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皮拉提斯解剖學 (1版)
作者: 王子娟
版次: 1
ISBN: 9789863680574
出版社: 合記
出版日期: 2014/12
重量: 0.57 Kg
#運動與健康
#運動、體適能治療/肌動學
#健康科學
#復健醫學
定價: 500
售價: 475
庫存: 庫存: 4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詳細資訊

書名:皮拉提斯解剖學 作者:王子娟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5 條碼:9789863680574 簡介: 近年來迅速竄紅的皮拉提斯運動,已成為主流的健身養生法。主要是因為皮拉提斯不僅僅只是運動,更是一套訓練體能與智能的系統,可讓身心靈達完美平衡。《皮拉提斯解剖學》藉由兩位在美國頗負盛名的作者Rael Isacowitz以及Karen Clippinger深入淺出的帶領,剖析各種動作技巧,並搭配精緻的彩色繪圖與關鍵肌肉列表,清楚呈現運動時身體各肌群之參與。使讀者能更盡情的體驗皮拉提斯的樂趣,以及享受它為身體所帶來的驚人效果。這本書結構完整且內容實用,非常適合各類健身運動、養生功法及欲精進動作技巧的皮拉提斯運動愛好者閱讀。 目錄(CONTENTS) 關於作者 iv 原著序 vi 譯者序 ix CHAPTER 1 皮拉提斯運動之六個主要原則 001 CHAPTER 2 脊椎、核心與身體排列 009 CHAPTER 3 肌肉、動作分析與地板運動 029 CHAPTER 4 地板運動基礎 051 CHAPTER 5 動作與穩定之腹肌作用 069 CHAPTER 6 柔軟脊椎之精細分節 097 CHAPTER 7 架橋建立功能性脊椎 127 CHAPTER 8 建立有效核心之側面運動 149 CHAPTER 9 強壯的伸背肌 175 CHAPTER 10 客製化您的皮拉提斯課程 193 參考文獻 199 運動索引 201

為您推薦

姿勢評估-治療師操作指引 (1版)

姿勢評估-治療師操作指引 (1版)

人氣推薦!已有7位會員共同選購!!

書名:姿勢評估-治療師操作指引 作者:張鈞雅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4 條碼:9789861269535 簡介: 低頭族、姿勢不良、工作壓力大、缺乏運動…..這些都是現代人的生活通病,讓我們的身體總是處於僵硬痠痛。本書作者Jane Johnson 是經驗豐富的物理治療師與運動按摩治療師,她將姿勢評估的繁複過程,拆解為容易吸收學習的小節,由討論理想姿勢和影響姿勢的原因介入,並討論提供正確評估的環境、所需設備以及記錄評估發現的重要性。全書共收錄79個圖解步驟及詳細解說,是依本全面性且容易上手的姿勢評估指引,雖然它屬於按摩治療的領域,但對其他身體工作者,如物理治療師、整脊、骨科醫師或健身教練亦是十分實用的工具書。 系列叢書序 按摩治療可能是治療師們目前仍會使用的治療手法中最古老的一種,現代治療師多會學習比以往更多元化的按摩技術,許多按摩學校或學程都有相關的課程。我們必須做的,就是提供更好的臨床和教育資源,讓治療師學習所需的按摩技巧。人體動力學 (Human Kinetics) 秉持此信念將操作指引系列叢書呈現予治療師。 治療師操作指引系列叢書提供治療師特殊的評估和治療工具,雖然它屬於按摩治療的領域,但對於骨科或健身教練等工作者亦有相當的幫助。本系列叢書中的每一本,均使用分解步驟教學的方式分析操作技巧。每本書均附有全彩的、內著裝的照片附加說明。小提示則提供實用建議幫助您修正技巧,並告訴您如何應對個案的特殊問題。每本書均有試題可以測試學習成果,也能幫助您通過資格考,當然,我們亦附上解答。 您可以使用治療師操作指引系列叢書來學習必須的技術以通過考試,或複習之前學過的課程。如果您是想要讓課程活潑生動的按摩學教師,這系列的書籍可以提供簡易的方法,讓學生輕鬆地將理論及實作融會貫通。本系列書籍是對按摩治療懷抱熱忱者不可或缺的好書。 序言 不管您是學生或從事任何形式的身體工作者,例如物理治療、骨科、整脊、運動按摩、運動治療、健身教練、瑜珈和皮拉提斯等臨床工作人員,將姿勢評估放入按摩治療過程中的價值是無庸置疑的。姿勢評估可以幫助您釐清是否有哪些肌力或肌筋膜失衡,以及這些失衡是否造成個案的疼痛或功能異常。 姿勢評估是絕大多數治療師都須具備的技巧,但是直至目前為止,該領域的資源太少。本書是一本全面性的、容易上手的姿勢評估指引,它的小提示能使您充分地正確觀察,且著重於身體各個不同部位對姿勢的影響及靜態的坐姿或站姿評估。透過本書您可以了解那些因姿勢造成疼痛、不舒服、關節不穩定、關節活動度角度過大或角度受限等症狀之間的相互關聯。對於青澀的初學者來說,本書也可以當作測驗工具,指引初學者該觀察什麼地方以及如何填表,並對觀察到的結果有些想法。 全書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以問答點出重點,說明如何準備好開始進行姿勢評估。例如:為何需要施行姿勢評估?誰需要接受姿勢評估?該在何時何地進行姿勢評估?姿勢評估有何效益?等等。在這部分的介紹中,您可以學習影響姿勢的原因、完美姿勢、如何提供評估姿勢的適當環境、所需的設備、評估需要的時間,如何及為何要記錄您的發現。在後面幾章您將會使用畫線標記骨標記點的圖片來進行學習。 第二部分的內容是姿勢評估的具體細節-從何開始以及該尋找什麼?章節依序為從後方、從側邊、從前方以及坐姿下觀察個案。書中的每個章節都有相同的排版方式:由一張手繪的圖片顯示一部分的身體及對應的骨標記點,附加一小段描述說明如何評估。後面並有照片圖示您的發現,例如,「肩膀往前內側縮」是什麼樣子?哪條肌肉太短又太緊,哪條肌肉太長又太鬆?而「您的發現代表什麼」這個段落將會說明各個姿勢下的作用肌肉以及每個發現的意義,幫助您活用從個案身上觀察到的結果。 注意第二部分的三、四、五章節,我指的是每個姿勢代表的意義和可能的意涵,這是運用傳統肌動學所分析出來的結果。身為臨床從業人員,我必然會因自身經驗而偏重某些結果。參考這些章節,以此為起點來建構您的想法是很有幫助的。就我的經驗而言,身體工作者時常為接觸各式各樣不同的個案提供評估或治療,所以您可能不同意我在那些章節中的某些看法。許多步驟都附有簡單的問題,可用以驗證那些陳述,我也鼓勵您去思考您的發現所代表的意義,並想方法驗證結果。例如,一個人在站姿下有肩胛骨外擴的現象 (protracted scapulae),可能代表菱形肌較長、肌力較弱,以及前胸的肌肉較短。更重要的是,本書將不會說明如何矯正姿勢,這是一本討論您發現了什麼的書籍,而不是指導如何處理這些發現的書籍。 將這些章節彙整成冊的過程是很有趣的。教育我的是一個堅持以傳統肌肉關節解剖學和生理學來探討這個領域的老師,我亦在實作過程中遵從這些原則。保持開放的態度並以解剖學、生理學來解釋這個領域,甚至是以傳統假說來解釋每條肌肉個別的作用方式是很有利的,但我鼓勵您們找出各種創新訊息,來驗證自己在姿勢評估中發現的結果。舉例來說,有一篇文章:斜方肌的解剖構造和動作 [“Anatomy and Actions of the Trapezius Muscle”Johnson, Bogduk, Nowitzke, and House (1994)] 引發對「斜方肌的運動方式和習慣性描繪的誤解」的辯白研究 (p.44)。另外,近代一系列對腰大肌的研究中,Thomas Myers (2001) 提出「腰大肌是單純的髖部屈曲肌,或是它也能作用出胸腰椎之間旋轉動作?」的質疑。 附錄附上一整系列的姿勢評估表單,提供您為個案進行前方、側面、後方、站姿或坐姿下姿勢評估時使用,並預留方便填寫觀察結果的空格。 如同治療師操作指引系列的其他叢書,這些公式化的步驟是為了使您對姿勢評估快速上手,各章末的小試身手供您檢驗學習成果。與其他叢書不同的是,本書主要使用的是線條簡單的手繪圖,它比照片更容易清楚呈現解剖學上的關係。 身為治療師,我們被教育成要了解個案的整體情況,清楚身體互相關聯的生理作用。然而對於新技術,要將所有資訊整合較為困難,所以我們將身體及相關的評估分割成幾個部分來探討。評估過程透過分割成容易學習的小份量,讓您有足夠的時間吸收資訊。不管您從事哪一行,若個案在接受您的治療後,覺得身體舒服許多,您將會發現本書的價值。

