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實醫院:提昇醫療品質、病人安全與員工素質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精實醫院:提昇醫療品質、病人安全與員工素質
作者:臺灣醫療品質協會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7
條碼:9789863681885
簡介:
多年來,精實醫療透過不斷的價值創新、消除浪費、改變流程與方法,並協助全球各地的醫療機構達成最佳的醫療願景,而本書就是針對精實計畫的來源、定義和思維,以及方法與設計的探討,並提供新資訊的應用及實例說明,將如何創造精實醫院所帶來的效益,以及在如何縮減多餘的流程與降低成本的同時,使醫療人員提升效率和更完善的服務,來達成以病人為中心的照護高品質。是故,不論是醫療界之醫師、護理與行政人員,甚至是管理者,本書絕對是您學習精實醫療的必讀寶典!
立即查看
內容簡介
本書脈落條理清晰、理論完整詳盡,是理論與實務兼具的實用書籍,適合國內大專院校開設人力資源管理課程作為主要及輔助教材,無論是入門或進階課程,皆是不可或缺的教科書。
作者群包括多所大學、科大相關課程教師,以及人力資源領域具有豐富經驗的業界專家,編寫本書兼顧理論與實務,將人力資源管理分門別類地加以介紹,再輔以個案加強說明,提供一個清楚的實務架構,引導讀者深入瞭解組織發展的實務運作並加以活用。
全書內容分為十六章,從認識何謂人力資源開始,內容涵括傳統人力資源管理的範疇,並加入核心能力、組織學習、知識管理等較新的人力資源發展與管理概念,最後一章「人力資源管理e化」介紹了人資系統,是學生將來進入相關職場十分重要的知識。
人力資源管理在企業經營實務是十分重要的環節,在學術研究中也是很受重視的領域,各大專院校相關科系均開設相關課程。本書自第一版問世以來即廣受好評,得到許多任課教師的支持採用。
全世界經歷COVID-19疫情後,人力資源管理與理論發生諸多改變,第四版進行大幅度的修訂與更新,加入諸多新理論與觀念,內容多元豐富,涵蓋了全面性的人力資源管理與發展,將理論論觀點更為聚焦,例如:將生涯規劃的焦點放在職涯規劃上,讓讀者更能準確的掌握產業動態與趨勢。
本書各章習題均為討論題型,不提供解答,需由讀者研讀各章後歸納整理出解答。自學讀者選購時請知悉,銷售單位與出版社均無法提供解答。
目錄
Chapter 01 人力資源管理導論
1.1 什麼是人力資源管理?
1.2 人力資源管理的發展歷史
1.3 人力資源管理的組織與功能
1.4 人力資源管理趨勢
1.5 本書的章節設計
Chapter 02 人力資源規劃
2.1 人力資源規劃的意義
2.2 人力資源規劃的流程步驟
2.3 預測人力資源的需求
2.4 預估人力資源的供給
2.5 人力資源淨需求
2.6 整合性的人力資源規劃
Chapter 03 工作分析與工作設計
3.1 工作分析
3.2 工作設計
3.3 結論:工作分析於人力合理化的運用
Chapter 04 招募與遴選
4.1 何謂招募
4.2 招募的內涵
4.3 何謂遴選
4.4 遴選的內涵
Chapter 05 人力資源部門勞動法令實務
5.1 勞動契約之訂定
5.2 工資
5.3 退休
5.4 職業災害的意義
5.5 性別工作平等法
5.6 勞工保險
5.7 大量解雇勞工保護法
5.8 就業保險法
5.9 勞資會議功能的強化
5.10 勞動事件法之制定與影響
Chapter 06 人員任用與遷調
6.1 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
6.2 人才任用的來源
6.3 人力任用程序
6.4 人才遷調程序
6.5 人才任用與遷調策略
6.6 任用與遷調二三事
6.7 結論
Chapter 07 員工訓練
7.1 訓練的意義與目的
7.2 訓練的功能
7.3 員工訓練的種類
7.4 訓練的規劃與執行
7.5 訓練的常見問題
7.6 結論
Chapter 08 組織發展
8.1 企業組織結構
8.2 組織架構與部門工作職責
8.3 人力資源盤點
8.4 組織願景、核心能力、組織學習與組織變革
8.5 結論
Chapter 09 績效評估
9.1 績效管理與經營管理的關係
9.2 績效管理與員工績效評估的定義與目的
9.3 績效評估的基礎
9.4 績效評估的方法
9.5 績效評估的步驟
9.6 有效的績效評估面談作法
9.7 績效評估與其他人力資源管理功能之整合
9.8 績效評估的偏誤
Chapter 10 職涯發展與管理
10.1 職涯發展脈絡與範疇
10.2 職涯發展理論與模式
10.3 職涯發展與管理實踐
10.4 職涯發展與管理趨勢
Chapter 11 激勵性薪資管理
11.1 薪資管理的定義
11.2 薪資管理的理論
11.3 薪資制度的設計
11.4 薪資管理的未來趨勢
Chapter 12 員工福利
12.1 員工福利的意義與目的
12.2 保險福利
12.3 退休福利
12.4 員工服務性福利
12.5 員工福利的未來趨勢
Chapter 13 員工安全與健康
13.1 員工安全與健康和企業經營關係
13.2 員工安全與健康相關法規
13.3 職業災害補償體系
13.4 身心健康策略
13.5 壓力管理
13.6 輪班健康危害與調適
Chapter 14 勞資關係
14.1 勞資關係之定義與特性
14.2 勞資關係的研究理論
14.3 勞資關係發展史
14.4 21世紀勞資關係的發展
Chapter 15 國際人力資源管理
15.1 國際企業的定義與特色
15.2 影響國際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因素
15.3 國際人力資源管理策略
15.4 國際人力資源管理實務
Chapter 16 人力資源管理e化
16.1 什麼是人力資源資訊系統
16.2 人資系統主要模組概說
16.3 人資系統的採購準則
16.4 人資系統的導入步驟
