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電機機械實習(3版)
作者:王孟輝
出版社:高立
出版日期:2019/05/00
ISBN:9789863782049
內容簡介
新編第三版中增加了數位電表之接線圖,使讀者能依照類比或數位電表進行實驗,同時也依照教學之重要性,重新編排各章順序大幅增加學習效果。
新書編排共分四個單元:
第一單元:先介紹變壓器實驗,因其實驗線路較為簡單,可使學生快速熟悉實驗設備及實驗方法。
第二單元:以三相和單相感應機為主,由於感應機的等效電路和變壓器類似,因此在學習上較為連貫。
第三單元:同步發電機實驗,可使學生區別感應電動機和同步電動機特性的差異。
第四單元:分別介紹各種直流電動機和發電機之實驗,透過實驗的比較可以充分了解各種直流機之特性。
目錄
變壓器特性實驗
實驗1 變壓器之預備實驗
實驗2 變壓器開路和短路實驗
實驗3 變壓器負載特性實驗
實驗4 變壓器並聯實驗
實驗5 變壓器三相接線
實驗6 變壓器相數變換實驗
實驗7 三相變壓器之開短路實驗
實驗8 變壓器溫升實驗
感應電動機特性實驗
實驗1 三相感應電動機之預備實驗
實驗2 三相感應電動機之無載與堵住實驗
實驗3 三相感應電動機之負載特性實驗
實驗4 三相感應電動機之速率控制
實驗5 單相感應電動機之特性實驗
實驗6 單相感應電壓調整器之特性實驗
同步發電機特性實驗
實驗1 同步發電機特性實驗
實驗2 同步電動機特性實驗
實驗3 同步發電機之並聯運轉實驗
直流機特性實驗
實驗1 直流機之預備實驗
實驗2 直流電動機之速率控制
實驗3 直流他激電動機之負載特性實驗
實驗4 直流分激電動機之負載特性實驗
實驗5 直流串激電動機之負載特性實驗
實驗6 直流複激電動機之負載特性實驗
實驗7 直流發電機之無載特性實驗
實驗8 直流他激發電機之負載特性實驗
實驗9 直流分激發電機之負載特性實驗
實驗10 直流串激發電機之負載特性實驗
實驗11 直流複激發電機之負載特性實驗
實驗12 直流分激發電機之並聯運轉實驗
立即查看
智慧型機器人 原理與應用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作(編/譯)者 : 林其禹‧郭重顯‧邱士軒‧李敏凡‧范欽雄‧林伯慎 著 出版年份 : 2021
ISBN : 9789864129348 書號 : 126562
幾色 : 1 規格 : 平裝
發行公司 : 高立 版權日期 : 2021/09/01
版次 : 初版四刷 頁數 : 544
智慧型機器人為高度跨領域技術之整合科技,其基本技術範圍涵蓋機械、電機、電子與資工等工程領域。為了讓讀者有效提升對智慧型機器人跨領域技術之學習,本書以智慧型機器人實務開發所必須使用到的理論與技術,分門別類加以整理與介紹。這些理論與技術涵蓋:運動機制、致動器、感測器、機器視覺、機器聽覺、輪式與雙足式機器人控制、導航和機器手臂等。此外,本書也針對RoboCup與FIRA兩大國際智慧型機器人足球賽加以介紹,讓讀者快速知道國際知名智慧型機器人賽事。
本書更以作者們參與的十個不同性質的研發案例,進行介紹與探討如何將智慧型機器人的原理和技術轉化為智慧型機器人或系統,以提升讀者進行開發智慧型機器人之實務研發能力。因此,本書之特色綜合如下:
以智慧型機器人實務開發為標的,將相關基礎理論與技術分成不同章節來介紹。理論與技術之內容和陳述考量了不同工程背景之學生的學習狀況,讓機械、機電、電子與資工等系所的學生都能使用。
作者群涵蓋多領域工程背景,且在智慧型機器人上具有多年研發經驗和傑出成果,在內容的安排和撰寫上更能契合智慧型機器人實務應用的需求,使本書達到理論與應用兼具之目的。
本書內容編排循序漸進,條理分明。章節內並附有範例及作業,提供便利及有效之學習機制。
本書提供十項智慧型機器人設計案例的詳細探討,內容豐富,讓有興趣研發智慧型機器人的讀者可以借鏡參考,進而提升開發智慧型機器人和系統之能力。
目錄
第1章 智慧型機器人基礎篇
第2章 運動機制
第3章 致動器
第4章 感測器
第5章 機器視覺原理與應用
第6章 機器聽覺
第7章 機器人控制
第8章 機器人導航
第9章 機器手臂
第10章 國際智慧型機器人競賽
第11章 智慧型機器人設計範例
英中文索引
立即查看
作(編/譯)者 : 陳維新 著 出版年份 : 2022
ISBN : 9789863783121 類別 : 能源概論
書號 : 323561 幾色 : 2
規格 : 16 發行公司 : 高立
版權日期 : 2022/02/01 版次 : 十版發行
頁數 : 464
為國內第一本闡述能源相關知識之書籍。
沒有艱澀難懂之方程式,以淺顯易懂文字說明能源相關知識。
包含最新的能源資料,能源資料豐富,參考來源眾多。
除對全球能源狀況加以描述外,對台灣的能源現況及未來展望亦加以說明。