原價: 380 售價: 360 現省: 20元
立即查看
姿勢矯正-治療師操作指引30種常見的姿勢問題 (1版)

姿勢矯正-治療師操作指引30種常見的姿勢問題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姿勢矯正-治療師操作指引30種常見的姿勢問題 作者:劉鼎浩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8 條碼:9789863682325 簡介: 本書提供了30種常見的姿勢問題,並著重在於姿勢的矯正治療,書中亦收錄了許多使用深層組織按摩、簡單被動性牽拉、軟組織鬆解、去活化激痛點、溫和牽拉肢體等技術來改善姿勢的案例。同時,對於病人在療程中或療程結束後,都可獨自進行的改善療法,讓病人能順利執行長期的姿勢矯正。本書不僅能作為執業按摩治療師増進個人技術與評估能力的重要指引,也相當適用於其他徒手工作者,如骨科專家及健身教練等在姿勢動作矯正之參考。 序言: 本書為Hands-On Guides for Therapists系列中的一本,主要是提供給那些使用徒手治療的專家作為參考。如果你是軟組織治療師或專業運動教練(exercise professional),可運用本書中的按摩技巧及簡單的伸展運動來矯正病人的姿勢進而完成治療。物理治療系學生、骨病學專家、運動治療師及脊骨矯治專家能因此習得成熟的技巧來幫助病人解決姿勢不良的問題。如果你是一名學生,也可以透過本書淺顯易懂的描述來增進對肌肉骨骼系統的認識。如果你是一名瑜珈或彼拉提斯的老師,也可以學到哪些姿勢或動作可以在上課時用來調整學生的姿勢。在閱讀完這些教材後,你會有一個完整的思考架構,幫助你調整特定的姿勢問題。 不論你是什麼領域的專家,可能多少知道一些在本書所提到的技巧,但你並不知道該如何最適當地將這些技巧地運用在調整姿勢上,然而不論是對局部關節或整個身體進行姿勢僑正,本書都可完整提供你相關資訊。 本書包含30種在脊椎、骨盆、上肢和下肢的姿勢,並提供了身為治療師的你該如何去矯正這些姿勢的指引。這裡也提供了姿勢矯正最重要的一部分——讓你的病人知道他們該做什麼去矯正自己的姿勢。有些姿勢來自平常休息或是使用身體的習慣,提供資訊給病人,可以讓他們知道該如何自我矯正來處理或改變這些錯誤姿勢。 本書提到十種脊椎的姿勢,如頸椎前凸增加、頸側屈曲、頭部前傾、頭頸部旋轉、駝背、平背(在胸椎)、胸椎旋轉、腰椎前凸增加(減少腰椎前凸)和脊椎側彎。另外也有提到四種骨盆最常見的姿勢,如骨盆前傾、骨盆後傾、骨盆旋轉及骨盆側傾。 十種下肢最常見的姿勢包括髖關節內旋、膝反屈(膝關節過度伸展)、膝關節屈曲、膝內翻(O型腿)、膝外翻(X型腿)、脛骨扭轉、扁平足、高足弓、足外翻和足內翻。 六種肩膀以及上肢的姿勢包括肩胛前翻、肩上提、翼形肩胛、肱骨內旋、手肘彎曲及手肘過度伸展。 在書中提到的這30種姿勢,除了文字的描述,大多也有附上特定姿勢的圖片來做為範例。總覽的表格會將延長和縮短的肌肉分別列出。每一種姿勢都有條列式的說明,並以「身為治療師的你能做什麼」以及「病人可以做什麼」做為標題且附上圖片。 作為Hands-On Guides for Therapists系列中的其中一本,書中所闡述的技巧大多是可供治療師所使用的,特別是按摩治療師,因此會特別著重在延長縮短的組織來幫助身體回到正確的排列。每一種姿勢矯正都有多樣化的技巧可供使用,包括了深層組織按摩、簡單被動式的伸展、軟組織鬆解、激痛點去活化或是肢體牽引,也會提到病人可以主動伸展和休息的姿勢。本書不但提供你治療技巧,也會告訴你如何與病人建立良好的醫病關係來使治療更有效。而在書中提供的技巧也可作為物理治療師、骨病學專家及脊骨矯治專家在使用其他關節手法的輔助技巧。 本書也包含了一般按摩治療師難以處理的困難姿勢,例如脊椎側彎、膝內翻(O型腿)、膝外翻(X型腿)。雖然這些姿勢光靠著伸展軟組織或是強化較弱的肌肉並不足以改變骨頭的解剖構造,但還是有提供一些矯正方法及建議,因為身為治療師了解自身所能做到的程度也是十分重要的。 所有的治療師都知道,人體的解剖構造彼此都是環環相扣,很難將肌肉骨骼系統分開討論。例如頸部也會影響到腰椎;足部也會影響到骨盆;肩膀也會影響到手腕及手部。理論上,我們希望能全面性地給予全身完整的治療,但事實上,因為時間有限,身為治療師的我們常常一次只能針對身體的特定部位給予治療。在本書中,我希望你可以諒解我將教材分章闡述,但透過這樣的安排,在治療特定病人時,你可以快速地參考此書的某一章節。 本書共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開始姿勢矯正」有兩個章節,提供了幫助病人改變姿勢的基本原理,並總覽後續章節所提到的技巧。在第二部分的四個章節:脊椎矯正(Correcting the Spine),著重在脊椎的特定部分並解釋矯正姿勢會對身體的哪些部位造成改變。第三部分,骨盆及下肢矯正,包含了兩章來處理骨盆、髖關節、膝關節、腳踝及足部的問題。最後,在第四部分有兩個章節,肩膀及上肢矯正。 本書若搭配另一本《姿勢評估》(Postural Assement)可對於在《深層組織按摩》(Deep Tissue Massage)及《治療性伸展和軟組織鬆解》(Therpeutic Stretching and Soft Tissue Release)這兩本書中所提到的技巧有進一步的認識,能在臨床上調整病人姿勢時帶來幫助。 目錄: 關於作者 iii 系列書序 iv 前言 v PART I 開始姿勢矯正 1 姿勢矯正簡介 3 " 姿勢不良的原因 4 " 姿勢矯正的禁忌症及注意事項 14 " 錯位的後遺症 9 " 結語 16 " 誰會從姿勢矯正得到好處? 13 2 改變姿勢 17 " 決定何時該開始姿勢矯正 18 " 得到融洽的關係和加強目標達成 39 " 姿勢矯正的五步驟 20 " 轉介給其他專家 40 " 姿勢矯正的技巧 22 " 客製化你的治療 43 " 調整後的照顧 38 " 結語 52 PART II 脊椎矯正 3 頸椎 55 " 前凸增加 56 " 頭頸部旋轉 72 " 頸側屈曲 61 " 結語 76 " 頭部前傾姿勢 67 4 胸椎 77 " 胸椎後凸(駝背) 78 " 胸椎旋轉 88 " 平背 85 " 結語 92 5 腰椎 93 " 前凸增加 94 " 結語 104 " 前凸減少 101 6 脊椎側彎 105 " 脊椎側彎的型態 106 " 結語 112 " 脊椎側彎 109 PART III 骨盆和下肢矯正 7 骨盆 115 " 骨盆前傾 117 " 骨盆側傾 130 " 骨盆後傾 123 " 結語 134 " 骨盆旋轉 125 8 下肢 135 " 髖關節內轉 136 " 扁平足 164 " 膝反屈 142 " 高弓足 167 " 膝屈曲 146 " 足外翻 170 " 膝內翻 150 " 足內翻 174 " 膝外翻 155 " 結語 177 " 脛骨扭轉 159 PART IV 肩膀與上肢矯正 9 肩膀 181 " 肩胛前突 182 " 肩膀上抬 196 " 肱骨內轉 188 " 結語 198 " 翼狀肩胛 193 10 手肘 199 " 肘關節屈曲 200 " 結語 208 " 肘關節過度伸直 206 附錄 209 參考文獻 211

