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皮拉提斯解剖學
作者:王子娟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5
條碼:9789863680574
簡介:
近年來迅速竄紅的皮拉提斯運動,已成為主流的健身養生法。主要是因為皮拉提斯不僅僅只是運動,更是一套訓練體能與智能的系統,可讓身心靈達完美平衡。《皮拉提斯解剖學》藉由兩位在美國頗負盛名的作者Rael Isacowitz以及Karen Clippinger深入淺出的帶領,剖析各種動作技巧,並搭配精緻的彩色繪圖與關鍵肌肉列表,清楚呈現運動時身體各肌群之參與。使讀者能更盡情的體驗皮拉提斯的樂趣,以及享受它為身體所帶來的驚人效果。這本書結構完整且內容實用,非常適合各類健身運動、養生功法及欲精進動作技巧的皮拉提斯運動愛好者閱讀。
目錄(CONTENTS)
關於作者 iv
原著序 vi
譯者序 ix
CHAPTER 1 皮拉提斯運動之六個主要原則 001
CHAPTER 2 脊椎、核心與身體排列 009
CHAPTER 3 肌肉、動作分析與地板運動 029
CHAPTER 4 地板運動基礎 051
CHAPTER 5 動作與穩定之腹肌作用 069
CHAPTER 6 柔軟脊椎之精細分節 097
CHAPTER 7 架橋建立功能性脊椎 127
CHAPTER 8 建立有效核心之側面運動 149
CHAPTER 9 強壯的伸背肌 175
CHAPTER 10 客製化您的皮拉提斯課程 193
參考文獻 199
運動索引 201
立即查看
24
原價:
1050
售價:
945
現省:
105元
立即查看
肌力與體能訓練(增修版)(Essentials of Strength Training and Conditioning 4 Edition) (2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肌力與體能訓練
ISBN13:9789869440288
出版社:禾楓書局
作者:National strength and Conditional Association;G. Gregory Haff;N. Travis Triplett-著;林貴福-總校閱
譯者:林貴福;何仁育;林育槿;林信甫;何立安;李佳倫;李淑芳;鄭景峰;陳著;吳柏翰;戴堯種;江杰穎;傅正思
裝訂/頁數:平裝/800頁
規格:26cm*19cm*3.8cm (高/寬/厚)
版次:4
出版日:2017/09/01
中文圖書分類:體育;運動
內容簡介
第四版《肌力與體能訓練》一書是由美國國家肌力與體能協會(NSCA),專為肌力與體能專業者及學生策畫出版的基礎書籍,提供設施的組織與管理、測驗與評量、運動技巧、訓練適應、運動課程規劃、身體系統構造與功能等最完整的資料。
本書範圍及內容已為肌力與體能專業更新所欲傳達的知識、技術及能力,以及揭示最新的肌力與體能專家(CSCS)認證考試資訊,作為準備考試的重要資源。第四版包含以下的強化內容:
網路資源提供線上21個阻力訓練動作的影片。
更新過度訓練、健康與運動表現的營養、週期化,以及高強度間歇訓練能量議題的研究。
另闢一章展現運用替代方式及非傳統設備的運動技巧。
增進敏捷及變換方向的資訊。
增加10種不同體適能要項的測驗,包括最大肌力、爆發力及有氧能力。
新的及更新的柔軟度動作、阻力訓練動作、增強式動作,以及速度與敏捷練習。
增加指導者含有61個影片蒐集的輔助資料,包含網路資源及額外40個影片、一個新添加的測驗套裝軟體、一份教學指引,以及含有圖庫的簡報資料檔,請參閱 www.HumanKinetics.com/EssentialsOfStrengthTrainingAndConditioning
★為完整呈現原文書相關資訊,書上所列參考網路相關資源中,本書相關輔助資料國外並無授權。讀者若有需求請依原出版社指示操作★
目錄
第1章 身體系統的構造與功能
第2章 阻力運動生物力學
