代取向的理論與介入方式
◎第8章 統整情緒、認知與行動介入方式
8-1 情緒介入方式
8-2 情緒介入方式(續)
8-3 認知介入方式
8-4 認知介入方式(續一)
8-5 認知介入方式(續二)
8-6 認知介入方式(續三)
8-7 認知介入方式(續四)
8-8 行動介入方式 172
8-9 行動介入方式(續一)
8-10 行動介入方式(續二)
8-11 行動介入方式(續三)
8-12 行動介入方式(續四)
◎第9章 結束及追蹤
9-1 何時該結束諮商
9-2 何時該結束諮商(續)
9-3 評估諮商效果
9-4 諮商效果評估類別、過程中的評估方式
9-5 轉介
9-6 如何結束諮商與最後一次晤談
◎第10章 對助人專業的自我探索與覺察
10-1 諮商過程部分
10-2 諮商過程部分(續)
10-3 諮商師部分
10-4 諮商師部分(續)
參考書目
立即查看
心理衛生
ISBN13:9786263438705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作者:邱珍琬
裝訂/頁數:平裝/324頁
規格:23cm*17cm*1.7cm (高/寬/厚)
版次:2
出版日:2023/06/01
內容簡介
「心理衛生」是一門涵括甚廣的科目(或工作),從個人開始,由內而外,包含家庭與人際、社區與工作、環境與國家政策,最外環是全球事件。本書以這樣的模式鋪陳,談到心理衛生的身(以及物理環境)、心、靈、與社會等面向,不只兼顧到個人身體與心理、社會與靈性(與宗教)層面的健康,也提醒相關政策擬定與機制在一般民眾「心理衛生」所應該負責的區塊。「健康」是一個「持續性」的概念,而不是「全有」或「全無」,因此本書除了健康的「正向」工作(如「維護」)之外,也顧及另一方面的「失能」(如「預防」與「治療」),但是基本上較著重在前者,而現代人所置身的科技社會與全球化趨勢,自然也必須納入考量。
目錄
增修版序
自 序
第一章 心理衛生的定義與意涵
心理衛生的定義
為何需要心理衛生
健康信念
健康行為與習慣
健康與道德
健康是一種學習
心理健康習慣養成
心理衛生的範疇
家庭作業
第二章 現代社會與健康
現代人面臨的挑戰
社經階級與健康
過與不及
家庭作業
第三章 自我與心理健康
身體意象
自我與界限
自我與健康
諮商師的自我照護
家庭作業
第四章 性與性別
性與健康
性與溝通
性別與發展
性別與健康
性別與文化社會
性別關乎大矣
家庭作業
第五章 家庭、親密關係與人際關係
家庭支持系統
親密關係
人際關係
友誼
家庭作業
第六章 壓力與調適
壓力的定義
壓力徵候
認知與壓力
生命事件與壓力
不當壓力管理
壓力紓解與管理
抗壓資源
家庭作業
第七章 憂鬱症與情緒健康
憂鬱症為現代文明病之一種
憂鬱症治療與健康情緒養成
家庭作業
第八章 攻擊與暴力
校園暴力
網路霸凌
街道暴力
親密關係與暴力
家庭暴力
性侵害
被害人處遇
加害人處遇
創傷經驗的處置
自傷與自殺
自殺
自殺對於家庭的影響
自殺預防的處理
家庭作業
第九章 環境、適應問題與心理疾病
文化與社會習俗
政治與政策對健康的影響
適應問題與心理疾病
家庭作業
第十章 職場心理衛生
職場的壓力與挑戰
職場健康與維護
家庭作業
第十一章 信仰與宗教
健康新定義
生命意義與靈性需求
靈性或宗教對健康的影響
心靈需求與宗教
諮商師面對當事人靈性與宗教需求的能力
靈性生活與照顧
家庭作業
結語
立即查看
諮商理論與技術導讀:諮商學習者的入門地圖 第二冊 2023年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諮商理論與技術導讀第二冊:諮商學習者的入門地圖
ISBN13:9789865492595
出版社:雙葉書廊
作者:陳金燕-總校閱;姜兆眉;蘇盈儀;陳金燕-著
裝訂/頁數:平裝/316頁
規格:23cm*17cm*1.3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22/12/02
中文圖書分類:諮商;面談法
內容簡介
本書沿襲 2019 年出版《諮商理論與技術導讀:諮商學習者的入門地圖》之架構,援引參考各個諮商學派與取向之原典著作,以「諮商初學者」關注焦點與行文口語切入書寫,並使用圖示說明理論與技術概念。建議讀者搭配諮商理論與技術課程教科書閱讀,學習效果更佳。
著重理論發展之歷史脈絡:本書章節依序以創始者提出理論的時間先後排列,精簡扼要呈現學派/取向發展脈絡,提供學習者學習理論之整體背景脈絡與具體圖像。
以諮商初學者之立場撰寫:以「人是什麼、受困的原因、脫困之道」之結構說明主要概念,並以「問題與討論」的方式呈現學習者常有之諮商理論與應用的提問,提供說明並與其他學派/取向之區辨。
新增焦點,以符諮商輔導工作實務需求:於各章「問題與解析」單元,新增如何運用該章理論學派/取向觀點與特殊教育學生工作的簡要說明。
提供案例解析及推薦閱讀書籍:各章皆附有「案例解析」呈現諮商理論學派/取向之實際運用,並提供中英文之延伸閱讀書籍,以深化學習。
介紹臺灣第一個在地諮商模式:本書附錄提供陳金燕所建置之「自知之明諮商模式」全文。
目錄
第15章 榮格學派 Jungian Therapy/ Analytical Psychology
主要概念
問題與解析
案例解析
推薦閱讀書籍
參考文獻
第16章 客體關係取向 Object Relations Theory
主要概念
問題與解析
案例解析
推薦閱讀書籍
參考文獻
第17章 人際歷程取向 Interpersonal Process Approach
主要概念
問題與解析
案例解析
推薦閱讀書籍
參考文獻
第18章 家庭治療──Satir 模式 Family Therapy—The Satir Model
主要概念
問題與解析
案例解析
推薦閱讀書籍
參考文獻
第19章 結構家庭治療學派 Structural Family Therapy
主要概念
問題與解析
案例解析
推薦閱讀書籍
參考文獻
第20章 合作取向治療學派 Collaborative Therapy
主要概念
問題與解析
案例解析
推薦閱讀書籍
參考文獻
第21章 敘事治療學派 Narrative Therapy
主要概念
問題與解析
案例解析
推薦閱讀書籍
參考文獻
第22章 焦點解決短期治療學派 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
主要概念
問題與解析
案例解析
推薦閱讀書籍
參考文獻
第23章 自知之明諮商模式 Self-knowledge Counseling Model
主要概念
問題與解析
案例解析