16.5 人資系統的未來發展
立即查看
組隊合作:教你如何在知識經濟中學習、創新與競爭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組隊合作:教你如何在知識經濟中學習、創新與競爭
作者:臺灣醫療品質協會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8
條碼:9789863682509
簡介:
組隊合作是醫療作業最常見的模式,是整合各醫療專業領域的不同觀念、技能及知識,並互相傾聽意見做出共同的決定。本書對於如何靈活有效的組隊執行、如何達成永續改善醫療品質及如何建構更優質化的醫療環境都有詳細的敘述,絕對是可作為國內推動品管圈活動最重要的參考資訊,也是醫院管理者學習新領導模式的導指引,更是值得醫界各個領域共同分享的一本好書。
序言:
我很樂意能為這本極為重要且適時的書撰寫序言,我知道Amy 做這件事已經超過十年了,很高興看到Amy把她的開創性研究和組隊合作的基礎整理完畢,並提出了裡頭重要的觀點。
首先讓我說明一下,為什麼這本書如此重要,各組織的領導和管理人員都應該要吸收每個章節的重點知識。儘管我們的文化傾向在實際需要時才組成團體和團隊,然後共同贏得或完成工作,團體和團隊合作已經是社會和社區的功能基礎。然而,這就是目前組織的悲劇,我們常開玩笑說,會議大多是浪費時間的, 而團體是沒有用的,因為它們分散了當責理念。我們建立了所有的激勵和推廣系統,甚至在團隊運動中,對於個人的表現也是如此,例如曲棍球、足球、籃球和美式足球,團隊中的明星球員獲得了媒體大幅的報導,還有大把金錢。這種文化偏見的結果是, 大多數領導人在主持會議或建立團隊時都是令人震驚的無能,然而,他們卻需要依賴團隊合作。本書強調「組隊合作」的過程, 是在有效協調合作的基礎之下,提供重要的見解及了解團隊合作的所需元素。
為什麼說這本書是適時的呢?因為世界變得越來越多元且複雜。複雜性是所有科學、工程、管理和組織發展技術演進的結果。
這意味著,要在技術複雜的環境中完成社會任何事情,都需要來自許多領域的訊息輸入和產生複雜的流程。反過來說,如果是個人的管理者,將不再能足夠了解決策和完成任務。事實上,他們會越來越依賴各種專家。這意味著他們必須了解「組隊合作」的過程,是將這些專家聚集在一起,並使他們能夠共同工作。這一點在健康照護領域上比任何地方都更為明顯,從醫院或社區衛生保健系統運行,到一場複雜的心臟手術,都需要高水準的組隊合作。
隨著發展日趨複雜,我們看到世界的文化變得更多元。我的意思是,從民族角度來看,大多數組織的員工都來自於各個不同文化的國家,從職業角度來看,如上所述的專業化,也會導致更強烈的職場文化。其中一些文化已經存在了很長的時間,並且困擾著組隊的努力,如醫生和護士之間存在的歧見。而其他歧見也已經開始出現,像是支持平等主義和開放思想,在資訊科技下成長的新世代,與傳統的層級管理文化和控制,兩者之間也出現了鴻溝。譬如一位在資訊流通快速的年代下出生的年輕工程師,以及另一位認為「知道」訊息是權力,是必須嚴格控制的經理,我們該如何讓兩者合作?
世界上有許多不同的民族、文化、語言和思想的問題,所以你需要的是,也是本書首要強調的-學習的能力。在當前與未來的世界裡,組隊與學習密切相關。規定一個團隊應該是什麼樣子、應該如何組織和運行的那套舊制度,將無法再取得成功。其中,舊制度強調群體組成-找出每個人的個人風格和能力,並將這些部分放在一起。最明顯的侷限就是,這個公式面對著複雜任務的變化時,難以提前做出決定,無法衡量要用什麼樣的個人風格和優勢與之競爭。其次,它將越來越難找到或招募到任何可能需要的人才。本書所強調的就是組隊合作,這套思維必須如此專注於如何利用團隊資源完成工作,而無可避免地,這會是一個學習的過程。
組隊和學習是歷久不衰的,希望您能盡情享受學習。
《組織文化與領導(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Leadership)》的作者
Edgar H. Schein
目錄
前言 xv
理事長序 xviii
主編序 xxiii
譯者簡介 xxvi
引言 1
part one 組隊 (teaming)
Chapter 1一種新的工作方式/李三剛 11
組隊是個動詞12
組織執行 15
學習的必要性19
學習團隊,組隊學習24
組織學習26
執行型學習30
流程知識光譜32
一種新的領導方式38
領導力摘要42
課程與行動42
Chapter 2 組隊學習、創新與競爭/鄭紹宇 45
組隊的流程50
四個有效組隊的支柱 51
組隊的益處56
社會和認知對組隊的障礙 60
當衝突升高 67
促進組隊的領導力行動 75
領導力摘要 78
課程與行動 79
part two 組織學習 (organizing to learn)
Chapter 3 架構建置的力量/吳杰亮 83
認知架構 84
架構一個變革計畫 89
領導者的角色 93
團隊成員的角色 96
計畫目的 99
學習架構與執行架構 102
改變架構 104
領導力摘要 111
課程與行動 112
Chapter 4 讓團隊感到安全 / 黃鴻基 115
信任與尊重 118
組隊和學習的心理安全 125
階級組織對心理安全的效應 131
培育心理安全 135
領導力摘要 145
課程與行動 147
Chapter 5 失敗可以讓你更快成功 / 李建德 149
失敗的無可避免性 150
小失敗的重要性 151
為何由失敗學習是如此困難 154
失敗在流程知識光譜上的位置 160
將失敗的成因和內容相提並論 164
發展對失敗中的學習方法 168
從錯誤學習的策略 170
領導力摘要 182
課程與行動 183
Chapter 6 跨界合作 / 蔡鴻文 185
跨界組隊 191
可見和不可見的邊界 193
三種形式的邊界 197
組隊跨越常見的邊界 201
領導跨界溝通 212
領導力摘要 215
課程與行動 216
part three 學習型執行 (execution-as-learning)
