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技巧:探索、洞察與行動的催化 (5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助人技巧:探索、洞察與行動的催化
ISBN13:9789865713744
出版社:學富文化
作者:Clara E. Hill
譯者:林美珠;田秀蘭
規格:平裝 / 551頁 / 19 x 25 x 2.7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5版
出版日:2021/10/00
中國圖書分類:諮商;面談法
內容簡介
本書是馬里蘭大學教授Clara E. Hill所著暢銷教科書《助人技巧:探索、洞察與行動的催化》之第五版,適用於大學部以及研究所初學者學習基本的助人技巧。Hill的三階段助人模式,說明了助人者如何引導個案探索他們的想法及感受,對不適應想法及行為的源起及結果獲得洞察,同時針對新的發現而產生行動,以開啟正向而長期的改變。此次第五版新增了發展並修正個案概念化的詳細指引,擴展了文化覺察的篇幅,同時也更新一些案例,以反映個案及助人者之間更多元的樣貌,此外,也增加了一些進行治療性挑戰的策略。
書中,作者更新了實務練習、實驗室活動、測驗考題,甚至課程綱要。此外,伴隨本書的網址(pubs.apa.org/books/supp/hill5)還有些加值活動,提供學生及老師參考。
目錄
致謝 iii
關於作者 v
譯者序 vii
前言 xv
第一篇 概 覽 1
第1章 助人工作之簡介 3
什麼是「助人」? 4
心理治療有效嗎? 6
助人的催化面 7
助人的問題面 9
人們何時會求助? 11
成為一個助人者 12
成為助人者的學習歷程 14
倫理 20
本書概覽 23
結語 24
說說你的想法 25
第2章 助人歷程的模式 27
我的人格發展理論 28
我的改變理論 30
助人歷程中的背景變項 31
探索、洞察與行動的三階段模式 37
瞬間的互動序列 42
每次晤談之間 46
助人對個案的效果 48
結語 49
說說你的想法 49
第3章 自我覺察 53
自我認識和自我洞察 55
增加自我了解和自我洞察的方法 59
提高自我覺察的練習 63
說說你的想法 65
第4章 文化覺察 69
文化的定義 70
文化的層面 71
助人歷程中的文化議題 74
文化和助人相關的倫理行為 78
整合多元文化的知識、技巧及態度成為助人者的個人風格 80
助人者會有的文化議題困難 82
我自己的文化經驗 84
說說你的想法 86
第二篇 探索階段 89
第5章 探索階段的概覽 91
理論背景:Rogers的個案中心理論 92
探索階段的目標 100
結語 105
說說你的想法 106
第6章 提供支持的技巧 109
專注與傾聽的概覽 110
非口語表達的文化議題 112
促進專注的非口語行為 113
促進專注的潛口語行為 119
促進個案探索的輕微口語行為 120
專注與傾聽的例子 127
放輕鬆並保持自然,但具有專業性 128
結語 129
說說你的想法 129
第7章 探索非情感內容、想法、敘事與故事的技巧 133
探索非情感內容、想法、敘事與故事的理念背景 134
重述與摘要 135
想法的開放式問句與探問 142
訊息或事實的封閉式問句 148
區分開放式與封閉式問句 151
探索非情感內容、想法、敘事與故事的技巧比較 151
說說你的想法 152
第8章 探索感覺的技巧 155
探索感覺的理念背景 156
處理情感時的文化考量 158
情感反映 159
情感的表露 176
情感的開放式問句與探問 178
情感探索技巧的比較 180
結語 181
說說你的想法 181
第9章 探索階段的技巧統整 183
探索階段的個案概念化 184
選擇目標與意圖以促進探索 186
選擇技巧來配合目標與意圖 187
執行探索階段的技巧 189
進行探索階段的晤談練習 189
處理探索階段困難的臨床情況 193
進行探索階段的難題 195
探索階段克服難題的因應策略 202
探索階段的案例 206
進入洞察階段的時機? 208
說說你的想法 209
第三篇 洞察階段 211
第10章 洞察階段概覽 213
何謂洞察? 214
為何洞察是有必要的? 215
理智性相對於情緒性的洞察 216
是否準備好洞察的標記 217
理論背景:精神分析以及存在理論 218
為洞察階段建立期待 228
洞察階段的目標和技巧 228
結語 230
說說你的想法 231
第11章 促進個案覺察的技巧 235
挑戰的理念背景 236
透過挑戰促進覺察的理論觀點 239
是否準備好覺察的標記 241
挑戰的類型 242
使用挑戰的一般原則 251
使用挑戰時助人者經驗到的困難 255
結語 256
說說你的想法 257
第12章 解釋的技巧 259
解釋技巧的理念背景 260
洞察的開放式問句與探問 260
如何進行洞察的開放式問句與探問 261
解釋 263
洞察性的表露 279
說說你的想法 284
第13章 治療關係的處理技巧 287
使用立即性技巧的理念背景 289
是否準備好處理關係的標記 292
立即性的類型 294
使用立即性技巧的一般原則 296
使用立即性技巧的例子 299
使用立即性技巧時助人者會遇到的困難 300
說說你的想法 302
第14章 洞察階段技巧的統整 305
洞察階段的個案概念化 306