原價: 480 售價: 456 現省: 24元
立即查看
徒手肌力訓練解剖學-肌力.爆發力與動作圖解指南 (1版)

徒手肌力訓練解剖學-肌力.爆發力與動作圖解指南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徒手肌力訓練解剖學-肌力.爆發力與動作圖解指南 作者:張高華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6 條碼:9789863681120 書籍簡介: 想要擁有強健的肌肉和雕塑理想的身體曲線,透過本書的肌肉解剖圖、動作示意圖,以及正確運用身體重量來進行徒手肌力訓練,就可以達成目標,並不一定要花錢上健身房!書中將全身部位如胸部、腹部、核心肌肉、大腿、臀部等,提供156種實用的徒手訓練運動,只要有穩固的桌子、椅子和地板,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運動。除此之外,本書亦教導讀者如何針對個別需求,擬訂適合自己的訓練計畫來加速訓練成果,不論是專業健美運動員或想修飾體態的普羅大眾,本書絕對是你最佳的肌力訓練導師! 序言 因為你選擇了這本書,我想你對於學習如何透過徒手肌力訓練來鍛鍊肌肉力量及體能是感興趣的,如果是這樣,那太棒了!你選對了。 在過去的20年中,我從沒中斷肌肉力量訓練,雖然我已經在數以百計的健身中心、工作室、健身機構中做過訓練,但有很多情況下也會在自己家中、公寓或是旅館房間做運動。我剛開始做重量訓練是在十五歲的時候,那時並不知道自己在做甚麼,只記得在做許多運動時感到笨拙、不舒服而且不協調,事實上,我避免了一些多關節的運動,因為我感覺這些運動和平常做的單一關節的運動效果不一樣。回顧從前,我覺得自己體型極瘦弱,且核心肌群穩定度、單腳穩定度及動作控制的能力極差,我只是游走於漫無目標的運動計畫,隨機地做完一個運動接著下一個運動。 起先,我無法做伏地挺身的動作,所以也不想費力去試,事實上,我也不能做引體向上、下降式或倒向划船運動;我懷疑若自己試圖使用身體重量做出下蹲的動作,背部會變成圓背姿勢、膝關節會往下彎曲(融化的蠟燭症狀),因為我的臀肌非常無力且沒有做這些動作的相關知識,所以我花了五年的時間才能夠利用身體重量,來執行引體向上和下降式的動作。 過去20年的時間,我儘可能地學習人體肌力及訓練的知識,若我當時就已經了解現在所知道的,可能在多年前已堅持適當的進階運動系統及運動計畫模組,來加速我的訓練成果,那樣我在第一年即可執行引體向上及下降式的動作。我真想回到過去及時地幫助那個年輕、困惑但有決心的自己,我多希望可以把現在所知道的一切,教給過去的我。 20年一下就過去了,我感覺好極了,因為自己的關節很健康、肌力進步很多,而肌肉控制也很棒。現在我可以利用身體的重量及簡單的家具來達到很棒的運動效果,我可以把背部靠在沙發上以達到訓練臀肌的效果,也可以藉由桌子及椅子來運動背部及腿部;而我只需地板就能訓練胸部、肩關節、大腿及核心肌群。 我相信所有熱衷肌力訓練的人士,在接受自由重量及其他訓練系統前,皆應使用自己的身體重量當作一種阻力的型式,並利用身體重量做運動替未來的訓練成功紮下基礎。而正確的運動執行需要活動度、穩定度及動作控制三者比例精準的搭配來達成,當你運動有所進步而肌力有所增進,那你可能可以透過徒手訓練來繼續挑戰自己的肌肉並增加運動能力,但你需要學習這些運動,並透過指引來幫助自己完成這個目標。 《徒手肌力訓練解剖學》是針對下列幾種類型的人所寫: ● 需要學習徒手訓練的初學者。每個人都知道伏地挺身及下蹲,但並不是每個人都知道髖關節突刺、RKC平板運動及倒向划船運動,這些運動應該是每一位熱衷肌力訓練者都必備的日常訓練。 ● 想要擁有完美體型但卻不想上健身房的人。如果這是在形容你,那我可以向你保證,你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獲得令人訝異的訓練結果。 ● 適合需要長期旅行的健身者。當然,如果你有機會使用很貴的肌力訓練設備是非常好的,但若是你經常旅行而你將會知道選擇使用健身房是不切實際的。 ● 所有肌力訓練的熱衷者。不管你是否只在週末運動健身,或者是運動員、舉重選手、健身教練、訓練員或治療師,只要是工作和體適能訓練相關,那麼就需要了解徒手肌力訓練。對於肌力訓練愛好者而言,是有特定的健身目標,如改善功能性肌力、增加肌肉、減少脂肪或改善姿勢,而利用身體重量做訓練將會幫助每一位達成目標。 以下是我對這本書的規畫:第一章介紹徒手訓練;第二章到第九章則討論功能性解剖及其在運動及審美學中所扮演的角色,並說明針對以下這些肌群做最佳的徒手肌力訓練:手臂、頸部及肩關節、胸部、核心肌群、背部、大腿、臀部及小腿肌肉;第十章幫助各位複習全身的運動及解釋其目的;最後,第十一章為全書最重要的一章,將教導最基本的課程設計,並提供許多範例以供參考。《徒手肌力訓練解剖學》這本書的特色包括使用圖示、指示及描述約一百五十種的運動以供參考。當你的肌力有所進步,將可以從較簡單的運動形式進階到較為困難的運動形式,而在本書也標示了動作等級,以協助你決定每個運動要採取的動作難度。 《徒手肌力訓練解剖學》這本書獨一無二的地方是,它包含了詳細的圖示以幫助你辨別在運動中使用到的肌群及肌肉部位。研究顯示可以特別針對肌肉的某一部分作訓練,但要這麼做,必須先了解這塊肌肉,以便在訓練時針對這個區域。主要肌群和次要肌群將在每一個運動的解剖圖示中,以不同顏色區分,以達到身心與肌肉結合的發展。 在讀完《徒手肌力訓練解剖學》這本書,你將對人體肌群有全方位的了解,也會知道各種運動的動作型式及所需要使用到的肌肉。你將會知道如何利用身體重量來適當地執行運動,並意識到對往後進步的重要。你將會了解從何處開始及如何進階,而隨著時間來發展適當的柔軟度及肌肉力量。同時你可以了解到核心肌群的穩定及臀部肌肉力量扮演著基本且重要的角色,並知道如何根據你本身的獨特性和優越性來設計有效的運動形式。最後,你對於徒手肌力訓練的喜愛將會戲劇性地增加,並了解到這是一種肌力訓練最簡便的型式。 目錄 關於作者 iii 前言 v 致謝 ix 第 1 章 徒手練訓的挑戰 1 第 2 章 手臂 5 第 3 章 頸部和肩關節 19 第 4 章 胸部 35 第 5 章 核心 55 第 6 章 背部 87 第 7 章 大腿 105 第 8 章 臀部 143 第 9 章 小腿 157 第10章 全身 167 第11章 運動訓練計畫 187