Chapter 7 將組隊及學習的概念融入工作中 / 邢世俊 221
學習型執行 222
運用流程知識光譜 229
Telco 面對轉變的背景 234
學習永不停止 240
保持學習的活力 252
領導力摘要 254
課程與行動 256
Chapter 8 領導力的實踐 / 鄭紹宇 257
席夢思常規生產的領導組隊 258
在兒童醫院的複雜操作中組隊合作 265
領導組隊追求 IDEO 的創新 276
領導力摘要 283
向前推動 285
註記 289
獻詞 309
關於作者 313
索引 315
立即查看
醫療品管圈:從理念到實務應用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醫療品管圈:從理念到實務應用
作者:台中榮總醫院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9
條碼:9789863682929
簡介:
醫界在推動品質改善活動的歷程是非常值得學習效法的,本書是台中榮民總醫院將其累積二十年推動全面品質管理(TQM)之豐富經驗彙輯成書,內容分為三大部份,從第一章先介紹中榮這二十年來品質改善之心路歷程;第二章針對歷年來院內不同作法的品管圈實例分享;第三章則是以管理角度切入,如何引領及推動全院的品質改善活動。書中每個案例由當時的輔導員提供操作運用之建議及圈員在執行改善活動中之辛苦談,期盼藉由本書的出版對於國內外醫療界推動品管圈活動能有所助益。
出版序
時光荏苒,臺中榮民總醫院(以下稱本院)推動品質改善活動已邁向第20年,本院自2000年開始推動全面品質管理(TQM)一路從草創之艱辛到現今的開枝散葉果實累累,是全院歷任主管與同仁共同努力的成果,20年來也陸續獲得國內外相關之品質競賽的各項優異成績。因此,希望將本院之累積推動20年的寶貴經驗彙整,以不同之品管改善工具輔以案例分析及說明,留存本院品質改善活動推動之記錄及分享如何全院推動品質改善之心得及思維,提供本院同仁及院外人士對於品管圈手法應用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本院之改善主題從單位的問題解決-自動自發的組圈到配合本院短、中、長期經營策略目標之重大專案,選擇適當的改善手法執行各項專案之改善,更勇於嘗試在改善過程中運用不同的改善工具,在品質管理中心的規劃下,由基礎教育訓練到組成團隊並聘請外部老師輔導,持續運作,一點一滴埋下本院的品質改善之種子。在此,也感謝長期合作的中衛發展中心的毛綺如老師與張國昌顧問,一路陪著中榮成長,過程中也培訓出相當優秀品管人員也是本院在品質改善之道之一大利器。
本書籍從第一章介紹本院的20年來品質改善之歷程,後續第二章呈現歷年來各種不同手法的品管圈之實例分享及第三章以管理之角度切入如何引領並推動全院的品質改善活動。在每個案例由當時的輔導員提供手法運用之建議及圈員在執行改善活動中之辛苦談,是一本非常值得業界在推動品質改善活動的工具書。
本書完成感謝本院品質管理中心的規劃以及歷年優秀的品管圈案例,也期盼對於國內外醫療界推動品管圈活動能有所助益,與同業分享推動心得及經驗傳承,在品質改善活動推行過程中不斷地檢討與改善,提高工作效率及競爭力,以臺中榮總經驗彙整成冊提供醫療界推行品管圈活動之經典,齊心為提升台灣之醫療品質努力!
臺中榮民總醫院 許惠恒 院長
2019年4月
目 錄
Chapter 1 持續精進,不止於至善-臺中榮民總醫院品質改善之道 1
品管圈推行歷程~臺中榮民總醫院 2
品質改善之共同策略~品管圈應用 6
臺中榮總一步一腳印邁向精實之旅 12
一路走來,始終如一~從圈員到輔導員 19
Chapter 2 改善手法案例分析 25
01問題解決型 26
02預先防範型 45
03課題達成型 68
04對策實施型 88
05精實醫療 109
06 醫療照護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 130
07 醫療照護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 150
08精實行政 170
09問題解決型-專利創新 191
10問題解決型-護理專案 213
Chapter 3 啟動變革力-推動策略與思惟 233
品管圈之運作思惟 234
如何推動全院之品質改善活動 240
立即查看
心電圖學口袋書:判讀及處置指引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心電圖學口袋書:判讀及處置指引
作者:溫家齊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9
條碼:9789863682660
簡介:
本書將複雜的心電圖知識化繁為簡,從最基礎的心臟解剖、導極相關知識,藉由豐富而明確的圖表,一步步地帶領醫學生探究心臟的電氣活動變化及其蘊含的意義。除了介紹理論之外,並在各主題之間穿插「臨床小訣竅」,讓臨床實務工作快速上手。書中不僅逐一分析各心電圖例的速率、節律、P波、PR區間、QRS,對於藥物、緊急醫療技能提供重點式的說明。另外,亦針對臨床必備的心肺復甦術、高級心臟救命術、兒童高級救命術等,提供精簡而完整的指引。本書以條列式編排,並於書末提供多項實用小工具,如心電圖紀錄表範例等,供讀者參考運用。對於醫學生以及相關醫療人員而言,本書為方便隨身攜帶且可隨時參考的口袋書,亦是學習心電圖學必讀的實用手冊。
譯者序:
記得大三的時候,第一堂心電圖課就讓剛接觸的醫學生們各個信心大受打擊,從沒有想過光是波形分析,其應用可以是如此的複雜。但礙於課堂教授的時間限制,無法詳細的說明各診斷的來由與判斷依據,從而讓醫學生們在學期間甚至到了臨床上都對心電圖十足恐懼,因此喪失了領略其中奧妙的機會。
藉由這本口袋書,從頭到尾精簡地將心電圖重要判斷依據與臨床實務應用節錄下來,以利各位在繁忙的臨床工作中,可以加以對照、判斷與應用。此外,內容亦涵蓋ACLS與PALS等相關資訊,讓這本口袋書的應用範圍更臻完善。也期待各位在反覆練習後,不再對心電圖領域有所畏懼。當然,臨床實務面變化多端,本書只是入門中的入門,遠不及心電圖教科書,但有了這本書所提供的基礎後,相信未來的學習將更加順利。
