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工作會談與溝通技巧 Communication in social work (2nd ed)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社會工作會談與溝通技巧
系列名:社工叢書
ISBN13:9789866001505
替代書名:Communication in social work (2nd ed)
出版社:洪葉文化
作者:喬伊絲‧李斯曼 作翁毓秀 審閱
譯者:翁毓秀;邱方晞
裝訂/頁數:平裝/272頁
規格:21cm*14.8cm (高/寬)
出版日:2014/09/01
中文圖書分類:社會工作;社會福利
內容簡介
溝通技巧為社會工作與社會照顧的核心,同時也是衛生、教育、司法矯治之專業間工作的核心,包括提供基本照顧、提出建議、評估、諮商、撰寫報告等工作,在在都需要溝通技巧。本書從有效溝通的相關理論基礎開始,再詳加介紹象徵、非口語、口語、書面與使用資訊科技的溝通,以及如何建立與維繫關係、如何專注與傾聽、如何分享訊息、如何建立共同目標與評估、如何處遇等工作之實務技巧,對於社會工作的實務工作者與學生,都是非常實用的溝通指南。
目錄
前 言
1. 導論 翁毓秀/譯
2. 有幫助且有效的溝通:服務使用者觀點 翁毓秀/譯
有幫助且有效的溝通——案主觀點
有幫助且有效溝通的教訓——來自案主基礎文獻
有幫助且有效的溝通——服務使用者觀點
3. 溝通的形式:象徵、非口語及口語 翁毓秀/譯
象徵性溝通
非口語溝通
口語溝通
詢問或探究
探究
反映
傳達同理心
聚焦
摘要
面質與挑戰
溝通的阻力
結論
4. 溝通的型態:書面文字與資訊科技 翁毓秀/譯
書面溝通:報告與紀錄
信件
撰寫報告
記錄
機構紀錄
工作者紀錄
督導與支持工作人員
對服務使用者的紀錄
資訊科技
摘要
5. 建立與維繫關係 翁毓秀/譯
真誠
溫暖
鼓勵與贊同
同理心
反應性與敏感度
結論
6. 專注與傾聽 邱方晞/譯
專注的準備:脈絡
準備專注:我們自己
專注
傾聽
傾聽他人的經驗
傾聽行為背後的原因
傾聽感受和影響
傾聽的障礙
沉默
結論
7. 分享訊息 邱方晞/譯
獲得訊息
簡述語意與反映
澄清
詢問與探究
提供訊息
有效地提供訊息
呈現訊息
「壞」消息
書面訊息
提供訊息:其他技巧
與其他專業同儕分享訊息
提供建議
有效地提供建議
專業領域間工作的訊息分享
社會工作者的訊息取得
結論
8. 共同的目標與評估 翁毓秀/譯
導論
觀點的衝突
文獻中有關觀點衝突的教訓
社會工作中的評估與契約取向
契約取向
契約取向的運用:複雜與保留
運用契約取向的技巧
問題特殊化
排序、優先順序與設定目標
摘要與回饋
聚焦
協商
與抗拒或不情願的服務使用者工作
口頭或書面的契約取向
結論
9. 處遇:增進行為與態度改變的非口語和口語技巧 邱方晞/譯
關係、過程和結果
實用取向的社會工作:結構性或個人的處遇
有效的處遇技巧
非口語的影響
口語技巧
同理心
反映與澄清
詢問與探究
提供訊息與建議
摘要與聚焦
詮釋
挑戰或面質
刺激覺察
協助人們探討行為或行動後果
挑戰歧異、扭曲、自我挫敗信念、遊戲和藉口
結論
10. 處遇:改變態度與行為的書寫技巧 翁毓秀/譯
採取決策
改變態度
監控與改變行為
處理過去
處理感受
結論
11. 結論 翁毓秀/譯
立即查看
社會個案工作:理論與實務工作手冊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社會個案工作:理論與實務工作手冊
作者: 鄭麗珍, 潘淑滿 追蹤作者
出版社:雙葉書廊 訂閱出版社新書快訊
出版日期:2022/04/28
語言:繁體中文
條碼:9789865492335
內容簡介
在臺灣社會工作發展軌跡中,社會工作的知識體系一方面透過社工教育移植自西方社會工作的知識典範,另一方面經由本土的吸納和實踐逐漸發展出現今的社會工作方法。本書的目的就是介紹社會個案工作的理念特色和工作方法,社工員在與個別案主工作時可以有所參考。
理念篇:說明社會個案工作相關理論、價值觀與倫理等基本概念。
過程篇:依序介紹社會個案工作的申請和接案、調查和資料收集、預估、服務計畫、介入或處遇、評估和結案等階段,社工員可以逐步循序的與案主一起工作、解決問題、滿足需求的目的。
目錄
理念篇
第一章社會個案工作的基本概念
第一節社會工作的歷史沿革與發展軌跡
第二節社會個案工作的意義與特性
第三節社會個案工作員的角色
第二章社會個案工作的理論基礎
第一節生態系統個案工作理論
第二節任務中心個案工作理論
第三節危機調解模式個案工作理論
第四節女性主義個案工作理論
第五節優勢觀點取向個案工作理論
第三章社會個案工作的專業關係
第一節專業關係
第二節現實性與非現實性反應
第三節社會個案工作專業關係的原則
第四節專業關係的社會文化脈絡
第四章社會個案工作價值觀與倫理
第一節社會個案工作的價值
第二節社會個案工作的倫理
第三節倫理兩難的抉擇
第五章社會個案工作的會談技術
第一節個案工作會談的概論
第二節非自願性案主的會談原則
第三節家庭訪問
第四節電話會談
第六章社會個案工作紀錄的撰寫
第一節個案紀錄的重要性
第二節個案紀錄的類型
第三節個案紀錄的表單與功能
過程篇
第七章申請與開案
第一節申請與接案
第二節開案評估
第三節資料蒐集的來源與工具
第八章預估與服務計畫
第一節預估歷程
第二節服務目標與計畫的規劃
第三節擬定介入計畫
第九章個案工作的介入行動
第一節介入行動(一):直接服務
第二節介入行動(二):間接服務
第十章結案和評估
第一節結案
第二節結案的評估
立即查看
【中文翻譯書】
書名 : 心理學導論 二版
原文書名:Atkison & Hilgard's 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 16/e
原文作者:Susan Nolen-Hoeksema、Barbara L. Fredrickson、Geoffrey R. Loftus、 Christel Lutz
中文譯者:危芷芬
ISBN: 9789865840976
內容簡介
本書自1953年出版以來,歷經半世紀十餘次的修訂,不僅是當代最具代表性的心理學教材,更是國內心理學教授所熟悉的經典教科書,幫助眾多讀者走過心理學一百多年以來的發展軌跡,遍訪心理學史的重大里程碑。
作者在這個版本中特別加入新的歐洲觀點,為本書帶來嶄新的國際化觀點。新版更加入超過350篇參考文獻,納入心理學近期研究成果,並且更廣泛地涵蓋每個主題領域,包括認知神經科學的發展以及腦與行為的研究;感覺與知覺之基礎研究的創新應用;情緒及智力、性格的基因和演化論、正向心理學、文化的社會心理學觀點等「新潮流」。新版心理學教學方法與時俱進,以確保符合大學心理學課程的需求。