包含能源管理法,使讀者得知國內能源法令狀況。
本書內容適用於各類領域之專業及通識課程。
目錄
Part 1 能源概論
Chapter 1 簡介
Chapter 2 能源概述
Part 2 非再生能源
Chapter 3 化石燃料
Chapter 4 核能
Part 3 再生能源
Chapter 5 太陽、風與地熱能
Chapter 6 水力發電與海洋能
Chapter 7 生質能
Part 4 氫能、發電與儲能
Chapter 8 氫能與燃料電池
Chapter 9 發電科技
Chapter 10 儲能技術
Part 5 環境議題
Chapter 11 能源與環境
附錄A 全國能源會議結論
附錄B 能源管理法
附錄C 再生能源發展條例
附錄D 能源單位換算表
參考文獻
相關
中英文索引
立即查看
自動控制
ISBN13:9786263282131
出版社:全華圖書
作者:姚賀騰
裝訂/頁數:平裝/528頁
規格:26cm*19cm*2.3cm (高/寬/厚)
重量:975克
版次:1
出版日:2022/06/16
中國圖書分類:自動控制工程
內容簡介
自動控制技術已經廣泛應用於自駕車、機器人、能源科技、智慧機械與智慧製造、交通、農業、化工、航太與航空等眾多領域,充分提升各領域效率,有效改善人類生活環境,提升人類生活品質與安全性。有鑑於近年來自控制控理論與技術對於未來生活會有重大影響,如何具有將自動控制觀念成功應用到各個不同領域的能力將是大學學生做研究與就業的重要能力。
本教材內容相當豐富,在建立為自動控制領域所用之基礎的前提下分成「自動控制導論」、「古典控制學的數學建模」、「古典控制學的系統描述」、「控制系統的時域響應分析」、「控制系統的穩定性與穩態誤差分析」、「根軌跡分析」、「線性系統的頻域響應」、「頻域響應的穩定性分析」、「控制系統的補償設計」、「現代控制學與狀態空間設計」等十大部分。本書的內容除了理論觀念外,亦搭配目前學術界與業界在自動控制最常用之電腦軟體Matlab進行分析與設計,將Matlab求解自動控制的各種程式融入到本書各章節中,透過Matlab求解與設計自動控制系統,相信對於讀者在未來做研究與解決實際工程自動控制問題會有很大幫助。
本書特色
1.本書內文豐富,說明完整扎實,理論講解詳細深入,並以實例搭配方塊流程圖,輔助說明自動控制原理。
2.內容介紹多種工業系統的自動控制,瞭解實際應用之處。
3.搭配MATLAB程式軟體,用電腦輔助運算驗證控制問題。
4.本書各章習題收錄台灣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協會「自動化工程師題庫Level 2」改編的考題。
目錄
CH1 自動控制導論
1-1 前言
1-2 自動控制的基本原理
1-3 工業系統的自動控制
1-4 控制系統的分類
1-5 控制系統的性能要求
1-6 控制系統的常見的外加作用訊號
1-7 控制系統的設計
1-8 MATLAB分析工具
CH2 古典控制學的數學建模
2-1 前言
2-2 控制系統的時域建模
2-3 拉氏轉換(Laplace transform)
2-4 控制系統之微分方程式求解
2-5 控制系統的轉移函數
2-6 常見元件或系統的轉移函數(選讀)
CH3 古典控制學的系統描述
3-1 系統方塊圖與方塊圖化簡
3-2 訊號流程圖的組成及性質
3-3 梅森增益公式
3-4 MATLAB 進行方塊圖化簡
3-5 控制系統建模實例(選讀)
CH4 控制系統的時域響應分析
4-1 時域響應分析的性能指標
4-2 一階系統的暫態響應分析
4-3 二階系統的時域分析
4-4 加入極(零) 點對於標準二階系統的影響
4-5 高階系統的時域分析
CH5 控制系統的穩定性與穩態誤差分析
5-1 線性系統的穩定性分析
5-2 穩態誤差計算
5-3 輸入干擾對穩態誤差影響
5-4 靈敏度分析
5-5 閉迴路與開迴路系統性能比較
5-6 控制系統時域響應實例(選讀)
CH6 根軌跡分析
6-1 根軌跡的基本概念
6-2 根軌跡繪製的基本法則
6-3 根軌跡繪圖與MATLAB 指令練習
6-4 開迴路加入極點或零點之根軌跡變化
6-5 根軌跡應用實例(選讀)
CH7 線性系統的頻域響應
7-1 頻域響應的基本概念
7-2 頻域響應的極座標圖(Polar diagram)
7-3 頻域響應的波德圖(Bode diagram)
7-4 頻域響應系統鑑別(system identification)
CH8 頻域響應的穩定性分析
8-1 奈氏穩定準則的基本概念
8-2 相對穩定性
8-3 閉迴路系統的頻域響應性能
8-4 尼可士圖(Nichols chart)
CH9 控制系統的補償設計
9-1 系統的補償問題
9-2 PID控制器參數調整
9-3 相位領先與落後補償器
9-4 相位領先與落後補償器之時域補償