再者,由衷感謝合記出版社願意給我這個機會,一圓我想要出書與翻譯的夢想,也感謝一路上支持我的老婆Lisa與家人,因為妳們的支持,才有辦法完成此書 。
最後,預祝各位學習愉快。
温家齊
林口長庚醫院住院醫師
目錄:
第 1 章 基礎(BASICS) 1
第 2 章 心電圖(ECGS) 39
第 3 章 12導程(12-LEAD) 89
第 4 章 藥物(MEDS) 109
第 5 章 技能(SKILLS) 153
第 6 章 心肺復甦術(CPR) 167
第 7 章 高級心臟救命術(ACLS) 193
第 8 章 兒童高級救命術(PALS) 223
第 9 章 測試紙條(TEST STRIPS) 251
第10章 小工具(TOOLS) 284
縮寫(Abbreviations) 292
索引(Index) 294
立即查看
最新護理診斷手冊:護理計畫與措施(五版) (5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最新護理診斷手冊:護理計畫與措施(5版)
ISBN13:9789861946962
替代書名:Nursing diagnosis reference manual
出版社:華杏出版社
作者:Linda Lee Phelps
譯者:郭惠敏-等
裝訂/頁數:平裝/603頁
規格:20.8cm*15cm*2.5cm (高/寬/厚)
版次:5
出版日:2023/01/00
中國圖書分類:各種醫療領域護理
內容簡介
撰寫護理計畫的必備工具書
針對各年齡層、照護領域的個案提供明確、權威性的護理計畫,為「撰寫
護理計畫的最佳參考」,可謂護理科系學生與臨床護理人員的重要工具書。本
書涵蓋全部NANDA International的護理診斷,依此訂定共計267個護理計畫,並
以護理診斷焦點的首字字母排序。
每個護理計畫包含:
‧護理診斷:NANDA International 2021~2023年的護理診斷。
‧定義:該護理診斷的簡明定義。
‧定義特徵/危險因素:列出可供確認為該護理診斷的臨床表徵;若為潛在性
問題,像是「潛在危險性肺吸入」,則稱為「危險因素」。
‧預期成果:列出解決或改善個案問題的合理目標,並指出具體或可量化的判
斷依據。讀者可自當中選擇適合個案的預期成果。
‧護理措施與學理依據:由上述的預期成果列出護理措施。每項措施的學理依
據以楷體表示。
‧成果評值:與「預期成果」搭配的評值標準。明確的評值標準有助於判斷是
否達成護理目標,以檢視執行護理措施後的個案情況,或作為其他護理措施
參考。
‧參考文獻:該護理診斷的護理計畫與措施之依據,列出5年內資料。
附錄:常見醫學診斷(疾病)搭配的相關護理診斷,供臨床醫護人員參考。
立即查看
重症照護口袋書:臨床隨身手冊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重症照護口袋書:臨床隨身手冊
ISBN13:9789863684589
出版社:合記
作者:Janice Jones;Brenda Fix
譯者:吳家霽;陳冠宏;許博荏
裝訂:平裝
規格:16.5cm*10.8cm*2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22/05/01
中國圖書分類:各種醫療領域護理
重症照護是非常具挑戰的專業領域,除了在不同臨床場合處理重症病人,亦包含了臨床診斷和治療等面向。本書內容以條列式及表格編排重點,依序介紹疾病的病理生理學、臨床表現、併發症、診斷檢查及處置方法等,目的是提供簡要且能快速獲取資訊,讓醫者可以在最短時間內查詢相關知識。書中章節依序分為:基礎、心血管、呼吸系統、泌尿系統、神經系統等,書末也整理了重症照護常用的藥物及工具,可依照需求參考運用,且尺寸便於攜帶,是可隨時翻閱的口袋書,是醫療人員學習重症照護實務的實用手冊。
CHAPTER 1 診斷基礎………….....…...... 01
CHAPTER 2 心血管……..……………..…. 61
CHAPTER 3 呼吸系統…………….…… 161
CHAPTER 4 泌尿系統……………...…. 201
CHAPTER 5 神經系統…………..….…. 219
CHAPTER 6 腸胃道……………………. 275
CHAPTER 7 血液/腫瘤…………..…. 309
CHAPTER 8 內分泌疾病…………..…. 339
CHAPTER 9 多重系統疾病………..… 363
CHAPTER 10 重症照護常用藥物…. 393
CHAPTER 11 工具………………..….…. 413
索引……………………………….….…..….. 437
立即查看
長期照顧:跨專業團隊整合暨案例分析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長期照顧:跨專業團隊整合暨案例分析
ISBN13:9789861944296
出版社:華杏出版社
作者:劉淑娟;林宜璁;蔡佩渝;吳明順;譚延輝;李季黛;蔡佩凌;陳淑梅;黃畹藀;黃秀華;吳鴻順;江秀玲;洪婉純;李梅英;吳景寬;梁雅莉;李佩怡;蔡芳文
裝訂/頁數:平裝/398頁
規格:23cm*17cm*2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21/04/00
中國圖書分類:特殊領域護理
內容簡介
★全書分為三篇
‧第一篇 長期照顧專業團隊角色概論:從臺灣長期照顧的發展出發,並介紹長照十年計畫2.0之重要方針及意涵、跨專業團隊合作的概念及模式、跨專業團隊創新整合能力訓練(如:案例討論、Aging 2.0、TBL等創新教學方式),建立起對長期照顧及跨專業團隊整合的概念後,再分別介紹各個專業團隊於長期照顧中所扮演的功能角色,以及如何與其他跨專業團隊的支援與合作,其中各專業團隊包含了醫師、藥師、護理師、營養師、職能治療師、物理治療師、社工師、照管專員、個管師等,並加入家庭照顧者的權益倡導之內容,全方面的含括及深入長照核心──「以個案為中心」的專業價值。
