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嚥機轉:以臨床解剖及生理學探討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吞嚥機轉:以臨床解剖及生理學探討
作者:吳崇珮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9
條碼:9789579282574
簡介:
本書從吞嚥的解剖及生理學開始,循序漸進地為讀者介紹口腔期、咽部期、食道期的運作過程,並探討吞嚥正常者及吞嚥困難者在吞嚥機轉上的異同。此外,作者進一步分析吞嚥困難的神經性病因與結構性病因,並為讀者延伸說明動作學習理論的概念。在吞嚥的診斷與處置方面,作者詳細描述各類影像診斷方法及治療策略。在著重理論架構及強調實證研究的同時,亦極其重視研究結果的未來發展與應用。全書提供清晰易懂的全彩圖表、重點摘要、學習問題,有助於讀者理解章節內容並加以內化,是一本適合各醫療領域人員閱讀的吞嚥專書。不論是醫師、護理師、語言治療師、營養師、藥師與心理師,都能從本書獲得完整的吞嚥基礎知識,進而對吞嚥照護有更明確的努力方向。
序言:
本書介紹 (Introduction)
之所以會出版Clinical Anatomy of Physiology of the Swallow Mechanism的修訂版,是由於吞嚥困難及其處置相關的學問永無止境的增加。雖然參與吞嚥的構造本身並沒有改變,和2005年之前的初版所述內容並無二致,然而我們對吞嚥生理功能的概念與認識,以及各構造之間如何去協同運作的了解已進步許多。我們深信吞嚥困難的診斷及處置必須以對呼吸消化系統的觀察、推斷或生理假說作為基礎。自第一版出版後,此領域各方面已有大幅成長,包括生理現象的測量及影像的證據基礎、較多樣本數的研究、結合語言治療、醫學、護理、職能及物理治療及影像科技的跨專業領域的合作也隨之增加。
本書的章節安排
(Organization Of Clinical Anatomy & Physiology Of The Swallow Mechanism)
如同在初版中,我們將修訂版的內文以促進臨床思考的方式編排,使章節能引導讀者了解在診斷評估上會遇到的結構以及功能。首先從口腔(第一章)開始,這部分可能可以視診來評估,接下來的章節是咽部(第二章)及食道(第三章),這部分可能需藉由放射影像和內視鏡評估。第四章則是探討吞嚥的控制,並由中樞神經系統的角度整合前面三個章節所提到的內容,並提及可能會改變吞嚥過程的正常變異及外在影響因素,因為這些情形可能在臨床上遇到。第五章則詳細介紹了吞嚥機制的常規臨床評估和影像技術,也涵蓋了放射學的範圍。在一個強調多專業教育模式對病患有較佳效果的醫療保健環境下,團隊中成員對其他成員的專業有基本的認識也變得愈來愈重要。第六章與第七章中闡述成人常見的異常問題以及其吞嚥受影響時背後的生理意義。第八章和第九章則檢視現今處置方法的生理意義。
第二版中的新增內容 (New To The Second Edition)
第二版的內容作了大幅更改,而這些更改是基於在初版出版後,我們從許多老師及學生那邊收到的回饋,這使我們感到非常開心。由於這本書是以解剖及生理為主的教科書,視覺呈現的提升被認為是最重要的,這些視覺提升包含了彩圖風格線條的一致性;為了協助學生學習,我們將顯示不同位置角度的截面圖、額外也加入了用來增加吞嚥構造視覺呈現的圖片,我們將這些圖片的重點放在頭部、頸部及胸腔之間的交互關係。並且額外加入神經支配、動靜脈血液供應及淋巴系統的影像及繪圖,這些都收錄在附錄B中。文字上的修正則包括了第四章正常吞嚥的控制內容的大幅擴充,擴充內容包含了詳細的吞嚥及其整合呼吸控制的神經生理。另外,共有兩個新章節:代償性治療策略的生理基礎(第八章),以及復健性治療策略的生理基礎(第九章),這兩個新章節重塑了處置方法的一些概念。關於本書的主要的研究參考資料皆已更新,可提供支持教科書內容的實證依據。
如何使用本書(How To Use This Text)
我們用平易近人的文字撰寫本書,並適當地穿插了醫療從業人員使用的專業術語。在每個章節中,皆設有臨床筆記表框以提供一些有趣的臨床案例,讓第一線照護人員了解一些常見或不常見的臨床表現及有益於進行臨床決策的資訊。為了幫助讀者掌握每一章的重點,各章也附有學習目標,可於教學時或自學時使用。我們同時也更新了每章的學習問題,並鼓勵讀者在臨床執行醫療決策時,能將解剖與生理的因素考慮進去,而這些學習問題的答案收錄於附錄C中。我們衷心希望如此能鼓勵並促成自動自發的學習。而當您循序漸進地閱讀每一個章節和主題時,我們也相信使用一個個假說驗證的科學方法來導入新知識,可協助您在職涯中建立強大的分析能力。