原價: 600 售價: 570 現省: 30元
立即查看
舞蹈解剖學:強化柔韌度.減少傷害及增進肌力的圖解指南 (2版)

舞蹈解剖學:強化柔韌度.減少傷害及增進肌力的圖解指南 (2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舞蹈解剖學:強化柔韌度.減少傷害及增進肌力的圖解指南(第二版) 463201-029C ISBN 9789863685159 作者/出版社 *陳婉菁/ 合記 出版年代/版次 2023/2 重量:0.65kg 頁數:272 裝訂:平裝  開數:26 x 19 cm  印刷:彩色 目錄: 前言    iii 關於作者  viii 致謝    ix Chapter 1  舞蹈動作    1 Chapter 2 健康的頭腦   15 Chapter 3 傷害預防    27 Chapter 4 脊椎      37 Chapter 5 肋骨與呼吸   63 Chapter 6 核心      83 Chapter 7 肩膀與手臂   111 Chapter 8 骨盆與髖部   143 Chapter 9 腿       169 Chapter 10 腳踝與足部   193 Chapter 11 舞者的全身訓練 219 動作索引  253 參考資料  259

原價: 700 售價: 665 現省: 35元
立即查看
運動解剖學實務-彩色圖解手冊(The Students Anatomy of Exercise Manual) (1版)

運動解剖學實務-彩色圖解手冊(The Students Anatomy of Exercise Manual)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運動解剖學實務-彩色圖解手冊 作者:駱明瑤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4 條嗎:9789861269474 新書簡介 運動不是運動員的專利,從兒童到老年,人人都需要正確而充分的運動,以維持良好體態,並促進健康。《運動解剖學實務─彩色圖解手冊》從解剖學和運動生理學的角度,透過彩色圖解讓你認識身體結構,詳細解說50種訓練身體各個部位的重要基礎運動方式,並針對不同階段的學習者提供動作技巧及預防運動傷害的提示。適合致力健身或需要復健的人閱讀,更是健身指導員的最佳參考書。 序言 運動已不再侷限於運動員與健力者。這是對運動革命性的想法,健康專家現在知道運動是維持健康的協調的主軸,從小孩到老人甚至任何人。 所謂的運動並非買張健身房的會員卡外觀運動,這並不足以保持身體曲線於最佳狀態,所有成年人應參予適於自己年齡的運動,且含括自己病史與身體類型,並考量實習解剖學或運動生理學,訓練明日的運動員或保持體能狀態我們所有的人。運動員、健力者,或僅為強化體適能的,本書僅務實的提供如可運作重要的運動附以詳細的解析動作過程中的解剖現況您將學到運動特殊的目標,特別是肌肉群,使您或您的顧客不論是特殊的運動項目或一般體適能的需求都可以得到最佳的效果。 本書前部是解剖回顧詳解肌肉解剖與基本功能,仍至於後部的彩色工作手冊則是對您已學過的部分做進一步的強化。 書中每個運動都必須跟著步驟進行,更須注意每個動作「提醒」動作。每個初開始加入運動訓練方列的初學者,每須先經過醫生檢查其身體狀態,尤其超過40歲以上的人或有心血管疾疼痛者、高血壓者,更須經醫生確認後在進行運動。最好是您進行運動健身房的教練會在您進行混合式運動時協助您。 部份量較重的肌力與柔軟度測試並非日常進行的項目,「這樣做」意謂者每項運動進行前適當的準備。僅使用適當的儀器設備,當須要幫忙或協助時請找專業的運動教練。對您或別的運動全程都需注意安全都應該是最重要的。 ken Ashwell 目錄 前言 本書的使用方法 解剖概 身體局部 肌肉系統 身體的肌肉 腹部與背部的肌肉 上、下肢肌肉 骨骼系統 人體骨骼 脊椎 上、下肢骨骼 神經系統 脊髓 循環系統 上、下肢血管 呼吸系統 身體動作 運動 胸部運動 啞鈴胸部推舉 啞鈴擴胸 椅上推舉 下壓 胸部線桿交叉 過頂 俯地挺身 背部運動 闊背肌下拉 引體向上 屈體划船 坐姿划船 反向/逆向 擴胸/飛鳥 啞鈴屈體划船 手臂與肩關節運動 (桿鈴)二頭肌彎曲 向心彎曲 線桿二頭肌彎曲 三頭肌下壓/滑輪下壓 坐姿三頭肌伸展 三頭肌啞鈴後屈伸 啞鈴肩上推舉 桿鈴前舉 啞鈴側舉 直立划船 聳肩/提肩 腕部彎曲 腿與臀部與運動 啞鈴屈蹲 桿鈴屈蹲 桿鈴前弓後箭步 硬舉 羅馬式硬舉 踩踏階梯 站姿小腿上舉 坐姿小腿上舉 腿伸 坐姿腿曲 臥姿腿曲 腿推 諾迪克式腿後肌 臀內收肌 臀外展肌 軀幹運動 龐式挺身 軀幹捲曲 交叉軀幹捲曲 踩腳踏車 超人姿 橋形撑 背部伸展 鋼索斜上舉 斜劈 健力球步行 彩色工作手冊 肌肉系統 頭與頸部肌肉 背部肌肉 胸與腹部肌肉 肩部肌肉 上肢肌肉 下肢肌肉 肌肉類型 關節 骨骼系統 脊椎 上肢骨骼 下肢骨骼 神經系統 上、下肢神經 參考文獻 字彙 索引

