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稚教育考試精粹》(含上、下冊)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幼稚教育考試精粹(上/下)111年9月增修版
ISBN13:9789579272766
出版社:王立杰
作者:王立杰
出版日:2022/09/00
內容簡介
111年9月新版「幼稚教育考試精粹」新版增列公立幼兒園教師及教保員甄選「幼稚教育專業科目」考試新趨勢的相關資料,包括幼兒發展與輔導增列許多新理論、幼兒園教保活動與課程暫行大綱資料及考題。 ...
立即查看
書名:幼兒教育課程模式(第四版)
作者:簡楚瑛
出版社:心理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6/09/01
ISBN:9789861917313
內容簡介
在過去二十多年來,國內的幼兒教育領域對於各種課程模式與相關書籍,包括:蒙特梭利課程模式、以Piaget理論為基礎的課程模式,以及其他以不同理論為基礎的課程模式等,大都有些許認識。近年來,有些新的課程模式陸續被發掘、被創新、被再詮釋,此即成為本書第四版的主要修改方向。
第四版的修改方向有三:一是增加了一些課程模式;二是將課程模式在概念上分成兩類,一類是課程本身的模式,另一類則是有配套支援系統的課程模式;三是強調教師在教學與課程裡的重要角色外顯化,以及連結與強調教師是課程模式精神傳遞的關鍵人物。
本書內容除了提供理論性的論述外,還提供許多教室層級的課程與教學實例,讓讀者能看到課程模式、理論與教學間的一些問題,進而期望能引發更多的對話。
目錄
Part 1 導論
第一章 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問題
第一節 課程與教學的關係
第二節 課程與教學關切的問題
第二章 課程模式的定義與要素
第一節 課程模式的定義
第二節 課程模式的要素
第三章 幼教課程模式導論
第一節 美國幼教課程模式發展簡史
第二節 幼教課程模式之比較
Part 2 課程自身的模式
第四章 河濱街課程模式
第一節 河濱街課程模式的發展源流
第二節 河濱街課程模式的理論基礎
第三節 河濱街課程模式的內涵
第五章 卡蜜─迪汎思課程模式
第一節 卡蜜─迪汎思課程模式的發展源流
第二節 卡蜜─迪汎思課程模式的理論基礎
第三節 卡蜜─迪汎思課程模式的內涵
第六章 直接教學課程模式
第一節 直接教學課程模式的發展源流
第二節 直接教學課程模式的理論基礎
第三節 直接教學課程模式的內涵
第七章 人類價值教育課程模式(SSEHV 課程模式)
第一節 人類價值教育課程模式的發展源流
第二節 人類價值教育課程模式的理論基礎
第三節 人類價值教育課程模式的內涵
第八章 金字塔課程模式
第一節 金字塔課程模式的發展源流
第二節 金字塔課程模式的理論基礎
第三節 金字塔課程模式的內涵
Part 3 幼兒教育系統中的課程模式
第九章 蒙特梭利課程模式
第一節 蒙特梭利課程模式的發展源流
第二節 蒙特梭利課程模式的基本教育信念
第三節 蒙特梭利課程模式的內涵
第十章 華德福課程模式
第一節 華德福課程模式的發展源流
第二節 華德福幼教系統的基本教育信念
第三節 華德福幼教系統的課程內涵
第十一章 瑞吉歐幼兒教育系統與其幼教課程模式
第一節 瑞吉歐幼教系統的歷史源流
第二節 瑞吉歐幼教系統的基本教育信念
第三節 瑞吉歐幼教系統的內涵
第四節 瑞吉歐方案教學的實施程序、教師角色與案例
第十二章 高瞻課程模式
第一節 高瞻課程模式的發展源流
第二節 高瞻課程模式的理論基礎
第三節 高瞻課程模式的內涵
第十三章 安吉遊戲教育
第一節 安吉遊戲教育的歷史背景與發展現狀
第二節 安吉縣幼兒園隸屬的行政組織系統
第三節 安吉遊戲教育的信念與基本哲學
第四節 安吉遊戲教育的課程與教學
第五節 安吉遊戲教育對幼兒教育的啟示
第十四章 IB課程模式(又稱國際預科證書課程模式)
第一節 IB課程模式的發展源流
第二節 IB課程模式的理論基礎
第三節 IB課程模式的內涵
Part 4 課程模式落實案例的探討
第十五章 蒙氏課程與方案課程實例:讓課程與教學看得見
第一節 課程結構的定義
第二節 課程結構實例:蒙氏課程
第三節 課程結構實例:方案課程
第四節 課程發展實例:蒙氏課程的發展
第五節 課程發展實例:方案課程的發展
第十六章 課程模式、課程決定與教師教學關係的實例探討
第一節 課程發展與課程決定:以「動物園」方案為例
第二節 教學上兩難的問題
第十七章 課程模式、教師角色與「以幼兒為中心」理念的實例探討
第一節 班級裡師生課室言談案例之分析
第二節 討論與省思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英文部分
立即查看
人類發展 : 兒童心理學 (Human Development 11/E) (1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人類發展:兒童心理學
ISBN13:9789861577630
出版社:桂冠