在發展及厚實您在吞嚥困難診斷與處置方法的能力的同時,我們也期盼您能在本書中及時地找到相關且能激發思考的資訊。
Kim Corbin-Lewis
Julie M. Liss
目錄:
第二版序言 ix
關於作者群 xiii
致謝 xv
審閱者 xvii
譯者序 xix
Chapter 1 口腔吞嚥構造之檢視 1
吞嚥的階段 2
吞嚥機轉的結構性架構 2
口腔內結構之視診 13
感覺受器 45
總結 46
學習問題 47
參考資料 48
Chapter 2 咽部吞嚥構造之檢視 51
咽部解剖學 55
吞嚥與呼吸 77
總結 79
學習問題 80
參考資料 80
Chapter 3 食道吞嚥構造之檢視 83
食道的結構 85
食道的神經支配 90
食道生理學 100
食道壓力測試 108
總結 110
學習問題 110
參考資料 111
Chapter 4 正常吞嚥的控制 115
參與吞嚥的核上(腦幹以上)構造 116
吞嚥的神經調控 118
吞嚥與吞嚥困難的模型 120
總結 132
學習問題 133
參考資料 133
Chapter 5 口咽與食道的直接與間接影像 137
解剖平面視圖 138
影像診斷方法 155
總結 178
學習問題 179
參考資料 179
Chapter 6 神經性吞嚥困難病因的生理基礎 185
神經性吞嚥困難 186
神經病理學 187
神經性吞嚥困難的臨床表現 194
總結 205
學習問題 205
參考資料 206
Chapter 7 結構性吞嚥困難病因的生理基礎 211
急性結構改變 212
漸進性的結構改變 228
頭頸癌 237
咽癌 240
喉癌 241
食道腫瘤 246
頭頸癌的放射治療 246
總結 249
學習問題 249
參考資料 250
Chapter 8 代償性治療策略的生理基礎 257
當前的治療理論模型 258
治療考量 259
代償性治療策略的生理基礎 260
總結 275
學習問題 275
參考資料 276
Chapter 9 復健性治療策略的生理基礎 283
肌力訓練 284
神經肌肉刺激 294
總結 297
學習問題 298
參考資料 298
附錄A 303
附錄B 307
附錄C 333
詞彙表 341
索引 357
立即查看
丹佛早療模式——促進自閉症幼兒的語言、學習及參與能力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丹佛早療模式:促進自閉症幼兒的語言、學習及參與能力
系列名:心理學叢書
ISBN13:9789866001437
替代書名:(Early Start Denver Model for Young Children with Autism--Promoting Language, Learning, and Engagement
出版社:洪葉文化
作者:莎莉˙羅傑斯;吉拉汀˙道森
譯者:姜忠信;劉瓊瑛;朱思穎
裝訂/頁數:平裝/400頁
規格:23cm*17cm*2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14/11/01
中文圖書分類:神經系統疾病;精神醫學
內容簡介
丹佛早療模式是一項對自閉症類幼兒、甚至是自閉症類嬰幼兒階段的綜合式早期療育模式,此模式在促進這些兒童能對他人有自發性的互動(也就是主動性),而能參與到他人之間。目前丹佛早療模式已經累積了不少實徵研究的報告,支持其對自閉症兒童及其家庭帶來的助益。
在台灣逐漸邁向以證據為導向(evidence-based)的早療方案規劃過程中,對丹佛早療模式的認識與學習,在台灣的醫療及教育領域裡,有其時代的重要意義。
卤卤丹佛早療模式奠基於西方發展心理學及應用行為分析的知識及技術,教學策略重視遊戲為本位、關係為核心的實踐方式。本書提供結構化、且容易上手的工作程序,對兒童在個別及團體情境中,促發下列關鍵能力的發展:模仿、溝通、社交、認知、動作、適應行為以及遊戲能力。對每位兒童的個別化教育計畫內容,必須經由丹佛早療模式課程檢核表評估之後才能擬定。
目錄
第一章 當代對嬰兒學習與自閉症之間的認識
嬰兒是如何學習?