9-5 相位領先與落後補償器之頻域補償
CH10 現代控制學與狀態空間設計
10-1 狀態空間中的系統描述
10-2 方塊圖與狀態空間
10-3 轉移函數的分解
10-4 從狀態方程式求解動態響應
10-5 全狀態回授的控制律設計
10-6 估測器設計
附錄
索 引
參考文獻
習題演練
立即查看
雲端運算應用與實務(第四版)4/e (4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雲端運算應用與實務
ISBN13:9786263283527
出版社:全華圖書
作者:黃正傑
裝訂:平裝
規格:26cm*19cm*1.5cm (高/寬/厚)
版次:4
出版日:2022/12/01
中文圖書分類:電腦;資料處理
內容簡介
本書目的在於提供雲端運算的基礎知識,讓讀者能了解雲端運算的概念、創新模式、技術應用與產品實務,並進一步介紹物聯網、巨量資料、人工智慧、智慧應用、物聯網等概念與發展。本書嘗試作為理解雲端運算應用、技術與實務的藍圖,提供讀者起點,進而可實作雲端服務與產品或研讀更艱深的雲端運算、巨量資料等相關技術。
本書特色
1.深入淺出介紹雲端運算的定義、服務模式與案例、技術類型與架構,並可簡單實作。
2.完整涵蓋雲端運算應用技術,包含︰參考架構、虛擬化技術、軟體架構設計、行動運算、巨量資料、人工智慧、資安管理、資料中心。
3.以實務為導向,提供學生從事相關管理或技術工作的基礎知識。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黃正傑
台灣大學資訊管理學博士。曾任職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協助雲端運算產業政策發展與市場趨勢分析。發表60餘篇產業研究報告與10數篇學術研究論文,並曾擔任經濟部雲端運算講座講師。現任職於國內某大型企業軟體廠商研發部門,協助前沿技術與產品發展。
目錄
第一章 企業IT環境與發展
1-1 企業IT發展沿革
1-2 企業IT軟硬體環境
1-3 企業IT軟硬體銷售模式
1-4 小結
第二章 雲端運算的演進與定義
2-1 雲端運算的演進
2-2 雲端運算的定義
2-3 小結
第三章 雲端運算對商業的影響
3-1 雲端運算對企業的影響
3-2 雲端運算對產業的影響
3-3 雲端運算的廠商布局
3-4 小結
第四章 雲端運算的趨勢與挑戰
4-1 雲端運算市場趨勢
4-2 雲端運算的應用趨勢
4-3 雲端運算挑戰與議題
4-5 小結
第五章 IaaS雲端運算服務模式、案例與應用
5-1 IaaS概念與應用
5-2 IaaS應用類型
5-3 Amazon Web Service服務案例
5-4 IaaS服務應用實作
5-5 小結
第六章 PaaS雲端運算服務模式、案例與應用
6-1 PaaS概念與應用
6-2 PaaS應用類型
6-3 Google APE服務案例
6-4 PaaS服務應用實作
6-5 小結
第七章 SaaS雲端運算服務模式、案例與應用
7-1 SaaS概念與應用
7-2 SaaS應用類型
7-3 Salesforce.com服務案例
7-4 SaaS服務應用實作
7-5 小結
第八章 雲端運算的施行與規劃
8-1 企業施行與規劃方式
8-2 企業規劃與施行案例
8-3 創新服務案例
8-4 小結
第九章 虛擬化技術與實務
9-1 虛擬化技術概念與發展
9-2 虛擬化技術類型與應用
9-3 伺服器虛擬化技術實務
9-4 桌面虛擬化技術實務
9-5 虛擬化環境的管理與實務
9-6 虛擬化產品實務
9-7 小結
第十章 雲端運算的軟體架構與設計
10-1 概念
10-2 多租戶架構的概念與發展
10-3 服務導向概念
10-4 微服務興起與發展
10-5 雲端軟體架構實現實務
10-6 小結
第十一章 行動運算的技術與實務
11-1 行動運算技術概念與發展
11-2 行動裝置平台類型與環境
11-3 行動開發與管理議題
11-4 行動運算產品與實務
11-5 雲端運算數位轉型案例
11-6 小結
第十二章 巨量資料技術與實務
12-1 巨量資料處理技術的概念與發展
12-2 巨量資料模型的類型與應用
12-3 巨量資料檔案系統的類型與應用
12-4 巨量資料處理引擎的類型與應用
12-5 巨量資料分析類型與應用
12-6 巨量資料處理產品實務
12-7 巨量資料應用實例
12-8 雲端運算數位轉型案例
12-9 小結
第十三章 人工智慧的應用與案例
13-1 人工智慧概念與發展
13-2 機器學習概念與類型
13-3 深度學習概念與類型
13-4 人工智慧產品實務
13-5 雲端運算數位轉型案例
13-6 小結
第十四章 智慧科技的應用與案例
14-1 智慧科技概念與發展
14-2 元宇宙成虛實融合科技
14-3 智慧城市應用案例