本書除了強調理論與科學研究,同時引導讀者去認識心理學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例如,第八章所討論的錯誤記憶現象,造成無辜當事人被誤認為嫌犯;第五章則以視錯覺原理,說明電影《魔戒》如何在螢幕上創造只有人類身高一半的哈比人;而第十四章有關壓力的介紹,可供讀者親身體驗及身體力行,第十六版更納入了精神疾病診斷手冊DSM-5的最新內容,讓讀者即時跟上國際潮流。在在說明心理學活躍於我們生活當中的每一個角落。因此,本書是一本內容理論與實務兼具、總覽心理學既有與嶄新研究成果的重要鉅著。
作者介紹
譯者簡介
危芷芬
現職
臺北市立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
學歷
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博士
目錄
第01章心理學的本質
第一節 心理學的研究範疇
第二節 心理學的歷史淵源
第三節 當代心理學觀點
第四節 如何進行心理學研究
第02章心理學的生物基礎
第一節 心理學研究的生物基礎
第二節 神經細胞:神經系統的構造單位
第三節 腦的構造
第四節 自主神經系統
第五節 內分泌系統
第六節 演化、基因與行為
第03章心理發展
第一節 遺傳與環境
第二節 新生兒的能力
第三節 童年認知發展
第四節 性格與社會發展
第五節 青少年期發展
第04章感覺歷程
第一節 感覺模組的特性
第二節 視覺
第三節 聽覺
第四節 其他感覺
第05章知覺
第一節 知覺的用途為何?
第二節 注意力
第三節 定位
第四節 辨識
第五節 抽取
第六節 知覺恆常性
第七節 大腦的分工
第八節 知覺發展
第06章意識
第一節 意識層面
第二節 睡眠與夢
第三節 催眠
第四節 心理作用藥物
第07章學習與制約
第一節 學習的各種觀點
第二節 古典制約
第三節 工具制約
第四節 學習與認知
第五節 學習與大腦
第六節 學習與動機
第08章記憶
第一節 三種重要區分
第二節 感覺記憶
第三節 工作記憶
第四節 長期記憶
第五節 內隱記憶
第六節 建構式記憶
第七節 改善記憶
第09章語言和思考
第一節 語言與溝通
第二節 語言發展
第三節 概念與分類:建構思考的基石
第四節 推理與決策
第五節 在行動中思考:問題解決
第10章動機
第一節 驅力與恆定
第二節 誘因動機與酬賞
第三節 饑餓、進食與飲食疾病
第四節 性別與性欲
第11章情緒
第一節 情緒的成分
第二節 認知評估與情緒
第三節 主觀經驗與情緒
第四節 思考—行動傾向與情緒
第五節 生理變化與情緒
第六節 臉部肌肉活動與情緒
第七節 情緒反應:情緒調節
第八節 情緒、性別與文化
第九節 正向心理學
第12章智力
第一節 智力衡鑑
第二節 現代智力理論:眾多或少數智力?
第三節 基因與智力
第四節 情緒智力
第五節 一般學習障礙
第13章性格
第一節 性格的概念與衡鑑
第二節 心理分析取向
第三節 行為取向
第四節 認知取向
第五節 人本取向
第六節 演化取向
第七節 性格的基因學
第14章壓力、健康與因應行為
第一節 壓力的生理反應
第二節 壓力與生理健康
第三節 壓力與心理健康
第四節 評估、因應與健康
第五節 壓力管理
第15章精神疾病
第一節 變態的定義
第二節 焦慮症
第三節 憂鬱症與雙極性情感症
第四節 思覺失調症
第五節 性格違常
第六節 自閉症類群障礙症
第16章心理健康問題的治療
第一節 歷史背景
第二節 心理治療技術
第三節 生理治療
第四節 增進心理健康
第17章社會影響
第一節 他人在場
第二節 順從與服從
第三節 內化
第四節 團體互動
第五節 重點重述:如何以社會心理學觀點解釋難以理解的現象
第18章社會認知
第一節 印象形成
第二節 態度
第三節 人際吸引
第四節 重點重述:兩種社會認知模式的說法
附錄
Erikson 八個發展階段
立即查看
社會個案工作:理論與技巧 (5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本書以人本主義與後現代思潮為基礎,結合社會科學、行為科學、生態系統理論及優勢與復原力觀點建構的一套助人方法與技術。
提供預防和處遇的一套方法:針對來自個體、家庭及外在環境系統的限制所產生的壓力,本書是協助個人及家庭最基本預防和處遇的方法。
改版重點:本版新增政府近年努力推動的社會安全網,專節介紹其發展及現況,以及擴充助人的界限、倫理與價值等內容;個案工作中的記錄在本書中特地以專章介紹其重要性、形式與內容等;此外也增加了兒少、婦女、老人等多元案例。
新增課後習題:順應讀者需求,新增課後習題幫助讀者全面檢視對於該章內容的理解程度,以提升自我學習。
目錄
第01章 概論
第一節 社會個案工作的挑戰
第二節 社會個案工作的價值觀與倫理守則
第三節 社會安全網
第02章 社會個案工作理論
第一節 社會個案工作理論知識的發展
第二節 個案工作與理論的關係
第三節 生活模式與生態系統
第四節 優勢觀點、增權與復原力
第03章 助人的專業關係
第一節 個案工作專業關係的本質
第二節 情感轉移與情感反轉移
第三節 傳統文化對專業關係的意義
第四節 助人界限、倫理與價值
第04章 個案工作的會談
第一節 個案工作會談的本質
第二節 溝通與會談技術
第三節 特殊的會談技術
第四節 溝通的障礙
Part 2 服務過程篇
第05章 個案工作的過程與接案
第一節 解決問題與個案工作的過程
第二節 申請與接案目的
第三節 接案會談實例
第四節 接案的工作項目
第06章 資料蒐集與家庭訪視
第一節 資料蒐集
第二節 家庭訪視目的
第三節 家庭訪視內容
第四節 家庭訪視會談原則與方法
第五節 家庭訪視所面臨的壓力情境
第07章 個案工作預估
第一節 個案工作預估的特性
第二節 問題性質
第三節 多面向預估探討的問題
第四節 交互反應關係的預估
第08章 訂定介入目標與計畫
第一節 選定目標
第二節 基線測量與評估
第三節 擬定介入計畫
第四節 訂定契約
Part 3 方法篇
第09章 個案工作服務方法(一)
第一節 社交技巧訓練
第二節 危機處理
第三節 任務中心模式
第四節 焦點解決短期處遇
第10章 個案工作服務方法(二)
第一節 自我肯定訓練
第二節 情緒管理
第三節 壓力管理
第四節 認知重建
第11章 個案工作服務方法(三)
第一節 環境調整
第二節 個案管理
第三節 發展資源與倡導
第四節 社會計畫與社區組織
第12章 記錄
第一節 記錄的重要性
第二節 記錄的形式
