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辯證行為治療 (2版)
作者: 劉珣瑛 、吳書儀 等
版次: 2
ISBN: 9786263661684
出版社: 五南
出版日期: 2023/06
重量: 0.63 Kg
#心理學
#輔導、諮商與心理治療
定價: 520
售價: 442
庫存: 庫存: 2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詳細資訊

辯證行為治療 ISBN13:9786263661684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作者:劉珣瑛;吳書儀;張依虹;林誼杰;陳淑欽;周昕韻;林承儒;張輊竑;詹美玉;林穎 裝訂/頁數:平裝/376頁 規格:23cm*17cm*1.9cm (高/寬/厚) 重量:630克 版次:2版 出版日:2023/06/10 內容簡介 本書由馬偕紀念醫院的辯證行為治療團隊編寫,詳述DBT理論基礎、治療結構、核心策略與四組技巧,特別著重在個別心理治療中如何使用 DBT 的原則和策略,提供臺灣心理衛生相關治療師們和學生們認識DBT。這是第一本融合華人經驗,藉由臨床案例讓讀者了解如何將DBT 原則、策略或技能融入個別治療中。 以下簡介每一章的重點。第一章從Linehan 博士如何發展DBT的歷史與相關研究開始,說明DBT是結合行為理論、禪修原理和辯證法的綜合治療,並且是具有實證基礎的心理治療。接著簡介DBT的假設、結構、治療中必須提供的五項功能、治療階段與標的行為的層次結構。第二章描述邊緣型人格障礙的生物社會發展理論,詳細回顧神經學和心理學研究,並以案例示範DBT的生物社會理論。第三章個案概念化:以實際範例說明DBT如何以四項核心概念(生物社會理論、辯證觀點、標的行為階層、行為理論)對個案的問題進行概念化分析,從而設定治療計畫。 第四、五、六章依序詳述實現個案治療目標的三組核心策略─行為改變策略、認可策略、與辯證策略。第四章改變策略先介紹問題解決策略,包括問題/行為分析以及解決方案分析兩部分,並詳細說明DBT如何以鏈鎖分析、洞察、指導、定向、承諾等策略協助個案改變行為。第五章詳述DBT七個層次的認可,以案例說明如何及何時進行這些層次的認可,以及個案如何在生活中應用認可技巧來提升人際效能中的關係效能及認可自己。第六章以辯證哲學來看DBT辯證的策略與立場,幫助治療師完全接納個案和他們的當下,同時努力尋求改變。 第七章個別治療架構與行動,包括個別治療師的角色、治療結構策略、流程、及如何處理干擾治療行為及結束治療。第八章強調諮詢團隊重要性和工作內容,包括加強治療師的技巧與提供治療師情感支持等。第九章到第十二章依序介紹DBT的四組技巧:了了分明、痛苦耐受、人際效能與情緒調節。第十三章詳述如何評估自殺危險性並提供適當處遇。最後一章則是闡述運用家庭辯證行為治療的形式、架構、策略和技巧。 目錄 作者簡介 序言 第一章 辯證行為治療的介紹:治療的假設、功能與階段 一、前言:辯證行為治療的發展歷程與實證研究 二、DBT對個案與治療師的假設 三、DBT的治療結構化 第二章 辯證行為治療中邊緣型人格的生理社會理論 一、前言 二、林納涵的生物社會理論 三、以林納涵生理社會理論分析個案範例 第三章 辯證行為治療個案概念化 一、四項核心概念 二、DBT的治療前評估 三、個案概念化範例 第四章 核心策略:改變策略 一、問題解決 二、古典制約 三、操作制約 四、技巧訓練程序 五、認知矯正 第五章 核心策略:認可策略 一、雖然是前言,但是很重要 二、DBT的同理認可並傳達理解策略 三、需要應用到DBT validation:同理認可並傳達理解的時機 四、個案如何應用認可技巧 五、個案也要練習認可自己的技巧 第六章 核心策略:辯證策略 一、辯證的世界觀以及在治療中的運用 二、平衡的治療架構:四個模組之間的平衡 三、辯證平衡的治療者與治療歷程 四、特殊的辯證策略 五、結語:關於辯證的其他提醒 第七章 辯證行為治療個別治療架構與行動 一、個別治療師的角色 二、個別治療的結構策略 三、每次個別治療進行流程 四、如何處理干擾治療行為 五、如何結束治療 第八章 辯證行為治療諮詢團隊 一、諮詢團隊的目標功能 二、諮詢團隊的形式 三、針對個案的討論 四、對技巧訓練團體的討論 五、觀察員的角色 六、團隊紀錄 七、常見的問題與處理 八、結語 第九章 了了分明 一、什麼是了了分明?