第3章 阻力運動與訓練的能量學
第4章 阻力運動的內分泌反應
第5章 無氧訓練計畫的適應
第6章 有氧耐力訓練計畫的適應
第7章 阻力運動與年齡、性別差異
第8章 競賽準備與表現心理學
第9章 健康與運動營養
第10章 最大化運動表現的營養策略
第11章 提升運動表現的物質與方法
第12章 測驗選擇與管理的原則
第13章 運動測驗的執行、計分與意義
第14章 熱身與柔軟度訓練
第15章 移動式舉重與機械訓練技巧
第16章 替代模式與非傳統操作方法的運動技巧
第17章 阻力訓練計畫設計
第18章 增強式訓練設計與技巧
第19章 速度與敏捷性訓練設計與技巧
第20章 有氧耐力訓練計畫的設計與技巧
第21章 週期化
第22章 復健與重建
第23章 設施的設計、陳列和組織
第24章 設施的政策、程序和法律問題
立即查看
肌力訓練的科學實證(Science and Practice of Strength Training, 3e)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強化肌力訓練全書:東大肌力學教授、骨科醫師及福岡軟銀鷹教練,寫給訓練者的科學化鍛鍊指南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美國第一健身強人,科學化鍛鍊全書:重訓×飲食,12週有效訓練,突破身型、練出精實肌肉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美國第一健身強人,科學化鍛鍊全書:重訓X飲食,12週有效訓練,突破身型、練出精實肌肉
系列名:健康樹
ISBN13:9789865072629
替代書名:Bigger Leaner Stronger: The Simple Science of Building the Ultimate Male Body
出版社:采實文化
作者:麥可‧馬修斯
譯者:賴孟怡
裝訂/頁數:平裝/544頁
規格:23cm*17cm*2.5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21/03/04
中國圖書分類:身體活動
內容簡介
《肌力訓練聖經》、《原子習慣》作者強力推薦
暢銷全球、占據美國亞馬遜排行榜長達十年
頂尖教練、健身者口耳相傳的鍛鍊經典
◎獻給那些苦練多時,卻練不出想要肌肉的健身者們
許多人在健身房進行長時間鍛鍊,卻始終練不出精壯身型,問題出在哪?
美國第一健身強人說,這是因為大多數的人在健身房做的是「運動」而非「重訓」,
運動固然很好,但重訓才是讓你擁有理想體格的關鍵!
重訓並非是做著相同的動作、推著一成不變的重量,
毫無目標的隨興亂練,即使你持之以恆,身型也不會有所改變!
本書將破解你苦練多時但身材卻毫無長進的原因,提供飲食、訓練的科學化建議,
以系統性的訓練菜單,直搗有效鍛鍊的核心!
◎必練!美國第一健身強人的科學化重訓公式
1.肌力訓練公式
獨創一套具體且強效的訓練公式,在此公式下安排個人化的訓練菜單,即能達到有效鍛鍊。簡單易記的關鍵公式如下:
2-3:每次訓練二到三個主要肌群
4-6:每組硬實組做四到六次
9-15:每次訓練做九到十五組的硬實組
2.有氧訓練公式
該做多少有氧才能減重?有氧對增肌是好是壞?做多少有氧算太多,做過頭會如何?
不僅破除常見有氧疑問,並提供舉重結合高強度間歇訓練的快速減重方法。
3.體格雕塑鍛鍊公式
鍛鍊六大肌群:包括:胸、肩、背、手臂、核心、腿,列出有效鍛鍊這些肌群的項目,是想要鍛鍊出精實體格的必練基礎。
健力三巨頭:包括槓鈴深蹲、槓鈴硬舉、槓鈴臥推,這三項為力量訓練之王,能練到全身最多的肌肉。
◎飲食×重訓計劃,練出精實肌肉的訓練菜單
美國第一健身強人親自帶著你跟著做,日常飲食搭配重訓計劃,制定個人的訓練菜單。
1.飲食計劃
檢視自己需減脂,還是先增肌,兩種吃法的不同?需要補充多少蛋白質?一定要維持「乾淨飲食」?營養補充品之必要?破除健身飲食迷思,並提供增肌減脂的飲食菜單建議。
2.重訓計劃