‧第二篇 跨專業案例討論:介紹在長期照顧實務領域中常遇見的來進行案例討論,分別為管路、失能、安寧、高齡、精神專科的案例。於各案例討論中,了解各專業團隊實際執行的照護及給予的方向,讓讀者能更全面性了解長期照顧實務的範疇及內涵。
‧第三篇 長期照顧重要觀念與技能:介紹生命末期與臨終關懷、安寧療護的理念與原則、社區安寧療護的概念及現況、長照機構風險管理與危機處理等。
★本書適用對象
‧參加「長期照護專業人力Level Ⅲ整合性課程」培訓者:包含醫師、護理人員、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營養師、藥師、呼吸治療師、社會工作師/員、臨床心理師、照管專員等。
‧修讀醫學、藥學、護理、營養、職治、物治、社工、老福等相關科系者。
‧從事長期照顧臨床實務工作者。
目錄
第一篇 長期照顧專業團隊角色概論
Chapter 1 綜論
第一節 臺灣長期照顧的發展及特色
第二節 整合照護的意涵及重要性
第三節 跨專業團隊合作概念及模式
第四節 長期照顧跨專業團隊創新整合能力的訓練
Chapter 2 跨專業團隊之醫師照護
第一節 以個案為中心──談長照之整合性醫療
第二節 跨專業團隊中醫師所扮演的功能角色
第三節 長期照顧整合性評估分析
第四節 長期管灌餵食方法的介紹
第五節 醫師照護與跨專業團隊的支援與合作
Chapter 3 跨專業團隊之藥事照護
第一節 跨專業團隊中藥師所扮演的功能角色
第二節 個案用藥評估分析
第三節 常見疾病與用藥
第四節 常見藥品交互作用及處置暨用藥安全議題
第五節 藥事照護與跨專業團隊的支援與合作
Chapter 4 跨專業團隊之護理照護
第一節 跨專業團隊中護理所扮演的角色功能
第二節 護理常用評估工具
第三節 個案照護計畫之擬訂
第四節 長期照顧個案常見健康問題與照護
第五節 護理照護與跨專業團隊的支援與合作
Chapter 5 跨專業團隊之營養照護
第一節 跨專業團隊中營養所扮演的功能角色
第二節 常用營養評估工具
第三節 長期照顧飲食原則及建議
第四節 長期照顧飲食型態介紹及運用
第五節 常見疾病之營養照護
第六節 營養照護與跨專業團隊的支援與合作
Chapter 6 跨專業團隊之職能治療照護
第一節 職能治療的意義
第二節 職能治療師在長期照顧中的角色及功能
第三節 常見疾病職能治療活動設計原則及活動項目
第四節 職能治療照護與跨專業團隊的支援與合作
Chapter 7 跨專業團隊之物理治療照護
第一節 跨專業團隊中復健所扮演的功能角色
第二節 常見復健評估工具
第三節 常見醫用復健輔具與器材
第四節 常見疾病之復健活動設計原則及活動項目
第五節 物理治療照護與跨專業團隊的支援與合作
Chapter 8 跨專業團隊之社會工作照護
第一節 跨專業團隊中社工人員所扮演的功能角色
第二節 長期照顧個案生理、心理、社會問題之評估
第三節 常見照護問題及調適方案設計原則
第四節 社會工作照護與跨專業團隊的支援與合作
Chapter 9 照顧管理及社會資源運用
第一節 長期照顧服務對象及資源項目
第二節 長期照顧服務申請流程
第三節 各專業轉介條件及連結
第二篇 跨專業案例討論
Chapter 10 管路或失能案例
Chapter 11 安寧緩和醫療案例
Chapter 12 高齡照護案例
Chapter 13 精神專科案例
第三篇 長期照顧重要觀念與技能
Chapter 14 生死學與臨終關懷
第一節 生命末期與臨終關懷
第二節 緩和照護與安寧照護的理念與原則
第三節 社區安寧療護概念與現況
第四節 社區安寧療護的困境和挑戰
第五節 社區末期照護
第六節 社區安寧案例
Chapter 15 長期照顧機構風險管理與危機處理
第一節 風險管理與危機處理概說
第二節 長期照顧機構常見的照顧風險與危機處理
第三節 長期照顧機構常見的經營風險與危機處理
第四節 長期照顧機構常見的天然災害與危機處理
立即查看
醫療機構品質與病安管理──理念與實務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醫療機構品質與病安管理:理念與實務
ISBN13:9789861942315
出版社:華杏出版社
作者:朱樹勳;陳姵璇;朱芳業;劉穗儒;莊子清;吳建明;李愛先;謝侑伶;陳韻靜;任秀如;簡嘉琪;蔡光超;孫淑慧
裝訂/頁數:平裝/469頁
規格:23cm*17cm (高/寬)
版次:1
出版日:2011/12/01
中國圖書分類:醫院內部行政
內容簡介
1.本書共分為三篇:
(1)理念篇:闡述品質管理與病人安全管理的理念,希望讓讀者對於品質與病人安全有基本而正確的概念。
(2)品質管理篇:從提案制度、品管圈、7S活動、專案改善、臨床路徑等品質提升活動,闡述醫院的經驗與做法與讀者分享。
(3)病人安全篇:從根本原因分析、醫療失效與效應分析、醫療團隊資源管理、醫院危機管理與緊急應變等議題,闡述如何建構一個更令人有安全感的醫療環境。
2.適合醫管相關科系學生及醫務管理從業人員使用。
目錄
第1篇 理念
Chapter 1 品質理念與管理
第一節 品質概論
第二節 醫療品質的涵義
第三節 品質改善與管理
Chapter 2 病人安全理念與管理
第一節 病人安全概論
第二節 增進病人安全
第三節 醫療機構病人安全的管理
第2篇 品質管理
Chapter 3 品管圈之理論與實務
第一節 品管圈的起源
第二節 品管圈的定義及效益
第三節 品管圈的類型及步驟說明
第四節 品管圈活動推動經驗──以某醫學中心為例
第五節 個人品管圈──提案制度之推行
Chapter 4 推動7S邁向品質提升
第一節 7S的概述
第二節 7S活動推動經驗──以某醫學中心為例
Chapter 5 標準化在醫療機構的運用
第一節 醫療機構與標準化
第二節 標準化的起源
第三節 標準化的定義與內容
第四節 ISO 9001品質管理系統之特性
第五節 標準化推動經驗──以某醫學中心為例