洞察階段技巧的執行 312
使用洞察技巧時需特別注意的事項 314
助人者在洞察階段經驗到的困難 315
克服洞察階段困難的策略 320
洞察階段延伸互動的實例 321
說說你的想法 324
第四篇 行動階段 327
第15章 行動階段概覽 329
行動階段的理念背景 330
行動的阻礙 331
哲學基礎 332
知道何時可進入行動階段的標記 334
理論背景:行為和認知理論 335
行動階段的目標 340
行動階段所使用的技巧 340
結語 361
說說你的想法 361
第16章 四項行動任務的工作步驟 363
行動任務的理念背景 364
放鬆 364
行為改變 369
行為預演 385
做決定 394
說說你的想法 400
第17章 行動階段技巧的統整 403
行動階段的個案概念化 404
執行行動階段 406
助人者在行動階段經驗到的困難 408
克服困難的策略 413
說說你的想法 413
第五篇 統整 415
第18章 大統整:以三階段模式與個案工作 417
初談 418
在各次晤談之間 419
後續的晤談 421
結案 424
處理困難個案以及臨床情境 427
三階段模式的實例 433
結語 439
說說你的想法 440
參考書目 443
實驗室活動 469
網路格式 499
關鍵詞 545
回饋表 553
立即查看
【中文書】
書名:社會心理學 第三版
作者:陳皎眉 王叢桂 孫蒨如
出版社:雙葉
出版日期:2014/06/30
ISBN:9789866018848
內容簡介
「風大就涼,人多就強」、「隔岸風景好,鄰家芳草綠」、「一隻豬養不肥」、「官大學問大」、「美人多愚」……這些耳熟能詳的諺語,是否正確?是否可靠?東南亞海嘯與日本311地震後,人們出錢出力,協助重建,但是為什麼卻沒有人對紐約市暗夜被襲的女子伸出援手?一群政治菁英,為什麼會做出攻打古巴豬玀灣的不智決定?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和維吉尼亞大學槍擊案的槍手,為什麼可以冷血地傷害無辜的群眾?芸芸眾生中,為什麼你只會愛上特定的人?為什麼得意的人看背影就知道,失意的人聽腳步聲就明瞭?這些發生在我們生活周遭的說法與事件,都是社會心理學家感興趣的主題。綜合理論與實證研究,社心學家們希望能對這些問題的解決之道提出一些建議,希望你也有興趣和我們一起進入這個有趣的學術旅程!
目錄
第01章 社會心理學的理論與研究方法(陳皎眉)
社會撈混
第一節 社會心理學的定義與內涵
第二節 社會心理學的發展歷史
第三節 社會心理學的理論
第四節 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焦點話題 整合分析法
第02章 社會認知(陳皎眉)
生男生女選醫院?
第一節 基模的種類與功能
第二節 影響基模使用的因素
第三節 基模對心理歷程與人際行為的影響
第四節 社會推論歷程中的心理捷徑與思考錯誤
焦點話題 快思慢想
第03章 人際知覺(陳皎眉)
吃蟲實驗
第一節 印象形成
第二節 整體印象
第三節 歸因理論
第四節 歸因偏誤
焦點話題 自我呈現策略
第04章 非語言溝通(孫蒨如)
無聲的花樣年華
第一節 非語言溝通行為的重要功能
第二節 常見的非語言溝通管道及非語言行為意涵
第三節 非語言行為的基本解讀向度
第四節 欺騙的偵測
第五節 非語言溝通能力的差異
第六節 增進非語言溝通的品質
焦點話題 觸碰傳情
第05章 人際吸引力與親密關係(孫蒨如)
焦點話題 如果你不在了,誰來提醒我小心?
第一節 影響人際吸引的重要因素
第二節 親密關係的建立
第三節 親密關係中常見的問題
第四節 親密關係的終止
焦點話題 危機四伏的愛情
第06章 態度與態度改變(王叢桂)
焦點話題 影響態度的因素
第一節 態度的定義、功能、測量與態度的形成
第二節 態度改變的理論與研究
第三節 拒絕改變態度
第四節 態度與行為的一致性
第五節 結語
焦點話題 情緒與態度改變
第07章 助人行為(孫蒨如)
大犧牲和小幫助
第一節 助人的基本動機
第二節 影響助人行為的情境因素
第三節 影響助人行為的個人因素
第四節 受助者的特性
第五節 助人的方式
第六節 受助者的反應
第七節 建立一個互助的社會
焦點話題 甜蜜的負荷,倒底重不重?
第08章 攻擊(王叢桂)
恐怖恐擊行為
第一節 攻擊的分類與理論
第二節 生理因素在攻擊行為中的角色
第三節 環境因素在攻擊行為中的角色
第四節 個體內在歷程因素在攻擊行為中的角色
第五節 家庭及妨害性自主暴力
第六節 控制與預防攻擊
第七節 結語
焦點話題 種族滅絕
第09章 社會影響(孫蒨如)
真的讚,才按讚?
第一節 從眾
第二節 順從
第三節 服從權威
第四節 合作或競爭的互動策略
第五節 社會影響與生活
焦點話題 集體歇斯底里症
第10章 團體(陳皎眉)
天啊!怎麼會這樣!
第一節 團體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他人對個人行為的影響
第三節 互動團體的工作表現
第四節 團體決定
焦點話題 團體的溝通
第11章 組織與領導(王叢桂)
領導者的驚人力量
第一節 領導者的權力基礎
第二節 領導者形成的理論
第三節 文化、組織與價值
第四節 華人社會的組織文化與領導:家族主義與家長式領導
第五節 結語
焦點話題 組織情緒、情緒勞動與情緒智能
第12章 性別角色與社會行為(王叢桂)
性別角色的改變
第一節 為什麼要研究性別角色?
