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hl's 圖解慢性疼痛與纖維肌痛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Stahl's 圖解慢性疼痛與纖維肌痛
作者:官怡君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3
條嗎:9789861269351
新書介紹
疼痛在生活中都曾或多或少地困擾著每個人,然而引起疼痛的確切原因和解決之道,卻總是難以釐清。本書以圖文搭配和趣味的敘述方式,一一解析疼痛的疑問和細節。除了闡述疼痛帶來的影響及其基本神經學原理,也針對慢性疼痛的診斷和處理給予建議。此外,更深入論述了特殊疼痛疾患與治療疼痛藥物的機轉和處方。全書完整地介紹慢性疼痛,對想更加了解疼痛的讀者以及臨床照護疼痛患者的醫護人員,都是很好的參考指南。
序言
這一系列的書以富趣味性為設計目的,所有的觀念皆以全彩圖表呈現,內文可視為圖片、影像及表格的補充說明。視覺圖像學習者將會發現透過此書能輕鬆駕馭精神藥理學的概念,而非視覺圖像學習者也能喜歡此化繁為簡的精神藥理學。本書每一章節都環環相扣,囊括了基礎生物學、診斷、治療計畫的建立及併發症與共病症的處理。
初學者可能會想藉由快速瀏覽本口袋書的圖片,以期能找到對精神藥理學的詞彙敏感度。經過一次以上的瀏覽後,我們建議您回過頭來,將本書的圖片及文字說明與內文相互對照閱讀。同時從視覺圖像概念及文字補充兩方面來學習,兩者相輔相成,以使您在學習路途上的每一步都能獲得充分的瞭解。
對於這些主題較為熟悉的讀者應該會發現,在圖片與內文相互對照下,也能將複雜的精神藥理學概念生動化並與之互動。您也許會發現,本書常能提供您精神藥理學的新知,也讓您熱切於將此書推薦給同事參考。
本口袋書旨在為不同主題做觀念性的概述;我們利用視覺為基礎的語言,使精神藥理學的規則具體化,但在此不討論這些規則的例外情況。本書提供您一個好的開始,而書末的建議讀物則可用來更深入學習本書所呈現的某些特定概念。
當您遇到不瞭解的縮寫或圖示時,您可以查閱本書前面的「視覺化詞彙圖例」及後面的「縮寫」說明;反覆數次之後,您將會漸漸熟悉這些精神藥理學的詞彙。另外,參考Stahl掇 Essential Psychopharmacology(基礎精神藥理學)第三版及Stahl掇 Essential Psychopharmacology: The Prescriber掇 Guide(基礎精神藥理學處方指引)第三版,也有助您更深入瞭解本書某些特定的主題。現在,您也可以在神經科學教育研究所的網站 (Neuroscience Education Institute掇 website (www.neiglobal.com)) 搜尋精神藥理學主題的演講、課程、投影片及相關的文章。
不論您是初學者或是有經驗的精神藥理學專家,希望這本書能帶領您更深入嚴密地思考精神疾患及其治療的複雜性。
祝福您踏入精神藥理學這迷人的殿堂!