Chapter 6 專案改善
第一節 手術室執行手術安全查核單及劃刀前之暫停機制
第二節 利用系統性品質管控方式縮短急性心肌梗塞反應時間
Chapter 7 臨床路徑之理論與實務
第一節 臨床路徑的起源
第二節 臨床路徑的定義與內容
第三節 臨床路徑的實施與管理
第四節 臨床路徑在臺灣的發展經驗
第五節 臨床路徑推動經驗──以某醫學中心為例
Chapter 8 醫療品質指標之理論與實務
第一節 醫療品質指標的定義與內容
第二節 醫療品質指標的實施與管理
第三節 醫療品質指標在臺灣的發展經驗
第四節 醫療品質指標推動經驗──以某醫學中心為例
第3篇 病安管理
Chapter 9 根本原因分析
第一節 根本原因分析定義與錯誤的理論
第二節 根本原因分析的操作與運用
第三節 根本原因分析推動經驗──以某醫學中心為例
Chapter 10 醫療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
第一節 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的起源與發展
第二節 醫療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作業程序
第三節 運作醫療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經驗分享
第四節 執行醫療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成功關鍵點
Chapter 11 建立團隊合作文化──醫療團隊資源管理之理論與實務
第一節 醫療團隊合作與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
第二節 醫療團隊資源管理的發展
第三節 團隊資源管理介紹
第四節 團隊資源管理推動經驗──以某醫學中心為例
第五節 挑戰與未來展望
Chapter 12 醫院危機管理與緊急應變
第一節 危機管理委員會
第二節 緊急災難應變計畫
第三節 應變的分期與分級
第四節 全災害應變設計
第五節 疏散與重置
第六節 復原與歸建
Chapter 13 藥品不良事件通報
第一節 藥物不良反應通報
第二節 藥物不良品通報
Chapter 14 病人安全通報系統
第一節 通報系統的趨勢與發展
第二節 病人安全通報系統推動經驗──以某醫學中心為例
立即查看
實用醫療品質管理學
ISBN13:9789861942919
出版社:華杏出版社
作者:趙子傑
裝訂/頁數:平裝/601頁
規格:26cm*19cm (高/寬)
出版日:2013/09/15
中國圖書分類:醫院內部行政
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趙子傑教授兼具臨床醫師實際參與及主管醫療品質業務的豐富經驗,由醫療品質的理論與測量措施、醫療品質之倫理學觀點、實證醫學及臨床路徑與臨床指引等基本理論做探討,承接病人安全的理論、管理與工具、手術安全、藥物安全等病人安全議題,而後轉論團隊合作及溝通與交接、醫院評鑑、論成效計酬與資訊公開及資訊技術,最後再以臨床醫護人員與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醫療品質與病人安全之實務做總結,使理論與實務融合,讓讀者能深入探索醫療品質管理的核心。
本書內容涵蓋醫療品質和病人安全之理論與臨床相關議題,除了醫療品質管理的理論之外,亦融入臨床照護之資料和觀點,可做為醫師與其他非醫護背景專業人員對醫療品質與病人安全之認知的橋樑,促進互相了解與合作,不僅是醫學相關科系學生的最佳教材,更值得臨床醫療健康照護從業人員參考。
目錄
Chapter 1 醫療品質概論
第一節 醫療品質的定義
第二節 品質保證
第三節 醫療品質的架構
第四節 醫療品質文化
第五節 顧客之觀念
第六節 以病人為中心的照護
第七節 醫療品質與醫療糾紛
第八節 醫療品質與醫療成本
第九節 醫療品質與醫院管理
第十節 無縫隙持續照護
第十一節 醫療品質與評鑑
第十二節 臺灣醫療品質之推展
Chapter 2 醫療品質管理
第一節 管理的定義
第二節 品質管理的原則
第三節 醫療品質管理的策略與流程
第四節 全面品質管理
第五節 ISO 9000
第六節 六標準差與醫療品質管理
第七節 醫療品質與病人安全之政策與執行程序
Chapter 3 醫療品質之成效測量
第一節 成效措施的分類與領域
第二節 成效措施的屬性
第三節 成效測量的好處
第四節 成效測量的非預期或不良影響
第五節 成效測量的流程
第六節 成效措施的選擇與發展
第七節 發展成效措施的流程
第八節 成效措施的分析
第九節 複合措施
第十節 核心措施
第十一節 當責措施
第十二節 平衡計分卡
第十三節 顧客滿意度調查
第十四節 病人經驗
Chapter 4 醫療品質管理的工具
第一節 團體工具
第二節 品質管理七大手法
第三節 品質管理新七大手法
第四節 其他品質管理方法
Chapter 5 醫療品質指標
第一節 指標的定義與分類
第二節 指標的意義
第三節 指標的發展
第四節 指標的風險調整
第五節 指標的運用原則
第六節 醫療品質指標的局限性
第七節 常規資料與醫療品質指標
第八節 臺灣的指標系統
第九節 國際的醫療品質指標
第十節 推展醫療指標之困擾
第十一節 臨床醫師與醫療品質指標
Chapter 6 指標之基本統計方法
第一節 資料的分類
第二節 描述性統計
第三節 資料整理常用的圖形
Chapter 7 品質改善的方法
第一節 品質改善的原則
第二節 品質改善的理論
第三節 品質改善模式
第四節 支持改善的技巧
第五節 持續品質改善
第六節 持續品質改善的模式
第七節 持續醫療品質改善的工具與方法
第八節 醫療品質改善的成功因素
Chapter 8 醫療品質之倫理學觀點
第一節 醫師倫理
第二節 護理倫理
第三節 病人的權利
第四節 品質改善與倫理
Chapter 9 實證醫學與醫療品質
第一節 實證醫學是什麼?