第二節 性別差異
第三節 性別角色與其影響
第四節 性別角色信念形成的理論
第五節 兩性化研究
第六節 性別角色的未來發展趨勢
焦點話題 情別認同多元化
立即查看
社會學 精華版(Sociology: the essentials 10/E) (10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社會學 精華版(第10版)(Sociology: the essentials 10/E)
作者:Andersen(黃儀娟, 齊力)
出版社:雙葉
出版日期:2020/03/00
ISBN:9789579282635
內容簡介
M. L. Andersen 與H. F. Taylor兩位教授撰寫出Sociology: Understanding a Diverse Society一書,由於甚受學界歡迎,旋即出版該書的精華版Sociology: The Essentials,亦深受歡迎,如今已更新至第十版。本書即依據精華版第十版進行中文翻譯,此次更納入最新相關研究文獻與時事,讀者可學習用社會學的眼光探知世界的新貌。
本書主要依循社會學界三種主流理論觀點進行討論:功能論、衝突論與符號互動論。內容以美國為主要討論場域,再輔以全球化視野,既廣泛又能深入生活細節。本書筆觸輕巧、內容豐富生動、主題範圍廣泛,尤其強調多元化觀點:刻劃種族、族群、性別在各不同層面的不平等,並強調不平等為社會建構的產物,是一本非常值得優先閱讀的社會學導論。
目錄
第01章建立社會學觀點
何謂社會學?
社會學觀點
多元性的重要性
社會學理論的發展
社會學的理論架構
第02章文化
定義文化
文化的元素
文化多元性
大眾媒體與流行文化
文化與媒體的理論觀點
文化變遷
第03章進行社會學研究
研究流程
研究設計
社會學研究的工具
研究倫理:社會學研究是價值中立的嗎?
第04章社會化與生命歷程
社會化過程
社會化媒介
社會化理論
多元社會中的成長過程
老化與生命歷程
再社會化
第05章社會結構與社會互動
何謂社會?
促使社會得以凝聚的因素
社會的多元形態
社會互動與社會
分析社會互動的理論
印象管理和劇場理論
網際互動
第06章團體與組織
團體的類型
源於團體的社會影響
正式組織與科層組織
功能論、衝突論與符號互動論:理論的觀點
第07章偏差與犯罪
何謂偏差?
偏差認同、歷程與社群
測量犯罪
犯罪的類型
刑事司法體系
解釋犯罪與偏差
第08章社會階級與社會階層化
社會分化與社會階層化
美國的階級結構:與日俱增的不平等
所得與財產的分配
分析社會階級
社會流動:迷思與真實
不平等存在的原因
貧窮
第09章全球階層化
全球階層化
全球階層化理論
全球階層化的結果
全球貧窮問題
全球化與社會變遷
第10章種族與族群
種族與族群的社會建構
偏見、歧視與刻板印象
種族主義:多元形式
當代移民:新公民權的挑戰
種族階層化:當前樣貌
解釋種族與族群的不平等
種族正義:改變與挑戰
第11章性別
性別的社會建構
性別社會化
性別階層化
性別理論
從全球觀點看性別
性別與社會變遷
第12章性
性與文化
當代性態度與性行為
性與不平等:性別、種族與階級
性:社會學與女性主義理論
認識同性戀者的生命經驗
性與社會議題
性與社會變遷
第13章家庭與宗教
家庭
定義家庭
社會學理論與家庭
當代美國家庭的多樣性
婚姻與離婚
家庭暴力
社會變遷下的家庭演變
家庭與社會政策
宗教
定義宗教
宗教在美國社會的重要性
宗教的社會學理論
多樣性與宗教信仰
宗教組織
宗教與社會變遷
第14章教育與醫療保健
教育
學校教育與社會
學校教育重要嗎?
教育與不平等
教育的社會學理論
教育改革
健康照護
美國的健康照護系統
健康與疾病的社會學
健康照護差別與社會不平等
健康照護的社會組織
健康照護的理論觀點
健康照護改革
第15章經濟與政治
經濟
經濟與社會
變遷中的全球經濟體
職場的社會組織
多元群體/多元工作經驗
經濟與工作的社會學理論
政治
權力、政治與政府
權力、權威與科層制
權力理論
政府:多元社會的權力與政治
作為社會機構的軍隊
第16章環境、人口與社會變遷
危機中的氣候議題:環境社會學
環境不平等與環境正義
計算人口:人口研究
人口成長:人口太多了嗎?
變遷:多向度過程
社會變遷理論
全球化和現代化:形塑我們的生活
詞彙表
索引
立即查看
社區工作:理論與實務工作手冊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社區工作:理論與實務工作手冊
ISBN13:9789579096744
出版社:雙葉書廊
作者:林萬億-主編;林萬億;李易駿;李宜興;賴兩陽;黃彥宜;吳明儒;黃肇新;張麗珠;黃盈豪-
裝訂/頁數:平裝/362頁
規格:23cm*17cm*1.5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20/05/01
中國圖書分類:社區工作;社區發展
內容簡介
本書的編撰希望社會工作界重新重視「以社區為對象之工作方法」的重要性。
不論是以社區為基礎的兒童保護、學校社會工作、脫貧計畫、老人關懷、長期照顧、精神復健、防災計畫、犯罪預防,或是社區發展、社區營造、社會住宅等等,都需要以社區為對象、場域的工作方法的介入。
本書從基本概念談起,接著討論社區工作過程化,從社區評估開始,進入社區規劃,再到組織社區、策略動員,進一步談社區充權,最後談社區能力建構。
此外,加上臺灣社會流行的社區總體營造,以及最近政府積極推動的農村再生、地方創生,以及將成為高齡社會必須面對的共生社區,和因應天災不斷而須強調的社區防災,最後將原住民部落工作納入討論。
本書特色
兼具理論與實務操作。
引進新知識,與國際接軌。
實施跨界與跨專業的整合。
以本土素材和案例為主的實務引介。
目錄
PART 1 基本概念
第01章 總論/林萬億
壹、什麼是社區?