14-4 智慧企業應用案例
14-5 智慧家庭應用案例
14-6 雲端運算數位轉型案例
14-7 小結
第十五章 雲端運算的資安管理與實務
15-1 雲端運算的資安管理概念與發展
15-2 雲端運算的營運面資安管理
15-3 雲端運算的治理面資安管理
15-4 資安即服務
15-5 智慧科技物聯網資安管理
15-6 小結
第十六章 雲端運算資料中心的趨勢與實務
16-1 資料中心的概念與發展
16-2 雲端運算資料中心趨勢
16-3 雲端運算資料中心實務
立即查看
【中文翻譯書】
書名:電力電子學
原文書名:Power Electronics
譯者:歐勝源
作者 : Daniel W. Hart
出版社:東華
ISBN:9789861577982
內容簡介
本書為電力電子技術領域之基礎教材,全書共有十章,主要針對大學部初學電力電子技術之學生所設計,內容全面、廣泛而循序漸進。書中除了講述電力電子技術之基礎知識,亦詳盡回顧在電子電路及電路學中與電力電子學相關的理論與分析,包含電路基本原理、開關電路之原理、波形分析、傅立葉級數、功率概念與計算等等,特別是在書中第一、二章之系統性整理,而之後各章節亦有補充說明,為初學者搭起一座進入電力電子領域之橋樑。
初學者或未能實作電力電子電路者,可藉由電腦軟體來模擬電路動作與顯示電路各元件波形,以快速瞭解與驗證各種轉換器電路之操作原理,並且進一步加深書中所闡述的理論分析,因此本書內容對PSpice模擬軟體亦多所著墨,尤其在各章後面皆有相關電路的模擬演練,幫助讀者逐步熟習軟體模擬之環境。
本書特色
本書以最簡潔的描述,引導讀者以最快的速度掌握電力電子技術領域之各類轉換器,舉凡使用閘流體之整流器(第三、四章)、各類基本轉換器(第五、六章)、電源供應器(第七章)、變頻器(第八章)之動作分析與設計要點,以及較為進階的諧振式轉換器(第九章),乃至於在電力電子電路實體研製實務上所需的緩衝器電路與散熱片之概論與設計,均含括在內。為使讀者能夠瞭解完整的轉換器之研製,書中從電路元件挑選及電路分析設計,乃至電路損失分析、小訊號模型之建立、輸出調節所需之回授補償電路設計,也都有一系列的講述。
本書的主要特色如下
.涵蓋理論、分析與設計
.以清晰、易懂的方式說明轉換器、整流器、電路設計等概念
.PSpice 電腦模擬技術之圖解範例
目錄
Chapter 1 緒論
Chapter 2 功率之計算
Chapter 3 半波整流器
Chapter 4 全波整流器
Chapter 5 AC電壓控制器
Chapter 6 DC-DC轉換器
Chapter 7 DC電源供應器
Chapter 8 變頻器
Chapter 9 諧振式轉換器
Chapter 10 驅動電路、緩衝器電路以及散熱片
附錄A 一些常用波形的傅立葉級數
附錄B 狀態空間平均法
附錄C 常用功率與轉換器之方程式
索引
立即查看
空調工程與設計-含供暖與通風(英文版才有光碟)(Heating, Ventilating, and Air Conditioning)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中文翻譯書】
書名 : 空調工程與設計-含供暖與通風 第五版 (有膠膜)
原文書名:Heating, Ventilating, and Air Conditioning Analysis and Design
原文作者:Faye C. McQuiston
中文譯者:黃瑞隆
ISBN:9789864120277
本書特色
屬於全新改版 HVAC 系統設計實務的一本書。
作為第五版的本書是參照最近 ASHRAE 標準,提供完整且新穎的供暖、通風與空調之教學資料,建中有最新的負荷估算,室內空氣品質程序以及與臭氧層破壞有關的議題。而且本書藉由大量的例題,很詳細地教導讀者如何將觀念應用到實務上。
此第五版的特點如下:
整本書同時採用 SI制與英制。
冷房負荷估算法依照新的 ASHRAE 準則所建議,已修訂成最新的熱平衡法。
增加管路設計單元。
增加地源熱泵系統、鍋爐以及利用低溫外氣的免費供冷系統設計之探討。
增加液體管路系統有關除氣的新資料。
本書內容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空調系統
第三章 濕空氣性質與各種空調處理過程
第四章 舒適與健康 ─ 室內環境品質
第五章 建築構組件內的熱傳遞
第六章 太陽輻射
第七章 暖房負荷
第八章 冷房負荷
第九章 能源估算
第十章 流動、泵及管路設計
第十一章 空間空氣擴散
第十二章 風扇及建築物內空氣分配
第十三章 直接接觸熱質傳
第十四章 熱交換器
第十五章 冷凍
附錄 A 熱物理性質表
附錄 B 氣象資料
附錄 C 鋼管與銅管數據
附錄 D 各種物理量的單位轉換因數
英中文索引
立即查看
管線設計與安裝