Stephen M. Stahl
目錄
序言 iii
醫學繼續教育資訊 ix
視覺化詞彙圖例 xix
學習目標 xxi
第1章 疼痛影響著我們大家………………………………………………………1
第2章 疼痛的神經生物學原理…………………………………………………..19
第3章 疼痛的病人………………………………………………………………..89
第4章 疼痛疾患…………………………………………………………………107
第5章 疼痛藥物…………………………………………………………………157
第6章 監測及照護疼痛患者……………………………………………………241
■ 總結……………………………………………………………………………..257
■ 縮寫……………………………………………………………………………..259
■ 醫學繼續教育課後測驗及認證………………………………………………..261
■ 建議讀物………………………………………………………………………..273
■ 索引 ……………………………………………………………………………277
立即查看
運動按摩
ISBN13:9789869871853
出版社:華都文化
作者:李沛樺
裝訂/頁數:平裝/276頁
規格:23cm*17cm*1.3cm (高/寬/厚)
出版日:2021/01/31
中國圖書分類:體育;運動
內容簡介
運動健護不可或缺的工具書
系統化介紹運動按摩的沿革與發展
肌群圖解+真人操作的手法示範
◎〈理論篇〉從運動按摩的發展、按摩師的專業素養,再到被按摩者的身體判讀與身心照顧,進而介紹各式按摩的精要,以及按摩可以處理的問題。
◎〈操作篇〉說明按摩手法與運動按摩的實作步驟,包含運動前、中、後的按摩操作;分章圖解示範運動後按摩,包括下肢、臀背部、上肢、胸腹部及頭部。
一致推薦
甘思元|中華民國運動按摩協會理事長
侯文詠|作家
陳志根|醫師
黃安華|物理治療師
楊錦聰|風潮音樂創辦人/音樂創作者
詹仲凡|物理治療師
目錄
〈理論篇〉
第1章 認識按摩
第一節 按摩的由來
第二節 按摩發展史概述
第三節 按摩的益處
第2章 按摩師的養成
第一節 成為一名優秀按摩師的過程
第二節 成為按摩師的自我認知與心理準備
第3章 按摩前的準備及必備的常識
第一節 按摩工具的使用
第二節 環境的準備
第三節 按摩師應注意的基本常識
第4章 身體判讀
第一節 視覺判讀──觀察
第二節 觸覺判讀──觸摸
第三節 痠痛的評估及處理方式
第5章 被按摩者生理與心理的照顧
第一節 生理症狀的注意事項
第二節 心理症狀的注意事項
第6章 各式按摩的技巧與目的
第一節 各種按摩手法
第二節 不同按摩的差異
第三節 被動式伸展的運用
第7章 按摩可以處理的問題
第一節 按摩對身體各系統的影響
第二節 軟組織與關節角度的關係
〈操作篇〉
第8章 按摩手法的介紹
第一節 推撫法
第二節 壓迫法
第三節 拍擊法
第四節 摩擦法
附表1 常見使用手法
附表2 仰臥──前側按摩手法分配表
第9章 運動按摩的實作步驟
第一節 全身運動按摩的分配
第二節 按摩深度的區別與目的
附 表 範例──運動按摩諮詢表
第10章 運動前、運動中按摩
第一節 運動前按摩
第二節 運動中按摩
第11章 運動後按摩──下肢
第一節 下肢後側
第二節 下肢外側
第三節 下肢前側
第四節 下肢內側
第12章 運動後按摩──臀部、背部
第一節 臀部
第二節 下背部
第三節 上背部
附 表 俯臥──全背按摩手法分配表
第13章 運動後按摩──上肢
第一節 俯臥──上臂
第二節 仰臥──前臂、上臂、手部
第14章 其他部位按摩──胸部、腹部及頭部
第一節 胸部
第二節 腹部
第三節 頭部
Q & A
立即查看
傷害照護之運動按摩-20種常見的神經肌肉損傷(Sports Massage for Injury Care Treatment techniques for 20 common neuromuscular injuries)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立即查看
【中文書】
書名:骨科暨運動傷害檢查學
作者:王百川 蕭宏裕
出版社:易利
出版日期:2015/04/01
ISBN:9789869164207
立即查看
顱薦椎治療 (Upledger: CranioSacral Therapy: What It Is, How It Works) (1版)
相關熱銷的書籍推薦給您
【中文翻譯書】
書名:顱薦椎治療
作者:約翰.優普哲 瓊恩.傅瑞德
翻譯:蕭宏裕
出版社:易利
出版日期:2012/05/01
ISBN:9789868837508
立即查看
物理治療師國考Winner:(2)肌動學與生物力學(收錄2017~2023年歷屆考題)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很開心能參與編輯物理治療國考書籍,書中有參考前一版並新增考試題目內容,將更方便記憶的整理,讓讀者能立即上手。在此對合記圖書出版社的耐心協助一併致謝。
肌動學與生物力學是一門需實際應用於日常生活中的實務科學,才能領悟其箇中奧秘,筆者在此鼓勵各位讀者如果有遇到任何無法理解的考題時,直接實際嘗試動作就會知道了!平常多嘗試各種動作,在面對考試時更能靈活應變多樣的考題。
此書編排以簡易輔助為出發,如有錯誤或是其他建議,歡迎不吝指教。最後,祝福各位考生都能金榜題名!