第三節 社會個案服務階段記錄的項目與內容
第13章 評估與結案
第一節 評估
第二節 評估與研究
第三節 結案
總結
第14章 社會工作者與專業成長
第一節 社會工作者的自我認知
第二節 自我認知的方法
第三節 二級創傷或替代性創傷的自我調適
第四節 自我照顧與專業成長
立即查看
社會工作概論
ISBN13:9789579096782
出版社:雙葉書廊
作者:黃源協-主編;汪淑媛;吳書昀;侯建州;陳伶珠;莊俐昕;童伊迪;黃源協;劉素珍;劉鶴群-作
裝訂/頁數:平裝/480頁
規格:23cm*17cm*1.8cm (高/寬/厚)
版次:2
出版日:2020/06/01
中國圖書分類:社會工作;社會福利
內容簡介
社會工作是一門助人專業的基礎學科,如何引發初學者的興趣,並願意投入助人者的行列,社會工作概論扮演著關鍵性的角色。本書集結九位具有豐富實務經驗且任職於各大學社會工作相關科系之教師,因應國內外的社會工作發展趨勢及國內相關政策與法規的變化,分別就其各自專長領域撰寫專章,再由主編進行統整,全書架構與脈絡完整,內容新穎、簡潔且易懂,提供初學者一本兼具理論、方法與實務的社會工作專著。
目錄
PART 1 基礎篇
第01章 什麼是社會工作(黃源協)
第一節 社會工作的意涵
第二節 社會工作者
第三節 社會工作的專業基礎與倫理守則
第四節 社會工作的實施領域與相關學科
第02章 社會工作的緣起與發展(黃源協)
第一節 社會工作的緣起
第二節 英國社會工作的發展
第三節 美國社會工作的發展
第四節 臺灣社會工作的發展
第03章 社會工作理論(黃源協)
第一節 社會工作理論概觀
第二節 社會工作的微視理論
第三節 社會工作的中介理論
第四節 社會工作的鉅視理論
PART 2 方法篇
第04章 社會個案工作(莊俐昕、童伊迪)
第一節 社會個案工作的緣起與意涵
第二節 社會個案工作的知識基礎與專業關係
第三節 社會個案工作的流程
第四節 社會個案工作者的角色與規範
第五節 社會個案工作的技巧
第05章 社會團體工作(莊俐昕)
第一節 社會團體工作的緣起與意涵
第二節 社會團體工作的目的、類型及模式
第三節 社會團體工作的實務原則與領導技巧
第四節 團體的生態體系、結構及歷程
第五節 團體評量與評估
第06章 社區工作(黃源協)
第一節 社區工作的意涵與相關概念
第二節 社區工作的緣起與發展
第三節 社區工作的價值、前提、原則及目標
第四節 社區工作的觀點/途徑
第五節 社區工作的實務模式與過程
第07章 社會工作個案/照顧管理(黃源協)
第一節 個案/照顧管理的緣起與意涵
第二節 個案/照顧管理的實務基礎與原則
第三節 個案/照顧管理的實務流程
第四節 個案/照顧管理者的職責與知能
第五節 機構在個案/照顧管理運作中的職責
第08章 社會工作與管理(黃源協)
第一節 社會福利行政
第二節 社會工作管理
第三節 社會工作督導
第四節 社會工作方案管理
第五節 社會工作研究
PART 3 個人服務篇
第09章 兒童與少年社會工作(劉鶴群)
第一節 兒童與少年的福利需求
第二節 兒童與少年社會工作的意涵與實施
第三節 兒童與少年社會工作的評估系統
第四節 兒童與少年社會工作的介入方法
第五節 兒童與少年社會工作的未來
第10章 老人社會工作(陳伶珠)
第一節 老人的福利需求
第二節 老人社會工作的意涵與方法
第三節 老人社會工作的內涵
第四節 老人社會工作倫理價值的兩難情境
第五節 老人社會工作的未來
第11章 身心障礙者社會工作(黃源協、劉素珍)
第一節 身心障礙的意涵、觀點及福利需求
第二節 身心障礙者社會工作的意涵與原則
第三節 身心障礙者社會工作的內容
第四節 身心障礙者社會工作方法
第五節 身心障礙者社會工作的未來
第12章 心理衛生社會工作(汪淑媛)
第一節 認識心理衛生
第二節 心理衛生與社會工作專業的相關性
第三節 心理衛生社會工作內涵與工作場域
第四節 心理衛生社會工作者的角色與服務方法
第五節 心理衛生社會工作的未來
PART 4 專業領域篇
第13章 家庭社會工作(莊俐昕)
第一節 家庭的意涵與生命週期
第二節 家庭社會工作的意涵與實務原則
第三節 家庭社會工作的方法與過程
第四節 家庭社會工作的實施領域
第五節 家庭社會工作的挑戰與未來
第14章 醫務社會工作(侯建州)
第一節 醫務社會工作的內涵與信念
第二節 醫務社會工作的環境脈絡
第三節 醫務社會工作的任務與方法
第四節 醫務社會工作的臨床實務
第五節 醫務社會工作的未來
第15章 學校社會工作(吳書昀)
第一節 學校社會工作的意涵
第二節 學校社會工作的發展
第三節 學校社會工作者的角色與任務
第四節 學校社會工作的理論取向、實施模式及介入策略
第五節 學校社會工作的未來
第16章 新興議題社會工作(莊俐昕、黃源協)
第一節 司法社會工作
第二節 工業社會工作
第三節 原住民族社會工作
第四節 新住民社會工作
第五節 災難社會工作
立即查看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 (Human Behavior in the Social Environment 6/E) (4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 第四版
作者:Ashford/張宏哲等譯
出版社:雙葉
出版日期:2018/09/00
ISBN:9789579282246
內容簡介
本書針對人生發展的各個階段,以生理、心理、社會等層面來介紹社會環境之下,人類行為的相關主題及重要議題。本書新版進行大幅度的改版,篇幅也從12個章節縮減為10章,但仍維持內容一貫的豐富性與全面性。
強調多元面向(生理心理社會)架構:作為評估人類行為在社會環境時的參考,並從多元面向架構引申出處遇應用的原則。
深化專業知能的學習:在多元架構中,融入各種發展相關的理論和理論應用。
涵蓋層面廣泛且全面:以生命全程每個階段來分析與評估人類行為,每個階段的說明皆援引眾多的議題與案例。
引用實務案例來激發深思:每個章節都有案例,實際應用多元面向架構,以說明處遇計畫與原則。
適用課程︰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發展心理學、針對特定年齡層的社會工作相關課程。
適用對象︰社會工作、心理諮商與輔導、教育等相關科系學生和專業人員。
目錄
第01章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介紹
評估發展的風險和保護因子
人類是社會文化的動物
文化價值和族群中心主義
文化能力、全球化和多元化的社會
社會環境與其他環境的交互作用
生態系統理論
何謂危機理論?