推薦閱讀書籍
參考文獻
附錄 自知之明諮商模式:以儒道思想之「自知之明」為基礎的諮商模式 Self-knowledge Counseling Model: A Counseling Model Based on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立即查看
【簡介】
譯者
修慧蘭
學歷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
現職 國立政治大學/東吳大學兼任副教授
經歷 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副理事長
林蔚芳
學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
現職 臺北市立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
經歷 臺北市立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系主任
臺灣輔導與諮商學會副秘書長
澳門大學訪問學者
臺灣輔導與諮商學會監事
臺灣輔導與諮商學會諮商師教育與督導研究委員會委員
洪莉竹
學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
現職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系教授
經歷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系系主任、心理諮商中心主任
臺灣輔導與諮商學會理事、監事、倫理委員會/諮商師教育與督導委員會委員
臺灣諮商心理學會倫理與法規委員會主任委員/倫理與法規委員會委員、督導專業委員會委員
臺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新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倫理與法規委員會主任委員
澳門大學訪問學者
王淳弘
學歷 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
現職 執業心理師
經歷 臺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常務監事
臺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理事
由於社會的變化,包含 COVID-19 的大流行、多元化及科技化,專業助人工作中面臨的問題愈來愈複雜,本書提出與這些問題相關的倫理議題。除了核心助人者的價值觀與助人關係議題、當事者的權力與助人者的責任、保密議題、關係界線與多重關係等外,本書針對督導、伴侶與家庭治療、團體工作、社區工作及專業能力與訓練等層面,在各章節中一一說明這些狀況下可能面對的倫理議題,並提出可依循的倫理原則。本次新版在每章節中新增許多新的內容,例如,因應科技發展的倫理議題、多元化與社會正義,以及倡議方面的倫理議題;每一章節中有許多案例討論,包含在 COVID-19 期間引發的倫理困境等,並增加了實務經驗分享,讓讀者思索在此狀況下自己的倫理思考與決策。
【目錄】
第01章 專業倫理導論
本書重點
使用本書的建議
專業倫理守則
倫理決定
倫理決定的步驟
自我評量:倫理和專業議題的態度與信念量表
本章摘要
第02章 諮商師的個人與專業角色
前言
諮商師人格和需求的影響及自我覺察
諮商師接受個人治療
移情和反移情
個案的依賴
諮商專業的壓力
諮商師的耗竭與損傷
經由自我照顧維持活力
本章摘要
第03章 價值觀與助人關係
前言
整合個人價值觀與專業認同的爭議
澄清你的價值觀及其在諮商工作中的角色
強加價值觀於當事人的倫理議題
關於價值歧視的法律架構
與性態度、性行為有關的價值觀衝突
與墮胎有關的價值衝突
靈性和宗教信仰在諮商中扮演的角色
與結束生命決定有關的價值衝突
本章摘要
第04章 多元文化觀點與多元化議題
前言
狹隘文化視野的問題
面對多元族群個案的挑戰
多元觀點下的倫理守則
治療中的文化價值觀及假設
性取向與性別認同議題
身心障礙者的文化
個案與諮商師的適配度
心理健康工作者的多元文化訓練
本章摘要
第05章 當事人權利與諮商師責任
前言
當事人的知情同意權
知情同意的內容
保存紀錄的專業責任
線上諮商的倫理議題
與兒童及青少年工作
處理同儕疑似不合倫理的行為
助人專業中的不當執業
本章摘要
第06章 保密:倫理與法律議題
前言
保密、溝通特權和隱私
通訊設備的隱私議題
HIPAA 法案對健康照護機構的影響
預警與保護的責任
保護自殺當事人的責任
保護兒童、老年人及依賴成人免於傷害
本章摘要
第07章 管理界線和多重關係
前言
多重關係的倫理
界線議題的觀點
小型社區的多重關係管理
專業服務的勞務交換
給予或接受禮物
與當事人的社交關係
當事人─治療師關係中的性吸引
治療中的性關係:倫理與法律議題
與前當事人的性關係
特殊案例:對當事人不含性暗示的身體接觸
本章摘要
第08章 專業能力與訓練
前言
治療師的能力:倫理與法律觀點
訓練治療師的倫理議題
評量知識、技巧及個人功能
教師提升學生能力的把關角色
非學業因素開除學生
專業執照與認證
繼續專業教育及能力證明
同儕的評鑑、諮詢及督導
本章摘要
第09章 督導的倫理議題
前言
臨床督導中的倫理議題
督導者的角色和責任
合乎倫理且有效能的臨床督導
督導者的能力
督導的法律層面
線上督導的倫理議題
對學校諮商師進行督導的特定議題
督導的多元文化和多樣性議題
督導過程的多元角色和關係
本章摘要
第10章 理論和實務議題
前言
發展諮商風格
區分治療責任
決定諮商目標
諮商技巧的運用
評估和診斷的專業議題
在諮商過程運用測驗
以實證為基礎的治療實務
本章摘要
第11章 伴侶與家庭治療的倫理議題
前言
系統理論觀點
伴侶與家庭治療的專業倫理標準
伴侶與家庭工作的特定倫理議題
伴侶與家庭治療的知情同意
當前的專業性議題
伴侶與家庭治療中的價值觀
性別敏感取向的伴侶與家庭治療
伴侶與家庭治療師的責任
伴侶與家庭治療的保密原則
本章摘要
第12章 團體工作的倫理議題
前言
團體帶領者的訓練與督導之倫理議題
團體工作中的社群媒體:保密性和隱私的考量
在團體工作中處理身心障礙議題
團體工作者在多元訓練下的倫理議題
協同領導的倫理考量
形成及管理團體的倫理議題
團體的保密原則
團體結束期的倫理議題
如何確定團體中有哪些效果?