【目錄】
序言iii
第1章生物力學與肌肉生理學概論1
第2章肌動學概論59
第3章髖關節的肌動學與生物力學83
第4章膝關節的肌動學與生物力學111
第5章肩關節的肌動學與生物力學139
第6章踝關節與足部的肌動學與生物力學165
第7章肘關節的肌動學與生物力學193
第8章腕關節與手指關節的肌動學與生物力學207
第9章中軸脊椎的肌動學與生物力學229
立即查看
幼兒園大肌肉活動課程調整資源手冊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由新北市幼兒園現職老師共同編纂,內容結合理論與實務,如幼兒發展中身體動作意義、幼兒園常見特殊需求幼兒特質、課程調整方法與教案設計等,除提供現場教保人員規劃實施園務課程之外,並可提升教保人員課程規劃設計能力。
【目錄】
壹、理論篇
一、身體動作在幼兒發展的意義
二、課綱身健領域的實施原則/身體動作課程的規劃思維圖
三、課程調整策略
貳、實作篇:大肌肉活動設計
一、穩定性
二、移動性
三、操作性
看更多
立即查看
女子肌力訓練解剖精解:專業解剖插圖 × 女性專屬訓練指南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清晰精確介紹適合女性的肌力訓練動作,訓練部位涵蓋臀部肌群、腿部肌群、核心腹肌、背肌肌群、斜方肌與頸部、肩膀與胸部肌群、手臂肌群等。每個動作都搭配精細手繪解剖插圖,幫助讀者直觀了解鍛鍊到的肌群。此外,每章還包含身體各部位的多種伸展動作,進一步完善訓練內容。
本書基於解剖學與運動生理學的研究專為女性設計,考慮到女性的激素變化、脂肪分布特徵及肌肉生長特性,不僅強化肌力,更注重塑造優美的身體線條。書中提供詳細的訓練範例,包括基本動作與變化式,讓讀者輕鬆上手並持續進步。
市面上絕大多數的健身書籍主要是為男性健身者規劃,而本書特別針對女性最注重的臀部、腿部與腹部做強化,讓女性健身者瞭解自己適合哪些訓練。此外,本書也可幫助私人教練,做為設計女性學員課程的參考資源。
本書是全球健身暢銷書作者 Frederic Delavier 經典系列最新的成員,本系列已被翻譯超過 30 種語言,深受健身愛好者與專業人士推崇。無論是個人訓練者、專業教練或是體育科學、物理治療及藝術解剖學領域的學生與老師,都能從本系列中獲得寶貴的知識與靈感。
本書特色
●瞭解女性生理學基礎,包括體脂分布、骨盆構造等
●專業手繪解剖插圖,看清楚每項動作運用的肌肉
●超過 130 種徒手、器械肌力訓練與伸展動作
●作者對人體肌肉解剖深入研究,可做為藝用素描參考
【目錄】
女性生理基礎知識
女性體脂分布特徵解析
第一章 臀部肌群訓練
臀三角肌
1. 原地前弓步
2. 槓鈴前弓步
3. 棍棒輔助前弓步
4. 啞鈴前弓步
5. 登凳踏步
6. 站姿髖外展
7. 彈力帶輔助站姿髖外展
8. 低位滑輪輔助站姿髖外展
髖部活動度的個體差異
9. 器械式站姿髖外展
10. 彈力帶側臥髖外展
11. 側臥髖外展
12. 器械式坐姿髖外展