作者:DIANE E. PAPALIA;SALLY WENDKOS;RUTH DUSKIN FELDMAN
譯者:張慧芝
裝訂/頁數:平裝/528頁
規格:23cm*17cm (高/寬)
版次:2
出版日:2011/01/01
中國圖書分類:發展心理學
內容簡介
佛洛依德認為個人的人格形成,始於生命的早年經驗,情緒焦慮原因來自於受壓抑的兒童期早期之創傷經驗。僅管佛洛依德的理論受到相當的挑戰,但其對兒童期之重視卻啟發了人們對兒童發展的關注。兒童期對個人發展的影響,不僅在人格方面,成人期的許多疾病、語言、情緒、認知,與社交問題皆埋因於兒童期,甚或出生前之發展偏差。《人類發展──兒童心理學》追溯了兒童期的發展至受孕起直至向成人期過渡之青春期止,並將發展區分為生理、認知,與心理社會三個面向來討論,同時強調此三者之間的相互關係。
立即查看
自閉症學生的教育輔導-理論與實務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立即查看
認知發展與輔導(第二版) (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智慧的河流─談西洋哲學的發展(增訂二版)<三民> (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感覺整合與兒童發展:理論及實用的活動與遊戲 (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感覺整合與兒童發展:理論及實用的活動與遊戲
系列名:幼兒教育
ISBN13:9789861919119
出版社:心理
作者:羅鈞令
裝訂/頁數:平裝/384頁
規格:23cm*17cm*2cm (高/寬/厚)
版次:2
出版日:2020/06/17
中國圖書分類:特殊兒童教育
內容簡介
感覺整合是大腦接收及組織各種感覺訊息,發展知覺、動作及認知的過程,與兒童發展息息相關,本書主要目的是要幫助讀者從感覺整合的觀點看待兒童發展。第一部分主要介紹感覺整合理論,包括各種學習能力發展與感覺整合之關係、感覺整合理論在兒童教育上的應用,以及感覺整合功能異常之表現、評估及治療,另也針對迄今關於感覺整合治療的規範、療效、研究與評論,並針對自閉症兒童的感覺處理障礙,以感覺整合理論為基礎的介入,做了完整的回顧與整理。第二部分則從感覺整合的觀點來分析活動,並提供許多適合兒童並有助於感覺整合功能發展的遊戲,供一般家長、老師及治療師參考。
目錄
第一部分 理論與應用
第一章 何謂感覺整合?
第二章 感覺整合發展的要素
第三章 感覺整合與兒童發展
第四章 各種感覺系統及其與學習能力之關係
第五章 感覺整合理論在兒童教育上的應用
第六章 感覺整合功能異常
第七章 感覺整合功能異常孩童的評估與治療
第八章 感覺整合與自閉症
第九章 結語
第二部分 活動設計與實施
第十章 從感覺整合觀點認識兒童活動
第十一章 從感覺整合觀點分析兒童的日常活動
第十二章 以感覺整合為主的活動設計與帶領原則
第十三章 感覺整合活動
前庭刺激活動
觸覺系統活動
抑制原始反射反應活動
身體概念活動
改善身體穩定度活動
平衡活動
兩側協調活動
手眼協調活動
空間概念活動
計畫動作活動
精細動作活動
改善口腔功能活動
參考文獻
立即查看
新課綱想說的事: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的理念與發展 (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新課綱想說的事: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的理念與發展(第二版)
作者:幸曼玲、楊金寶、丘嘉慧等
出版社:心理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7/09/01
ISBN:9789861917887
內容簡介
「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簡稱「新課綱」)已於2016年12月公布,本書將新課綱所包含的六大領域(身體動作與健康、認知、語文、社會、情緒、美感)之立論基礎、發展過程、特色等加以說明,每一個領域的內容並加入了「Q&A」一節,將教保服務人員在實施新課綱時的疑問加以集結,是了解新課綱發展歷程及其內容最完整的一本書。
目錄
第一章 總綱
第一節 「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的修訂背景
第二節 臺灣幼兒教育二十年的發展
第三節 《幼稚園課程標準》與《托兒所教保手冊》的檢討
第四節 世界幼兒教育課程的發展趨勢
第五節 孩子的圖像
第六節 立論基礎的成形
第七節 「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的發展過程
第八節 「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的特色
第九節 結語
第二章 身體動作與健康領域
第一節 身體動作與健康領域的理念與內涵
第二節 身體動作與健康領域的發展歷程