ISBN13:9786263662353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作者:溫順華
裝訂/頁數:平裝/432頁
規格:25.7cm*19cm*2.2cm (高/寬/厚)
重量:880克
版次:3
出版日:2023/07/10
內容簡介
每棟建築物完成時都需要配水管、瓦斯管及汙水排放管,且任何工廠蓋廠之初期,原料之輸送、過程之反應、成品之送出等都需要管線,配管之重要性並不亞於任何一門理工學院的學科專業。惟目前實務上均仍是以師徒傳承的方式,並無較有系統化的教學。本書即提供所有想進入配管領域的工程師最好的參考學習用書,讓大學工學院或職業學校畢業之學生,藉由此書做為基礎入門,並可創造更好的就業機會。
目錄
第一章 管線設計概論
1.1 管線系統
1.2 管線設計之流程
1.3 管道與管件產品
1.4 安全操作之工程設計應注意事項
第二章 管與管件
2.1 鋼管的規格
2.2 抽製管的規格
2.3 管的材料
2.4 管件接合法
2.5 管件的分類及其功能
2.6 管的連接法
2.7 一般配管用鋼製標準厚度溶接式90°,45°彎頭
2.8 一般配管用鋼製特殊厚度溶接式90°,45°彎頭
2.9 一般配管用鋼製標準厚度溶接式180°彎頭
2.10 一般配管用鋼製特殊厚度溶接式180°彎頭
2.11 一般配管用鋼製標準厚度溶接式同徑三通
2.12 一般配管用鋼製特殊厚度溶接式同徑三通
2.13 一般配管用鋼製標準厚度溶接式異徑三通
2.14 一般配管用鋼製特殊厚度溶接式異徑三通
2.15 一般配管用鋼製特殊厚度溶接式異徑三通
2.16 一般配管用鋼製標準厚度溶接式大小頭
2.17 一般配管用鋼製標準厚度溶接式大小頭(續)
2.18 一般配管用鋼製標準厚度溶接式大小頭(續)
2.19 一般配管用鋼製標準厚度溶接式大小頭(續)
2.20 一般配管用鋼特殊準厚度溶接式大小頭
2.21 一般配管用鋼特殊準厚度溶接式大小頭(續)
2.22 一般配管用鋼標準厚度溶接式管帽
2.23 一般配管用鋼特殊準厚度溶接式管帽
2.24 一般配管用鋼標準厚度溶接Y型三通
2.25 一般配管用鋼標準厚度溶接Y型同徑三通
2.26 一般配管用不鏽鋼標準厚度溶接90°,45°彎頭
2.27 一般配管用不鏽鋼標準厚度溶接三通
2.28 一般配管用不鏽鋼標準厚度溶接異徑三通
2.29 一般配管用不鏽鋼標準厚度溶接異徑三通
2.30 一般配管用不鏽鋼標準厚度溶接異徑三通
2.31 一般配管用不鏽鋼標準厚度溶接大小頭
2.32 一般配管用不鏽鋼標準厚度溶接大小頭
2.33 一般配管用不鏽鋼標準厚度溶接大小頭
2.34 一般配管用不鏽鋼標準厚度溶接管帽
2.35 90° Mitres Bend二段式
2.36 90° Mitres Bend三段式
2.37 45° Mitres Bend一段式
2.38 45° Mitres Bend二段式
第三章 閥門與法蘭
3.1 重要的閥門
3.2 法蘭
3.3 法蘭連接種類與規範
3.4 閥門之連結
3.5 閥門之外型尺寸圖
第四章 管線細部設計步驟
4.1 管線設計相關之規範和標準
4.2 管線設計相關之管材規範和標準
4.3 管線流程圖(P & ID)(範例)
4.4 管線編號方法(範例)
4.5 設備總表(範例)
4.6 繪製設備位置平面圖(範例)
4.7 設備位置立面圖(範例)
4.8 管線吊架間距及管線重量表
4.9 管線號碼表(流水號)(範例)
4.10 管線平面、立面圖之表示法
4.11 管線平面圖法蘭連結之表示法
4.12 管線與閥門尺寸標示法
4.13 等角立體單線圖
4.14 管段圖之畫法
4.15 平面配置圖實例
4.16 依上圖之平面配置圖所繪製之等角立體單線圖實例
4.17 管件及閥門在平面圖之標示法
4.18 管路保溫
4.19 配管平面圖設計
4.20 管線分歧表
4.21 焊接的定義與分類
4.22 焊接符號之標註位置
4.23 焊接符號補充說明
4.24 配管安裝方法與要求
4.25 管線支撐之製作及安裝要點
4.26 管線支撐在安裝後,試壓前之檢查事項
4.27 管線支撐在試壓後之檢查事項
4.28 機械式防震器之檢查項目
4.29 剛性吊架及拘束支撐
第五章 管道支撐架及吊架
5.1 支撐位置之確定
5.2 支撐架固定方式
5.3 吊管架及支架間距(參考)
5.4 管支撐架荷重計算
5.5 配管注意事項
5.6 各項支撐種類
第六章 管線系統的應力分析
6.1 管線應符合下列條件
6.2 管線之膨脹環
6.3 在分析中,計算了系統荷載作用下的回應
6.4 伸縮接頭及防震接頭之品管要求
6.5 應力強度極限和材料疲勞(以矩形截面四方管為例)
6.6 管線產生應力之各種情況及原因
6.7 簡單的溫度膨脹應力分析法(懸臂樑法則)
6.8 管線90°彎曲時產生之力矩及應力情況