原價: 500 售價: 475 現省: 25元
立即查看
運動解剖學-動作指導及操作技巧解說 (1版)

運動解剖學-動作指導及操作技巧解說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運動解剖學-動作指導及操作技巧解說 作者:林儀佳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20 條碼:9789863683063 簡介: 運動解剖學─動作指導及操作技巧解說〉由解剖學的角度來了解人體的各種運動動作,全書依身體的活動部位分章:軀幹及頸部、肩關節、肘關節、腕關節等。書中透過數百個手繪圖,分別介紹各活動部位的運動過程、動作特徵,並提供能增加柔軟度、強化肌力及提升協調的運動。最後於章末亦附有操作練習,讓讀者學會如何安全且有效率地做出運動動作。本書對於想深入了解運動時動作之解剖者,以及從事運動課程相關教學者,都是絕佳的教材。 序言: 這本書是延續《動作解剖學-人體姿勢分析及技巧解說》,以下稱作《動作解剖學-人體姿勢分析及技巧解說》一書。 誰是我們的目標讀者? 主要的族群為從事運動相關教學者(尤其是針對初學者、孩童或「業餘愛好者」的課程),在選擇特殊的運動或決定運動進程時提供一些導引。 接受專項運動訓練的學生或練習者,像是舞蹈、武術、瑜珈或其他體育活動。 利用運動當作治療計畫之一部分的治療師。 此書可以提供什麼? 從解剖學的架構及在《動作解剖學-人體姿勢分析及技巧解說》一書介紹的觀點切入,本書進一步描述一系列綜合的運動,其選擇的運動是以效率與較低風險兩點為準則。有一些是屬全身性運動,另一些則是聚焦在特定的部位。 這些運動協助身體準備好在面對特殊運動的要求時有良好的反應。在不同的體育專項中,它們可以被當作教導或學習其他更專業的或更複雜的運動之參考基礎。因此,此書之運動比較像是為了更豐富及強調身體語言而提供一些補充。 內容架構 介紹的章節…… 此章節為閱讀這本書的方式,提供了些方法,建議將這些方法應用於隨後的所有練習。 依各身體部位學習 本書基於《動作解剖學-人體姿勢分析及技巧解說》中提供的知識,進而延伸並著重運動練習之內容。 參考文獻另可詳見於《動作解剖學-人體姿勢分析及技巧解說》 若無這些參考也可以使用本書:可建立練習基礎。 但要掌握解剖學基礎,需先閱讀《動作解剖學-人體姿勢分析及技巧解說》,本書的章節編排與此書相同。 透過各章學習各身體部位 軀幹 肩膀 肘部、手腕和手部 髖部 膝蓋 腳踝和足部 在每一部分我們皆說明以下項目 1. 身體部位之介紹以及說明該部位運動過程具有的特點。 2. 該身體部位動作特徵的描述。 3. 關於該身體部位柔軟度之學習:包括如何注意到僵硬或鬆弛的來源,進而克服它們;預見成人的僵硬;如何從童年開始預防。 4. 關於該身體部位肌肉強化之學習:該部位肌肉或肌肉群的概論,以及對各肌肉加強肌力訓練之特點。 5. 關於該身體部位動作協調性之學習。 在綜合論述的章節集結了本書數章節所包含的主題之數個身體部位。 按身體解剖部位介紹後,接著依下列標題編排練習章節: 柔軟度 肌力強化 協調性 針對每一部位,我們提供許多操作練習,其中包括: 測試與評估運動 基礎運動,適合多數的課程使用。 特殊運動,在課堂中偶爾可被參考執行。 建議課後執行的運動,因為通常在課堂中沒有足夠的時間(例如:精細的足部關節鬆動運動) 實用的評論 本書所列舉的所有練習都不能在一堂課中就做完,而應漸進式地被分成數個月或數年參考執行。 儘管已完整呈現所有的練習,但它們還是應該在指導運動的老師在進行完整的練習前,被分成幾堂課程漸進且依序地教導。 在操作部分中,下列有些運動是專門設計給孩童或老人的。 我們還可以在例行的專項訓練(武術、舞蹈、瑜伽、精神運動、運動等)中納入本書提到的全部或部份之練習。 目錄: 第一章 簡介11 增加柔軟度的運動 12 強化肌力的運動 15 提升協調的運動 17 第二章 軀幹及頸部 19 動作及其名稱 20 椎體構造 22 脊椎的柔軟度 32 軀幹肌群 40 脊椎各部位之特徵 48 軀幹(脊椎)的操作練習 軀幹關節和肌肉之柔軟度 63 軀幹肌力訓練 82 軀幹深層及淺層肌群之協調運動 94 應避免旳動作 100 第三章 肩關節 103 動作及其名稱 104 肩部的柔軟度 111 肩關節肌群之肌力訓練 118 肩部肌群的協調運動 119 肩部的操作練習 肩部伸展 122 肩部肌肉伸展 131 肩部肌群之協調運動 134 第四章 肘關節與前臂 139 動作及其名稱 140 肘關節的柔軟度 141 肘部的肌肉力量 143 前臂兩骨的動作 144 前臂兩骨的柔軟度 145 前臂的肌肉力量 146 肘關節和前臂的協調運動 147 第五章 腕關節與手149 腕關節動作及其名稱 150 腕關節的柔軟度 151 手腕的肌肉力量 152 手腕肌肉收縮之協調運動 152 手部及手指動作及其名稱 153 手部的肌肉力量 154 手部的協調運動 154 手肘、手腕及手部的操作練習 上肢之整體柔軟度 155 手肘、手腕、手部之肌力訓練 156 上肢的協調運動 158 手指運動 162 第六章 髖關節 165 動作及其名稱 166 骨盆的動作 171 髖關節的柔軟度 172 髖關節的肌肉力量 182 髖關節的協調運動 185 髖關節的操作練習 髖關節的柔軟度 186 強化髖關節肌群 199 髖關節肌群的協調運動 204 第七章 膝關節 209 動作及其名稱 210 解剖學概述 213 膝關節的柔軟度 216 膝關節的肌力 220 膝關節的操作練習 膝關節的柔軟度 224 強化膝關節的肌肉 228 強化其他外側及後側的肌群 231 膝關節肌肉的協調運動 232 第八章 踝關節與足部 235 動作及其名稱 236 踝關節的柔軟度 240 足部的柔軟度 242 踝關節與足部的肌肉運動 244 踝關節與足部的協調運動 246 承重情況下踝關節與足部的協調運動 250 踝關節與足部的操作練習 踝關節的柔軟度 252 足部的柔軟度 256 強化踝關節和足部之肌力 260 踝關節/足部肌肉的協調運動 270 第九章 髖部、膝部與足部的協調運動275 髖部、膝部及足部之協調動作操作練習 下肢的引導式動作 276 下蹲屈膝 280 重心轉移動作 284 踮腳站 286 制震緩衝 288 推進 298 索引305