本章摘要
第13章 社區與社會正義觀點
前言
為什麼社區觀點是諮商師要關注的?
社區工作的倫理實務
社區心理健康取向
社會正義觀點
倡議能力
社區中助人工作者的角色
促進社區改變
在系統中工作
本章摘要
作者的綜合評論
譯序
不論是哪一種專業助人工作者,心理師、社工師、輔導教師,甚至醫師等;不論是在學學生、新手實務工作者,或是已工作一段時間的專業助人工作者,在助人工作歷程中,常會面對「我這樣做對嗎?有違法嗎?我該如何做?」的疑問,尤其面對社會不斷地有新的議題、新的狀況產生,例如,因為疫情更加速了助人工作者採取線上工作的需要;也因為社群媒體的快速發展,助人者與當事人在社群上的互動增加,這些狀況都讓我們專業者常會受困在如何做才能維護當事人福祉,或是保護助人者自己的困難局面。
在學習及工作過程中,大家都知道須了解已有的法規與倫理守則,如心理師法、精神衛生法,以及各專業學會的倫理守則等;但也清楚這些準則或規定,不可能告訴你一個如何處理現在狀況的標準答案。對於實際面對此狀況的實務工作者而言,多麼期待可以獲得一個答案或說法,好讓自己可以有所依循。不過,此時常常沒有太多的思考時間與空間。
原著在前述實務現況下,提出專業助人工作中會面臨的各種問題,以及與這些問題相關的倫理議題。例如,核心的助人者價值觀與助人關係議題、當事人的權力與助人者的責任、保密議題、關係界線與多重關係等。此外,本書針對督導、伴侶與家庭治療、團體工作、社區工作,以及專業能力與訓練等層面,在各章節中一一說明這些狀況下可能面對的倫理議題,並提出可依循的倫理原則。
原著的第十一版仍保有第十版在每一章節中的案例討論,讓讀者思索在此狀況下自己的倫理思考與決策,並提出作者自己的評論;且在每一章最前面新增學習目標的條列說明,期望讀者可以更清楚了解透過本章可學習到哪些主要概念。
原作者在本版次每章中均更新文獻年代,以及補充新文獻,尤其在每章中都新增了實務經驗分享此部分,邀請一位實務工作者,分享其對本章特定主題的經驗與看法。
在本版中的各章例如,第 1 章刪除「原則性倫理和美德性倫理」這個主題;在第 2 章中有關自我照顧內容因應 COVID-19 對大眾及專業人員的影響,更加強同理疲乏及自我慈悲的內容;第 3 章增加「諮商師具有權力和特權」的提醒,闡述治療師的專業責任是「投入到當事人的決策過程中,而不是引導當事人朝向我們認為正確的結果移動。」;第 4 章中增加對各種多元性別族群的認識,及因 COVID-19 大流行,也挑戰了專業人員面對多元族群時可能出現的刻板信念與文化偏見,並鼓勵專業者要成為反種族主義盟友(Antiracist Ally)。由於 COVID-19 對科技使用的影響、美國校園暴力事件的增加以及相關法令的修訂,此版第 5-8 章更新及拓展相關議題的討論,特別是在運用科技於諮商中的相關倫理與法律議題,諸如線上諮商的知情同意內容、線上諮商界線的設定、網路社交媒體對於界線的影響以及如何培訓學生適應網際諮商環境等。也進一步討論當事人接觸紀錄及了解個人診斷的權利及風險管理;面對未成年人、老年人及依賴當事人時相關保密的挑戰,及對於暴力、危險、虐待、自傷、自殺以及校園中霸凌及網路霸凌等事件的相關倫理與法律議題的討論。
第 9 章增加用視訊進行督導的討論,提醒督導者「不得自行假定受督者的性別」;第 11 章新增了家庭治療在針對家庭中有成員進行物質濫用治療時需要關注的倫理考量,及有鑑於過去家庭治療研究多聚焦於主流的異性戀族群,此次改版加入了對於同性戀族群的關注。此外,亦增加了協助家庭中年幼者參與家庭治療的治療者責任篇幅。第 12 章中大幅增加有關線上團體諮商及使用網路社交媒體時要考量的倫理議題,包含線上團體諮商的教學實務經驗分享。第 13 章增添了與社區協作共度危機及創傷的篇幅,並引用了直接性的個案服務與社區具有影響力的成員一起合作的成功案例。此外,亦透過實務經驗分享,呈現如何為社會正義發聲,以及在帶來改變的過程中倡議所扮演的角色。
原著在每章中均列出美加地區各專業學會的相關倫理守則條文,例如,美國心理學會、美國學校諮商師學會、美國諮商學會、美國團體心理治療學會、美國婚姻與家庭治療學會、國際社工學會、加拿大諮商學會、加拿大社工學會等相關學會的倫理守則,但在考量讀者及本書頁數的限制下,在翻譯時省略了作者在原著中所一一列出的條文,若讀者想了解,建議可從各專業機構網頁中查詢。且受限篇幅,本翻譯書只能割捨原著中的少部分案例,及實務經驗分享內容,無法全部呈現。
在翻譯本書各章節中,我們會使用當事人、個案等相似名詞表示被服務的對象;文中也會出現諮商師、治療者、心理健康服務人員、實務工作者等不同名詞表示提供助人專業服務者,但所描述的內容不只適用於諮商師或治療師等特定職稱人員,在此特別說明。
如同原文作者在本書最後的「作者的綜合評論」所說:本書所論及的各種議題,都需要一再反覆地不斷省思,並且對改變抱持開放態度。且專業倫理所面對的這麼多議題,「如果有一個關鍵問題可以將所有問題串聯起來,便是:究竟誰才有權力諮商另外一個人?」期待這個問題可以讓在這門專業中的我們持續思考與反思,若能如此,也表示我們自己及此專業是與時俱進、持續發展的。
修慧蘭、林蔚芳、洪莉竹、王淳弘
立即查看
【簡介】
★個別諮商是培育諮商師很重要的一門整合課程,本書從一對一的個別諮商所需的知識入手,從諮商架構、初次晤談、不同學派的個案概念化及處遇、諮商歷程與重要事項等面向著手,同時輔以圖表說明,期待能夠成為新手諮商師重要的參考書。
★本書將每一個單元分為兩頁,一頁文一頁圖,左右兩頁互為參照、互補,增進讀者理解與閱讀效率。