提供一套高效訓練計劃模組,並有三種訓練課表,讓健身新手可以快速入門,上手後即能自行設計專屬的訓練菜單。
◎本書實證分享
本書方法不受年齡、基因、現況限制,人人都可以有效鍛鍊出精實身型。
【案例分享1】
我為了參加男性五十歲體能比賽而接觸本書,執行十二週後瘦了27公斤。最後,我在男子公開賽新手組得到第五名,更棒的是訓練的過程中,我的肌耐力進步神速。臥推從85增加到135公斤,負重深蹲、硬舉和過頭推舉也都有明顯的進步。
【案例分享2】
26歲,執行本書計劃後,我從95瘦至74公斤,體脂來到9%。在此之前,我嘗試過很多訓練和節食法,雖然有瘦一點、壯一點,但從來沒有真正滿意過。人生第一次在減脂同時還增肌,瘦下來還明顯更強壯。採用本書方法後,臥推從110提高至120公斤,負重深蹲從115拉至145公斤,硬舉從135上升至165公斤,這讓我對這套方法充滿信心。
本書特色
1、結合科學文獻與實戰經驗
2、破除健身者的常見迷思
3、飲食搭配重訓的12週訓練菜單
4、圖片示範訓練重點
好評推薦
何立安(怪獸肌力及體能訓練中心總教練)
烏恩慈 烏烏醫師(禾馨醫療婦產科主治醫師)
肌肉如何決定體格的形狀和外觀?怎麼樣的負重訓練可以長肌肉?每日的訓練時間有限,如何設定一套不做白工的訓練方法、獲得最大功效?這本書都將告訴你。--《肌力訓練聖經》作者 馬克.銳普托
這是一本高度實用性的作品,將最新的科學研究轉化為一套簡單可行的健身計劃,讓我們可以達到健身目標。--《原子習慣》作者 詹姆斯.克利爾
本書介紹了正確的飲食方式、運動觀念和訓練方法,除了能鍛鍊出強壯健康的身心,同時也能獲得良好健美的體態。——吳肇基(骨科專科醫師、臉書粉絲專頁「大夫訓練」編輯)
本書集結了所有剛踏入健身但不想多走冤枉路的人所需要具備的所有知識。包含了營養、訓練原則到心理建設。尤其是後面的飲食計畫以及肌力與有氧訓練規劃思維更是精華之所在。除了適合初學者之外,這也是所有健身教練都必須具備的基本知識。——陳彥志(光田運動醫學科醫師/悍草教育訓練總監)
我想推廣的訓練,並不以體態、身材為目的。我認為體態的改變只是大重量訓練帶來的「附加價值」。但若訓練觀念正確,這樣的附加價值又有何不可?本書大膽的批判了健身界常見迷思、商人手法,重訓的觀念也十分正確值得一讀。--陳柏瑋(怪力中醫)
如果健身就像是要蓋一棟高樓,這本書提供給你的是穩固的地基,書中沒有速成或神效的方法讓你變強變壯,但有的是千錘百鍊的基礎知識,將每層樓都蓋的扎實,並逐漸邁向最高處。--陳曉謙(物理治療師/肌力與體能訓練師)
土法煉鋼的時代已經結束,所有教練都應該擁抱知識的力量。——蔡奇儒(醫適能(MedEx Asia)特殊族群訓練專業培訓機構暨顧問公司創辦人)
目錄
致敬/推薦序 改造身體是一個多面向的議題,本書提供了你值得參考的藍圖/
推薦序 最硬派的科學化重訓全書/好評推薦
第一部:這本書能給你什麼?
真的很有效!普通人也能達到卓越成果。
第一章 給讀者的承諾
第二章 美國重訓強人──麥克馬修斯
第三章 本書特色
第二部:破解健身的迷思
第四章 阻礙你實現健身目標的隱形絆腳石
第五章 多數人不知道的健身知識Ⅰ
第六章 多數人不知道的健身知識II
第七章 減脂十大迷思
第八章 增肌十大迷思
第九章 快速減脂的三要點
第十章 快速增肌的三定律
第三部:如何建立正確的健身心態
第十一章 持之以恆的健身態度
第十二章 意志力剖析
第十三章 增強意志與自律的方法
第十四章 鍛練意志力的方法
第十五章 找出健身的理由
第四部:最棒的飲食建議
第十六章 歡迎來到靈活飲食的美好世界
第十七章 計算卡路里和主要營養素的簡要方法
第十八章 重訓前後營養補給的真相
第十九章 訂定適切可行的飲食計劃
第二十章 作弊餐──不破壞飲食計劃又能享受美食
第五部:最棒的運動建議
第二十一章 終極鍛煉計劃──肌力訓練
第二十二章 終極鍛煉計劃──有氧運動
第二十三章 雕塑完美體格的最佳運動
第二十四章 健力三項權威指南
第六部: 營養品購買重點
第二十五章 營養品的大騙局
第二十六章 聰明選購營養品
第七部:終極訓練菜單
第二十七章 跟著公式做,剩下的交給身體
..