它與自殺防治有關嗎? 二、邊緣性人格的了了分明困境,及為何了了分明可以幫助他們? 三、DBT的了了分明概念及技巧 四、了了分明的其他觀點及應用 第十章 痛苦耐受 一、什麼是痛苦耐受 二、邊緣性人格的痛苦耐受困境 三、DBT的痛苦耐受概念 四、DBT的痛苦耐受技巧 第十一章 人際效能 一、前言 二、澄清人際情境中的目標 三、有效人際表達的準則 四、決定要求或拒絕的強度 五、干擾人際效能的因素與疑難排解 六、建立關係與結束傷害性關係 第十二章 人人際效能:行中庸之道 一、前言 二、行中庸之道 第十三章 情緒調節 一、情緒的產生 二、情緒的功能 三、影響調節情緒的因素 四、辨認並命名情緒 五、改變不想要的情緒方法 六、降低情緒脆弱性 第十四章 辯證行為治療的自殺評估與處遇 一、評估自殺和自傷行為的風險 二、提供安全計畫與治療 第十五章 家庭辯證行為治療的概念與處遇技巧 一、前言 二、運用家庭辯證行為治療的形式、架構、策略和技巧 三、給家庭的其他建議:照顧好自己以便照顧我們的孩子

為您推薦

圖解研究方法 (3版)

圖解研究方法 (3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圖解研究方法 系列名:圖解系列 ISBN13:9786263176607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作者:榮泰生 裝訂/頁數:平裝/224頁 規格:23cm*17cm*1.1cm (高/寬/厚) 重量:400克 版次:3 出版日:2022/08/28 中文圖書分類:企業管理 內容簡介 #ㄧ單元一概念,迅速掌握研究方法的精華與內涵。 #量化與質性研究並重,建立紮實的研究基礎。 #平易近人,清晰易懂;目標導向,循序漸進。 #圖文並茂.容易理解.快速吸收。 研究方法近年來被應用得愈來愈廣泛。例如︰廣告公司的研究人員,利用調查法來研究消費者的行為。利用實驗法來了解廣告的效果。政府機構或民間團體利用調查法來了解民意、預估選情。學術研究者利用質性研究來深入了解企業問題,進而提出富有創意的命題等。 本書融合美國暢銷教科書的精華,以及作者多年教學研究與實務經驗撰寫而成,是大專院校「研究方法」或「行銷研究」的優良教材。 目錄 第一篇 企業研究的基本概念 第1章 緒 論 Unit 1-1 研究定義與類型 Unit 1-2 研究方式與目的 Unit 1-3 社會科學的重要哲學概念 Unit 1-4 為什麼要學習研究方法 Unit 1-5 獲得知識的來源 Unit 1-6 推理──演繹與歸納 Unit 1-7 經典研究 Unit 1-8 研究的道德議題 第2章 研究程序 Unit 2-1 高品質研究 Unit 2-2 研究程序 Unit 2-3 研究問題的界定 Unit 2-4 研究背景、動機與目的,以及文獻探討 Unit 2-5 概念架構及研究假說 Unit 2-6 研究設計 Unit 2-7 研究設計的6W之一 Unit 2-8 研究設計的6W之二 Unit 2-9 資料分析、研究結論與建議之一 Unit 2-10 資料分析、研究結論與建議之二 第3章 研究計畫書 Unit 3-1 意義與目的 Unit 3-2 研究計畫的贊助者、發展步驟與類型 Unit 3-3 結構內容之一 Unit 3-4 結構內容之二 Unit 3-5 結構內容之三 第二篇 研究設計 第4章 測 量 Unit 4-1 基本概念 Unit 4-2 測量程序 Unit 4-3 測量尺度 Unit 4-4 