大腦發展如何支持社交溝通技能的習取
患自閉症後怎麼影響了腦的發展及學習
早期兒童發展中大腦的改變及之後
早期療育對形塑自閉症腦部發展及成效的角色
第二章 丹佛早療模式綜論
丹佛早療模式的理論基礎
丹佛早療模式課程實務
丹佛早療模式的教學程序
療育成效的證據
針對自閉症類幼兒的療育,丹佛早療模式與其他介入模式的異同
結論
第三章 運用丹佛早療模式
實施場域
主要的服務對象是誰?
由誰提供這項服務?
丹佛早療模式的執行程序
採用整合模式提供介入
專業療育團隊
與家長成為工作夥伴
丹佛早療模式介入之後的轉銜
結論
第四章 擬定短期學習目標
運用丹佛早療模式課程檢核表進行評估
建構學習目標
各領域之間的目標能取得平衡
設定多少目標?
挑選出目標技能的內涵
目標的組成要素
撰寫功能性目標
艾薩克的12週學習目標
結論
第五章 擬定每日的教學目標以及追蹤孩子的進展
為每一個目標規劃周詳的學習步驟
追蹤進展
結論
附錄5. 1 艾薩克的學習目標和學習步驟
第六章 擬定計畫及教學架構
成為玩伴
相互參與的例行活動:教學架構
處理一些無用的行為
組成及規劃療程
孩子一直沒有進步時:決策樹
結論
第七章 建立模仿與遊戲能力
教導模仿
教導遊戲技能
結論
第八章 建立非口語溝通能力
協調性注意力強調溝通
建立自然姿勢動作的使用及理解能力
教導合乎習俗的姿勢動作
結論
第九章 建立口語溝通能力
促進口語的發展
接受性語言
結論
第十章 丹佛早療模式運用於團體場域
考量自閉症幼兒在教室環境中所呈現的特徵
物理環境的安排
規劃每日的課程表及例行活動
教室經營管理
工作人員的規劃及溝通
小團體和大團體教學
教室行為管理
轉換及個人課程表的規劃方法
同儕關係和自我照顧技能的課程
轉銜到幼稚園
結論
附錄A 丹佛早療模式之課程檢核表以及項目說明
前言
實施方式
計分
將評估項目轉換為教學目標
所需要的材料
自閉症幼童之丹佛早療模式課程檢核表
丹佛早療模式課程檢核表:內容項目說明
附錄B 丹佛早療模式教學真確度評分系統實施執行及評分計分
對治療真確度的評分程序
丹佛早療模式
丹佛早療模式真確度評分單
中英名詞對照
立即查看
激發自閉症兒童溝通、參與、遊戲的90個活動(Thriving with autism : 90 activities to encourage your child's communication, engagement, and play)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激發自閉症兒童溝通、參與、遊戲的90個活動
ISBN13:9789864472086
替代書名:Thriving with autism: 90 activities to encourage your child's communication, engagement, and play
出版社:華騰文化
作者:Katie Cook
譯者:鄭臻貞
裝訂/頁數:平裝/232頁
規格:23cm*17cm*1.2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23/06/01
內容簡介
為了引導您來幫助您的孩子茁壯成長,這裡有90個有趣的、實證本位的活動。
本書提供了一個簡單、有效的工具箱,可以補充和支持父母和照顧者為孩子發展所做的工作。這些解決方案專為1~11歲的孩子設計,所帶來的好處可以持續一生。
從培養更好的對話能力到加強社交技能,本書提供了實用的日常方式來進行連結、鼓勵、和遊戲。這本綜合指南鼓勵您的孩子提高他們的溝通、參與和自我調節技能。
目錄
Part I 讓我們開始吧!GETTING STARTED
第一章 一個為你增能的治療方式
第二章 參與、感情連結與成長
Part II 讓我們來做這個!活動、遊戲和策略
第三章 讓我們來溝通!
第四章 讓我們一起來做!
第五章 讓我們一起來玩!
第六章 讓我們來社交!
第七章 讓我們來動一動!