貳、什麼是社區工作?
參、臺灣的社區發展史
肆、社區工作模式
第02章 社區工作的步驟/李易駿
壹、助人歷程與社區工作實務
貳、社區工作公開行動前的預備階段
參、組織社區居民推動工作
肆、永續發展階段:工作者退出社區
PART 2 社區工作過程化
第03章 社區評估/李宜興
壹、進入社區與關係建立
貳、認識社區
第04章 社區規劃/李宜興、賴兩陽
壹、社區議題與目標形成
貳、行動方案與計畫成形
第05章 組織社區/賴兩陽
壹、組織社區的意義、功能與類型
貳、組織社區的方式
參、組織社區必備的能力
附錄
第06章 與社區同工/李易駿
壹、與社區同工的類型、意義與目的
貳、與社區團體合作的步驟
第07章 策略行動/黃彥宜
壹、增進對社區問題的覺察
貳、策略行動實施
第08章 充權與社區工作/黃彥宜
壹、充權概念的起源與意義
貳、權力是充權的核心概念
參、社區居民產生無力感的情況
肆、充權的實踐
伍、社區充權的策略
陸、檢視社區充權的指標
柒、如何成為充權的社區工作者
第09章 社區能力建構與運用/吳明儒
壹、社區實務工作模式
貳、社區能力的意義與建構
參、社區能力的指標與運用
肆、社區能力在社區工作上的運用
PART 3 社區發展、防災與部落工作
第10章 社區發展(一)/林萬億、李易駿、吳明儒、賴兩陽
壹、社區總體營造
貳、社區產業發展
參、社區守望相助
肆、社區文化發展
伍、社區照顧服務
陸、社區健康營造
第11章 社區發展(二)/黃肇新、林萬億
壹、農村再生
貳、地方創生
參、共生社區
第12章 社區防災/張麗珠
壹、臺灣常見的天然災害
貳、社區防災整備
參、家庭防災整備
附錄
第13章 部落工作/黃盈豪
壹、議題背景
貳、原住民族社會工作與部落工作的推動
參、部落工作實務
立即查看
生物化學(Timberlake:General, Organic, and Biological Chemistry: Structures of Life 5/E)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中文翻譯書】
書名:生物化學 五版
原文書名:General, Organic, and Biological Chemistry: Structures of Life 5/E
作者:Timberlake
翻譯:王正隆
出版社:普林斯頓
出版日期:2016/09/01
ISBN:9789862803554
目錄
0 有機化學簡介
1 碳水化合物
2 脂質類
3 胺基酸與蛋白質
4 酵素和維生素
5 核酸與蛋白質合成
6 醣類的代謝路徑
7 新陳代謝與能量產生
8 脂質和胺基酸的代謝路徑
英中文索引
立即查看
特色
感謝各方專家、學者撰文推薦: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特聘教授 李慈音教授
國立成功大學護理學系、健康照護所教授 暨 成大醫院護理部主任 張瑩如教授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護理學系 陳紀雯教授
國立國防醫學院 護理系 廖珍娟教授
本書完整介紹兒科各系統常見疾病的病因機轉及治療,並闡述兒童生命週期相關的生長發展及健康促進議題。護理過程則以常見的健康問題為主體,提出相關的護理措施,使學習者容易掌握學習重點。
各章節均提供常見病例及模擬案例分析,臨床實境整合了兒童面臨生病過程的完整面向,包括生理反應、臨床數據變化、心理社會等,而非僅是單一護理問題的呈現,貼近真實,讓學習者知覺到臨床狀況的複雜面,也可以做為團體討論或翻轉教學的教案,進而整合相關實證知識及技能於照護計畫中。
本書編寫具有以下特色:
1. 以大量精心繪製、整理的圖表,將疾病的臨床表現、治療原則和護理整理得簡潔又明瞭,更易學習及吸收。
2. 特別重要的關鍵字皆以粗體標示,輕鬆找出重點,方便準備應考的讀者快速複習。
3. 書中穿插實用的「護理小幫手」專欄,整理相關疾病之護理處置資訊,方便臨床應用。
4. 引述與臨床情境契合的案例分析,有助於思考護理過程中各個步驟的重點及護理紀錄呈現的方法。
5. 各章章末摘錄歷屆熱門試題,方便讀者自我測驗。
6. 豐富充足的索引,讓讀者迅速找到專有詞彙。
第二版除了依據最新的政策與數據修訂更新外,並新增「實證應用」,由穆佩芬教授召集台灣實證護理菁英共同編寫。經由實證護理的步驟,搜尋分析實證文獻,提供兒科病童最新且具有實證性的臨床照護建議,讓讀者能將實證知識運用於兒科臨床照護上。另外提供近十年的兒科護理學國考題QR Code連結,以供讀者掃描下載,輕鬆掌握命題方向,方便考照前的複習之用。
目錄
Chapter 01 緒論
1-1 兒科護理的定義
1-2 兒科護理的發展及趨勢
1-3 兒科護理人員的職責
1-4 以家庭為中心的兒科護理過程
Chapter 02 兒童的生長發展與健康促進
2-1 兒童生長及發展全面觀
2-2 兒童發展常見的特殊問題
2-3 兒童的營養需求
2-4 兒童安全維護及事故傷害的預防
Chapter 03 新生兒的護理
3-1 新生兒對子宮外環境的適應
3-2 新生兒的整體性評估