6.9 計算管道線路容許熱膨脹
6.10 管道應力分析和柔性設計
6.11 管道應力分析專業的職責
6.12 管線壁厚計算
6.13 管線二固定點間臨界長度之計算公式
6.14 管道支架設計
6.15 確定管道支架位置的要點
第七章 泵浦
7.1 管線口徑之選取
7.2 泵浦進出口配管標準圖
7.3 配件說明
7.4 泵浦入口比速率問題
7.5 泵浦之有效吸入口揚程
7.6 泵浦的種類
7.7 泵浦最小流量(Min Flow)要求基準
7.8 泵浦配管時應注意事項
7.9 一般配管設計應注意事項
7.10 SINGLE PHASE LINE PRESSURE DROP CALCUATION(單相線流壓力降計算)
第八章 熱交換器
8.1 管子熱傳
8.2 盤管與夾套式熱交換器
8.3 殼管熱交換器
8.4 管程與殼程
8.5 管束的排列方式
8.6 熱交換器設計計算書(參考)
8.7 管嘴、槽體及端板之補強(參考)
8.8 熱交換器之流體流動型態
8.9 熱交換器選擇考量因素
8.10 鰭管熱交換器
8.11 板式熱交換器
8.12 夾層與盤管熱交換器
8.13 管箱蓋
8.14 熱交換器強度計算例(參考)
第九章 建築給排水衛生設備工程
9.1 材料設備規範相關法規
9.2 材料設備規範
9.3 相關施工法規(節錄)
9.4 施工要領
9.5 品質管理標準
立即查看
最新圖解電工法規(上、下不分售)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內容簡介
電工法規為電氣工程施工之法律依據及施工方法之藍本,從事電氣工程人員必須仔細研讀的一門知識,它的重要性有如要開車,一定要先了解交通規則的道理是相同的。
我國電工法規早在民國50年初,依據電業法第44條所編定的,因應時代進步,其間經過多次修改,本書為最新版本,筆者從事電氣工程已有30餘年,並在大專院校擔任教職,本書將工作及教學經驗對法規之條文規定加以說明、整理,讓讀者很容易了解條文之內容及施工之規定。
我國證照制度自民國60餘年開始,電匠檢定歷史最久,後來也有室內配線、工業配線技能檢定,及目前最新之用電設備檢驗技術士,其命題範圍均以電工法規為主體,本書將歷年命題之重點及各條文之重點加以整理,讓讀者掌握重點,輕易通過各種技能檢定。
本書為供給電氣工程施工參考及訓練參加檢定人員之最好教材,為理論與實際並用,故將電工常識原理、電機機械之重點整理一併編入,資料豐富,容易閱讀。
本書編輯校核雖力求謹慎、完美,如有疏漏之處,尚祈各位先進不吝指正,待再版時修訂之,是所至盼。
目錄
附錄一 屋內配線設計圖符號
附錄二 電力公司供電系統
第一篇 屋內線路裝置規則
第一章 總則
通則
名詞釋義
電壓
電壓降
導線
安培容量
電路之絕緣
接地
低壓開關
過電流保護
漏電斷路器之裝置
配(分)電箱
導線之標示及應用
第二章 電燈及家庭用電器具
通則
花線
分路與幹線
放電管燈
屋外電燈裝置工程
第三章 低壓電動機、電熱及其他電力工程
通則
低壓電動機
電熱裝置
電焊機
低壓變壓器
低壓電容器
第四章 低壓配線方法
通則
磁夾板配線
磁珠配線
木槽板配線
金屬管配線
非金屬管配線
電纜架裝置
低壓PVC電纜、交連PE電纜、EPR電纜
鉛皮電纜配線
MI電纜裝置
導線槽配線
匯流排槽配線
燈用軌道
金屬可撓導線管
合成樹脂可撓管
第五章 特殊場所
通則
危險氣體或蒸氣
塵埃場所
危險物質存在場所
火藥庫等危險場所
發散腐蝕性物質場所
潮濕場所
公共場所
第六章 特殊設備及設施
電器醫療設備
特別低壓設備
隧道礦坑之設施
臨時燈設施
電動車輛充電系統
太陽光電發電系統
第七章 高壓受電設備、高壓配線及高壓電機器具
通則
高壓受電裝置
高壓配線
高壓變壓器
高壓電動器
高壓電容器
避雷器
第八章 進屋線及電度表工程
通則
接戶線施工要點
電度表裝置
第八章之一 地下配線
第九章 屋內線路設計圖符號
第十章 附則
第二篇 專任電氣技術人員及用電設備檢驗維護業管理規則
第三篇 電器承裝業管理規則
原價:
1998
售價:
1765
現省:
233元
立即查看
作(編/譯)者 : 張英彬 編著 出版年份 : 2019
ISBN : 9789864129416 類別 : 電力電子學
書號 : 202052 幾色 : 2
規格 : 16K 發行公司 : 高立
版權日期 : 2019/10/01 版次 : 四版三刷
頁數 : 512
本書內容安排除了循序漸進、深入淺出、詳細介紹電力電子之基本功率元件、電力轉換器、UPS、LED 直流截波器與電路分析外,尚有電腦輔助軟體 IsSpice 模擬,驗證學理探討之能力。
目錄
第一章 簡 介
第二章 功率二極體與整流器
第三章 可控式整流器
第四章 交流電壓控制器
第五章 直流截波器
第六章 脈波寬度調變型變流器
第七章 變頻器
