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混合班級的差異化教學 How to Differentiate Instruction in Mixed:Ability Classrooms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能力混合班級的差異化教學
How to Differentiate Instruction in Mixed-Ability Classrooms
原文作者:Carol Ann Tomlinson
作 者:湯林森
譯 者: 張碧珠 、 呂潔樺 、 賴筱嵐 、 蔡宛臻 、 黃晶莉
出版社別:五南
出版日期:2022/12/21(1版7刷)
ISBN:978-957-11-7447-1
書 號:1IXW
頁 數:160
開 數:16K
內容簡介
差異化教學一詞使用始於美國特殊教育領域,當時是為了因應特殊教育生回歸教育主流的融合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而有的語彙。然而,差異化教學既不是教學方法,也不是教學策略,而是一種教學與學習的哲學。其對教學的基本信念是:即使是同齡的學習者,在學習準備度、學習興趣、學習風格、生活經驗和教育經驗以及環境上而有所差異。差異化教學最重要的精神在於教師可以及時因應學生的需求以進行課室活動之調整。
以英語教學為例,英文閱讀能力強的學生在英語聽力表現上不一定也有一樣傑出的表現;英文寫作表達能力不好的學生並不代表他們的批判思考力較弱。因此教師進行教學之前,若能透過前測(pre-assessment)先瞭解學習者已具有的先備知識,那麼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即能提供孩子適當的協助。
學習興趣與學習動機有不可分的關聯性。若教師能利用孩子的興趣進一步讓他們學習要學的知識或技能,其學習興致會比單由教師講授來得有效。除此之外,學生的表達也有其偏好,有的喜歡口語表達,有的喜歡書寫,有的喜歡動手操作,而有的則喜歡以抽象觀念來表達其學習成果。這樣的學習風格指的是學習者個人在何種狀況下可以學得最好的狀態。事實上,教師有許多資源可以用來了解學生的學習概況,像多元智慧理論(Multiple intelligences)即提供許多面向供教師去瞭解自己的學生。
差異化教學並意味著教師在每一單元都需要進行,也不是每一個歷程、或教學步驟都得要進行差異化教學。差異化教學的進行與否端看學生需求來決定。相信老師們都相當瞭解不論是進行差異化教學教案設計,或是進班操作差異化教學,在在都在考驗其對班級學生的掌握度與教學策略應用的靈活度。這當中又以瞭解學生特徵與需求以及合作學習最為重要,因為這二項因素決定了教學內容、方法策略和組織形式的設計。
本書翻譯自Carol Anne Tomlison的How to Differentiate Instruction in Mixed-Ability Classroom,相信老師們在百忙之中閱讀後一定能夠對差異化教學有著明確的概念,對差異化教學更加拿捏得宜,那麼勢必能帶領學習者跨越其舒適區(comfort zone),並進一步助其把已知至未知這一歷程的學習做有效之連結。
目錄
序
第一章 差異化教學:孰是孰非
第二章 差異化教學之理論基礎
第三章 差異化教學教室中的教師角色
第四章 差異化教學教室內的學習環境
第五章 差異化教學教室的課室實況
第六章 管理差異化教學教室的策略
第七章 幫助家長瞭解差異化教學
第八章 依照學習者準備度的差異化教學
第九章 依照學習者興趣的差異化教學
第十章 依學習風格量身訂做的差異化教學
第十一章 學習內容差異化
第十二章 學習過程差異化
第十三章 學習成果差異化
第十四章 差異化教學的評量
後記
附錄 多元能力課堂中的差異化教學和管理策略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立即查看
喚醒你的設計魂:素養導向專題探究課程設計指南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喚醒你的設計魂:素養導向專題探究課程設計指南
ISBN13:9789575114459
出版社:高等教育
作者:卯靜儒;李姍靜;林威廷;陳心怡;黃盈婷
裝訂/頁數:平裝/160頁
規格:23cm*17cm (高/寬)
出版日:2020/11/01
中國圖書分類:小學課程
內容簡介
培養學生探究能力以成為自主的學習者,並且持續地終身學習,這是新課綱的精神,也是學生在因應快速變化的社會,如何在真實的情境生活時所必須具備的素養。學校與教師如何透過專題探究課程設計,引導學生產生有意義、深度的學習,讓學生習得面對未來挑戰的關鍵知識與通用技能,則是目前教育現場的重要課題。本書從理論基礎出發,到課程設計與教學,演練並累積實際課室操作的經驗。本書第一、二章說明什麼是專題探究課程?介紹專題探究課程的樣貌與架構;第三章至第五章以專題探究歷程的實作過程,分享課程設計與教學實施的實際經驗與例子;第六、七章重點在於討論專題探究課程的評量如何成為學生學習的支持,並提供有關學習歷程紀錄與評量設計的概念、工具及實例;最後第八章回到學生學習經驗,從學生學習回饋重新反思教師角色與課程意義。期望藉由本書的理論為經與實務為緯的寫作方式,可以幫助更多人瞭解專題探究課程的價值,喚起教師的設計魂,從專題引導的教學過程中,看到學生無限的可能。
目錄
第1章 什麼是專題探究課程?