3-3 新生兒先天代謝異常疾病篩選
3-4 新生兒常見的健康問題及護理
Chapter 04 高危險性新生兒的護理
4-1 高危險性新生兒的定義
4-2 高危險性新生兒的整體性評估
4-3 常見高危險性新生兒的疾病及護理
Chapter 05 住院兒童的護理
5-1 住院及疾病對兒童的影響及護理
5-2 住院及疾病對家庭成員的衝擊及護理
5-3 促進兒童及家庭成員對住院的因應技巧
5-4 兒童的疼痛評估及處置
5-5 臨床常用的兒科護理技術
5-6 住院兒童的整體性護理
Chapter 06 免疫系統疾病患童的護理
6-1 免疫系統的解剖生理特徵
6-2 免疫系統的整體性評估
6-3 兒童常見免疫系統的疾病及護理
Chapter 07 傳染性疾病患童的護理
7-1 傳染性疾病的概念
7-2 預防接種
7-3 兒童常見的傳染性疾病及護理
Chapter 08 呼吸系統疾病患童的護理
8-1 呼吸系統的解剖生理特徵
8-2 呼吸系統的整體性評估
8-3 兒童常用呼吸系統疾病的相關技術
8-4 兒童常見呼吸系統的疾病及護理
Chapter 09 循環系統疾病患童的護理
9-1 循環系統的解剖生理特徵
9-2 循環系統的整體性評估
9-3 兒童常見循環系統的疾病及護理
Chapter 10 血液系統疾病患童的護理
10-1 血液系統的解剖生理特徵
10-2 血液系統的整體性評估
10-3 兒童常見血液系統的疾病及護理
Chapter 11 消化系統疾病患童的護理
11-1 兒童消化系統的解剖生理特徵
11-2 消化系統的整體性評估
11-3 兒童常用消化系統疾病的相關技術
11-4 兒童常見消化系統的疾病及護理
Chapter 12 泌尿生殖系統疾病患童的護理
12-1 泌尿生殖系統的解剖生理特徵
12-2 泌尿生殖系統的整體性評估
12-3 兒童常見泌尿生殖系統的疾病及護理
12-4 青少年常見性傳染疾病及護理
Chapter 13 神經系統疾病患童的護理
13-1 神經系統的解剖生理特徵
13-2 神經系統的整體性評估
13-3 兒童常見神經系統的疾病及護理
Chapter 14 肌肉及骨骼系統疾病患童的護理
14-1 肌肉及骨骼系統的解剖生理特徵
14-2 肌肉及骨骼系統的整體性評估
14-3 兒童常見肌肉及骨骼系統的疾病及護理
Chapter 15 內分泌及代謝系統疾病患童的護理
15-1 內分泌系統的解剖生理特徵
15-2 內分泌系統的整體性評估
15-3 兒童常見內分泌及代謝系統的疾病及護理
Chapter 16 皮膚系統疾病患童的護理
16-1 皮膚系統的解剖生理特徵
16-2 皮膚系統的整體性評估
16-3 兒童常見皮膚系統的疾病及護理
Chapter 17 癌症兒童的護理
17-1 兒童癌症概論
17-2 兒童癌症常用的相關技術及治療
17-3 兒童常見的癌症及護理
17-4 癌症兒童及其家屬的照護問題及護理
17-5 照顧癌症兒童護理人員的角色及心理調適
Chapter 18 慢性病兒童的護理
18-1 慢性病對各年齡層兒童的衝擊及照護
18-2 慢性病兒童對家庭的影響及因應措施
18-3 慢性病兒童及其家庭的照護問題及因應措施
18-4 照顧慢性病兒童護理人員的角色及心理調適
Chapter 19 瀕死兒童的護理
19-1 兒童對死亡的概念
19-2 兒童及家庭對瀕死的反應及因應
19-3 瀕死兒童及家庭的照護問題及護理
19-4 照顧瀕死兒童護理人員的角色及心理調適
附錄
索引
立即查看
心理與教育統計學 (1版)
相關熱銷的書籍推薦給您
【中文書】
書名:心理與教育統計學
作者:林清山
出版社:東華
ISBN:9789576365102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次數分配及圖示法
第三章 集中量數
第四章 變異量數
第五章 相對地位量數
第六章 常態分配
第七章 積差相關
第八章 簡單直線迴歸與預則
第九章 集合、概率和期望值
第十章 推論統計的基本概念
第十一章 一個母數的假設考驗和區間估計
第十二章 兩個母數的假設考驗
第十三章 X2考驗及G2統計法
第十四章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第十五章 多重比較
第十六章 二因子變異數分析
第十七章 三因子變異數分析及其他設計
第十八章 趨向分析
第十九章 共變數分析
第二十章 其他重要相關統計法
第二十一章 淨相關、部分相關及多元迴歸分析
第二十二章 一般線性模式在統計下的應用
第二十三章 因素分析
第二十四章 無母數統計考驗
立即查看
發展心理學(第二版)
作者:蘇建文等著
開數:18
頁數:778
ISBN:9789577021403
重量:1140
出版日期:1995
書籍介紹