人類發展
本章摘要
學習力檢視
關鍵詞
第02章 多面向架構的整合
單一面向觀點在社會工作評估方面的限制
避免將人類與環境評估限定在單一的因素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的面向
多面向的架構
批判性探究與假設驗證
多面向架構的應用
執行批判性探究過程的原則
以假設為基礎選擇處遇
本章摘要
個案問題概念化的案例
學習力檢視
關鍵詞
第03章 懷孕、生產與新生兒
發展主題
生理層面
生理成長與發展
生理優勢、危險與風險
心理層面
認知發展與資訊處理
溝通
態度、情緒與規範
心理優勢、危險與風險
社會層面
團體、家庭、社區與支持系統
多元文化、性別與靈性考量
社會優勢、危險與風險
本章摘要
學習力檢視
關鍵詞
第04章 嬰幼兒期
發展主題
生理層面
生理成長與發展
生理優勢、危險與風險
心理層面
認知發展與資訊處理
溝通
態度、情緒與規範
自我覺知
心理優勢、危險與風險
社會層面
團體與家庭
社區與支持系統
多元文化、性別與靈性考量
社會優勢、危險與風險
學習力檢視
關鍵詞
第05章 兒童早期
發展主題
生理層面
生理成長與發展
生理優勢、危險與風險
心理層面
認知發展與資訊處理
溝通
態度、情緒與規範
心理優勢、危險與風險
兒童早期常見的精神障礙
社會層面
團體與家庭
社區與支持系統
多元文化、性別與靈性考量
社會優勢、危險與風險
學習力檢視
關鍵詞
第06章 兒童中期
發展主題
生理層面
生理成長與發展
生理優勢、危險與風險
心理層面
認知發展與資訊處理
溝通
態度、情緒與規範
心理優勢、危險與風險
社會層面
團體與家庭
社區與支持系統
多元文化、性別與靈性考量
社會優勢、危險與風險
學習力檢視
關鍵詞
第07章 青少年期
發展主題
生理層面
生理成長與發展
青少年荷爾蒙的變化
生理優勢、危險與風險
心理層面
認知發展與資訊處理
溝通
態度、情緒與規範
心理優勢、危險與風險
社會層面
團體與家庭
社區與支持系統
多元文化、性別與靈性考量
社會優勢、危險與風險
學習力檢視
關鍵詞
第08章 成年初顯期和青年期
發展主題
成年初顯期
成年期理論
什麼是成熟?
生理層面
生理成長與發展
生理優勢、危險與風險
心理層面
認知發展與資訊處理
溝通
態度、情緒與規範
心理優勢、危險與風險
社會層面
團體與家庭
社區與支持系統
多元文化、性別與靈性考量
社會優勢、危險與風險
學習力檢視
關鍵詞
第09章 中年期
發展主題
生理層面
生理成長與發展
生理優勢、危險與風險
心理層面
認知發展與資訊處理
溝通
態度、情緒與規範
心理優勢、危險與風險
社會層面
團體與家庭
社區與支持系統
多元文化、性別與靈性考量
社會優勢、危險與風險
學習力檢視
關鍵詞
第10章 成年晚期
發展主題
生理層面
生理成長與發展
生理優勢、危險與風險
預立醫療指示
心理層面
認知發展與資訊處理
溝通
態度、情緒與規範
心理優勢、危險與風險
社會層面
團體與家庭
社區與支持系統
多元文化、性別與靈性考量
社會優勢、危險與風險
結語:生命之旅
學習力檢視
關鍵詞
立即查看
社會工作理論:處遇模式與案例分析 (5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立即查看
社會統計學:理論與應用 (4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社會統計學:理論與應用
ISBN13:9789579096874
出版社:雙葉書廊
作者:劉弘煌
裝訂:平裝
規格:26cm*19cm*2.5cm (高/寬/厚)
版次:4
出版日:2020/08/01
中國圖書分類:社會研究法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是為社會科學相關科系讀者所寫的統計學專書,以實用及從事社會科學研究的觀點,將相關統計理論及應用知識以平易近人、深入淺出的方式加以說明,讓讀者感受統計是日常生活、工作或從事研究的實用知識。本書最後以個案研究說明整個研究的過程,以及統計在過程中擔任的角色。各章節亦深入介紹EXCEL在敘述統計及推論統計上的應用, 並說明統計在未來大數據時代可以發揮的力量。
1. 由淺入深易學易懂。
2. 理論應用相互呼應。
3. 運用電腦簡化計算。
4. 精選習題幫助學習。
目錄
第01章 緒論
1.1 統計及統計學的意義與功用
1.2 敘述統計與推論統計
1.3 社會科學研究的目的
1.4 社會科學理論建構的方法
1.5 社會科學研究的方法
第02章 基本的統計概念
2.1 群體與樣本
2.2 概念的操作化定義
2.3 變數與資料
2.4 資料蒐集方法
2.5 資料分析方法
2.6 統計資料的解釋與運用
第03章 敘述統計(一):資料的組織與整理
3.1 次數分配表(名目資料)
3.2 比例與百分比
3.3 比與比率
3.4 簡單次數分配表(順序、等距、比例資料)
3.5 分組次數分配表(等距、比例資料)
3.6 分組次數分配表的編製
3.7 百分等級
3.8 有小數點或極端值資料的次數分配表
3.9 交叉分類表
3.10 圖示
Excel 在繪製統計圖形及計算統計量的應用
第04章 敘述統計(二):集中趨勢與離散趨勢之測量
4.1 集中趨勢量數
4.2 離散趨勢量數
Excel 在求集中趨勢與離散趨勢量數的應用
第05章 機率
5.1 機率的涵義
5.2 與機率有關之名詞
5.3 機率理論
5.4 機率的性質