立即查看
女子肌力訓練解剖精解:專業解剖插圖 × 女性專屬訓練指南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清晰精確介紹適合女性的肌力訓練動作,訓練部位涵蓋臀部肌群、腿部肌群、核心腹肌、背肌肌群、斜方肌與頸部、肩膀與胸部肌群、手臂肌群等。每個動作都搭配精細手繪解剖插圖,幫助讀者直觀了解鍛鍊到的肌群。此外,每章還包含身體各部位的多種伸展動作,進一步完善訓練內容。
本書基於解剖學與運動生理學的研究專為女性設計,考慮到女性的激素變化、脂肪分布特徵及肌肉生長特性,不僅強化肌力,更注重塑造優美的身體線條。書中提供詳細的訓練範例,包括基本動作與變化式,讓讀者輕鬆上手並持續進步。
市面上絕大多數的健身書籍主要是為男性健身者規劃,而本書特別針對女性最注重的臀部、腿部與腹部做強化,讓女性健身者瞭解自己適合哪些訓練。此外,本書也可幫助私人教練,做為設計女性學員課程的參考資源。
本書是全球健身暢銷書作者 Frederic Delavier 經典系列最新的成員,本系列已被翻譯超過 30 種語言,深受健身愛好者與專業人士推崇。無論是個人訓練者、專業教練或是體育科學、物理治療及藝術解剖學領域的學生與老師,都能從本系列中獲得寶貴的知識與靈感。
本書特色
●瞭解女性生理學基礎,包括體脂分布、骨盆構造等
●專業手繪解剖插圖,看清楚每項動作運用的肌肉
●超過 130 種徒手、器械肌力訓練與伸展動作
●作者對人體肌肉解剖深入研究,可做為藝用素描參考
【目錄】
女性生理基礎知識
女性體脂分布特徵解析
第一章 臀部肌群訓練
臀三角肌
1. 原地前弓步
2. 槓鈴前弓步
3. 棍棒輔助前弓步
4. 啞鈴前弓步
5. 登凳踏步
6. 站姿髖外展
7. 彈力帶輔助站姿髖外展
8. 低位滑輪輔助站姿髖外展
髖部活動度的個體差異
9. 器械式站姿髖外展
10. 彈力帶側臥髖外展
11. 側臥髖外展
12. 器械式坐姿髖外展
13. 跪姿側向抬腿
14. 器械式髖伸展
15. 站姿髖伸展
16. 跪姿髖伸展
17. 輔助引體與雙槓撐體器械式髖伸展
18. 器械式俯臥髖伸展
19. 低位滑輪髖伸展
臀部:人類的獨特特徵
20. 彈力帶輔助地板髖伸展
21. 凳上單腿髖伸展
22. 俯臥髖伸展
23. 彈力帶輔助站姿髖伸展
24. 仰臥骨盆抬升
25. 單腿骨盆抬升
26. 墊高雙腳的骨盆抬升
坐姿臀部伸展
臀大肌與腿後肌群伸展
27. 骨盆後傾
28. 外八站姿半蹲
第二章 腿部肌群訓練
女性與男性的形態差異
1. 槓鈴蹲舉
2. 棍棒蹲舉
3. 槓鈴寬站距蹲舉
4. 槓鈴前蹲舉
5. 彈力帶蹲舉
6. 棍棒前蹲舉
7. 史密斯架蹲舉
8. 羅馬椅挺髖蹲
9. 啞鈴蹲舉
10. 啞鈴開腿蹲舉
11. 屈膝下蹲
12. 開腿屈膝下蹲
13. 交替側弓步
14. 單腿屈膝下蹲
膝關節不穩定
15. 哈克蹲舉
16. 腿推舉
17. 大腿伸展
韌帶過度鬆弛
髕骨脫臼
18. 抬腿
19. 負重抬腿
股四頭肌伸展
20. 地板內收肌伸展
21. 低滑輪內收肌訓練
22. 器械式內收肌訓練
內收肌群
股二頭肌短頭
膕肌(膝後肌)
腿後肌群
23. 內收肌夾球
腿後肌肌肉撕裂傷
24. 早安運動(上身前屈)
早安運動的正確姿勢
25. 棍棒早安運動
26. 俯臥腿彎舉
27. 站姿交替腿彎舉
