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翻譯書】
書名:機械工程設計 9/e
原文書名:Shigley's Mechanical Engineering Design 9/e SI version
原文作者:Richard G. Budynas、J. Keith Nisbett
中文譯者:吳嘉祥
ISBN:9789863411598
內容簡介
本書適用於初學機械工程設計的學生,其重點在於融合基礎概念的推展與實際元件的規範。使用本書的學生將會發現,它會導引他們同時熟悉決策的基礎與工業用元件的標準。因此之故,當學生過渡到執業工程師時,他們將會發現本書是不可或缺的一本參考書。
本書的目標如下:
‧涵蓋機器設計的基本原理,包括:設計步驟、工程力學與材料、靜負荷與變動負荷下的損壞預防,以及主要類型機械元件的特性。
‧經由實際的應用及實例,提供設計課題的實用方法。
‧鼓勵讀者連結設計與分析。
‧鼓勵讀者將基礎觀念與實際元件的規範連結。
目錄
Ch1 機械工程設計概論
Ch2 負荷與應力分析
Ch3 撓度與勁度
Ch4 靜負荷導致的損壞
Ch5 變動負荷導致的疲勞損壞
Ch6 各類軸與軸的各種組件
Ch7 螺旋、各類扣件與非永久接頭的設計
Ch8 機械彈簧
Ch9 滾動接觸軸承
Ch10 齒輪—通論
Ch11 正齒輪與螺旋齒輪
Ch12 離合器, 煞車, 聯軸器, 及飛輪
Ch13 撓性機械元件
Ch14 動力傳輸案例研習
附錄 A
附錄 B
附錄 C
索引
立即查看
機械製造概論 (Kalpakjian & Schmid: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7/E)(SI制) (7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機械製造概論 (Kalpakjian & Schmid: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7/E)(SI制)
作者:Kalpakjian(蘇春熺)
出版社:高立
出版日期:2019/09/00
ISBN:9789863782285
內容簡介
本書之編著朝向最先進的製造工程與技術的教科書目標前進,且希望刺激學生藉由本書開始研究此重要的工程專業。內容除了有鑄造、成型、切削與接合製程等傳統主題,也含括了微電子裝置及微機電系統之製造與奈米製造等先進主題,並特地著重於展現大量的製造科學、技術與實務。本書在章節編排、內容濃縮及品質的嚴格要求下,非常適合國內機械製造課程,堪稱涵蓋面最完整的精華版教科書。
引言
本書每章最前面都有引言,讓讀者事先了解其內容大綱,有助於增進學習效果。
範例及實例研究
本書包含大量的範例及符合現代社會之實例研究,讓讀者可在吸收了理論知識之後再將其應用到現實生活中,達到理論與實務兼顧之目的。
QR code
為了跟上資訊爆炸的現代生活,本書特別加入了 QR code 科技,讓讀者可以直接使用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隨時連結至製程影片,觀看相關議題或問題解答策略的互動示範,以便清楚了解書上所說的各項製造步驟。
相關章節連結
為了讓讀者可以將所有章節融會貫通,故在每章節內文中加入了本書中其他相關章、節、表與圖之連結,加強了主題間交互參考及深入了解的機會。
目錄
第 0章 概論
單元 I 材料之基本原理:行為及製造性質
第1章 材料的結構、機械行為、測試與製造性質
單元 II 金屬鑄造之製程與設備
第 2章 金屬鑄造的基本原理
第 3章 金屬鑄造製程及設備
第 4章 金屬鑄造:設計、材料與經濟效益
單元 III 成型及造形之製程與設備
第 5章 金屬輥軋、鍛造、擠製的製程與設備
第 6章 板金成型的製程與設備
第 7章 粉末金屬的製程及設備
第 8章 陶瓷、玻璃及超導體:製程與設備
第 9章 塑膠及複合材料:成型與造形
單元 IV 切削製程與工作母機
第 10章 切削的基本原理
第 11章 切削刀具材料及切削液、車銑拉鋸銼等切削製程
第 12章 磨粒切削與精加工作業
第 13章 先進切削製程與設備
單元 V 微製造與微電子裝置之製造
第 14章 微電子裝置的製造