原價: 600 售價: 570 現省: 30元
立即查看
高級肌筋膜技術(2)頭部、頸部、脊椎和肋骨 (1版)

高級肌筋膜技術(2)頭部、頸部、脊椎和肋骨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高級肌筋膜技術(2)頭部、頸部、脊椎和肋骨 作者:陳柏文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20 條碼:9789863683285 簡介 《骨科神經學─神經病變位置的診斷指引》自第一版問世以來,即廣受骨科、神經外科、物理治療師、復健科、疼痛醫學、麻醉科、神經科,和護理科等執業人員和教師們,以及第一線醫療專業人員的歡迎。本書第二版仍保持優秀的水準,並提供全新的彩圖、教學技巧,和診斷與治療脊髓損傷病患的新方式。內容以全彩印刷,提供獨特且實用的組合圖示說明解剖、身體檢查和臨床精要,圖文並茂極為便利閱讀。 第二版序言 自本書第一版問世以來,雖已歷經多年,但基本解剖學卻未曾改變。本書展現著醫學繪圖和教學技巧的精進。本新版書讓學習解剖學更為簡單明瞭。對於診斷和治療脊椎損傷病患方式的諸多精進,請參閱新版書籍內文。 J. D. Hoppenfeld 目錄 緒論 運動力 1 感覺 2 反射 2 Part 1 依神經機能階層論神經根病變 1 評估引起上肢功能受損的神經根病變 7 個別神經根之測試:C5到T1 7 C5 神經機能階層 7 C6神經機能階層 11 C7 神經機能階層 15 C8神經機能階層 20 T1神經機能階層 21 總結 23 神經機能階層的臨床應用 25 頸椎的椎間盤突出 25 頸部扭傷與椎間盤突出之比較 29 鉤狀突和骨關節炎 31 神經根撕除傷 33 2 評估引起軀幹和下肢功能受損的神經根病變 37 個別神經根的測試:T2-S4 37 T2-T12神經機能階層 37 T12-L3 神經機能階層 38 L4神經機能階層 42 L5神經機能階層 45 S1神經機能階層 47 S2-S4 神經機能階層 54 總結 54 神經機能階層的臨床應用 56 腰椎的椎間盤突出 56 下背功能障礙與椎間盤突出之比較 58 脊椎解離症和脊椎滑脫症 59 帶狀檓疹 62 脊髓灰質炎 62 Part 2 脊髓病變之神經機能階層 3 頸椎脊髓病變:四肢癱 67 評估個別的脊髓神經機能階層:C3到T1 67 C3神經機能階層 (C3 完整正常) 67 C4神經機能階層 (C4 完整正常) 68 C5神經機能階層 (C5 完整正常) 69 C6神經機能階層 (C6 完整正常) 70 C7神經機能階層 (C7 完整正常) 71 C8神經機能階層 (C8 完整正常) 72 T1神經機能階層 (T1完整正常) 72 上運動神經元反射 73 臨床應用 74 頸椎的骨折和脫位 74 日常生活的動作 76 頸椎的椎間盤突出 78 頸椎腫瘤 79 脊椎結核 79 橫斷性脊髓炎 79 4 T1以下脊髓病變,包括馬尾 81 截癱 81 T1- T12 神經機能階層 81 L1神經機能階層 (L1完整正常) 82 L2神經機能階層 (L2完整正常) 82 L3神經機能階層 (L3完整正常) 82 L4神經機能階層 (L4完整正常) 83 L5神經機能階層 (L5完整正常) 83 S1神經機能階層 (S1完整正常) 84 上運動神經元反射 84 病態反射 84 正常的表淺反射 84 臨床應用 85 脊髓損傷的進一步評估 85 胸椎的椎間盤突出 88 評估脊椎穩定度以防範神經機能階層損傷範圍擴大 89 診斷 89 屈曲性損傷 89 屈曲-旋轉性損傷 91 過度伸展損傷 91 壓迫性損傷 91 5 脊髓脊膜膨出症 93 神經機能階層的判定 93 L1-L2神經機能階層(L1完整正常,L2則否) 94 L2-L3神經機能階層(L2完整正常,L3則否) 95 L3,L4神經機能階層(L3完整正常, L4則否) 96 L4-L5神經機能階層(L4完整正常,L5則否) 97 L5-S1神經機能階層(L5完整正常,S1則否) 100 S1-S2神經機能階層(S1完整正常,S2則否) 102 S2-S3神經機能階層(S2完整正常,S3則否) 103 發育的里程碑 104 坐立 104 站立 104 行走 104 單側性病變 104 水腦症 104 上肢的檢查 105 對檢查脊髓脊膜膨出症病人的建議 105 索引 111

原價: 850 售價: 808 現省: 42元
立即查看
脊椎徒手治療-軟組織與脊椎鬆動術之治療與居家運動 (1版)