13. 跪姿側向抬腿
14. 器械式髖伸展
15. 站姿髖伸展
16. 跪姿髖伸展
17. 輔助引體與雙槓撐體器械式髖伸展
18. 器械式俯臥髖伸展
19. 低位滑輪髖伸展
臀部:人類的獨特特徵
20. 彈力帶輔助地板髖伸展
21. 凳上單腿髖伸展
22. 俯臥髖伸展
23. 彈力帶輔助站姿髖伸展
24. 仰臥骨盆抬升
25. 單腿骨盆抬升
26. 墊高雙腳的骨盆抬升
坐姿臀部伸展
臀大肌與腿後肌群伸展
27. 骨盆後傾
28. 外八站姿半蹲
第二章 腿部肌群訓練
女性與男性的形態差異
1. 槓鈴蹲舉
2. 棍棒蹲舉
3. 槓鈴寬站距蹲舉
4. 槓鈴前蹲舉
5. 彈力帶蹲舉
6. 棍棒前蹲舉
7. 史密斯架蹲舉
8. 羅馬椅挺髖蹲
9. 啞鈴蹲舉
10. 啞鈴開腿蹲舉
11. 屈膝下蹲
12. 開腿屈膝下蹲
13. 交替側弓步
14. 單腿屈膝下蹲
膝關節不穩定
15. 哈克蹲舉
16. 腿推舉
17. 大腿伸展
韌帶過度鬆弛
髕骨脫臼
18. 抬腿
19. 負重抬腿
股四頭肌伸展
20. 地板內收肌伸展
21. 低滑輪內收肌訓練
22. 器械式內收肌訓練
內收肌群
股二頭肌短頭
膕肌(膝後肌)
腿後肌群
23. 內收肌夾球
腿後肌肌肉撕裂傷
24. 早安運動(上身前屈)
早安運動的正確姿勢
25. 棍棒早安運動
26. 俯臥腿彎舉
27. 站姿交替腿彎舉
28. 坐姿腿彎舉
29. 俯臥長凳推彎舉
30. 地板單腿彎舉
31. 跪姿腿後肌離心控制
站姿腿後肌伸展
前彎腿後肌伸展
32. 舉踵
33. 器械舉踵
34. 驢式舉踵
弓步小腿肌伸展
35. 啞鈴單腳舉踵
36. 槓鈴舉踵
37. 槓鈴坐姿舉踵
38. 器械坐姿舉踵
第三章 核心腹肌訓練
注意事項
1. 抬腿捲腹
2. 捲腹
3. 搖搖椅捲腹
4. 仰臥起坐
仰臥起坐用到的肌群
5. 手前伸仰臥起坐
6. 墊腿仰臥起坐
產後鍛鍊腹肌的重點
7. 低抬腿腿伸展
8. 高抬腿腿伸展
9. 固定腳仰臥起坐
10. 坐姿舉腿
11. 斜板坐姿仰臥起坐
12. 斜板屈腿仰臥起坐
13. 懸吊仰臥起坐
14. 屈膝抬腿
15. 懸吊抬腿
16. 斜板仰臥抬腿
17. 仰臥抬腿(反向捲腹)
18. 仰臥轉體
19. 轉體捲腹
腹部的幾種不同類型
20. 仰臥自行車轉體
21. 地板側屈
22. 高拉滑輪捲腹
23. 器械捲腹
24. 羅馬椅側屈
25. 搖搖椅側屈
26. 低位滑輪側屈
27. 高位滑輪側屈
28. 啞鈴側屈
29. 站姿槓鈴轉體
30. 坐姿棍棒轉體
骨盆前傾程度的性別差異
31. 坐姿器械轉體
32. 旋轉盤骨盆扭轉
33. 跪姿收腹訓練
34. 棒式(平板支撐)
腹部伸展
上半身伸展
第四章 背肌肌群、斜方肌與頸部訓練
1. 地板俯臥伸展
2. 跪姿超人棒式
3. 羅馬椅背部伸展
4. 硬舉
5. 直膝硬舉
執行硬舉的正確姿勢
急性腰部扭傷
該不該讓腰椎前凸
6. 相撲硬舉
硬舉採用槓鈴與六角槓鈴的肌肉徵召區別
7. 坐姿後仰
8. 啞鈴划船
留意頸部姿勢!