5.5 機率的運算法則
5.6 貝氏定理/貝氏法則
5.7 機率分配
5.8 機率分配的平均數(期望值)與標準差
5.9 隨機變數的期望值與變異數
Excel 在求算機率的應用
Excel 投擲骰子實驗的操作程序
第06章 機率分配
6.1 二項機率分配
6.2 二項機率表
6.3 二項機率的應用
6.4 常態機率分配
6.5 常態曲線的理論模式與應用
6.6 常態曲線下的面積與機率
Excel在機率分配上的應用
第07章 抽樣分配與區間估計
7.1 抽樣方法
7.2 抽樣誤差
7.3 樣本平均數的抽樣分配
7.4 群體平均數μ 的估計––點估計與區間估計
7.5 t 分配
7.6 群體比例P 的估計
7.7 補充例題
Excel 在抽樣分配與區間估計的應用
第08章 假設檢定
8.1 假設
8.2 平均數的抽樣分配
8.3 平均數差的抽樣分配
8.4 顯著水準
8.5 第一類錯誤與第二類錯誤
8.6 顯著水準的選擇
8.7 α 與 p-value
8.8 檢力
8.9 檢定的步驟
8.10 單一群體平均數μ 的假設檢定
8.11 兩群體平均數差μ1 − μ2 的假設檢定
8.12 單一群體比例P 的假設檢定
8.13 兩群體比例差P 1 − P2 的假設檢定
8.14 成對樣本平均數的檢定
8.15 檢定單一及兩個群體平均數所需具備的假定與條件
Excel 分析工具在假設檢定的應用
第09章 變異數分析
9.1 變異數分析的設計邏輯
9.2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9.3 平均數間的多重比較
9.4 效果值的使用
9.5 變異數使用F 統計量應注意的事項
9.6 變異數分析之步驟
Excel 在變異數分析的應用
第10章 無母數檢定
10.1 卡方檢定
10.2 中位數檢定
10.3 曼-懷氏U 檢定
10.4 克-瓦氏的單變數變異數分析
10.5 魏氏成對樣本等級符號檢定
10.6 傅利曼K 組相關樣本等級檢定
Excel 在卡方檢定的應用
第11章 相關分析
11.1 相關的方向
11.2 相關的形式
11.3 相關的強度
11.4 相關的用途
11.5 相關係數
11.6 散布圖的重要性
11.7 偏相關
11.8 使用皮爾森相關係數之條件
11.9 史畢爾曼的等級––順序相關係數
11.10 古德曼及克魯斯卡的噶瑪係數
Excel 在求相關係數上的應用
第12章 迴歸分析
12.1 迴歸分析的意義與功用
12.2 線性迴歸模型
12.3 迴歸直線方程式
12.4 迴歸直線的解釋
12.5 在迴歸分析中資料所需具備的條件
12.6 預測的誤差與消減誤差之比例
12.7 迴歸與相關之關係
12.8 迴歸方程式之檢定
12.9 多元線性迴歸模型與方程式
12.10 迴歸方程式中的虛擬變數
Excel 在迴歸分析的應用
第13章 統計的應用
13.1 統計與生活
13.2 統計與研究
13.3 統計分析
13.4 統計的應用
13.5 數據倫理(數據藝術)
13.6 未來展望與挑戰––巨量資料的處理與運用
附錄
A.1 機率表
A.2 常用的EXCEL 統計函數
A.3 統計分析決策圖
A.4 參考書目
立即查看
社會福利概論
ISBN13:9786269589562
出版社:洪葉文化
作者:李易駿
裝訂/頁數:平裝/400頁
規格:23cm*17cm*2.2cm (高/寬/厚)
重量:640克
版次:5
出版日:2022/10/01
中文圖書分類:社會工作;社會福利
內容簡介
本書試圖提供與其他教科書不同的視角──從制度的角度來介紹社會福利,全書共計十三章,其中有幾章的主題在其他教科書中相對較少見到,包括討論社會福利的學科及科學性質(第二章)、社會福利制度的制度條件(第四章)、社會福利制度運作的諸元素(第六、七章)及制度運作原理(第八、九章)。同樣地,本書亦對社會福利的發展歷史(第三章)、主要的社會福利制度體系,予以一般性的介紹。
本書特色
本版次的編寫,秉持傳遞學科基本概念的思維中,仍維持社會福利制度及基本概念說明的書寫理念及結構體系,而透過增加專題實例進行概念的延伸解釋與辯證,也增加對當前主要國家政策計畫(長期照顧、社會安全網)的討論,期待可以更豐富學習者對學科的認識,甚至延伸運用到實務的工作中。也期待與社會福利輸送相關連的行政者,可以透過本書的介紹,而能夠助益於社會福利服務的輸送及體系運作。
目錄
CHAPTER 1 社會福利的基本概念
第一節 社會福利的性質
第二節 社會福利的範圍
第三節 社會福利的主要內容
第四節 其他社會福利的常用概念
名詞解釋
CHAPTER 2 社會福利的科學特性
第一節 科學與學科
第二節 社會福利的研究方法
第三節 社會福利與其他學科的關係
名詞解釋
CHAPTER 3 主要國家社會福利發展歷史
第一節 英國
第二節 德國
第三節 瑞典
第四節 美國
第五節 台灣
名詞解釋
CHAPTER 4 社會福利思想與社會基礎
第一節 社會福利思想
第二節 社會福利價值
第三節 社會福利的工具性目的
第四節 社會福利制度的條件
名詞解釋
CHAPTER 5 社會福利組織及人員
第一節 社會福利組織與福利輸送
第二節 社會福利組織的類型
第三節 社會福利人員
名詞解釋
CHAPTER 6 社會福利的結構與分配基礎
第一節 福利提供的組成與結構
第二節 社會福利分配的權利
第三節 以財務情況為福利給付的審查
第四節 非財務標準的福利給付審查原則
第五節 不同審查條件原則的運用
名詞解釋