良好測量工具的特性 Unit 4-5 信度測量 Unit 4-6 效度測量 Unit 4-7 測量工具的實用性考慮與誤差 Unit 4-8 測量工具的發展 第5章 量 表 Unit 5-1 選擇量表的考慮因素 Unit 5-2 常用的量表之一 Unit 5-3 常用的量表之二 Unit 5-4 常用的量表之三 Unit 5-5 常用的量表之四 Unit 5-6 評等量表的問題 Unit 5-7 態度量表 第6章 抽樣計畫 Unit 6-1 了解抽樣 Unit 6-2 抽樣程序之一 Unit 6-3 抽樣程序之二 Unit 6-4 抽樣程序之三 Unit 6-5 樣本大小的決定 Unit 6-6 平均數、比率的樣本統計量分配 Unit 6-7 信賴區間之一 Unit 6-8 信賴區間之二 Unit 6-9 決定樣本大小的公式與應用 Unit 6-10 有限母體之下的樣本大小決定之一 Unit 6-11 有限母體之下的樣本大小決定之二 Unit 6-12 非機率抽樣的樣本大小決定 第三篇 資料蒐集與分析方法 第7章 次級資料 Unit 7-1 次級資料的優缺點 Unit 7-2 次級資料的類型與電腦化資料查詢之一 Unit 7-3 次級資料的類型與電腦化資料查詣之二 Unit 7-4 利用搜尋引擎 附錄 7-1 美國提供次級資料的主要來源 第8章 調查研究 Unit 8-1 了解調查研究 Unit 8-2 訪談類別 Unit 8-3 調查類型之一 Unit 8-4 調查類型之二 Unit 8-5 選擇適當的調查方法 Unit 8-6 網路調查 第9章 調查工具 Unit 9-1 基本概念 Unit 9-2 問卷的類型 Unit 9-3 問卷的分類 Unit 9-4 問卷發展之一 Unit 9-5 問卷發展之二 附錄 9-1 網路調查問卷設計 第10章 實驗研究 Unit 10-1 實驗的本質之一 Unit 10-2 實驗的本質之二 Unit 10-3 實驗環境 Unit 10-4 實驗設計之一 Unit 10-5 實驗設計之二 Unit 10-6 經典實驗研究 第四篇 質性研究方法 第11章 觀察研究 Unit 11-1 了解觀察研究 Unit 11-2 觀察研究的類型 Unit 11-3 間接觀察 Unit 11-4 經典的觀察研究之一 Unit 11-5 經典的觀察研究之二 Unit 11-6 經典的觀察研究之三 第12章 質性研究 Unit 12-1 了解質性研究 Unit 12-2 個案研究之一 Unit 12-3 個案研究之二 Unit 12-4 民族圖誌研究 Unit 12-5 扎根理論研究 Unit 12-6 焦點團體研究 Unit 12-7 行動研究 Unit 12-8 質性資料分析之一:內容分析法 Unit 12-9 質性資料分析之二:扎根理論的資料分析

原價: 350 售價: 298 現省: 52元
立即查看
DSM-5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 (1版)

DSM-5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DSM-5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 作者:徐翊健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7 條碼:9789863681946 簡介: 美國精神醫學會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DSM)』,一書透過相關的診斷準則進行精神疾病分類,以促進這些疾病診斷的可靠行,在過去六十年來已成為臨床實踐精神衛生領域的標準參考。DSM 已被來自不同領域的臨床醫師和研究人員(生物學、心理動力、認知、行為、人際關係及家庭/系統)使用;DSM-5○R也是收集和交流精神疾病發病率和死亡率的準確公共衛生統計的工具。