脊椎徒手治療-軟組織與脊椎鬆動術之治療與居家運動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脊椎徒手治療-軟組織與脊椎鬆動術之治療與居家運動 作者:許宏志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3 條嗎:9789861269016 簡介 Harward W. Kakofsky博士所著《脊椎徒手治療─軟組織與脊椎鬆動術之治療與居家運動》,是針對頸椎、胸椎、骨盆及顳顎關節等內容,使用圖文來說明檢查和治療的技術,並引證大量的案例研究,不但可作為課程教學之教材,更可直接應用於臨床決策指引。Kakofsky博士常教導學生應做為「臨床治療者而非技術員」,並強調整體思考的徒手治療,對懷抱相同理念的物理治療師與學生、臨床醫生、學術研究者及教師而言,本書是結合實證醫學觀念的徒手治療書籍,是非常實用的著作。 序言 能真正樂在工作,我感到幸運。如同俗話所說「時機重於一切」,過去這三十年間,我參與徒手治療的領域恰好在最佳的時機。從1979年自物理治療學系畢業後到現在,我看到徒手治療從當時被鄙視,到現在是一門熱門學問。當2004年,美國物理治療學會工作小組當中,提倡在入門階段的物理治療訓練計畫中教導推伸術(thrust),我當時還難以置信。在1979年,我們尚不能做腰椎伸展術,更不用講做第五級的推伸術!而且當時徒手治療主要是在私人執業場所,而很少在醫院等級的部門(到現在,第二版中教導三種高速低幅推伸手法,有兩種是對於胸椎,一種對於骨盆)。我想對那些反對受過進階教育的物理治療師做關節推力治療手法的人說,你憑什麼當家說話? 徒手治療的藝術不僅已經變成物理治療的主流,相關科學也落後不遠。為此,在本書的第26章,我提到了臨床預測規則的發展,以治療為基準的分類、局部性獨立檢查模式,以及提供22篇科學研究以強化本書中提到的檢查程序以及介入治療。我歡迎並且支持以證據醫學為基準的治療,然而,這一切還是在學步階段,在等待執行更完善的科學定案之前,我們必須小心,同時不要揚棄那些可能有益於「疼痛共生物」的治療技術。 對我們這些熱愛徒手治療的人而言,過去30年的確是超凡的時代。可惜,有些人是把注意力聚焦在自己身上而非這門學問。我們要記得我們只是這美好環節中的一個連結點,在專業生涯中,要有內省力,能夠連接起一些盲點,也必須提醒自己這門治療藝術不是只與我們本身有關,而是攸關所有對這門藝術貢獻心力的所有人,包括偉大的造物主,祂是終極的藝術家。 撰寫本書的第二版,就像拍電影一般,如果不喜歡某個特定場景,必須回頭重新再做一次。在人生中,難得有機會對原版的文章做修正,對此我感到很感激。在此第二版中,所有圖片都加上了標題並且電子化,因此影像更清晰也更易於瀏覽其細節。另外在第七段(從教室到臨床)中有新加入了7個研究以及兩個個案。另外有整個章節(第25章)是針對「姿勢夾克」(PostureJac)而寫,這是一個廣泛使用於緩解不良姿勢造成之疼痛症狀的儀器。如同2003年的原始版本一樣,這本第二版的《脊椎徒手治療》也是希望成為一本對於想學習脊椎徒手治療學生完整的臨床手冊,同時也對這領域中渴望接觸此種令人興奮執業手法的臨床醫師。應該這樣說,這不僅僅是一本『如何做』的手冊。在全書中我想要傳達的原則與觀念就是:這類的手法是次要的。手法是基於個人風格與喜好而定。進階的學習者應該把握這些評估原則與治療,最終使用它們發展出合用於他或她自己的徒手治療手法。本書中的技巧對我來說有用,而且它們是提供給你作為開始的參考。但這些手法不是到此為止。 對上部頸椎與薦椎的特定徒手治療手法在本書中依作者意見而未附上。因此類關節的檢查與治療需要進階的理論知識,這是超出本書的範圍的。另外,我也未加入頸椎動脈檢查。原因在第八章有進一步說明,但是基本上我們不應該使用它作為一個排除診斷測試,因為它的敏感度差。甚者,這類檢查會對後腦循環有潛在危險,且其益處絕無法合理化其風險。關於特殊檢查,我選擇將它們列出,並且留待這些細節給其他目前可得與此類題目相關的許多優良書籍。請注意這個『推伸術』在本文中是指脊椎徒手治療。我在每個章節中都提到區域性解剖,但是本書並不是要取代一本好的解剖參考書。 事實上,我的學生就能告訴你我多常提到『解剖學就是一切』這句話。如果你熟知人體的結構,那我們徒手治療者所做的絕大部分就能被瞭解。與第一版的《脊椎徒手治療》相同,這個字眼「徒手治療術」(manipulation)與「鬆動術」(mobilization),是可以被互換使用的,與2001年版的《Guide to Physical Therapist Practice》相同。很遺憾的,全世界的許多徒手治療者仍然繼續對此做區分,對他們而言鬆動術是指非推伸式的技術,而徒手治療術是指高速低幅的技術。現實上,所有技巧性的被動式治療性運動(如Maitland grade I-5)都是徒手治療術的形式,不管是滑動肌筋膜或滑動關節的方式,它們都是以相同目的執行以改善活動度(意即鬆動術)。感謝Stanley Paris博士,這種有用的簡化法在徒手治療領域中繼續奏效,但還需要時間為人所接受。 徒手治療不是任何一個專業的智慧財產,它屬於所有具有執照可接觸病患的臨床工作人員。特別在此感謝本書所有引用內容的提供者。本文中許多物理治療典故,是根據我在物理治療師的執業經驗,和熱愛物理治療專業的各界朋友們提供。歡迎醫師、骨病師、手療師、物理治療助理(台灣稱物理治療學生),以及身體工作者學習這類教材。希望讀者覺得有所助益! Howard W. Kakofsky, PT, DHSc. 目 錄 單元I 脊椎徒手治療摘要 第一章 脊椎動態力學 3 第二章 麥肯齊的三種症候群 9 第三章 徒手檢檢、診斷與介入原則 11 單元II 肩胛胸腔區 第四章 肩胛胸腔區的檢查與評估 23 第五章 肩胛胸腔區的結締組織技巧 35 第六章 胸椎與肋骨的手治療 45 第七章 肩胛胸腔區的治療性與居家運動 53 單元III 頸椎 第八章 頸椎的檢查與評估 63 第九章 頸椎的結締組織技術與率拉步驟 77 第十章 頸椎的徒手治療 85 第十一章 頸椎的療性與居家運動 89 第十二章 頸椎在頭痛與頭暈的角色 97 單元IV 顳顎關節 第十三章 顳顎關節的檢查與評估 111 第十四章 顳顎關節/臉部的結締組織技術 119 第十五章 顳顎關節口腔內徒手療 125 第十六章 顳顎關節治療性居家運動 129 單元V 腰椎 第十七章 腰椎的檢查與評估 141 第十八章 腰椎的結締組織技巧與牽拉步驟 153 第十九章 腰椎鬆動術/徒手治療 159 第二十章 腰椎的治療性與居家運動 163 單元VI 骨盆帶 第二十一章 骨盆帶的檢查與評估 183 第二十二章 骨盆帶的結締組織技巧與牽拉步驟 195 第二十三章 骨盆帶的徒手治療 203 第二十四章 骨盆帶的治療性與居家運動 211 第二十五章 姿態、穩定度與姿勢夾克 219 單元VII 從課堂到臨床 第二十六章 脊椎徒手治療與治療性運動的證據 243 第二十七章 案例分析 267 附錄A 南苑物理治療所─物理治療評估:頸部/顳顎關節 283 附錄B 南苑物理治療所─物理治療評估:脊椎 291 索引 299