本書係國內唯一真正有系統地闡述國內外發展心理學知識與研究成果的中文著作,九位作者均為國內發展心理學界一時之選。全書共分成二十章,在縱的方面,包括由胎兒期至老年期的「全人生」歷程;在橫的方面,各章順序的安排係考慮每個發展階段的特色;在內容方面,則理論與事實並重,期使讀者不但瞭解人類身心特質的發展現象,更能進一步瞭解促進身心發展的心理歷程。本書不僅很適於作為「兒童發展」或「發展心理學」之教科書,對於父母教養子女、老師教育與輔導兒童和青少年、成年人婚姻與家庭之建立、工作之選擇,以及老年人的生活適應等,更是現代人不可或缺的發展心理學知識。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產前的發展與出生
第三章 嬰兒的世界
第四章 社會依附行為的發展
第五章 動作的發展
第六章 學前到學齡階段認知發展歷程
第七章 語言的發展
第八章 社會行為的發展
第九章 遊玩、遊戲與同儕
第十章 智力與創造力
第十一章 人格與道德發展
第十二章 社會認知的發展
第十三章 家庭與個案發展
第十四章 青年期的身體與性的發展
第十五章 青年期的認知發展
第十六章 青年期的人格發展與適應
第十七章 成人發展的轉變:由早成人期到中年期
第十八章 成人期的智力
第十九章 老年期身體與心理功能的轉變
第二十章 個人與社會:成功的生活與尊嚴的死亡
立即查看
心理學概論
ISBN13:9789864307869
出版社:新文京開發出版
作者:鄧明宇;李介至;鄭凰君
裝訂/頁數:平裝/364頁
規格:23cm*17cm*1.8cm (高/寬/厚)
重量:625克
版次:5
出版日:2021/11/19
中國圖書分類:心理學總論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心理學入門書籍,適用於大專通識課程或非心理專業科系的心理學課程,也適合對心理學有興趣的社會大眾閱讀。
本書三位作者皆在技職院校教授心理學或相關課程,深感坊間許多心理學教材,或為西書中譯,或為名校教授學者編著,大多偏重於強調深度與內容完整性,對於非心理專業科系的心理學課程而言,教師無法教完,學生也難以吸收。因此,作者們依據多年教學心得,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引導讀者認識心理學,並輔以大量圖片與案例,讓讀者可以輕鬆理解心理學的基礎知識,即使是自行閱讀也可以得到求知的樂趣。
全書共12章,各章均為心理學的重要主題,以淺顯易懂的方式闡述,輔以圖片與案例輔助理解,並穿插與該章內容相關且為一般大眾感到興趣的「心靈加油站」做為補充單元,這些延伸性的知識,不僅能使讀者對心理學的應用有更清楚的概念,也提升學習興趣;各章章末列有重點整理,方便同學在閱讀完該章後,能重新複習自己所學過的知識,以增強學習與記憶效果。
在教學設計上,各章均設計了1~2 個與主題相關的學習活動,生動活潑,授課教師可以針對課程需求和進度,讓學生在參與中得到學習,這種「體驗式教學」也是最近教育界新興的教學方式,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第五版依據新版精神疾病診斷和統計手冊修訂更新,提供讀者最新心理學資訊。
目錄
第1章 心理學的性質
第一節 心理學的研究對象
第二節 心理學的發展與任務
第三節 心理學的六種觀點
第四節 心理學的多元取向
第2章 感覺與知覺
第一節 感覺的基本歷程
第二節 知覺的基本歷程
第三節 影響感覺與知覺的因素
第3章 記憶與學習
第一節 記憶概述
第二節 記憶系統
第三節 學習的各種觀點
第四節 有效的學習策略
第4章 行為的發展
第一節 發展概述
第二節 生理的發展
第三節 認知的發展
第四節 心理及社會發展
第5章 動機與情緒
第一節 動機
第二節 情緒
第三節 情緒的管理
第6章 人格
第一節 人格理論
第二節 人格的評鑑
第7章 智力測驗與評量
第一節 智力的本質與測量
第二節 智力測驗的發展
第三節 智力理論
第四節 智力的差異
第五節 智力發展的相關議題
第8章 社會心理學
第一節 歸因
第二節 態度
第三節 社會知覺
第四節 社會互動
第9章 意識、睡眠和夢
第一節 意識
第二節 睡眠
第三節 夢
第10章 異常行為與正向心理學
第一節 異常行為概述與心理障礙
第二節 心理病理學的發展史
第三節 常見的心理障礙症
第四節 正向心理學
第11章 壓力與因應
第一節 壓力概述
第二節 壓力的因應
第12章 自我探索
第一節 自我概念的形成
第二節 人生腳本
第三節 家庭與自我的關係
第四節 人生存在的基本問題
立即查看
心理學導論(增訂五版)
ISBN13:9789571467504
出版社:三民書局
作者:溫世頌
裝訂/頁數:平裝/328頁
規格:23.2cm*17.2cm*1.5cm (高/寬/厚)
版次:五
出版日:2020/01/10
中國圖書分類:心理學總論
內容簡介
法國思想家巴斯卡說:「人是會思考的蘆葦。」人類最可貴之處,即在於對自身或他人的心理與行為有尋求瞭解的好奇心。「為什麼一樣米養百樣人?」「為什麼背得滾瓜爛熟的課文,隔天卻忘了一大半?」「EQ真的有用嗎?」「沒有衝突的婚姻是完美的嗎?」「看心理醫生有用嗎?」……
心理學是研究人類行為與心理歷程的一門科學,學習心理學有助於瞭解、預測與同理人們的心理與行為。本書首先從歷史發展的觀點簡介各心理學派的理論,並透過言簡意賅、生動活潑的文字,帶領讀者認識重要的心理學議題,以及主要心理學家的思想主張與其重大影響。本書提供新近的研究資料與生活實例,是學習心理學的最佳入門書。