28. 坐姿腿彎舉
29. 俯臥長凳推彎舉
30. 地板單腿彎舉
31. 跪姿腿後肌離心控制
站姿腿後肌伸展
前彎腿後肌伸展
32. 舉踵
33. 器械舉踵
34. 驢式舉踵
弓步小腿肌伸展
35. 啞鈴單腳舉踵
36. 槓鈴舉踵
37. 槓鈴坐姿舉踵
38. 器械坐姿舉踵
第三章 核心腹肌訓練
注意事項
1. 抬腿捲腹
2. 捲腹
3. 搖搖椅捲腹
4. 仰臥起坐
仰臥起坐用到的肌群
5. 手前伸仰臥起坐
6. 墊腿仰臥起坐
產後鍛鍊腹肌的重點
7. 低抬腿腿伸展
8. 高抬腿腿伸展
9. 固定腳仰臥起坐
10. 坐姿舉腿
11. 斜板坐姿仰臥起坐
12. 斜板屈腿仰臥起坐
13. 懸吊仰臥起坐
14. 屈膝抬腿
15. 懸吊抬腿
16. 斜板仰臥抬腿
17. 仰臥抬腿(反向捲腹)
18. 仰臥轉體
19. 轉體捲腹
腹部的幾種不同類型
20. 仰臥自行車轉體
21. 地板側屈
22. 高拉滑輪捲腹
23. 器械捲腹
24. 羅馬椅側屈
25. 搖搖椅側屈
26. 低位滑輪側屈
27. 高位滑輪側屈
28. 啞鈴側屈
29. 站姿槓鈴轉體
30. 坐姿棍棒轉體
骨盆前傾程度的性別差異
31. 坐姿器械轉體
32. 旋轉盤骨盆扭轉
33. 跪姿收腹訓練
34. 棒式(平板支撐)
腹部伸展
上半身伸展
第四章 背肌肌群、斜方肌與頸部訓練
1. 地板俯臥伸展
2. 跪姿超人棒式
3. 羅馬椅背部伸展
4. 硬舉
5. 直膝硬舉
執行硬舉的正確姿勢
急性腰部扭傷
該不該讓腰椎前凸
6. 相撲硬舉
硬舉採用槓鈴與六角槓鈴的肌肉徵召區別
7. 坐姿後仰
8. 啞鈴划船
留意頸部姿勢!
三角肌與斜方肌伸展
頸部側彎
第五章 肩膀與胸部肌群訓練
保持肩膀挺直的重要性
1. 器械飛鳥(蝴蝶機夾胸)
2. 上斜槓鈴推舉
上半身深展
胸大肌伸展
3. 槓鈴寬握直立划船
4. 啞鈴側平舉
三角肌前束伸展
三角肌後束伸展
第六章 手臂肌群訓練
1. 啞鈴彎舉
2. 啞鈴肱三頭肌屈伸
3. 槓鈴彎舉
4. 肱三頭肌滑輪下拉
5. 低位滑輪肱三頭肌屈伸
手腕伸展
肱三頭肌伸展
附錄 全身肌肉與骨骼解剖圖
●正面深層與淺層肌肉示意圖
●背面深層與淺層肌肉示意圖
●正面骨骼示意圖
●背面骨骼示意圖
立即查看
【簡介】
《週期化肌力訓練》揭示如何利用週期化練習,藉由解剖適應、肥大、最大肌力、轉換專項肌力、維持和達到峰值等六個訓練階段,操縱肌力訓練變項而能在最佳時間達到巔峰。現在,30項競技運動的教練和運動員,都可以輕鬆獲得經過驗證的計畫,這些計畫考慮到他們運動的特定階段與獨特需求,以及有關主要能量系統、限制運動表現因素與肌力訓練目標的資訊。不再揣測季前體能、季中負荷或休息及恢復期—現在只需執行本書中的策略即可。
【目錄】
Part I 肌力訓練的基礎
ch1 競技運動中的肌力、爆發力與肌耐力
ch2 肌力訓練的神經肌肉反應
ch3 競技運動肌力訓練的定律與原則
Part II 規劃、週期化與計畫設計
ch4 訓練變項的運用
ch5 小週期短期計畫
ch6 年度計畫
ch7 團隊運動的長期規劃
Part III 週期化肌力訓練
ch8 解剖學適應
ch9 肌肥大訓練
ch10 最大肌力
ch11 轉換成專項肌力
ch12 維持、停止與補償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