在2013年5月出版的DSM-5○R,針對精神疾病分類概念有許多重大的改變,其中取消五軸診斷系統,並增入精神疾病的類別至20大類,對診斷準則、名稱和義涵等也有重大修訂。本書不僅是精神科醫師、社會工作者、輔導員及其他相關領域工作者等交流的共同橋樑,亦是臨床醫師在診斷及處理個案時需參考的圭臬、學生和從業人員的基本教育資源,且是研究人員在該領域的參考指引。 目錄: 序言 xi DSM-5® 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分類 xv 第一部分 DSM-5® 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的基礎概論 簡介 鄒長志 譯 5 手冊使用方法 19 DSM-5® 在法律使用之提醒聲明 25 第二部分 診斷準則及編碼 神經發展障礙症 鄒長志 譯 31 思覺失調類群和其他精神病症 鄒長志 譯 87 雙相情緒及其相關障礙症 鄒長志 譯 123 憂鬱症 鄒長志 譯 155 焦慮症 高廉程、趙培峻、劉佑閿 譯 189 強迫症及相關障礙症 黃郁絜、劉佑閿 譯 235 創傷及壓力相關障礙症 黃鈺蘋、鄒長志 譯 265 解離症 張杰、劉佑閿 譯 291 身體症狀及相關障礙症 張杰 譯 309 餵食和飲食障礙症 張杰 譯 329 排泄障礙症 張杰 譯 355 睡-醒障礙症 劉佑閿 譯 361 性功能障礙 劉佑閿 譯 423 性別不安 劉佑閿 譯 451 侵擾行為、衝動控制及行為規範障礙症 劉佑閿 譯 461 物質相關及成癮障礙症 葉大全、劉佑閿 譯 481 認知類障礙症 葉大全、劉佑閿 譯 591 人格障礙症 葉大全 譯 645 性偏好症 葉大全 譯 685 其他精神疾病 葉大全 譯 707 醫藥引起的動作障礙症及其他醫藥副作用 葉大全 譯 709 可能是臨床關注焦點的其他情況 葉大全 譯 715 第三部分 新的測量與模型 評估量表 葉大全、徐翊健 譯 733 文化構想 葉大全、徐翊健 譯 749 DSM-5® 人格障礙症替代模型 葉大全、徐翊健 譯 761 有待未來研究的情況 葉大全、徐翊健 譯 783 附錄 從DSM-IV至DSM-5® 的重大轉變 葉大全、徐翊健 譯 809 專門術語詞彙表 葉大全、徐翊健 譯 817 苦惱的文化概念名詞解釋 葉大全、徐翊健 譯 833 依英文字母排列之DSM-5® 診斷及編碼(ICD-9-CM與ICD-10-CM) 葉大全、徐翊健 譯 839 依編碼數字排列之 DSM-5® 診斷及編碼(ICD-9-CM) 葉大全、徐翊健 譯 863 依編碼數字排列之 DSM-5® 診斷及編碼(ICD-10-CM) 葉大全、徐翊健 譯 877 DSM-5® 指導人士及其他協同作者 葉大全、徐翊健 譯 897 索引 917

原價: 1250 售價: 1188 現省: 62元
立即查看
支持性心理治療臨床手冊 (1版)

支持性心理治療臨床手冊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支持性心理治療臨床手冊(Clinical Manual of Supportive Psychotherapy 2e) 851-082C/9789863684541 ISBN 9789863684541 作者/出版社 *莊宗運/合記 出版年代/版次 2022/1 重量:0.6kg 頁數:464  裝訂:平裝 開數:21 x 14.8 cm 印刷:單色 表:69 校譯:孔繁鐘 目錄: PART 1 原則 (Principles) 第二版簡介 xvi 第一版簡介 xviii 致謝 xx 使用說明 xxi 1 支持性心理治療的基礎 3 支持性心理治療是甚麼? 3 規則說明書與臨床手冊 3 支持性心理治療作為折衷治療 5 支持性心理治療能多有效? 8 支持性心理治療是否會造成傷害? 