本書是從諮商師做個別諮商時必要了解的幾個重要面向著手,同時提及不同取向的個案概念化及技巧、諮商歷程與關係中的重要議題、特定議題的處理等,希望讀者可以容易閱讀,期待可協助專業助人者發揮更大效能。
【目錄】
單元1 諮商架構
單元2 諮商師核心理論的重要性
單元3 初次晤談
單元4 個案概念化
單元5 不同取向對改變的觀點
單元6 不同理論之個案概念化
單元7 動力取向之個案概念化
單元8 體驗與關係取向之個案概念化
單元9 行為學派之個案概念化
單元10 認知行為學派之個案概念化
單元11 後現代取向之個案概念化
單元12 生態脈絡取向之個案概念化
單元13 擬定處遇計畫
單元14 助人歷程內涵
單元15 諮商過程( 一): 探索階段
單元16 諮商過程( 二): 洞察階段
單元17 諮商過程( 三): 行動階段
單元18 諮商過程( 四): 結束與評估
單元19 諮商歷程中的重要議題( 一)
單元20 治療關係中的重要事項( 一)
單元21 基本諮商技巧( 一)
單元22 個人中心學派的基本諮商技術
單元23 阿德勒( 個體) 學派的基本諮商技術
單元24 完形學派的基本諮商技術
單元25 認知行為學派的基本諮商技術
單元26 後現代取向( 敘事治療) 的基本諮商技術
單元26 後現代取向( 焦點解決) 的基本諮商技術
單元27 特定議題的處理( 一): 受虐或家暴目睹兒
單元28 特定議題的處理( 二): 家暴受害女性
單元29 特定議題的處理( 三): 校園與職場霸凌
單元30 特定議題的處理( 四): 壓力與情緒
單元31 特定議題的處理( 五): 憂鬱症患者
單元32 特定議題的處理( 六): 性傾向少數
單元33 特定議題的處理( 七): 父母離異子女
單元34 特定議題的處理( 八): 上癮行為
單元35 特定議題的處理( 九): 老年照護
單元36 諮商師自我覺察與照顧的重要性
單元37 總結( 一): 個別諮商的優點與限制
單元38 總結( 二): 個別諮商注意事項
參考書目
立即查看
書名:諮商與心理治療(第二版)
作者:Sharf(馬長齡)
出版社:心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6/00
ISBN:9789866121999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兼容並蓄,深具廣度和深度。除了探討重要的心理治療與諮商理論學派,也包含東方和其他理論學派,最後一章則比較與批判各理論的差異。本書除了詳盡介紹重要的心理治療與諮商理論學派,更詳細說明理論創始人與理論的發展史,對讀者及學習者來說極為珍貴。針對不同心理疾患從各學派觀點闡述治療理念與說明案例應用,也是本書的重要特色之一。作者利用治療師與個案的對話,描述各種理論使用技巧和治療方法,加上案例豐富,對初學者及臨床實務工作者必定有很大助益。
此外,作者用心於說明各種諮商理論在短期治療和團體諮商與治療的應用、現今實務運用的趨勢、相關研究、性別和多元文化議題等,可作為諮商師、心理治療師和相關科系學生參考書籍。
目錄
第1章 精神分析
第2章 Jung分析與治療
第3章 Adler學派治療
第4章 存在主義治療
第5章 個人中心治療
第6章 完形學派治療:一種體驗式的治療
第7章 行為治療
第8章 理性情緒行為治療
第9章 認知治療
第10章 現實治療
第11章 女性主義治療:多元文化取向
第12章 家族治療
第13章 其他心理治療
第14章 統合治療
立即查看
圖解兒童及青少年輔導與諮商 (2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圖解兒童及青少年輔導與諮商
系列名:圖解系列-諮商
ISBN13:9786263438101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作者:邱珍琬
裝訂/頁數:平裝/192頁
規格:23cm*17cm*1cm (高/寬/厚)
重量:340克
版次:2
出版日:2023/02/28
中文圖書分類:輔導行政
內容簡介
本書是從實務觀點出發、輔以簡單容易了解的圖表,希望讀者可以很容易入手,也方便操作。本書介紹輔導教師與諮商師在面對所服務的兒童與青少年時應注意的發展任務與要點,同時也了解對這些族群較易入手的諮商理論與作法,希望能夠協助專業助人者更發揮效能,協助數位時代的兒童與青少年生活更適意。
目錄
序言
第1章 諮商師的準備
了解選擇諮商成為志業的意圖與必備心態 1-1
了解選擇諮商成為志業的意圖與必備心態(續一) 1-2
了解選擇諮商成為志業的意圖與必備心態(續二) 1-3
輔導教師或諮商師的連結功能與運用資源 1-4
輔導教師或諮商師的連結功能與運用資源(續一) 1-5
第2章 兒童/青少年發展階段與特色
什麼是兒童與青少年諮商? 2-1
兒童與青少年發展特色 2-2
兒童與青少年發展特色(續一) 2-3
青春期主要發展任務 2-4
第3章 兒童/青少年發展階段可能遭遇的挑戰與議題
兒童階段最常出現的關切議題 3-1
兒童階段最常出現的關切議題(續一) 3-2
暴力下的兒童與青少年 3-3
暴力下的兒童與青少年(續一) 3-4
暴力下的兒童與青少年(續二) 3-5
青少年的困擾 3-6
青少年的困擾(續一) 3-7
第4章 適合兒童與青少年的諮商理論及實務
為何需要諮商理論 4-1
「個人中心」學派與治療法 4-2
「個人中心」學派與治療法(續一) 4-3