第 15章 微機電裝置及系統的製造與奈米尺度製造
單元 VI 接合之製程與設備
第 16章 熔合熔接及固態熔接的製程
第 17章 硬焊、軟焊、黏接與機械固定的製程
立即查看
【中文翻譯書】
書名:機電整合 第三版
原文書名:Modern Control Technology 3/e
作者 : Kilian
譯者 : 戴任詔
出版社:高立
書號 : 3014A7
出版日期 : 2010/08
ISBN:9789579282741
目錄
第一章 控制系統簡介
第二章 以微處理器為基礎架構之控制器簡介
第三章 運算放大器和信號調整
第四章 開關、繼電器和電力控制半導體
第五章 機械系統
第六章 感測器
第七章 直流馬達
第八章 步進馬達
第九章 交流馬達
第十章 致動器:電機式、液壓式和氣壓式
第十一章 自動控制原理
附錄 A J型熱電偶規格表 (℉和℃)
附錄 B 名詞解釋
附錄 C 奇數題的解答
英中文索引
立即查看
【中文翻譯書】
書名:電機機械基本原理 第五版
英文書名: Electric Machinery Fundamentals 5/E
作者: Stephen J. Chapman
譯者: 王順忠 陳秋麟
出版社: 東華
ISBN: 9789861578491
內容簡介
本書特色
●完整介紹直流機和交流機基本動作原理
●書中涵蓋各種交 / 直流旋轉電機、變壓器(非旋轉電機)、與特殊用途電機之結構、運轉原理、數學模型、與啟動機制
●利用MATLAB軟體作電機特性、磁路行為模擬,透過電腦輔助模擬學習可提升學生對於電機機械電、磁特性行為模型的瞭解與學習興趣
●每章習題皆定期更新,使同學可學(練)習到最新的電機機械發展技術
●相關補充教材、MATLAB範例程 式原始檔與工具、以及書本內沒提到的補充內容,皆放於www.mhhe.com/chapman網址供自由下載
目錄
第一章 電機機械原理簡介
第二章 變壓器
第三章 交流電機基本原理
第四章 同步發電機
第五章 同步電動機
第六章 感應電動機
第七章 直流機原理
第八章 直流電動機與發電機
第九章 單相及特殊用途電動機
立即查看
流體力學-理論與實務(精簡版)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內容簡介
本書對於流體力學基本概念的說明十分詳盡,理論分析的過程亦極為明確,至於物理現象的闡釋更是透徹。全書按章分節縷舉綱要、敘述清晰。每章均著重一個主題的解說,並且配合詳細的例題剖析,使讀者能建立正確與完整的概念。每章之末均附有習題,俾供讀者自行練習,以達融會貫通之效果。因此,本書相當適合當作大專同學的教科用書,亦可作為在職人員的參考書籍。
目錄
Chapter 1 緒 論
Chapter 2 流體靜力學
Chapter 3 基本流體動力學 ── 柏努利方程式
Chapter 4 流體運動學
Chapter 5 有限控制容積分析
Chapter 6 流體流動的微分解析
Chapter 7 因次分析、相似性以及模型製作
Chapter 8 管黏性流動
Chapter 9 經過沉體的流動
Chapter 10 明渠流
附錄A 流體的物理性質
附錄B 美國標準大氣之性質
附錄C 換算因子綜合表
中英文索引
立即查看
流體力學-理論與實務 (Gerhart:Munson,Young and Okiishi's Fundamentals of Fluid Mechanics 9/E) (International Adaptation)精華版9/e (9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流體力學-理論與實務 (Gerhart:Munson,Young and Okiishi's Fundamentals of Fluid Mechanics 9/E) (International Adaptation)精華版
作(編/譯)者 : 杜鳳棋‧楊授印‧謝瑞青 編譯 出版年份 : 2023
ISBN : 9789863783671 書號 : 1032A65
幾色 : 1 規格 : 16K
發行公司 : WILEY/高立 版權日期 : 2023/02/01
頁數 : 688 分別 : 授權書
內容簡介