第八章 諧振式轉換器
參考資料
英中文索引
立即查看
電動機控制與模擬【附PSIM 9.0模擬檔案光碟】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電動機控制與模擬【附PSIM 9.0模擬檔案光碟】
ISBN13:9789864307432
出版社:新文京開發出版
作者:蔡明發
裝訂/頁數:平裝/327頁
附件:CD
規格:26cm*19cm*1.7cm (高/寬/厚)
重量:698克
版次:1
出版日:2021/09/01
中國圖書分類:發電機械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解說由淺入深,易讀易懂,全書分為六個單元,前面五個單元介紹各種馬達的旋轉原理、數學模型及其轉移函數方塊圖,並利用PSIM模擬軟體工具建構各種馬達的相變數模型,以仿真一個實際的馬達連接至變頻器功率電晶體電路,以便於利用該模擬軟體進行馬達特性的模擬分析。
電動機,即為馬達,應用非常廣泛,不僅許多家庭電器和工業應用產品都要使用馬達來驅動,需藉由馬達來驅動的電動車輛也將成為交通工具的主流。因此,學習馬達的工作原理與驅動技術對電機與相關科系的大專學生是相當重要的,電動機控制領域以基本物理運動力學與工程數學為基礎,概括電路學、電機機械、自動控制與電力電子學等科目的應用,是一個整合性的課程。
作者累積二十餘年任教電動機控制與實務課程的教學心得與經驗,深諳學生學習需求,編寫成這本結合理論與實務的教科書,可作為大專院校電機、電子、機械暨其相關科系電動機控制課程的教材,亦可作為工程師與研究人員研發參考之用。
隨書附贈光碟內含各單元之PSIM(9.0 版)模擬檔案,讀者可對照附錄C之說明,對應書本進行運用。各章習題附QR Code提供讀者掃描下載觀看解答,方便自學讀者研讀。
目錄
Chapter 01 直流馬達
1.1 前言
1.2 直流馬達工作原理與數學模型
1.3 直流馬達建模與模擬分析
1.4 直流馬達PWM 控制
1.5 直流馬達閉迴路回授控制
習題一
Chapter 02 步進馬達
2.1 前言
2.2 步進馬達驅動原理
2.3 步進馬達之數學模型
2.4 步進馬達之模型建構與模擬驗證
習題二
Chapter 03 無刷直流馬達
3.1 前言
3.2 無刷直流馬達之工作原理
3.3 無刷直流馬達之數學模型
3.4 無刷直流馬達120 度驅動之模型建構與換相控制
3.5 無刷直流馬達180 度驅動之模型建構與換相控制
3.6 無刷直流馬達PWM 控制
3.7 無刷直流馬達電流控制器設計
3.8 無刷直流馬達轉速控制器設計
3.9 無刷直流馬達位置控制器設計
習題三
Chapter 04 永磁同步交流馬達
4.1 前言
4.2 永磁同步馬達之工作原理與數學模型
4.3 永磁同步馬達之PSIM 模擬模型建構與驗證
4.4 永磁同步馬達之正弦波寬調變(SPWM)方法
4.5 座標轉換
4.6 永磁同步馬達之d-q 模型
4.7 永磁同步馬達之向量控制
4.8 PWM 訊號死區時間的加入
4.9 伺服馬達與作為負載的動力計連結模擬驗證
4.10 永磁同步馬達轉速與電流FOC 數位控制
習題四
Chapter 05 交流感應馬達
5.1 前言
5.2 交流感應馬達原理
5.3 交流感應馬達數學模型
5.4 相變數模型建構與驗證
5.5 感應馬達之d-q 模型
5.6 感應馬達向量控制
5.7 感應馬達伺服控制
5.8 感應馬達轉速與電流FOC 數位控制
習題五
Chapter 06 空間向量波寬調變
6.1 前言
6.2 空間向量波寬調變原理
6.3 非對稱七段式切換調變方法
6.4 非對稱五段式切換調變方法
6.5 對稱性切換SVPWM
習題六
附錄
附錄A 工程數學基礎
附錄B 控制系統基本概念
附錄C 光碟片各單元PSIM 模擬檔案
參考文獻
立即查看
【簡介】
實習一 小型直流電動機驅動控制實習
實習二 小型直流電動機正反轉驅動控制實習
實習三 D/A 轉換器驅動控制實習
實習四 小型直流電動機轉速相位控制實習
實習五 步進馬達驅動控制實習
實習六 步進馬達位置控制實習
實習七 變頻器驅動實習
實習八 變頻器負載控制實習
實習九 小型直流馬達閉迴路控制實習
實習十 可程式控制器應用實習
實習十一 直流伺服馬達驅動控制系統實習
實習十二 直流伺服馬達定位控制實習
實習十三 直流馬達閉迴路相位控制實習
實習十四 單相感應馬達相位控制實習
實習十五 交流無刷伺服馬達驅動實習
實習十六 感應伺服馬達速度驅動實習
附錄 A 變頻器操作說明
附錄 B 常用 IC 接腳圖
附錄 C 步進電動機驅動 IC
【目錄】
立即查看
電動機控制 : 馬達驅動器理論及實作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目錄】