CHAPTER 7 社會福利的給付財貨
第一節 福利財貨的傳統型態
第二節 財稅福利與稅式給付
第三節 給付型態的選擇
名詞解釋
CHAPTER 8 社會福利的財務制度
第一節 社會福利財務綜觀
第二節 政府公共福利制度的財務制度
第三節 特種社會福利基金
第四節 非營利社會福利組織財務制度
名詞解釋
CHAPTER 9 社會福利的輸送
第一節 服務與給付輸送的結構
第二節 政府在社會福利中的角色
第三節 多元的福利提供者
第四節 多元福利輸送的選擇
名詞解釋
CHAPTER 10 經濟安全
第一節 所得與經濟安全
第二節 社會保險
第三節 社會救助
第四節 社會津貼
第五節 其他經濟保障方式與概念
名詞解釋
CHAPTER 11 福利服務
第一節 福利服務的性質與內涵
第二節 兒童及少年福利服務
第三節 身心障礙福利服務
第四節 老人福利服務
第五節 婦女福利服務
名詞解釋
CHAPTER 12 就業促進
第一節 就業對個人與社會福利的意義
第二節 提供就業相關服務的準備
第三節 就業服務與職業訓練
第四節 新興就業服務議題
名詞解釋
CHAPTER 13 社會變遷下的社會福利
第一節 社會福利具回應社會變遷的特色傳統
第二節 社會變遷與新社會福利需求
第三節 當代社會福利變革
第四節 台灣的社會福利環境與政策挑戰
名詞解釋
立即查看
家庭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 (2版)
相關熱銷的書籍推薦給您
【中文書】
書名:家庭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 二版
作者:謝秀芬
出版社:雙葉
出版日期:2011/06/23
ISBN:9789866672811
目錄
第一章 家庭社會工作概論
1.1 家庭社會工作的發展
1.2 台灣家庭服務的發展與現況
1.3 家庭社會工作的意義
1.4 家庭社會工作的方法
1.5 總結
第二章 家庭問題與家庭政策
2.1 何謂家庭
2.2 多元家庭時代的來臨
2.3 家庭政策的意義
2.4 家庭相關的福利政策
2.5 家庭政策與家庭社會工作
2.6 總結
第三章 家庭社會工作的理論基礎
3.1 家庭系統理論
3.2 家庭結構理論
3.3 家庭角色理論
3.4 家庭優勢和復原力觀點
3.5 女性主義與增權理論
3.6 總結
第四章 家庭社會工作的理論架構
4.1 家庭生命週期轉換的壓力
4.2 生態環境的壓力和問題
4.3 家庭互動關係和溝通問題
4.4 家庭的代間傳遞
4.5 總結
第五章 家庭社會工作的策略與目標
5.1 庭社會工作的基本信念和原則
5.2 家庭社會工作的策略
5.3 家庭社會工作的目標
5.4 訂定家庭處遇目標和計畫
5.5 總結
第六章 家庭社會工作的方法
6.1 家庭處遇的對象
6.2 家庭聯合會談
6.3 發掘家庭和社會資源的運用與管理
6.4 家庭倡導
6.5 總結
第七章 家庭社會工作的過程
7.1 初期階段
7.2 預估階段
7.3 介入階段
7.4 評估和結束階段
7.5 總結
第八章 貧窮與多重問題家庭處遇
8.1 貧窮問題與特性
8.2 貧窮家庭系統分析
8.3 協助策略
8.4 案例解析
8.5 總結
第九章 家庭暴力與社會工作處遇
9.1 婚姻暴力
9.2 兒童虐待
9.3 協助策略
9.4 案例解析
9.5 總結
第十章 成年與高齡世代關係處遇
10.1 老年問題及特徵
10.2 老年家庭生活
10.3 家庭協助策略
10.4 案例解析
10.5 總結
第十一章 單親家庭處遇
11.1 單親家庭的特徵及問題
11.2 單親家庭適應過程
11.3 單親家庭協助策略
11.4 案例解析
11.5 總結
第十二章 繼親家庭處遇
12.1 繼親家庭的特質
12.2 繼親家庭的問題成因與分析
12.3 協助策略
12.4 案例解析
12.5 總結
立即查看
社會工作實習 (The Social Work Practicum 5/E) (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社會工作實習:學生指引手冊
ISBN13:9789865668112
出版社:雙葉書廊
作者:Cynthia L. Garthwait
譯者:高迪理;尤幸玲
裝訂/頁數:平裝/318頁
規格:26cm*19cm*1.5cm (高/寬/厚)
版次:2
出版日:2015/01/01
中國圖書分類:社會工作;社會福利
內容簡介
本書沿用了第一版的手冊形式,以較為精簡及架構性的方式,逐步引導學生和實習督導老師,並協助其發展實務工作當中必要的知識與技能。本書主要適用於社會工作實習課程,同時也是其他社會工作方法課程的絕佳參考資料。本版除了原本在每個章節最後所附的作業演練外,更隨文放入相關反思問題,這些問題不僅與全美社會工作教育學會所訂定的核心能力有關,同時也可以在實習準備課程和其他相關課程中深入討論。
本書的主要內容包括了與實習課程和社會工作實務相關的各項課題,例如:自我瞭解與評量、學習目的與計畫、督導關係、人身安全、溝通技巧、社會服務機構、社會問題、社區特質、社會政策、文化差異、專業價值觀與倫理、評估考核、以及領導風格與社會公平正義等,而這些議題通常都是在實習期間需要瞭解的概念與實際進行的工作職責。
目錄
第01章 社會工作實習之目的
基本概念與背景資訊
如何使用這本手冊
本手冊中各章之建構方式
作業演練活動:與實習過程相關之能力和長處
作業演練活動:我們如何學習?