本書對於流體力學基本概念的說明十分詳盡,理論分析的過程亦極為明確,至於物理現象的闡釋更是透徹。全書按章分節縷舉綱要、敘述清晰。每章均著重一個主題的解說,並且配合詳細的例題剖析,使讀者能建立正確與完整的概念。每章之末均附有習題,俾供讀者自行練習,以達融會貫通之效果。因此,本書相當適合當作大專同學的教科用書,亦可作為在職人員的參考書籍。
目錄
1. 緒論
2. 流體靜力學
3. 流體運動學
4. 基本流體動力學 ── 柏努利方程式
5. 有限控制容積分析
6. 流體流動的微分解析
7. 因次分析、相似性以及模型製作
8. 管黏性流動
9. 經過沉體的流動
10. 明渠流
11. 可壓縮流
附錄A 流體的物理性質
附錄B 美國標準大氣之性質
附錄C 理想氣體 (k ( 1.4) 之可壓縮流圖
附錄D 單位轉換係數表
中英文索引
立即查看
自動控制 精華版 (Ogata:Modern Control Engineering 5/E) (5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自動控制
ISBN13:9786263282131
出版社:全華圖書
作者:姚賀騰
裝訂/頁數:平裝/528頁
規格:26cm*19cm*2.3cm (高/寬/厚)
重量:975克
版次:1
出版日:2022/06/16
中國圖書分類:自動控制工程
內容簡介
自動控制技術已經廣泛應用於自駕車、機器人、能源科技、智慧機械與智慧製造、交通、農業、化工、航太與航空等眾多領域,充分提升各領域效率,有效改善人類生活環境,提升人類生活品質與安全性。有鑑於近年來自控制控理論與技術對於未來生活會有重大影響,如何具有將自動控制觀念成功應用到各個不同領域的能力將是大學學生做研究與就業的重要能力。
本教材內容相當豐富,在建立為自動控制領域所用之基礎的前提下分成「自動控制導論」、「古典控制學的數學建模」、「古典控制學的系統描述」、「控制系統的時域響應分析」、「控制系統的穩定性與穩態誤差分析」、「根軌跡分析」、「線性系統的頻域響應」、「頻域響應的穩定性分析」、「控制系統的補償設計」、「現代控制學與狀態空間設計」等十大部分。本書的內容除了理論觀念外,亦搭配目前學術界與業界在自動控制最常用之電腦軟體Matlab進行分析與設計,將Matlab求解自動控制的各種程式融入到本書各章節中,透過Matlab求解與設計自動控制系統,相信對於讀者在未來做研究與解決實際工程自動控制問題會有很大幫助。
本書特色
1.本書內文豐富,說明完整扎實,理論講解詳細深入,並以實例搭配方塊流程圖,輔助說明自動控制原理。
2.內容介紹多種工業系統的自動控制,瞭解實際應用之處。
3.搭配MATLAB程式軟體,用電腦輔助運算驗證控制問題。
4.本書各章習題收錄台灣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協會「自動化工程師題庫Level 2」改編的考題。
目錄
CH1 自動控制導論
1-1 前言
1-2 自動控制的基本原理
1-3 工業系統的自動控制
1-4 控制系統的分類
1-5 控制系統的性能要求
1-6 控制系統的常見的外加作用訊號
1-7 控制系統的設計
1-8 MATLAB分析工具
CH2 古典控制學的數學建模
2-1 前言
2-2 控制系統的時域建模
2-3 拉氏轉換(Laplace transform)
2-4 控制系統之微分方程式求解
2-5 控制系統的轉移函數
2-6 常見元件或系統的轉移函數(選讀)
CH3 古典控制學的系統描述
3-1 系統方塊圖與方塊圖化簡
3-2 訊號流程圖的組成及性質
3-3 梅森增益公式
3-4 MATLAB 進行方塊圖化簡
3-5 控制系統建模實例(選讀)
CH4 控制系統的時域響應分析
4-1 時域響應分析的性能指標
4-2 一階系統的暫態響應分析
4-3 二階系統的時域分析
4-4 加入極(零) 點對於標準二階系統的影響
4-5 高階系統的時域分析
CH5 控制系統的穩定性與穩態誤差分析
5-1 線性系統的穩定性分析
5-2 穩態誤差計算
5-3 輸入干擾對穩態誤差影響
5-4 靈敏度分析
5-5 閉迴路與開迴路系統性能比較
5-6 控制系統時域響應實例(選讀)
CH6 根軌跡分析
6-1 根軌跡的基本概念
6-2 根軌跡繪製的基本法則
6-3 根軌跡繪圖與MATLAB 指令練習