第三節 身體動作與健康領域的轉化歷程
第四節 新課綱與《幼稚園課程標準》的差異
第五節 身體動作與健康領域Q&A
第六節 結語:從疑點到據點
第三章 認知領域
第一節 認知領域的理念與內涵
第二節 認知領域的發展歷程
第三節 認知領域的轉化歷程
第四節 新課綱與《幼稚園課程標準》的差異
第五節 認知領域Q&A
第六節 結語
第四章 語文領域
第一節 語文領域的理念與內涵
第二節 語文領域的發展歷程
第三節 語文領域的轉化歷程:從實徵研究成果到學習指標
第四節 新課綱與《幼稚園課程標準》的差異
第五節 語文領域Q&A
第六節 結語
第五章 社會領域
序曲 未盡之言
第一節 聚焦於社會能力
第二節 社會領域的發展歷程
第三節 社會領域的轉化歷程
第四節 新課綱與《幼稚園課程標準》的差異
第五節 社會領域Q&A
第六節 結語
第六章 情緒領域
第一節 情緒領域的理念與內涵
第二節 幼兒情緒能力指標的研究發展歷程
第三節 情緒領域的轉化歷程
第四節 新課綱與《幼稚園課程標準》的差異
第五節 情緒領域Q&A
第六節 結語
第七章 美感領域
第一節 美感領域的理念與內涵
第二節 美感領域的發展歷程
第三節 美感領域的轉化歷程
第四節 新課綱與《幼稚園課程標準》的差異
第五節 美感領域Q&A
第六節 結語
立即查看
發展心理學. 第二冊, 青少年到老年時期的發展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分為兩冊,第一冊「兒童發展」主要說明人類發展相關理論與研究方法,以及產前到兒童期的發展階段;第二冊「青少年到老年時期的發展」則說明自青春期到老年期、乃至死亡與臨終階段的發展概況。本書以生命全期發展觀點介紹人類發展觀點,特別重視生物因素和環境因素對發展中個體的交互影響,也強調不同族群和文化之間個體在發展上的相同和不同之處,並廣泛的討論與發展有關的社會情境脈絡。書中提供許多引導學習的方法,有助於讀者精熟重要概念,整合不同面向的發展,批判性地檢視爭議性的議題,並將所學應用於生活中。
• 強調改變的多種路徑:關注發展的多樣性以及解釋這種多樣性的近期理論(包括生態學、社會文化、動態系統和表觀遺傳等),也加強了多元文化和跨文化的研究發現(包括國際比較)。
• 強調生命全期發展觀點:以生命全期發展觀點整合取向來貫穿全書,幫助讀者了解人類發展上的改變。
• 關注生物因素和環境因素之間複雜的雙向關係:本書各章中不斷強調兩者之間的相互連結對於生命全期發展觀點的重要性。
• 納入更多的跨領域研究:主題和研究結果更加反映了教育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健康心理學、臨床心理學、神經生物學、兒科、老年學、社會學、人類學、社會服務和其他領域的貢獻。
• 重視理論、研究和實務應用之間的連結:強調社會政策議題,以及以堅實理論和研究為基礎的實務應用。
• 強調讀者的主動學習:各小節末的「自我檢測」提供了連結、應用和反思三種問題,這些問題有助於讀者從多個角度思考所學。「觀察與聆聽」要求讀者觀察真實的兒童、青少年或成人的言行,與觀察對象或關心他們福祉的專業人士交談,以及探究可能影響生命全期發展的社區方案和實務做法。
【目錄】
第11章 青春期的生理與認知發展
生理發展
青春期的概念
青春期:朝向成年期的生理轉換
青春期事件的心理影響
健康議題
認知發展
皮亞傑的理論:形式運思期
青少年認知發展的訊息處理觀點
青少年認知變化的結果
學校中的學習
第12章 青春期的情緒與社會發展
艾瑞克森的理論:自我認同 vs. 角色混淆
自我了解
道德發展
家庭
同儕關係
發展的問題
里程碑 青春期的發展
第13章 成年早期的生理與認知發展
生理發展
生物老化在成年早期開始進行
身體的變化
健康與體適能
認知發展
思維架構的轉變
專業知識與創造力
大學經驗
職業選擇
第14章 成年早期的情緒與社會發展
一個漸進的轉換:成人初顯期
艾瑞克森的理論:親密 vs. 孤獨
其餘成人心理社會發展理論
親密關係
家庭生命週期
成人生活形態的多樣性
職業發展
里程碑 成年早期的發展
第15章 成年中期的生理與認知發展
生理發展
身體的變化
健康與體適能
適應中年的身體挑戰
認知發展
心智能力的變化
訊息處理
成人學習者:中年重返校園
第16章 成年中期的情緒與社會發展
艾瑞克森的理論:生產 vs. 停滯
中年心理社會發展的其他理論
自我概念和人格的穩定與變化
中年人際關係
職業生涯
里程碑 成年中期的發展
第17章 老年期的生理與認知發展
生理發展
預期壽命
身體的變化
健康、體適能與障礙
認知發展
記憶
語言處理
問題解決
智慧
認知維持與改變的相關因素
認知介入
終身學習
第18章 老年期的情緒與社會發展
艾瑞克森的理論:自我統整 vs. 絕望
老年期心理社會發展的其他理論
自我概念和人格的穩定與變化
環境對心理幸福感的影響
變化中的世界
老年期的人際關係
退休
成功老化
里程碑 老年期的發展
第19章 死亡、臨終與傷慟
我們如何死亡?
死亡態度
臨終者的思維與情緒
死亡的地點
死亡的權利
傷慟:因應至親者的過世
死亡教育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