阿德勒學派與治療法 4-4
阿德勒學派與治療法(續一) 4-5
阿德勒學派與治療法(續二) 4-6
阿德勒學派與治療法(續三) 4-7
阿德勒學派與治療法(續四) 4-8
認知行為學派與治療法 4-9
認知行為學派與治療法(續一) 4-10
認知行為學派與治療法(續二) 4-11
現實學派與治療法 4-12
現實學派與治療法(續一) 4-13
敘事治療 4-14
敘事治療(續一) 4-15
敘事治療(續二) 4-16
敘事治療(續三) 4-17
焦點解決 4-18
焦點解決(續一) 4-19
焦點解決(續二) 4-20
家族治療 4-21
家族治療(續一) 4-22
家族治療(續二) 4-23
家族治療(續三) 4-24
遊戲治療 4-25
遊戲治療(續一) 4-26
遊戲治療(續二) 4-27
遊戲治療(續三) 4-28
第5章 兒童與青少年生涯與學習輔導
兒少生涯輔導的特色與內容 5-1
兒少生涯輔導的特色與內容(續一) 5-2
兒少生涯輔導的特色與內容(續二) 5-3
兒少生涯輔導的特色與內容(續三) 5-4
兒童與青少年學習輔導 5-5
學習輔導須注意事項 5-6
第6章 兒童與青少年輔導/諮商須注意事項
兒童及青少年諮商通則 6-1
兒童及青少年諮商通則(續一) 6-2
兒童及青少年諮商通則(續二) 6-3
兒童及青少年諮商通則(續三) 6-4
兒童諮商過程注意事項 6-5
兒童諮商過程注意事項(續一) 6-6
與兒童建立關係的方式 6-7
兒童諮商資料收集方式 6-8
正向管教替代懲罰 6-9
針對兒童諮商的其他重要提醒 6-10
針對兒童諮商的其他重要提醒(續一) 6-11
諮商前與諮商中須注意事項 6-12
諮商前與諮商中須注意事項(續一) 6-13
諮商前與諮商中須注意事項(續二) 6-14
諮商前與諮商中須意事項(續三) 6-15
青少年諮商之「不」 6-16
青少年諮商之「不」(續一) 6-17
輔導教師或諮商師一般注意通則 6-19
輔導教師或諮商師一般注意通則(續一) 6-20
第7章 班級輔導與團體諮商
班級輔導的重要性與進行方式 7-1
班級輔導的進行與設計 7-2
班級輔導注意事項 7-3
問題解決會議 7-4
何謂團體諮商 7-5
團體進行注意事項 7-6
團體進行注意事項(續一) 7-7
兒童團體諮商及其效益 7-8
設計兒童團體諮商須注意事項 7-9
進行兒童團體其他可以討論的部分 7-10
青少年團體諮商 7-11
第8章 諮詢
諮詢對象類別與要點 8-1
諮詢對象類別與要點(續一) 8-2
參考書目
立即查看
書名:團體諮商:歷程與實務
作者:Corey(王沂釗)
出版社:心理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4/04/10
ISBN:9789865840549
內容簡介
此書專為主修心理學、社會學、諮商、社會工作、婚姻與家庭治療、教育以及人類服務領域,選修團體諮商或團體領導課程的研究生和大學生而撰寫,也是領導團體以及領導不同型式團體實務工作者之實務工作手冊。
本書特色
1. 整合了當前團體實務工作相關理論及其運用,並深入探討多元文化團體工作議題。
2. 涵蓋了團體工作與危機管理、團體工作倫理等實務等議題討論。
3. 從不同的觀點提供了許多案例,闡述在團體不同發展階段的主要挑戰及提供不同團體工作反思的向度。
目錄
第一篇 導論
第 1 章 團體工作導論
第 2 章 團體諮商師
第 3 章 團體諮商的倫理及法律議題
第 4 章 團體諮商的理論與技術
第二篇 團體歷程
第 5 章 團體的形成
第 6 章 團體的初始階段
第 7 章 團體的轉換階段
第 8 章 團體的工作階段
第 9 章 團體的結束階段
第三篇 團體歷程於學校情境及社區機構之應用
第10章 在學校情境的團體
第11章 在社區情境的團體
索引
立即查看
團體動力與團體輔導 (2版)
相關熱銷的書籍推薦給您
團體動力與團體輔導(第二版)徐西森 心理 9789861914312
立即查看
圖解式法典-解構家事事件法 (4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圖解式法典:解構家事事件法
作者:邱宇
出版社:高點
出版日期:2019/09/01
ISBN:9789862691410
內容簡介
家事事件法有二百條,也不算少,而且幾乎每條都有相當長的立法理由,要如何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有效地學習家事事件法呢?本書就是您最佳的學習助力。
首先,本書為坊間唯一將家事事件法規定,轉化成精美圖表的一本書,將家事事件法法規、程序的重點、流程,清楚地呈現在讀者眼前,達到「看圖如看條文」般的輕鬆記憶的境界。
再者,家事事件法的立法理由中,蘊含許多精深的民訴及家事法法理,為統合散在各條的零碎概念、降低理解困難,並承襲作者編著之民事訴訟法(圖說)的白話呈現方式,視情形將概念相近的數法條併同說明,分點分段,使讀者得「一氣呵成讀完觀念整理」,醍醐灌頂。本次改版108年最新修法重新整編,希望讀者能充分掌握最新資料。
最後,在司法院公布的十幾個相關細則、辦法中,本書選錄與考試相關的重要部分,附於書末,並將重要相關法條,整理成相關條文,隨時查找方便,節省讀者寶貴的「勞力、時間、費用」。
另搭配作者編著之 《民事訴訟法(Ⅰ)》 《民事訴訟法(Ⅱ)》 ,可以最迅速、經濟的方式提升民事程序法這科的實力!