6-4 開迴路加入極點或零點之根軌跡變化
6-5 根軌跡應用實例(選讀)
CH7 線性系統的頻域響應
7-1 頻域響應的基本概念
7-2 頻域響應的極座標圖(Polar diagram)
7-3 頻域響應的波德圖(Bode diagram)
7-4 頻域響應系統鑑別(system identification)
CH8 頻域響應的穩定性分析
8-1 奈氏穩定準則的基本概念
8-2 相對穩定性
8-3 閉迴路系統的頻域響應性能
8-4 尼可士圖(Nichols chart)
CH9 控制系統的補償設計
9-1 系統的補償問題
9-2 PID控制器參數調整
9-3 相位領先與落後補償器
9-4 相位領先與落後補償器之時域補償
9-5 相位領先與落後補償器之頻域補償
CH10 現代控制學與狀態空間設計
10-1 狀態空間中的系統描述
10-2 方塊圖與狀態空間
10-3 轉移函數的分解
10-4 從狀態方程式求解動態響應
10-5 全狀態回授的控制律設計
10-6 估測器設計
附錄
索 引
參考文獻
習題演練
立即查看
冷凍空調自動控制
ISBN13:9789864632671
出版社:全華圖書
作者:陳聰明
裝訂/頁數:平裝/344頁
規格:26cm*19cm*1.4cm (高/寬/厚)
版次:3
出版日:2016/05/30
中國圖書分類:氣體工程
內容簡介
本書之編輯是以冷凍空調科(系)之「冷凍空調自動控制」而設計,內容先由控制的基本觀念開始,再介紹自動控制各部元件的動作原理、規格及構造,進而導入冷凍空調控制元件之應用,最後再以各項控制實例以應證前面所述的理論,另外還加入恆溫恆溼及水處理系統等,為現今科技所需;使學生能由淺入深,充份地瞭解。適合大專院校及高職冷凍空調科「冷凍空調自動控制」課程使用。
目錄
第1章 概 論
1-1 自動控制之定義
1-2 自動控制之發展
1-3 自動控制在冷凍空調之應用
1-4 自動控制的必備要素
1-4-1 要控制什麼?
1-4-2 如何控制?
1-4-3 用什麼來控制?
1-4-4 什麼時候控制?
1-5 自動控制的基本型式
第2章 控制組件
2-1 感測元件
2-1-1 感測元件之種類
2-1-2 感測元件之規格及構造原理
2-1-3 感測元件之應用
2-2 轉換元件
2-2-1 轉換元件之種類
2-2-2 轉換元件之構造原理
2-2-3 轉換元件之規格
2-2-4 轉換元件之應用例
2-3 處理元件
2-3-1 處理元件之種類
2-3-2 處理元件之構造原理
2-4 控制元件
2-4-1 控制元件之種類
2-4-2 控制元件之構造原理
2-4-3 控制元件之規格
2-4-4 控制元件之應用
第3章 控制測量方法
3-1 測量的型式
3-1-1 直接測量
3-1-2 間接測量
3-2 感測元件之測量
3-3 轉換元件之測量
3-4 指示儀表
3-4-1 指示儀表之種類
3-4-2 指示儀表之構造原理
3-5 記錄儀器
3-5-1 記錄儀器的種類
3-5-2 記錄儀器之應用
第4章 控制系統
4-1 自動控制系統的分類
4-1-1 依有無回授訊號區分
4-1-2 依訊號性質區分
4-1-3 模糊理論(Fuzzy Control)
4-2 溫度控制系統
4-2-1 溫度控制系統之種類
4-2-2 溫度控制系統之應用
4-2-3 溫度控制系統應用實例
4-3 濕度控制系統
4-3-1 溫濕度控制系統之種類
4-3-2 濕度控制系統之應用
4-3-3 濕度控制系統應用實例
4-4 恆溫恆濕控制系統
4-4-1 恆溫恆濕控制系統之種類
4-4-2 恆溫恆濕控制系統應用實例
4-4-3 恆溫恆濕控制系統之應用
4-5 流量控制系統
4-5-1 流量控制系統之種類
4-5-2 流量控制之應用
4-5-3 流量控制應用實例
4-6 空氣淨化控制系統
4-6-1 空氣淨化控制之型式
4-6-2 空氣淨化控制系統之應用
4-6-3 空氣淨化控制應用實例
4-7 水質處理控制系統
4-7-1 水質處理控制系統之型式
4-7-2 熱交換器之類別
4-7-3 水質處理控制系統之應用
4-7-4 水質處理控制應用實例
4-8 空氣洗滌系統
第5章 冷凍空調自動控制實例
5-1 電氣式全年性溫濕度控制實例說明
5-2 電子式具有再熱器之溫濕度控制系統說明
5-3 氣動式全年溫濕度控制系統