目錄
增訂五版序
增訂二版序
序
第1章 心理學的科學研究
第2章 生長與發展
第3章 感覺與知覺
第4章 不同的意識領域
第5章 學習、記憶與遺忘
第6章 能力、智力與測驗
第7章 思考、語言與問題解決
第8章 動機與情緒
第9章 壓力與壓力處理
第10章行為的社會基礎
第11章社會互動
第12章人格與人格評量
第13章心理異常
第14章 治療與保健
主要參考書籍
自我檢測答案與解析
立即查看
【簡介】
變態心理學是整個人類心理探討中最為神祕、引人興趣的領域之一。任何時代總是有些人被認定為失常或瘋狂,但隨著不同的時空背景,不僅精神病態的診斷標準不同,如何對待及治療這些邊緣人士的方式也不同,這表示變態心理學處於不斷的演進中—如DSM版本的持續更新所反映的。
這本《變態心理學》是為了正要邁入高階研究的學生所編寫,它具有一般教科書的特性,提供變態心理學的各種基本理論,也論述精神醫學的應用方法和技術。它應該足以吸引那些想要一窺心理學堂奧的學子,也有助於那些在各式療養機構服務的人員,不論他們題精神科醫師、臨床心理師、精神科社工師和護理師,以及醫護技術人員和看護人員。
【目錄】
作者簡介
序言
DSM-5有什麼新規定?—快速指引
第一章 變態心理學:概論與研究方法
第一節 何謂變態行為
第二節 分類與診斷
第三節 文化與變態
第四節 精神疾病的普及率
第五節 變態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第六節 訊息來源
第七節 形成及驗證假設
第八節 相關研究設計
第九節 變態心理學中的實驗法
第二章 變態行為的歷史與當代觀點
第一節 變態行為的歷史觀點
第二節 走向人道主義的途徑
第三節 變態行為的當代觀點
第三章 起因與觀點
第一節 變態行為的起因和風險因素
第二節 理解變態行為起因的幾種觀點
第三節 生物方面的觀點
第四節 心理方面的觀點
第五節 社會方面的觀點
第六節 文化方面的觀點
第四章 臨床衡鑑與診斷
第一節 衡鑑的基本要素
第二節 身體機能的衡鑑
第三節 心理社會的衡鑑
第四節 衡鑑資料的整合
第五節 變態行為的分類
第五章 壓力、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
第一節 什麼是壓力?
第二節 壓力與身體健康
第三節 壓力與免疫系統的運作
第四節 情緒與健康
第五節 壓力相關身體障礙症的治療
第六節 壓力與心理健康
第七節 創傷後壓力症:起因和風險因素
第八節 壓力症的預防與治療
第六章 恐慌、焦慮、強迫及它們的障礙症
第一節 恐懼與焦慮的反應型態
第二節 焦慮症及它們共通性的縱覽
第三節 特定畏懼症
第四節 社交畏懼症
第五節 恐慌症
第六節 廣泛性焦慮症
第七節 強迫症及相關障礙症
第七章 情緒障礙症與自殺
第一節 情緒障礙症:總論
第二節 單相憂鬱症
第三節 單相情緒障礙症的起因
第四節 雙相情緒及其相關障礙症
第五節 雙相情緒障礙症的起因
第六節 影響單相和雙相情緒障礙症的社會文化因素
第七節 治療與結果
第八節 自殺
第九節 自殺預防及干預
第八章 身體症狀障礙症與解離症
第一節 身體症狀及相關障礙症:總論
第二節 身體症狀障礙症
第三節 罹病焦慮症
第四節 轉化症
第五節 人為障礙症
第六節 解離症:總論
第七節 失自我感障礙症∕失現實感障礙症
第八節 解離性失憶症
第九節 解離性身分障礙症
第十節 解離症的文化因素、治療及結果
第九章 飲食障礙症與肥胖
第一節 飲食障礙症的臨床層面
第二節 飲食障礙症的風險因素及起因
第三節 飲食障礙症的治療
第四節 肥胖的問題
第五節 肥胖的風險因素及起因
第六節 肥胖的治療
第十章 人格障礙症
第一節 人格障礙症的臨床特徵
第二節 人格障礙症研究上的一些挑戰
第三節 A群人格障礙症
第四節 B群人格障礙症
第五節 C群人格障礙症
第六節 人格障礙症的治療與結果
第十一章 物質相關障礙症
第一節 酒精相關障礙症
第二節 酒精濫用與依賴的起因
第三節 酒精相關障礙症的治療
第四節 藥物濫用與依賴
第五節 鴉片與它的衍生物
第六節 興奮劑
第七節 鎮靜劑
第八節 幻覺劑
第九節 嗜賭症
第十二章 性偏差、性虐待與性功能障礙
第一節 同性戀觀念的演進
第二節 性偏好症
第三節 性別不安
第四節 性虐待
第五節 性功能障礙
第十三章 思覺失調症及其他精神病症
第一節 思覺失調症
第二節 臨床徵候
第三節 其他精神病症
第四節 遺傳和生物的因素
第五節 腦部的結構和功能的異常
第六節 心理社會和文化的因素
第七節 治療與結果
第十四章 認知類障礙症
第一節 成年人的腦部損傷
第二節 譫妄
第三節 認知障礙症
第四節 阿茲海默症
第五節 HIV感染或血管疾病引起的認知障礙症
第六節 失憶症
第七節 涉及頭部損傷的障礙症
第十五章 兒童期與青少年期的障礙症
第一節 兒童和青少年的焦慮及憂鬱
第二節 侵擾行為、衝動控制及行為規範障礙症
第三節 神經發展障礙症
第四節 智能不足
第十六章 心理治療
第一節 治療的概論
第二節 應該採取怎樣的治療途徑?