目錄
第一編 總則
第二編 調解程序
第三編 家事訴訟程序
第四編 家事非訟程序
第五編 履行之確保及執行
第六編 附則
家事事件法施行細則
家事事件審理細則
家事非訟事件暫時處分類型及方法辦法
少年及家事法院受囑託辦理交付子女與子女會面交往強制執行事件要點
立即查看
股票作手回憶錄【獨家圖解股市最小阻力路徑】:一代交易巨擘傑西.李佛摩的警世真傳,投資人必讀的操盤聖經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回收)運動健身知識家:圖解肌肉關節‧肌力訓練‧耐力訓練‧營養補充‧運動傷害‧基礎理論(最新版) <旗標>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圖解詩經(國家圖書館珍藏,清代最美圖繪本《詩經圖譜慧解》新編版,重量級經典首度問世!)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罕見傳世《詩經》圖繪珍本,國家圖書館珍藏善本
重量級經典繪本,首度問世!
收錄91幅彩圖,描摹《詩經》中的生活與情感,極具珍賞與收藏價值!
特邀前東海大學中文系教授呂珍玉導讀及釋義,重現圖文意境
以最溫柔的深情,描繪最動人的情感!
˙坊間詢問度最高的《詩經》版本,清代精緻繪本終於出版!
˙重新復刻國家圖書館珍藏手抄本,並採用裸背線裝,還原古籍最真實的樣貌!
本書源於國家圖書館珍藏之清代彩繪本《詩經圖譜慧解》,是清康熙年間高儕鶴的親筆手稿,其將305篇加以注解,並親繪圖譜90餘幅,為多年積累而來的心血力作。高儕鶴在著書期間,歷經無數次重寫、重校、重錄、重摹,現行版本仍有過半尚未著色,可知非最後定本,足見其撰述的審慎態度。
而高氏手抄本今除國圖珍藏外,僅見於北京中國國家圖館,在此之前多為複印版本,圖繪影印模糊,且未收錄釋義,對於高氏為何作此書、書寫背景等,皆一無所知,更見此本的清晰精美。而本書中,作者根據詩句意象繪圖,不論墨描或彩繪,凡山水、松石、花鳥皆秀逸精緻,筆觸淡雅,充分呈現文人畫風。
˙《詩經》如同百科全書,讀詩即可一窺古人生活面貌
《詩經》是最早的詩歌總集,當中包括了五百多年間不同作者、不同體裁、不同題材的作品,可分為史詩、祭祀詩、宴飲詩、政治詩、農事詩、行役詩、思婦詩、愛情詩、婚姻詩和親情詩等多個類型,如實反映周人生活和思想。
為幫助讀者閱讀,特邀長期研究《詩經》的呂珍玉教授為本書導讀及釋義,俾彰顯高書以畫闡詩風華,並以現代出版技術重新包裝,賦予傳世珍寶全新面貌。
本書特色
1.以現代技術重新包裝,裝幀則採用裸背線裝,極具收藏價值。
2.收錄90餘幅手繪彩圖,畫工精細淡雅,堪稱「古代的大人繪本」。
3.為配合內容,特邀知名學者釋義圖文,重現圖中詩意。
國內名家一致推薦
(依姓氏筆劃排列)
車行健|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教授
宋怡慧|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作家
祁立峰|《讀古文撞到鄉民》作者
林明進|建國中學退休國文老師、作家
洪國樑|國立臺灣大學、世新大學中國文學系退休教授
陳美桂|北一女中教師
陳怡嘉|女王的教室國文老師
莊雅州|國立中正大學退休教授
張輝誠|學思達創辦人
敏鎬的黑特事務所|《人生自古誰不廢》作者
好評推薦
高儕鶴窮盡畢生之力撰述繪製《詩經圖譜慧解》,精誠之至,炯然如日,使此書成為傳世至寶。東海大學呂珍玉教授長期致力於《詩經》的現代化工程,運用流暢清晰的文筆,對此書進行了詳盡的介紹與精確的解說,精彩再現了《詩經圖譜慧解》的風華。
──車行健,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教授
一部沉埋已久,幾成孤本,圖文並茂,慧解《詩經》之作,將受到廣大知音共愛之,何其令人欣慰慶幸!