5-4 氣動式A/H UNIT AIR WASHER自動控制系統
5-5 冰箱、冷凍庫、冷藏庫控制系統
5-6 窗型冷氣機、箱型冷氣機、除濕機控制系統
5-7 中央空調控制系統
立即查看
書名:自動控制(第四版)
作者:劉柄麟 / 蔡春益
出版社:全華
出版日期:2019/02/00
ISBN:9789865030377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文字簡要清晰,例題簡單,易於了解,適合初學自動控制之讀者作為參考用書。本書還附有高考考題及部分歷屆研究所考題,讓有意升學之同學能更加了解考題趨勢。適合大學、科大電機、機械科系「自動控制」課程或業界相關人士及有興趣之讀者使用。
本書特色
1.文字簡要清晰,適合初學自動控制之讀者作為參考用書。
2.本書內容例題簡單,易於了解。
3.本書附有高考考題及部分歷屆研究所考題,讓有意升學之同學能更加了解考題趨勢。
4.本書適合大學、科大電機、機械科系「自動控制」課程或業界相關人士及有興趣之讀者使用。
目錄
第一章 概論
1-1 控制系統之發展與展望
1-2 控制系統之定義及組成
1-3 控制系統之分類
1-3.1 開迴路與閉迴路控制系統
1-3.2 線性與非線性控制系統
1-3.3 時變與非時變控制系統
1-3.4 連續時間控制系統與離散時間控制系統
1-4 控制系統之設計程序
第二章 數學基礎
引言
2-1 複變數的觀念
2-1.1 複變數與複變函數
2-1.2 解析函數、極點與零點
2-2 微分方程式
2-3 拉氏轉換
2-3.1 拉氏轉換的定義
2-3.2 基本函數之拉氏轉換
2-3.3 拉氏轉換的重要定理
2-3.4 以部份分式展開法求反拉氏轉換
2-3.5 以拉氏轉換解線性常微分方程式
2-4 基本矩陣理論
2-4.1 矩陣的定義
2-4.2 矩陣的種類
2-4.3 矩陣之基本運算
2-4.4 凱立-漢米爾頓定理
第三章 控制系統的表示法
引言
3-1 微分方程式與轉移函數
3-2 方塊圖
3-3 信號流程圖
3-4 梅森增益公式
3-5 狀態方程式
3-6 狀態圖
3-6.1 由狀態圖求動態方程式
3-6.2 由狀態圖求轉移函數
3-7 轉移函數的分解
3-7.1 直接分解法
3-7.2 串聯分解法
3-7.3 並聯分解法
第四章 物理系統之數學模式
引言
4-1 電網路元件的模式化
4-2 電網路系統的方程式
4-3 機械元件的模式化
4-3.1 移動式元件
4-3.2 轉動式元件
4-4 機械系統的方程式
4-5 電機系統的方程式
4-5.1 場控式直流馬達
4-5.2 樞控式直流馬達
4-5.3 雙相感應馬達
4-6 轉換器
4-6.1 電位計
4-6.2 同步器
4-6.3 轉速計
4-6.4 增量編碼器
第五章 狀態空間分析
引言
5-1 狀態空間描述
5-2 狀態轉移矩陣
5-3 轉移函數矩陣、特性方程式與特性根
5-4 狀態方程式之解-狀態轉移方程式
5-5 轉換至相位變數標準式
5-6 對角化與約旦標準式
5-7 線性系統的可控制性
5-8 線性系統的可觀測性
第六章 控制系統的時域分析
引言
6-1 控制系統的典型測試信號
6-2 回授系統之穩態誤差
6-2.1 誤差常數法
6-2.2 誤差級數法
6-3 暫態響應性能規格
6-3.1 一階系統的暫態響應規格
6-3.2 二階系統的暫態響應規格
6-4 二階系統的步階響應
6-5 高階系統之主極點
第七章 控制系統之穩定度與靈敏度
引言
7-1 穩定度的定義
7-2 路斯-哈維次準則
7-3 相對穩定度分析
7-4 系統之靈敏度
第八章 根軌跡法
引言
8-1 根軌跡的基本觀念
8-2 根軌跡的作圖法則
8-3 根軌跡的作圖實例
第九章 控制系統的頻域分析
引言
9-1 線性非時變系統之頻率響應
9-1.1 頻率響應之性能規格
9-1.2 標準二階系統之頻域特性
9-2 波德圖
9-2.1 基本函數之波德圖
9-2.2 波德圖之作圖步驟
9-2.3 系統型態與大小對數圖之關係
9-3 奈氏穩定度準則
9-3.1 幅角原理
9-3.2 奈氏路徑
9-3.3 奈氏準則和F(s)=G(s)H(s)之奈氏圖
9-3.4 相對穩定度分析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