第三節 治療的心理途徑
第四節 治療的生物途徑
立即查看
認知心理學:連結心智.研究及日常經驗 (Cognitive Psychology: connecting mind, research, and everyday experience 5/E)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認知心理學:連結心智、研究及日常經驗
Cognitive Psychology: connecting mind, research, and everyday experience 5/E
作者: E. Bruce Goldstein
譯者: 李宏鎰
出版社:雙葉書廊
出版日期:2021/07/23
語言:繁體中文
內容簡介
本書以具體的方式講述認知心理學的故事,幫助讀者理解認知心理學實證研究及原理和日常經驗之間的連結,主要內容包括知覺、注意力、記憶、日常記憶和錯誤記憶、概念知識、視覺心像、語言、問題解決、判斷、決策和推理等。
書中有許多新近研究,知識內容的組織及分類方式也是相當獨到,讀過本書後必感到受用無窮。
實驗內容易於了解:本書不只是說明實驗結果,也盡可能地描述了實驗的設計方式以及參與者的行為,以便讀者了解如何獲知結果;實驗的描述文字亦輔以插圖,在理解上更加容易。
練習題目:每一章都有「自我測試」的練習題,可幫助讀者檢視內容;章末單元「想想看」則可促進讀者進行更深入的思考。
作者介紹
譯者簡介
李宏鎰
現職 中山醫學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學歷 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神經心理學組)博士
經歷
台灣應用心理學會理事長
中山醫學大學心理學系系主任
中山醫學大學學生輔導中心主任
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目錄
第01章 認知心理學導論
1-1 認知心理學:心智的研究
1-2 放棄心智研究
1-3 心智研究的復興
1-4 認知心理學的演變
1-5 值得省思
第02章 認知神經科學
2-1 分析層次
2-2 神經元:基本原則
2-3 由神經激發的表徵
2-4 定位表徵
2-5 分布式表徵
2-6 神經網絡
2-7 值得省思
第03章 知覺
3-1 知覺的本質
3-2 為什麼設計知覺機器如此困難?
3-3 人類知覺的訊息
3-4 物體知覺的概念
3-5 神經元與環境知識
3-6 知覺與行動:行為
3-7 知覺與行動:生理學
3-8 值得省思:知識、推論與預測
第04章 注意力
4-1 注意力是訊息處理過程
4-2 處理能力和知覺負荷
4-3 掃描場景以引導注意力
4-4 注意力的成果
4-5 分配注意力:我們一次可以關注一件以上的事情嗎?
4-6 分心
4-7 我們不注意時會發生什麼?
4-8 經驗到連貫一致的世界
4-9 值得省思
第05章 短期記憶和工作記憶
5-1 多重記憶模型
5-2 感覺記憶
5-3 短期記憶:儲存
5-4 工作記憶:訊息處理
5-5 工作記憶與大腦
5-6 值得省思:為什麼工作記憶愈多愈好?
第06章 長期記憶:結構
6-1 比較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的歷程
6-2 情節記憶和語意記憶
6-3 回到未來
6-4 程序記憶、促發和制約
6-5 值得省思
第07章 長期記憶:編碼、提取和固化
7-1 編碼:將訊息儲存到長期記憶中
7-2 有效學習
7-3 提取:從記憶中取得訊息
7-4 固化:建立記憶
7-5 再固化:記憶的動態性
7-6 值得省思:認知心理學的其他解釋
第08章 日常記憶和記憶錯誤
8-1 迄今為止討論過的記憶
8-2 自傳記憶:生命中發生的事件
8-3 記憶中的「特殊」事件
8-4 記憶的建構性本質
8-5 錯誤訊息效應
8-6 為生活中的事件創造記憶
8-7 為什麼人會做出錯誤的目擊者證詞?
8-8 值得省思
第09章 概念知識
概念和類別的基本屬性
9-1 如何將物體分類?
9-2 有心理上的「基本層級」類別嗎?
分類的網絡模型
9-3 表徵類別之間的關係:語意網絡取向
9-4 連結論取向
如何在大腦內表徵概念
9-5 大腦如何表徵概念的四個取向?
9-6 值得省思:樞紐和輪輻模型
第10章 視覺心像
10-1 心理學史上的心像
10-2 心像和知覺是否共享機制?
10-3 心像與大腦
10-4 使用心像改善記憶
10-5 值得省思
第11章 語言
11-1 什麼是語言?
11-2 理解字詞:複雜性
11-3 理解模稜兩可的字詞
11-4 理解句子
11-5 理解文章和故事
11-6 進行對話
11-7 值得省思
第12章 問題解決與創造力
12-1 有什麼問題?
12-2 格式塔取向
12-3 訊息處理取向
12-4 使用類比解決問題
12-5 專家如何解決問題?
12-6 創造性的問題解決
12-7 創造力與大腦
12-8 值得省思
第13章 判斷、決策和推理
13-1 歸納推理:根據觀察判斷
13-2 演繹推理:三段論和邏輯
13-3 做決策:在替代方案之間進行選擇
13-4 值得省思
13-5 後記:Donders 返回現代
詳細資料
ISBN:9789579282925
規格:平裝 / 544頁 / 17 x 23 x 2.7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 社會與心理類> 心理> 一般心理學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