──呂珍玉,本書審訂者、前東海大學中文系教授
三百年前,長洲生員高儕鶴的春天雖然姍姍來遲,卻讓人充滿期待。三百年後的一個春日,呂珍玉教授的精心釋義,將其生命重新點亮。誠邀您做為一位深愛者,細細品讀文字,摩挲《詩經》精神世界之圖景,遙體高氏摹形寫照之苦心。
──洪國樑,國立臺灣大學、世新大學中國文學系退休教授
《詩經》的抒情美學、言志傳統,一直是讀書人的靈魂經典;而再從清代士人的圖譜雅解,呈現藝術化的博物圖誌,空間意象定格於時間中,草木蟲魚,山水人物,羅縷畢現的生活風味,具在讀詩覽畫的情韻中,是一種經典「新閱讀」的美好體驗!
──陳美桂,北一女中教師
太愛這本書的編排了,國畫總能在細節處讓人靜靜體會,而這本書精美的「圖解」更能身歷其境《詩經》的淳厚美好。
──陳怡嘉,女王的教室國文老師
《圖解詩經》一書保留高書圖繪,刊落繁富文字,只取簡明扼要的圖解、釋義,展卷之際,左圖右詩,詩情畫意,可以賞心悅目,涵泳體會,進而透過雅俗咸宜、廣為流傳的方式,使《詩經》的閱讀蔚然成風,豈非美事一樁?
──莊雅州,國立中正大學退休教授
讀詩,佐以彩圖,如迎春風,有桃紅柳綠相伴,如品佳茗,有青山綠水相隨。甚美矣。
──張輝誠,學思達創辦人
【目錄】
【推薦序】詩畫交感,美不勝收
名人推薦
【導讀】圖解詩經──三百年前的繪本,高儕鶴《詩經圖譜慧解》風華重現
˙國風‧周南
〈關雎〉(關睢風始圖)
〈葛覃〉(后妃采葛圖)
〈卷耳〉(卷耳圖)
〈樛木〉(樛木圖)
〈螽斯〉(螽斯圖)
〈桃夭〉(桃夭圖)
〈兔罝〉(兔罝圖)
〈芣苢〉(芣苢圖)
〈漢廣〉(漢南游女圖)
〈汝墳〉(汝墳圖)
〈麟趾〉(麟趾圖)
˙國風‧召南
〈鵲巢〉(鵲巢圖)
〈草蟲〉(草蟲圖)
〈采蘩〉、〈采蘋〉(采蘩采蘋圖)
〈甘棠〉(甘棠圖)
〈羔羊〉(羔裘退食圖)
〈摽有梅〉(摽梅迨吉圖)
〈騶虞〉(騶虞圖)
˙國風‧邶風
〈?舟〉(?舟圖)
〈雄雉〉(雄雉圖)
˙國風‧鄘風
〈?舟〉(共姜柏舟圖)
〈定之方中〉(靈雨桑田圖)
〈干旄〉(干旄圖)
˙國風‧衛風
〈淇奧〉(菉竹圖)
〈飛蓬〉(北堂蘐草圖)
˙國風‧王風
〈黍離〉(故宮禾黍圖)
〈君子于役〉(羊牛下來圖)
˙國風‧鄭風
〈緇衣〉(緇衣適館圖)
〈女曰雞鳴〉(雞鳴昧旦圖、琴瑟靜好圖)
˙國風‧齊風
〈雞鳴〉(賢妃戒旦圖)
〈還〉(兩肩重鋂圖)
˙國風‧魏風
〈陟岵〉(陟岵陟屺圖)
˙國風‧唐風
〈蟋蟀〉(好樂無荒圖)
˙國風‧秦風
〈小戎〉(小戎兵車圖)
〈蒹葭〉(蒹葭秋水圖)
˙國風‧陳風
〈衡門〉(衡門泌水圖)
˙國風‧鄶風
〈匪風〉(西歸圖)
˙國風‧曹風
〈鳲鳩〉(鳲鳩圖)
˙國風‧豳風
〈七月〉(七月流火圖、九月授衣圖、于耜舉趾圖、婦子饁餉圖、春日求桑圖、八月雈葦圖、蠶月伐桑圖、八月載績圖、五月鳴蜩圖、私豵獻豜圖、斯螽圖、亨葵剝棗圖、春酒介眉圖、采荼薪樗圖、築場納禾圖、兕觥稱祝圖)
〈東山〉(東山零雨圖一、東山零雨圖二)
˙小雅
〈鹿鳴〉(鹿鳴圖)
〈皇皇者華〉(皇華圖)
〈采薇〉(雨雪圖)
〈車攻〉、〈吉日〉(吉日攻車圖)
〈鴻雁〉(鴻雁圖)
〈庭燎〉(問夜圖)
〈無羊〉(考牧圖)
〈蓼莪〉(蓼莪圖)
〈北山〉(王事鞅掌圖)
〈楚茨〉(楚茨圖)
〈信南山〉(南山圖)
〈甫田〉(甫田圖)
〈大田〉(大田圖)
〈瞻彼洛矣〉(洛水講武圖)
〈苕之華〉(苕華草黃圖)
豳雅總圖三幅(迓田袓、攘其左右、斯倉斯箱‧遣穉)
˙大雅
〈緜〉(豳居圖、古公遷岐圖、虞芮質成圖)
〈靈臺〉(靈臺圖、辟廱圖)
〈卷阿〉(卷阿圖)
〈民勞〉(民勞圖)
〈板〉、〈蕩〉(板蕩圖)
〈崧高〉(崧高圖)
〈烝民〉(吉甫作誦圖)
˙三頌‧周頌
〈清廟〉、〈有瞽〉(清廟圖)
〈載芟〉(士媚婦依圖)
〈般〉(道河周嶽圖)
˙三頌‧魯頌
〈駉〉(僖公駧牡圖)
〈泮水〉(頖宮圖)
˙三頌‧商頌
〈殷武〉(景山松柏圖)
【附錄】詩情書意──《詩經圖譜慧解》
立即查看
【簡介】
給喜好藝術的您,一篇篇藝術家的創作故事與畫作,帶您遊覽西洋藝術的時光長河。
西洋藝術被劃分為許多風格時期,本書以年代為序,以派別為章節,向讀者介紹藝術史上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家,了解他們的經歷以及繪畫創作。
看古希臘的優美典雅、改變了整個西歐世界的文藝復興、華麗氣派的巴洛克、精緻奢華的洛可可、與民族主義思潮一同興起的浪漫主義、復古的新古典主義、反映庶民生活與情感的寫實主義;到近代藝術的革新──探索光與影變化的印象派、透過抽象與扭曲現實的手法抒發強烈情感的表現主義、跳脫直接描繪客觀現實的抽象主義、用色鮮豔大膽的野獸派、解析重組物體的立體派、探索潛意識的超現實主義。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不同時代、不同流派的雋永作品。