第一部份 電動機控制基本理論及實作
第一章 步進馬達驅動系統
第二章 直流馬達驅動器-直流伺服放大器
第三章 直流馬達驅動器-截波器
第四章 直流馬達驅動器-控制整流器
第五章 感應馬達驅動系統
第六章 超音波電動機
第二部份 電動機控制實習-機台實驗
實驗一 量測儀器操作講解
實驗二 步進馬達 1 相、2 相及 1-2 相激磁控制
實驗三 伺服馬達 PWM 控制裝置
實驗四 無刷馬達位置控制
實驗五 感應馬達 PAM 變流器速度控制
實驗六 感應馬達 PWM 變流器速度控制
實驗七 雙象限截波器直流馬達速度控制
實驗八 單相相位控制換流器
實驗九 三相相位控制換流器
實驗十 交流無刷伺服馬達控制
實驗十一 直流伺服馬達控制
作 業
參考資料
立即查看
交流電機控制與仿真技術:帶你掌握電動車與變頻技術核心算法 (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除了詳細剖析感應電機、永磁同步電機與BLDC直流無刷電機的原理、運作機制以及控制策略,還包含了大量的MATLAB/SIMULINK電腦仿真範例程式供讀者使用,幫助讀者在理論與實務之間建立橋梁,並培養物理直覺與控制系統思維框架,此外,也涵蓋許多實務議題,如PWM變頻器模型、電機參數自學習算法、控制回路設計技術、無速度感測器技術、弱磁控制法、標么系統等,全部皆佐以MATLAB/SIMULINK進行模擬與驗證,讓讀者可以從本書獲得寶貴的知識與交流電機控制理論的實踐能力。
【目錄】
目錄
第一章 導論
1.1 交流電機驅動器的發展歷程
1.2 電機驅動的負載類型
1.3 交流電機驅動器性能指標
1.4 交流馬達驅動器全球市場概況
1.5 電機相較於傳統內燃機的優勢
1.6 交流電機控制關鍵技術
1.7 結論
第二章 三相交流電機空間向量模型
2.1 直流分激式馬達原理
2.2 空間向量表示法
2.3 Clarke轉換(abc to αβ)
2.4 Park轉換(αβ to dq)
2.5 三相鼠籠式感應馬達空間向量模型
2.6 三相永磁馬達空間向量模型
2.7 結論
第三章 三相交流馬達磁場導向控制
3.1 鼠籠式感應馬達磁場導向控制
3.2 永磁同步馬達磁場導向控制
3.3 結論
第四章 PWM Inverter模型
4.1 使用SPWM的單相半橋Inverter
4.2 使用SPWM的單相全橋Inverter
4.3 使用SPWM的三相VSI模型
4.4 使用三次諧波注入調變的三相VSI模型
4.5 加入偏移值調變的三相VSI模型
4.6 空間向量調變法(SVPWM)的VSI模型
4.7 考慮死區效應的VSI模型
4.8 結論
第五章 其它控制議題
5.1 交流電機速度無感測器技術
5.2 永磁同步馬達參數自學習技術
5.3 交流電機弱磁控制技術
5.4 標么系統(Per-Unit System)
5.5 控制器設計
5.6 單電阻三相電流重建技術
第六章 直流無刷馬達(BLDC)控制技術
6.1 直流無刷馬達控制原理
6.2 直流無刷馬達控制系統模擬
6.3 直流無刷馬達弱磁控制技術
6.4 分離電源轉換器BLDC驅動架構
6.5 結論
附 錄 使用Model Linearizer自動找出SIMULINK控制系統波德圖
立即查看
書名:電機驅動控制實務
作者:羅永昌
出版社:高立
出版日期:2018/02/01
ISBN:9789863781578
內容簡介
本書針對電機驅動控制實務,應用深入淺出方式建立視覺化可攜式模組,以簡化學習歷程,方便了解電機驅動控制的原理、特性與方法,提升學習興趣。
分成十五單元,內容涵蓋永磁式直流馬達、感應馬達、直流無刷馬達等數學模組的建立與控制,以及馬達驅動級功率開關切換方式的建立。
各單元內容分成實驗目的、相關知識、實驗步驟與紀錄、與問題討論,使學習者能夠以簡單扼要方式理解自我學習狀況並反覆的自學。
可供電機、機械、機電整合等專長的學生使用,也可供相關產業界的工程師參考。
目錄
單元1 脈寬調變直流截波器模組的建立
單元2 永磁式直流馬達的自由加速
單元3 永磁式直流馬達的四象限閉迴路速度控制
單元4 永磁式直流馬達的四象限閉迴路位置控制
單元5 正弦波寬調變 (SPWM) 以及正弦加三次諧波波寬調變模組設計
單元6 六步方波調變模組之設計
單元7 電壓空間向量波寬調變 (VSVPWM) 模組設計
單元8 感應馬達數學模組的建立與加載
單元9 感應馬達V/f自由加速控制
單元10 感應馬達V/f閉迴路速度控制
單元11 感應馬達V/f閉迴路定位控制
單元12 直流無刷馬達數學模組的建立與加載
單元13 直流無刷馬達自由加速
單元14 直流無刷馬達閉迴路速度控制
單元15 直流無刷馬達閉迴路定位控制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