第二節 施行實證醫學的步驟
第三節 證據的層級與強度
第四節 應用實證醫學於臨床醫療照護之策略
第五節 實證醫學與醫療品質改善
第六節 對實證醫學之不同看法
Chapter 10 臨床路徑與臨床指引
第一節 臨床路徑
第二節 臨床指引
第三節 臨床協議
Chapter 11 病人安全概論
第一節 病人安全之理論
第二節 醫療錯誤
第三節 醫療錯誤之預防
第四節 病人安全目標
第五節 病人參與
第六節 世界衛生組織的病人安全
Chapter 12 病人安全管理
第一節 建構病人安全管理系統
第二節 風險管理
第三節 病人安全通報
第四節 病人安全文化調查
Chapter 13 病人安全管理的應用工具
第一節 病人安全的測量
第二節 根本原因分析
第三節 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折
第四節 醫療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
第五節 根本原因分析和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之比較
Chapter 14 手術安全
第一節 手術不良事件之原因
第二節 手術安全之範圍
第三節 手術安全之國際趨勢
第四節 手術安全查檢表
第五節 困難插管之評估
第六節 錯誤手術之預防
第七節 錯誤手術預防措施之爭議
第八節 檢體之收集及處理
第九節 防止手術物品存留於手術部位
第十節 手術火災
Chapter 15 用藥安全
第一節 用藥錯誤的影響
第二節 用藥錯誤的原因
第三節 發生用藥錯誤的階段
第四節 高警訊藥物
第五節 藥物整合
第六節 提高用藥安全的措施
第七節 藥物安全監視
Chapter 16 團隊合作與病人安全
第一節 團隊與團隊合作
第二節 團隊訓練
第三節 團隊資源管理
第四節 醫療團隊資源管理
第五節 團隊資源管理與病人安全
第六節 關聯式協調
Chapter 17 溝通與交班
第一節 溝通
第二節 交班
第三節 醫療資訊技術與交班
第四節 改善交班溝通的策略
Chapter 18 醫院評鑑
第一節 評鑑的定義
第二節 醫院評鑑之目的
第三節 健康照護機構評鑑之一般原則
第四節 評鑑與醫療品質和病人安全
第五節 臺灣之醫院評鑑
第六節 其他國家之評鑑
第七節 評鑑方式
第八節 評鑑之選擇與準備
Chapter 19 論成效計酬與資訊公開
第一節 論成效計酬
第二節 資訊公開
Chapter 20 資訊技術與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
第一節 電子醫療保健
第二節 運用資訊技術的策略
第三節 臨床決策支援系統
第四節 電子健康紀錄
第五節 電腦化醫令系統
第六節 資訊技術與溝通
第七節 實證醫學
第八節 手術安全
第九節 藥物安全
第十節 識別系統與病人安全
第十一節 資訊技術與成本
第十二節 資訊技術與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
Chapter 21 臨床人員與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
第一節 護理人員與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
第二節 醫師與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
Chapter 22 醫療品質與病人安全之實務
第一節 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的預防
第二節 預防手術部位感染
第三節 血管內導管相關感染的預防
第四節 留置導尿管相關泌尿道感染的預防
第五節 預防靜脈血栓栓塞
第六節 管路安全
第七節 預防尖銳物品之傷害
第八節 輻射安全
第九節 檢驗∕檢查結果通知
立即查看
醫療品質管理學(3版)
ISBN13:9789861943343
出版社:華杏出版社
作者:尤瑞鴻;廖熏香;許怡欣等 編;藍忠孚 總校閱
裝訂/頁數:平裝/514頁
規格:26cm*19cm (高/寬)
版次:3
出版日:2014/08/01
中國圖書分類:醫院內部行政
內容簡介
本書結合國內醫管界著名學者專家的經驗,由醫療品質的定義、測量與管理、制度與組織等基本理論做探討,承接醫療品質管理的工具與技巧、實證醫學、臨床路徑,而後轉論醫院評鑑、病歷管理、護理品質管理、感染管制及病人安全等主題,最後再以各大醫院之醫療品質管理應用做總結,使理論與實務融合,讓讀者能認識醫療體系的現況,同時深入探索醫療品質管理的核心。
在社會開放與民主改革的風潮下,消費者權益意識抬頭,對於所接受之醫療服務的「品質」要求也愈來愈高。
本書三版修訂特色如下:
1.為呼應世界衛生組織(WHO)對病人安全議題重視的呼籲,特別新增「病人安全」一章,介紹病人安全概念與作為、2014~2015年度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年度目標,以病人為中心,提升醫病關係的互信,追求更好的病人安全措施。
2.隨著新的醫療科技與觀念被導入健康照護系統,本版透過創新與整體觀點進行品管活動的方式,介紹醫療品質管理的工具與技巧;實證醫學則詮釋如何更新知識,以提供最佳的科學證據、做出最佳臨床決定;感染管制章節亦配合臨床應用的最新發展趨勢做詳細介紹,提升照護品質及滿足病人對醫療照護的期望。
3.更新醫療品質管理的制度與組織、新制醫院評鑑的改革重點相關規定、各大醫院醫療品質管理實務運作情形,在病歷管理及護理品質管理主題亦加入品質管理新趨勢。
本書除了是醫管、健康照護相關科系學子在校學習的最佳讀本,更是醫管、健康照護相關實務人員在職進修的最佳參考用書,期盼能為國內醫療品質管理注入新活力!