第2章 專題探究課程:從哪裡開始?
第3章 專題探究實作(一):問題形成與文獻探詢
第4章 專題探究實作(二):資料蒐集與分析
第5章 專題探究課程中的學生討論與教師提問
第6章 專題探究課程中的學習紀錄簿
第7章 專題探究課程如何評量?
第8章 從學生學習回饋看教師角色與課程意義
立即查看
整合運用差異化教學和重理解的課程設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整合運用差異化教學和重理解的課程設計
系列名:課程、學習與教學
ISBN13:9789860744569
替代書名:Integrating 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 & Understanding by Design: Connecting Content and Kids
出版社:心理
作者:Carol Ann Tomlinson;Jay McTighe
譯者:侯秋玲
裝訂/頁數:平裝/240頁
規格:23cm*17cm (高/寬)
重量:420克
出版日:2022/01/19
中國圖書分類:教學
內容簡介
老師每一天都在奮鬥,想要帶給學生高品質的教學。然而,條目繁瑣的學科課程內容標準及伴隨而來的績效責任考試,讓許多教育者備受困擾,感覺教學被重新導向到可能把師生都搞得筋疲力盡的方向。教育者需要一個模式,一方面肯定課程標準的核心必要性,另一方面也確保學生真正理解學科內容並以有意義的方式應用所學。對許多教育者來說,重理解的課程設計(UbD)滿足了這樣的需求。
同時,老師們也發現,越來越難以忽略教室裡學生的多元差異,老師若是只給學生「上菜服務」一種課程(就算是優質的課程),卻沒考慮到學生多元不同的學習需求,通常沒有幾個老師會覺得他們的教學工作有效或令人滿意。對許多教育者而言,差異化教學(DI)提供了一個好架構,在規劃教學時納入學生的多元差異此一關鍵要素,來處理和滿足學生的多元學習需求。
本書整合這兩個模式,提供讀者全新觀點來看待教育者面對的兩大挑戰――在課程標準主宰的時代設計強而有力的課程,並確保各式各樣的學生在課業學習上都能成功。每個模式都強化另一個模式,重理解的課程設計主要是課程設計的模式,焦點放在我們教的是什麼(what);差異化教學主要是教學設計的模式,焦點放在我們教的是誰(who)、我們在哪裡教(where)及我們如何教(how)。本書作者告訴你如何整合運用逆向設計和差異化教學原則,打造能夠教導所有學生學習核心知識技能的課程與教學計畫。
以有意義的方式連結學科內容和學生,是老師每一天努力做到的事情。UbD和DI攜手合作,提供發展課程與教學的架構、工具和指導原則,幫助老師達成這個目標,帶給學生最好、最有效的教與學。
目錄
1 UbD和DI:不可或缺的夥伴關係
2 教學裡真正重要的是什麼?(學生)
3 學習裡真正重要的是什麼?(內容)
4 規劃成功學習時,真正重要的是什麼?
5 在多元差異的教室裡,考量學習的證據
6 結合UbD進行回應式教學
7 在多元學業能力的教室裡,為理解而教
8 評分與成績報告
9 整合UbD和DI看課程與教學
10 朝整合運用UbD和DI前進
附錄
參考文獻
立即查看
解嚴以來臺灣教育改革的省思 2008 <學富>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臺灣重大教育政策與改革的許諾及失落:批判性檢視 2021 <學富文化>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來!說我們的故事-幼教師專業成長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來!說我們的故事-幼教師專業成長
作者:幼兒教育改革研究會主編
開數:25
頁數:424
ISBN:9577025579
重量:525
出版日期:2003
書籍介紹
本書內容主要為現場幼教老師所陳述有關他們在現場成長的軌跡與成果。書中呈現促進幼教老師專業成長的管道有:讀書會、撰寫自傳或回憶生命史、撰寫省思日誌、參與兒童戲劇演出、教師團體討論群、教師間人際的溝通與合作、融合教育中特殊幼兒的處遇等。為減低理論與實務的落差,以及積極的建立起理論與實務間的橋樑,本書邀請幼教學者專家針對現場幼教老師的故事從理論的角度加以串連,成為理論與實踐的對話。本書還包括兩篇獲得幼改會傑出學術論文獎(佳作)的學術論文,分別探討幼稚園的方案教學以及幼稚園評鑑中幼稚園的轉變。本書可引發兩個層次的對話,一是讓現場教師看見自己的理論或自己行動後面的理論與意義(自己的經驗與自己的理論對話),二是協助幼教學者專家看見理論在現場的實踐(現場實務與學者理論的對話);三是引發更多的對話,使得故事不再只是個人的故事,而是大家的故事,進而成為建立我國幼教理論的故事(個人與幼教社群的對話)。
目錄
壹、教師專業成長
一、讀書會
二、日誌、劇團、小組討論
三、自傳敘寫
貳、人際關係
參、幼兒園的管理
肆、傑出論文
立即查看
改革教育學:起源、內涵與問題的探究 (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