建議之學習活動
第02章 學校、機構、與學生對實習之期待
基本概念與背景資訊
重點提示與指引
作業演練活動:各種期待之澄清
建議之學習活動
第03章 訂定學習計畫
基本概念與背景資訊
訂定學習計畫之準備工作
通用之觀點與學習計畫
重點提示與指引
作業演練活動:訂定學習之計畫
建議之學習活動
第04章 實習之開始階段
基本概念與背景資訊
重點提示與指引
作業演練活動:實習機構相關資訊
建議之學習活動
第05章 如何向督導學習
基本概念與背景資訊
重點提示與指引
作業演練活動:運用督導以協助學習
建議之學習活動
第06章 實習過程中之人身安全考量
基本概念與背景資訊
重點提示與指引
作業演練活動:減低可能之危險與傷害
建議之學習活動
第07章 溝通技巧
基本概念與背景資訊
重點提示與指引
作業演練活動:發展溝通技巧
建議之學習活動
第08章 實習過程中與福利機構相關之議題
基本概念與背景資訊
重點提示與指引
作業演練活動:對實習機構之分析瞭解
建議之學習活動
第09章 實習過程中與社區相關之議題
基本概念與背景資訊
重點提示與指引
作業演練活動:如何進行社區分析
建議之學習活動
第10章 實習過程中與社會問題相關之議題
基本概念與背景資訊
重點提示與指引
作業演練活動:對機構所處理問題與需求的瞭解
建議之學習活動
第11章 實習過程中與社會政策相關之議題
基本概念與背景資訊
重點提示與指引
作業演練活動:社會政策分析
建議之學習活動
第12章 文化差異與文化覺察之能力
基本概念與背景資訊
重點提示與指引
作業演練活動:認同與自我覺知
作業演練活動:覺察實習機構之文化背景
服務對象與文化差異相關之行為:可討論的各種情境
建議之學習活動
第13章 社會工作專業
基本概念與背景資訊
重點提示與指引
作業演練活動:社會工作之形象與影響效應
建議之學習活動
第14章 社會工作倫理
基本概念與背景資訊
重點提示與指引
作業演練活動:價值觀、倫理操守、與實習
建議之學習活動
第15章 實習過程中與法律相關之注意事項
基本概念與背景資訊
重點提示與指引
作業演練活動:法律議題與注意事項
建議之學習活動
第16章 將社會工作實務視為有計畫之改變過程
基本概念與背景資訊
重點提示與指引
作業演練活動:社會工作是一種改變的過程
建議之學習活動
第17章 評估考核學生之實習表現
基本概念與背景資訊
重點提示與指引
作業演練活動:在實習過程中檢討自己的工作表現
建議之學習活動
第18章 自我與專業的融合
基本概念與背景資訊
重點提示與指引
作業演練活動:將自己融入專業
建議之學習活動
第19章 領導風格與社會公平正義
成為你心目中想要的社會工作者
成為一個具有社會正義感的領導者
成為一個你自己想做的人
建議之學習活動
附錄一 學習合約範本
附錄二 全美社會工作教育學會教育政策與認證標準 (2008)核心能力
立即查看
社會工作實習―學生自我學習指南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社會工作實習:學生自我學習指南
系列名:社工叢書
ISBN13:9789866001529
出版社:洪葉文化
作者:曾華源;林秉賢;馮浩 主編;王篤強;白倩如;何慧卿;李仰慈;沈黎;施睿誼;胡慧嫈;張秀玉;梁美榮;游淑真;劉慧冠;鄭夙芬;鄭期緯 著
裝訂/頁數:平裝/336頁
規格:23cm*17cm*1.5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14/09/01
中文圖書分類:社會工作;社會福利
內容簡介
實習是一種體驗教育。學生在實習場域中,透過實習機構督導安排適當學習機會,讓學生在此情境中能夠完成「做中學」。然而,經驗不一定能帶來預期的學習效果。經驗學習是否能夠整理知識的內在結構和運用原則,關乎教學者的引導、學習者的準備與自主性,而且許多研究指出初學者的學習效果與提供經驗的結構化程度有關。
本書特色有三。一、每一位作者都有在實務工作場域中,帶學生實習的豐富經驗,因此,他們的文章內容能以國內學生實習的需要角度來撰寫。其次,本書可以提供給學生在實習前準備,並對實習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提供學生該如何處理的參考意見;尤其要注意實習倫理的課題。最後,本書提供學生該如何自己整理學習經驗,包括日誌、總報告和理論知識和實務工作之間關係,以及價值倫理與實務工作連結,提供指引。
目錄
第一章 認識社會工作實習 ____ 李仰慈、曾華源
一、社工學生為何要去機構實習?
二、社會工作實習應該有哪些要素?
三、社會工作實習的目標與基本要求是什麼?
四、機構實習安置的形式
五、認識實習與工讀生、學徒、職員和志工的差異
第二章 學生在實習上要建立的知識架構____ 曾華源、林秉賢
一、建立學習的知識架構
二、為即將接觸的服務對象做準備
三、理解服務對象的特定行為
第三章 學生實習前的準備 ____ 何慧卿
一、認識學校對學生到機構實習的要求
二、認識學校實習老師的角色
三、認識機構對實習的要求
四、認識自己對實習的要求
五、計畫個人如何開始進行實習安置
第四章 實習安置前各項工作:妥善計畫實習安置的準備工作____ 張秀玉
一、如何找到一個能滿足我需要的實習機構
二、確實認識實習計畫能呈現我想學習的內涵
三、撰寫實習計畫書和準備相關資料
四、如何準備實習面談
五、認識學校與機構如何評估實習結果
第五章 學習做一位實務工作者應該知道的事情____ 梁美榮
一、到機構應有的穿著和言談舉止
二、認識機構環境、人、事、物和辦公室文化
三、如何準備實務工作中的會談
四、如果被批評「太嫰」應該如何?
五、可以承認自己的弱點嗎?
六、被安排做多少和什麼事情是合理的?
七、如果犯錯應該如何?
八、學生在實習上有特權(bill of rights)嗎?
九、科技整合團隊會議中需要知道和學習什麼?
第六章 如何在實習機會中做有效學習 ____ 白倩如
一、檢視個人的學習需求與學習特性
二、建構學習計畫
三、掌控學習機會—成為讓人樂於傾囊相授的學習者
四、有效的實習學習模式
五、做好反思
六、善用學習工具
第七章 實習需要自我學習的課題 ____ 林秉賢
一、實習可能產生的焦慮與因應
二、類別一:嘗試實務工作方法而來的焦慮
三、類別二:不知如何以「社工人員」角色應對、表達觀點
四、類別三:思考該如何處置特定實務問題
五、類別四:不知道自己是否符合專業
六、覺察與反思個人價值在服務過程的作用
第八章 學生實習需要學習的重要技巧____ 林秉賢、曾華源
一、認識會談是什麼?
二、會談技巧運用
三、撰寫各種不同紀錄的技巧
四、訪視技巧
第九章 學習運用理論與知識在實務工作中____ 劉慧冠
一、從社會工作理論理解專業服務的重要
二、社工實務經驗與理論的整合
三、知行合一的專業社工人員
第十章 如何認識服務對象 ____ 施睿誼
一、服務對象是什麼樣的人?
二、服務對象對實習學生會有什麼期待?會怎麼看實習學生?
三、是否該讓服對象知道自己是實習學生?
四、如果服務對象不太願意讓經驗不足的新手協助,要怎麼處理?
第十一章 善用督導 ____ 鄭夙芬、鄭期緯
一、實習督導之意義
二、如何讓機構督導來協助我?