原價: 750 售價: 713 現省: 37元
立即查看
NETTER圖解動作解剖學:用瑜伽與皮拉提斯精通肌肉骨骼運作原理 (Netter’s Moving AnatoME)

NETTER圖解動作解剖學:用瑜伽與皮拉提斯精通肌肉骨骼運作原理 (Netter’s Moving AnatoME)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24

原價: 893 售價: 804 現省: 89元
立即查看
強力皮拉提斯 (1版)

強力皮拉提斯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由德國運動家Joseph Pilates 設計的皮拉提斯(Pilates)發展超過八十年,皮拉提斯注重肌肉伸展和呼吸結合,主要訓練人體核心肌群,也就是丹田。皮拉提斯鍛鍊的是較深層肌肉,不是表面大肌群,所以不會壯大肌肉,反而讓線條變得更纖細修長。此外,皮拉提斯能增強平衡,矯正如脊椎側彎等不良習慣造成的傷害,還可幫助體內淋巴系統循環,增強免疫力,提升血液循環,有效改善 國外許多巨星、名模紛紛證實皮拉提斯的神奇效果,例如Jennifer Lopez和Julian Roberts等,都靠著皮拉提斯維持窈窕身材。藝國內各大健身俱樂部也陸續開設相關課程,也有大學院校在體育課教授皮拉提斯,使皮拉提斯繼瑜珈後,成為全球流行的美麗健身法。皮拉提斯是一種非固定性的連續動作,無論是徒手的地板動作,或是騰空的器材動作最主要的用意是運用專注力及控制力訓練你的核心肌群,藉由核心肌群的力量,帶動四肢做動作,而你的身體必須很聽話將這些進行式動作做得非常流暢,就像舞者一樣優雅且連貫的完成動作。

原價: 700 售價: 665 現省: 35元
立即查看
誰做的雪人不對 ? <阿布拉>

誰做的雪人不對 ? <阿布拉>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280 售價: 252 現省: 28元
立即查看
味道像紅蘿蔔的蒼蠅,到底有沒有 ?  <阿布拉>

味道像紅蘿蔔的蒼蠅,到底有沒有 ? <阿布拉>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280 售價: 252 現省: 28元
立即查看
愛現小學趣味發明史3:從獸皮到衣服的發明 (1版)

愛現小學趣味發明史3:從獸皮到衣服的發明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培養科學素養的知識讀本系列★   趣味發明史✚科學圖解✚圖文並茂   發明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的不便利!   純棉圓領衫舒適好穿、人造纖維的運動服彈性佳,   這些生活周遭的服飾都是集結了數千年來人們的智慧,   不斷發明改良而產生。   一起跟著愛現小學的師生們,認識紡織品的發明史,   輕鬆提升閱讀力,從小培養科學素養精神!     夏天要涼爽、冬天要溫暖,   一年四季都要穿得舒適又漂亮!     紡織品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   不只能保暖,還能保護皮膚不易受傷。   隨著科技的進步,紡織材料也從動物、植物等天然纖維,   演變成尼龍、氨綸等人造纖維,   也陸續延伸出頭巾、襪子、高跟鞋等配件。   一起來認識人類為了改良服飾所做的努力吧!     【學習主旨】   1.認識紡織材料   2.了解紡織機的原理   3.分辨各種服飾特色     【本書資訊】   ◎關鍵字:骨針、染料、植物纖維、紡織機、絲綢、哥德式服飾、人造纖維、合成纖維   ◎書籍資訊:有注音,適合7~12歲閱讀。   ◎教育議題分類:多元文化、閱讀素養   ◎學習領域分類:自然科學、社會、藝術、綜合活動   本書特色   1.大字體有注音,輕鬆閱讀無負擔。   2.豐富照片清楚呈現,加深記憶。   3.科學圖解,簡單易懂。   【目錄】 作者序 古人的巧思與發明,造就現代人的幸福! 前言 藍多老師將錯就錯的計謀   第一章 原始洞穴娃娃屋 史前人類服裝秀 史前人類都穿「真皮」服裝! 史前人類的皮衣製作 發明骨針,開始縫製衣服! 【科學識別秀】石器時代的製衣工具   第二章 古帝國娃娃屋 一塊布的穿衣藝術 蘇美人的流蘇一片裙 【科學識別秀】取羊毛紡成線、織成布 古埃及人的亞麻衣 古埃及貴族的服裝與裝飾 【科學識別秀】亞麻纖維與紡織機 包纏和披布穿法廣為流傳 古希臘人的穿衣快時尚 古羅馬人也披一塊布出門 【科學識別秀】縫衣針、剪刀、別針和染料   第三章 中國古代宮廷娃娃屋 開啟衣服洋蔥式穿搭風 古代服裝分上衣下裳 連身衣裙「深衣」流傳千古 因為戰爭而出現的褲裝 深衣怎麼穿?又包又纏變化多! 【科學識別秀】中國紡紗織布的植物原料 【科學識別秀】中國特有的養蠶技術與絲綢 絲綢與養蠶技術傳向西方 紡紗機與紡織機的發展 縫衣鐵針出現了   第四章 新式宮廷娃娃屋 巧妙又誇張的宮廷服裝設計 北方民族南下改變了古羅馬人的服裝 融合北方與東方特色的新羅馬服飾 歐洲華麗的哥德式服飾出現了! 時髦的文藝風格服裝開始流行 探險時代蕾絲花邊服裝大流行 華麗又誇張的法國宮廷服裝 【科學識別秀】蓬蓬裙底下的裙撐和高跟鞋 唐朝女裝的迷人設計 明朝人喜歡穿寬鬆百褶裙 日本、韓國服飾受中國影響   第五章 現代服飾娃娃屋 舒適和方便穿著的衣服 法國大革命後追求簡單自然 束腰馬甲、裙撐重新流行 工業革命後華麗風格再起 【科學識別秀】紡織工廠大量出現 舒適又符合身體曲線的服裝出現了 世界各地保留完整的傳統服飾 戰爭讓女性裙子變短了! 服裝設計師改變穿衣服的方式 電影引領服裝流行方向 【科學識別秀】神奇的科學紡織材料 謝幕 合成纖維大流 看更多

原價: 380 售價: 342 現省: 38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