目錄
PART I 理論研究
Chapter 1 醫療品質之意義及重要性
第一節 醫療衛生服務的四大領域
第二節 品質觀念的緣起與變化
第三節 品質的內容與意涵
第四節 品質在醫療衛生的意義與重要性
第五節 病人安全觀念的興起
Chapter 2 醫療品質的測量與管理
第一節 醫療重視品質的原因
第二節 品質管理觀念的演進
第三節 醫療品質的發展模式
第四節 醫療品質的理論模式
第五節 醫療品質的相關因素
Chapter 3 醫療品質管理的制度與組織
第一節 醫療品質管理的原則
第二節 建立醫療品質管理制度
第三節 推行醫療品質活動的主要成功因素
Chapter 4 醫療品質管理的工具與技巧
第一節 品質管理工具概論
第二節 品質管理七種基本手法
第三節 常見品管工具
第四節 創新服務設計思考
第五節 結語
Chapter 5 實證醫學
第一節 實證醫學的興起
第二節 實證醫學的實踐
第三節 實證醫學教育
Chapter 6 臨床路徑的理論與實務
第一節 臨床路徑的意義
第二節 臨床路徑的建立
第三節 臨床路徑的實施
第四節 臨床路徑的記錄
第五節 臨床路徑的管理
第六節 臨床路徑的前瞻
PART II 醫療品質個論
Chapter 7 醫院評鑑
第一節 醫院評鑑制度源起
第二節 醫院評鑑的定義與目的
第三節 醫院評鑑的內涵
第四節 我國醫院評鑑制度發展過程
第五節 我國醫院評鑑制度的改革
第六節 醫院對評鑑制度應有作為
第七節 醫院評鑑制度的未來展望
Chapter 8 病歷管理與醫療品質
第一節 病歷的定義與功能
第二節 病歷的特性
第三節 病歷的主要內容與記錄規定
第四節 病歷的審查
第五節 病歷紀錄與醫療品質
Chapter 9 護理品質管理
第一節 護理照護與病人安全
第二節 護理品質的定義
第三節 護理品質管理的概念
第四節 護理品質評值的模式
第五節 護理品質改善的方法
第六節 護理品質管理實務
第七節 提供以實證為基礎的照護品質
第八節 資訊於護理品質管理的應用
Chapter 10 感染管制與醫療品質
第一節 醫院感染管制概論
第二節 感染管制委員會組織成員及任務
第三節 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監視系統之資料收集、整理及應用
第四節 環境清潔與感染管制
第五節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
第六節 如何以感染管制稽核作業提升醫療品質──以中心靜脈導管組合式照護之稽核作業為例
第七節 醫院及人口密集機構感染管制查核作業
Chapter 11 病人安全
第一節 病人安全的緣起
第二節 病人安全的定義與範疇
第三節 病人安全的重要性
第四節 病人安全的現行做法
PART III 品質管理應用
Chapter 12 品質管理運作實務探討──彰化基督教醫院
第一節 彰基的歷史、精神、理念及使命
第二節 全面品質管理推動及實施專案
第三節 全面性品質管理推展的組織
第四節 提升醫療品質、減少醫療浪費
第五節 醫療品質與病人安全
第六節 感染管制組織功能的重要性
第七節 推展成果與實例報告
Chapter 13 品質管理運作實務探討──新光醫院
第一節 臺灣醫療衛生管理政策與醫療品質
第二節 醫院企業化與醫療商品化
第三節 醫院廣告行銷
第四節 看診空間的經營
第五節 社區回饋與行銷
第六節 各項顧客服務措施
第七節 多1%的管理哲學
第八節 品質的確認與結論
Chapter 14 品質管理運作實務探討──長庚紀念醫院
第一節 醫療品質管理之理念
第二節 推行全面品質管理之歷程
第三節 品質管理架構
第四節 品質管理之運作
第五節 病人安全作業之運作
第六節 溝通與交班
第七節 危機管理
第八節 顧客權益與顧客意見
Chapter 15 品質管理運作實務探討──馬偕紀念醫院
第一節 醫療品質作業之理念及架構
第二節 臨床醫療品質作業管理
第三節 非臨床科醫療品質作業管理
第四節 藥事作業品質管理
第五節 護理作業品質管理
第六節 醫療品質提升競賽活動
第七節 病人滿意度調查
第八節 未來工作方向
Chapter 16 品質管理運作實務探討──壢新醫院
第一節 壢新醫院品質經營的理念
第二節 品質經營管理架構
第三節 品質管理組織架構
第四節 臨床品質管理活動
第五節 服務品質管理活動
Chapter 17 持續性醫療品質改善與健康服務體系再造
第一節 探討持續性品質改善
第二節 綜觀健康服務體系再造
第三節 未來展望
立即查看
醫療品質管理實務:提昇醫療品質之旅醫院追求卓越之道<合記>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