三、如何從實習督導的協助中學習
四、善用非正式督導
五、對機構督導不滿意與挫折感處理
第十二章 管理實習過程中的壓力 ____ 游淑真
一、實習過程中常見的壓力
二、認識壓力的身心反應與覺察自己是否有壓力
三、管理與督導的關係
四、學習與同輩共同服務
五、如何面對新的學習情境
第十三章 實習學生在實習安置中應有的倫理行為____ 王篤強
一、實習學生角色和相應倫理行為的社會建構
二、實習學生應有的本分
三、實習情境中的倫理議題、問題和難題
四、個人價值過度介入服務過程
五、如何面對機構非倫理的服務或對待
六、注意自己可能違反規定和倫理的行為
第十四章 如何撰寫實習日誌或週誌心得 ____ 胡慧嫈
一、實習心得的意義與目的
二、實習心得撰寫主要架構和撰寫要訣
三、再談撰寫實習心得的意義
第十五章 如何撰寫實習總報告 ____ 沈黎
一、從社會工作專業取向反思實習經驗中的專業角色
二、反思社會工作專業價值與個人價值之關係
三、反思角色經驗
四、個人實習目標完成之情形
五、反思專業知識技能的學習情況
六、反思專業服務輸送之經驗與認識
實習總報告範例
附錄:社會工作實習學生如何瞭解實習機構____ 曾華源
立即查看
【學習歷程檔案一點通】社會探究與實作:4步驟探究生活素養[高中生撰寫學習歷程工具書]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本內容
✓熱銷3,000本的《學習歷程檔案一點通》最新系列力作!
✓大學教授、高中教師、社會書作家─各界好評一致推薦
✓首本結合 社會探究與實作⨉學習歷程檔案 的實用工具書
✓臺大社會學博士教你用4步驟製作出優質「課程學習成果」
◎ 在製作課程報告時,你也遇到以下這些問題嗎?
.制定研究主題時沒有明確方向
.不清楚哪些管道可以蒐集資料
.不清楚要如何進行訪談、問卷調查
.不瞭解完整的報告須具備哪些項目
製作課程報告中遇到的疑難雜症,就讓《社會探究與實作:4步驟探究生活素養》為你解答!
「讀到《社會探究與實作》的書稿時,我的當下反應是:明星高中社會組的老師和學生都該買一本書來讀。」
──彭明輝|國立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學系榮譽退休教授
◎ 全新的課程與制度 需要全新的學習工具!
社會探究與實作是新課綱下的部定選修課程,納入分科測驗社會科試驗範圍,過往並沒有這樣一門課程,讓學生有機會對社會議題進行深入探討,因此學生如何製作課程報告,又教師如何制定課程大綱,都仍在初步開發的範疇,本書將引領你洞察趨勢。
本書特邀臺灣大學社會學博士──高子壹老師,為高中生量身訂做這本製作課程報告與學習歷程檔案的工具書。老師將自身豐富的求學與教學經驗,結合社會領綱公民與社會科探究與實作要領,濃縮成4個步驟,將複雜的研究過程,以簡潔易懂的文字說明,並附上實際成果範例,教導高中生製作出讓大學教授眼睛為之一亮的學習歷程檔案,為申請入學加分!
本書除了能應用於社會探究與實作課程之外,在製作各門課程的專題報告時均能作為參照,也有助於學生撰寫自主學習計畫,更可以為大學的專題式課程奠定良好的基礎。
【課程學習成果4步驟】
▶步驟1:發現與界定問題
生活中有許多可研究的主題,但要如何訂定出明確的研究切入點、如何界定研究主題的範圍,卻是一門大學問。步驟1教你用三招聚焦研究問題,循序漸進制定課程報告主題。
▶步驟2:觀察與蒐集資料
一份高品質的報告,除了要有好的主題,更需要有契合主題且具高可信度的資料!步驟2介紹各式資料類型,並提供相應的蒐集管道,以及訪談與問卷調查的詳盡流程教學。
▶步驟3:分析與詮釋資料
對蒐集到的資料進行分析,並選擇適合的形式呈現。步驟3除了介紹書面報告的寫作重點,更提供各式成果形式實際範例,包括小論文、社會科多元主題,以及實作作品形式(多媒體製作、戲劇表演)教學與範例,讓學生在課程中能有更多元豐富的發揮。
▶步驟4:總結與反思
課程報告可以作為「課程學習成果」上傳至學習歷程檔案,但是千萬要記得經過包裝、濃縮後再行上傳!步驟4引導學生對製作課程成果的歷程進行反思,並將課程成果改寫成適合上傳的學習歷程檔案。
書籍特色
.四步驟掌握課程成果製作要領
.提供多種成果形式教學與範例
.結合學習歷程檔案的撰寫概念
「一本給高中生看的研究方法」──各界好評推薦
陳東升|臺大社會學系特聘教授
彭明輝|清大動力機械工程學系榮譽退休教授
鄭志鵬|清大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陳志柔|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
曾凡慈|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朱晉杰|新北市立安康高中自然科教師
洪毓翎|新竹縣立六家高中地理科教師
趙弘毅|桃園市立陽明高中國文科教師
張慧慈|《咬一口馬克思的水煎包》作者
謝嘉心|《我的黑手父親》作者
蘇致亨|《毋甘願的電影史》作者
蔡宜文|專欄作家
作者介紹
高子壹(周妤)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博士
教育社會學、性別與勞動研究領域專業
將多年的高中職、大學教學經歷,結合求學階段經驗,以期「將艱深的知識轉譯為易懂的語言」,帶領學生瞭解學習的方法,發現學習的樂趣。
獲獎經歷
.2022年 國科會補助赴國外從事博士後研究(甲類)
.2020年 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博碩士論文獎助學金
.2011年 台灣社會學會碩士論文獎
目錄
Chapter 00 社會探究與實作的認識與實踐
0-1 社會探究與實作課程介紹
0-2 課程學習成果四步驟
0-3 四步驟實際應用範例
Chapter 01 發現與界定問題
1-1 發現與觀察課題
1-2 蒐集相關性資訊
1-3 形成與訂定問題
1-4 表達與分享
1-5 社會科問題發想範例
Chapter 02 觀察與蒐集資料
2-1 資料種類介紹
2-2 文本資料蒐集
2-3 訪談資料蒐集
2-4 問卷資料蒐集
2-5 表達與分享
Chapter 03 分析與詮釋資料
3-1 書面報告
3-2 實作作品
3-3 表達與分享
Chapter 04 總結與反思
4-1 製作學習歷程檔案
4-2 學習歷程檔案上傳項目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