第八章 讓我們的感覺更聰明!
第九章 讓我們冷靜下來!
第十章 讓我們來學習!
立即查看
書名:攝食吞嚥障礙學
作者:蘇珮甄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6
條碼:9789863681397
新書簡介
對語言聽力治療師而言,攝食吞嚥障礙和言語功能是息息相關,更是實務上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對於攝食吞嚥障礙的復健治療,過去主要是協助腦血管障礙等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患者,但近年來因其它因子而導致攝食吞嚥障礙的情況愈來愈多,故本書針對神經性疾病、腫瘤切除後、失智症及肌少症等引起的攝食吞嚥障礙提供治療方式,亦介紹關於兒童腦性麻痺患者的處置法,並同時因應攝食吞嚥障礙所帶來的社會情勢及環境變化衝擊,這是一本適合語言聽力治療師的專業教材,對聽語學系學生、相關領域人士、臨床醫師及研究者瞭解攝食吞嚥障礙的實用入門書。
立即查看
以活動為本位的輔助溝通系統介入三部曲模式:從無到有之創建歷程(The Formation of Active-Based 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 PVSM Model)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立即查看
失智症進食照護全指南--從認知困難到吞嚥困難,直到人生終點都能安心由口進食的指引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全彩圖解 吞嚥困難安心照護飲食全書:輕鬆學會IDDSI好嚼好吞食物製備技巧&分級食譜示範,兼顧營養美味與健康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吞嚥困難評估和治療-臨床實用手冊(附光碟)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吞嚥困難評估和治療臨床實用手冊
系列名:溝通障礙
ISBN13:9789861911595
出版社:心理
作者:歐陽來祥
裝訂/頁數:平裝/180頁
版次:初版
出版日:2008/07/01
中國圖書分類:消化系統疾病
內容簡介
本書提供讀者與對吞嚥困難有興趣的專業人士和一般家屬,有關理論的基礎和治療方法。本手冊的目的是以實用為主,作者以簡單的語言來描述十分複雜的生理病理功能,其所提供的治療方法都是在臨床上經常使用且達到療效的方法和技術。為了讓讀者能夠學以致用,作者以不同的個案方式來呈現吞嚥異常的臨床症狀、輔導方法和治療功效,並以教學光碟、圖片來加強讀者的吸收力,進一步可以幫助有吞嚥困難的病患。
目錄
第1篇 成人吞嚥困難基礎篇
第1章 吞嚥功能簡介
一、吞嚥困難的定義
二、正常的吞嚥過程
三、常見的吞嚥困難
四、五項基本的口腔反射
五、吞嚥困難引起的健康危機
六、從神經學的角度看吞嚥功能
第2章 臨床吞嚥困難的評估
一、吞嚥困難的篩選
二、臨床吞嚥困難評估檢查
三、吞鋇吞嚥測試
第2篇 成人吞嚥困難治療篇
第3章 一般吞嚥治療方法
一、吞嚥治療方針
二、吞嚥要領 048
三、常見口腔運動治療介紹
第4章 特殊吞嚥治療方法
一、上(提高)聲門吞嚥法
二、用力吞嚥法
三、低頭吞嚥法
四、孟德森吞嚥法或屏住呼吸
五、其他特別吞嚥治療方法
第3篇 成人個案研討
第5章 中風案例(CVA)
第6章 帕金森氏症案例(Parkinson掇)
第7章 癌症病例(Cancer)
第8章 漸凍人病例(ALS)
第9章 肌營養不良症病例(Muscular Dystrophy)
第4篇 病人、家屬、護士、醫生在職教育
第5篇 吞嚥異常臨床決策的道德考量
立即查看
高齡口腔與咀嚼吞嚥功能照護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隨著年齡增長及慢性病的影響,高齡者常因老化導致唾液腺萎縮、活動機能減退或認知功能障礙,進而影響口腔自我清潔、咀嚼和吞嚥能力。若口腔衛生不佳或潔牙技巧不當,容易引發齲齒、口臭、牙齦發炎等口腔疾病,並可能進一步造成營養失衡、免疫力下降等健康問題。特別是65歲以上高齡者,常見吞嚥問題如進食速度變慢、食物滯留口腔時間延長,這些情況可能導致食物嗆咳、咽部阻塞,增加吸入性肺炎的風險,進而引起併發症甚至死亡。