(本書為五南出版《西洋藝術家事典》的圖解精華版,讀者可擇一選讀。)
【目錄】
序言一
序言二
Chapter 1 古希臘藝術
1-1 米隆(約西元前480~440)
1-2 波利克利塔斯(約西元前450 左右)
1-3 菲迪亞斯的《巴特農神殿少女柱》(約西元前450 左右)
1-4 斯科帕斯(約西元前395~350)
1-5 普拉克西特利斯的阿芙蘿黛蒂(約西元前370~330)
1-6 利西波斯(西元前370~300)
Chapter 2 文藝復興
2-1 喬托的《聖母登極》(1267~1337)
2-2 波提切利的《維納斯的誕生》(1444~1510)
2-3 達文西的《蒙娜麗莎》(1452~1519)
2-4 米開朗基羅的《創造亞當》(1475~1564)
2-5 拉斐爾的《三美神》(1483~1520)
2-6 杜勒的《四使徒像》(1471~1528)
2-7 吉奧喬尼的《沉睡的維納斯》(1477~1510)
2-8 提香的照鏡子的《維納斯》(1488~1576)
2-9 汀托雷多的《基督的一生》(1518~1594)
Chapter 3 巴洛克藝術
3-1 魯本斯的《戴羽毛帽的婦人》(1577~1640)
3-2 委拉斯奎茲的《侍女》(1599~1660)
3-3 范.戴克的《樞機主教賓提沃利奧》(1599~1641)
3-4 林布蘭的《杜爾普博士的解剖學課》(1606~1669)
3-5 弗美爾的《倒牛奶的女僕》(1632~1675)
Chapter 4 洛可可藝術
4-1 華鐸的《發舟西基拉島》(1684~1721)
4-2 夏爾丹的《瓶花》(1699~1779)
4-3 布歇的《邱彼特化身為戴安娜來引誘凱利絲杜》(1703~1770)
4-4 蓬巴杜夫人(1721~1764)
4-5 雷諾茲的《扮演繆斯女神的莎拉薛當斯》(1723~1792)
Chapter 5 浪漫主義
5-1 透納的《朝日中的漁夫》(1775~1851)
5-2 哥雅的《著衣的瑪哈》/《裸體的瑪哈》(1746~1828)
5-3 德拉克洛瓦的《1830 年的革命》(《自由領導人民》)(1798~1863)
5-4 羅塞蒂、亨特的《命運女神》/《我們的英吉利海岸》(1828~1882)
Chapter 6 新古典主義
6-1 路易.大衛的《拿破崙一世加冕》(1748~1825)
6-2 安格爾的《汲泉女》(1780~1867)
Chapter 7 寫實主義
7-1 杜米埃的《三等車廂》(1808~1879)
7-2 米勒的《拾穗》(1814~1875) 189
7-3 柯爾貝的《採石工人》(1819~1877)
Chapter 8 象徵主義
8-1 克林姆的山毛櫸林(1862~1918)
Chapter 9 印象派
9-1 畢沙羅的《從新橋上的土堤看塞納河上》(1830~1903)
9-2 馬奈的《奧林匹亞》(1832~1883)
9-3 竇加的《舞蹈課》(1834~1917)
9-4 莫內的《睡蓮》(1840~1926)
9-5 雷諾瓦的《鞦韆》(1841~1919)
Chapter 10 後印象派
10-1 塞尚的《靜物》(1839~1906)
10-2 羅丹的《沈思者》(1840~1917)
10-3 高更的《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什麼?我們往何處去?》(1848~1903)
10-4 梵谷的《露天咖啡館》(1853~1890)
Chapter 11 新印象派
11-1 秀拉的《舞蹈演出》(1860~1891)
Chapter 12 表現主義
12-1 孟克的《春情》(1863~1944)
Chapter 13 抽象主義
13-1 康丁斯基的《構圖之六》(1866~1944)
13-2 蒙特里安的《紅樹》(1872~1944)
Chapter 14 野獸派
14-1 馬蒂斯的野獸派風格(1869~1954)
14-2 杜菲的《賽馬場》(1876~1953)
Chapter 15 立體主義
15-1 畢卡索(1881~1973)
Chapter 16 超現實主義
16-1 夏卡爾,童話詩、音樂般的畫家(1887~1985)
16-2 米羅(1893~1983)
16-3 薩爾瓦多.達利的《記憶的永恆》(1904~1989)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