三角肌與斜方肌伸展
頸部側彎
第五章 肩膀與胸部肌群訓練
保持肩膀挺直的重要性
1. 器械飛鳥(蝴蝶機夾胸)
2. 上斜槓鈴推舉
上半身深展
胸大肌伸展
3. 槓鈴寬握直立划船
4. 啞鈴側平舉
三角肌前束伸展
三角肌後束伸展
第六章 手臂肌群訓練
1. 啞鈴彎舉
2. 啞鈴肱三頭肌屈伸
3. 槓鈴彎舉
4. 肱三頭肌滑輪下拉
5. 低位滑輪肱三頭肌屈伸
手腕伸展
肱三頭肌伸展
附錄 全身肌肉與骨骼解剖圖
●正面深層與淺層肌肉示意圖
●背面深層與淺層肌肉示意圖
●正面骨骼示意圖
●背面骨骼示意圖
立即查看
動作中的解剖列車:身心動作探索的肌筋膜經線身體地圖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一本平易近人的解剖學專書幫助你從『新解剖學』的高度看到肌筋膜經線的全景包含14支英文練習影片及冥想訓練 「動作中的解剖列車®」是瑞士art of motion Academy 的創辦人Karin Gurtner所研發的Slings Myofascial Training®(Slings肌筋膜訓練®)系統的基礎課程。 • Anatomy Trains®(解剖列車®)的創辦人Thomas W. Myers正式認可的課程。 • 適合各種身體工作者及運動專業人員學習解剖列車®的肌筋膜經線(myofascial meridians)概念和如何將其解剖學應用在動作中的重要課程。 Karin Gurtner期待透過這本平易近人的解剖專書,讓理解、體現和內化Thomas W. Myers《解剖列車身體地圖》的十二條肌筋膜經線,成為一趟引人入勝、實用且愉快的旅程。 一本解剖專書真的可以改變你的解剖嗎? 當你在「正確」的背景脈絡下進行研究時,人體的奇妙之處是引人入勝、無窮無盡,甚至是非常有趣的。 這是一種巧妙的大腦訓練,賦予我們敏捷且專注心智,而身體力行的學習可以提升身體功能並增強活力。 最後一點――也許也是反直覺的的一點――有意識的解剖學體驗可以帶來內心的自在。 因此現在最迫切的問題會是:什麼是「正確」的背景脈絡?答案取決於啟動你的思維、並激發你內在動力的關鍵是什麼。 如果能透過以資源為導向,來整合動作的視角以探索整體解剖學來點燃你的熱情,《動作中的解剖列車》會非常適合你。 稱一本解剖專書是你人生的轉捩點可能過於戲劇化,然而,若你能真正心領神會書裡的想法、概念和練習,本書將會為你的大腦、身體,或甚至你的人生帶來正面影響。
【目錄】
目錄第一部分肌筋膜經線2「上路」規則 6筋膜扇形車庫9特快車和平快車13動覺智慧14認識肌筋膜經線15筋膜動作特質 16本書使用指南18
第二部分淺背線22淺前線40側線58螺旋線80功能線104背功能線118前功能線120同側功能線122 手臂線126淺前手臂線140深前手臂線143淺背手臂線146深背手臂線148深前線152
第三部分 帶著輕鬆自如的肌筋膜步行和跑步186整體大於部分之和,但仍敬畏每一個部分192 參考文獻 194
立即查看
肌能貼布使用手冊:肌內效入門指南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肌能貼布不含任何藥物成份卻能達到消炎、去腫、止痛與保護肌肉的效用,其驚人的功能早已風迷全球十餘年!全世界已有愈來愈多的職業運動員將之列為運動防護的標準配備。其實運動領域的應用只是肌能貼布的部份功能,舉凡柔軟組織損傷、工作勞損、退化性關節炎、內科疾病、心肺功能不良、外科手術後的傷口復原、整形手術後的保養、甚至腦性麻痺的輔助治療等,都是肌能貼布的適用範圍。肌能貼布可說是近代保健醫療與運動防護的重大發明。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