年長者、失能者及有長期照顧需求者,除了普遍面臨口腔清潔問題外,大多也存在咀嚼與吞嚥障礙。這些問題常被忽視,且往往以長期留置鼻胃管灌食方式來維持營養與水分補充。然而,這不僅影響生活品質與營養吸收,還可能引發併發症,且無法享受進食的樂趣,對個體的生命尊嚴造成損害。
本書分為5篇15章:
第1篇 高齡者相關的社會環境背景 從高齡社會對口腔健康的衝擊開始介紹,並說明臺灣高齡口腔保健服務。
第2篇 增齡引致的生理及心理變化及相關疾病 闡明年齡增長對身體功能及心理精神變化,以及高齡者常見全身性疾患、障礙及口腔疾病。
第3篇 高齡者身體狀況評估 敘述高齡者的生活機能評估、牙科與生理檢查評估、咀嚼吞嚥困難的營養考量與食物製備、常見藥物誘發的口腔病變。
第4篇 口腔照護 陳述高齡者的口腔衛生與保健及口腔照護評估與過程,有系統性疾病及長期照顧需求的高齡者之口腔照護。
第5篇 咀嚼吞嚥障礙及其復健治療 探討咀嚼吞嚥障礙的評估與對應、牙科醫療過程中的咀嚼吞嚥對策與訓練、牙科醫療照護的團隊合作與分工。
期望本書能為口腔衛生、高齡、護理、長期照顧等相關科系的學生,以及臨床醫護人員和長照專業人員,提供建立正確口腔照護觀念與技巧的指引,並有助於提升在照護咀嚼與吞嚥困難者方面的臨床實務能力。
【目錄】
第1篇 高齡者相關的社會環境背景
CHAPTER 1 高齡社會與口腔健康
CHAPTER 2 臺灣高齡口腔保健服務
第2篇 增齡引致的生理及心理變化及相關疾病
CHAPTER 3 增齡引致的身體功能變化
CHAPTER 4 增齡引致的心理精神變化
CHAPTER 5 高齡者常見全身性疾患、障礙及口腔疾病
第3篇 高齡者身體狀況評估
CHAPTER 6 高齡者的生活機能評估
CHAPTER 7 高齡者的牙科與生理檢查評估
CHAPTER 8 高齡者咀嚼吞嚥困難的營養考量與食物製備
CHAPTER 9 高齡者常見藥物誘發的口腔病變
第4篇 口腔照護
CHAPTER 10 高齡者的口腔衛生與保健
CHAPTER 11 高齡者的口腔照護評估與過程
CHAPTER 12 高齡者的口腔照護
第5篇 咀嚼吞嚥障礙及其復健治療
CHAPTER 13 咀嚼吞嚥障礙的評估與應對
CHAPTER 14 牙科醫療過程中的咀嚼吞嚥障礙對策與訓練
CHAPTER 15 牙科醫療照護的團隊合作與分工
立即查看
吞嚥障礙評估與治療(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Swallowing Disorders)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吞嚥障礙評估與治療
ISBN13:9789864471904
出版社:華騰文化
作者:王亭貴;盛華-主編
裝訂/頁數:平裝/376頁
規格:26cm*19cm*2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22/07/01
中文圖書分類:消化系統疾病
內容簡介
台灣第一本有關吞嚥障礙評估與治療的自編中文教科書,內容完整。涵蓋吞嚥生理,吞嚥團隊,吞嚥障礙的病因,吞嚥功能的評估。吞嚥障礙的保守治療、手術治療、嬰幼兒吞嚥異常、長期照護的吞嚥問題、營養規劃。本書是一本適合老師及學生的教科書。
˙每章開頭皆有『學習目標』可以掌握學習方向。
˙每章結束的『臨床實務』有助於瞭解如何將文中的知識應用於臨床。
˙『重點回顧』協助讀者回顧本文的重點,對於學生是很好的複習。
˙文末『問題討論』列出本章最重要的問題及答案,是老師備課的好材料。
˙章末附上相關圖片之彩頁,以利讀者閱讀。
目錄
第一章 吞嚥簡介、解剖及生理
第二章 吞嚥異常
第三章 吞嚥功能評估
第四章 吞嚥異常治療
第五章 嬰幼兒吞嚥及進食異常
第六章 吞嚥與長期照顧
第七章 營養及飲食
索引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