9 核心支持性技巧 10 支持性心理治療的目標 11 有效性的證據 13 支持性心理治療的歷史背景 17 結論 23 重點 23 參考文獻 24 2 支持性關係 29 支持的概念 29 工作同盟 33 移情 35 經處理的移情 36 精神病性移情 37 機構移情 38 處理依賴性與應得權利 39 反移情 39 耗竭 43 重點 46 參考文獻 47 3 支持性技巧的原則:闡釋性技巧 49 闡釋性技巧譜系 49 支持性技巧基本概念 52 自尊的再保證與增強 59 闡釋性技巧 62 支持性詮釋的原則 69 重點 81 參考文獻 82 4 支持性技巧的原則:指導性介入 85 暗示 86 忠告與引導 87 明確的指導 88 設限 88 情感與衝動之控制 92 教育 93 社交技巧訓練 95 工作與工作技巧 95 計畫 98 認知重建及行為與經驗學習 98 模仿與認同治療師 102 家庭作業 102 轉換、代替與矛盾介入 103 理想行為之增強 104 重點 105 參考文獻 106 5 管理治療 109 支持性心理治療的病人選擇 109 治療計畫 114 治療階段 118 改變治療模式 127 指導內容 128 曲球 131 挖掘「隱藏議題」 135 判斷介入之有效性 136 管理與回饋:一場治療節次對話 137 重點 141 參考文獻 142 PART 2 診斷應用 (Diagnostic Applications) 6 思覺失調症與幻覺 147 診斷考量 147 思覺失調症之支持性心理治療 148 思覺失調症之自然病程 151 對特殊症狀之反應 156 結合藥物治療與心理治療 169 支持性心理治療用於思覺失調症病人之難處 173 重點 177 參考文獻 178 7 情緒障礙症 183 憂鬱狀態 184 憂鬱狀態治療之主要技巧與重點 194 緩解中之憂鬱病人 198 輕鬱狀況與不悅狀態 198 雙相情緒障礙症 200 處理共病與人格議題 205 重點 208 參考文獻 209 8 焦慮症與相關障礙症 (Victor Chavira, Ph. D.) 213 一般原則與技巧 214 特定障礙症 219 重點 230 參考文獻 231 9 共同發生之障礙症 235 物質使用對於精神健康診斷之干擾效應 238 成癮與物質濫用專有名詞 239 物質使用障礙症與面質之使用 239 支持性團體:12 步驟外的替代選擇 240 支持性心理治療用於共同發生障礙症個案之目的與客觀性 241 思覺失調症與物質使用障礙症 241 物質使用障礙症與心情及焦慮症共同發生 243 古柯鹼使用 245 復發與治療師的復發預防策略 246 重點 248 參考文獻 248 10 人格障礙症 251 向度模式下證據最強的六種人格障礙症 254 向度模式下證據不足的其他人格障礙症 262 管理治療程序的訣竅 270 重點 270 參考文獻 271 11 危機處理與自殺 275 對於身處危機個案的支持性治療概觀 276 限時危機支持之歷史與發展 277 危機中的支持性治療病人 279 自殺 281 傷慟、悲傷與哀悼 288 重點 292 參考文獻 293 PART 3 交互作用與特殊情境 (Interactions and Special Settings) 12 身體疾病病人 299 急性與慢性疾病支持的一般考量 300 支持性治療與精神科會診間的差異 301 人格類型與對生病的反應 302 危及生命疾病的支持性治療 307 身體疾病造成外觀受損 312 癌症 314 重點 316 參考文獻 317 13 年老病人 319 精神健康與老化 319 老年人精神健康照護之阻礙 320 老年人心理治療 323 老年人的憂鬱與自殺 327 失智症的支持性心理治療 328 死亡與瀕死 328 重點 329 參考文獻 329 14 特殊族群 333 監牢、監獄與看守所個案 334 智能障礙個案 345 重點 350 參考文獻 350 15 社區與家庭參與 353 內部接觸 355 外部接觸 361 家庭事務 364 同儕團體支持 372 重點 374 參考文獻 374 16 藥物- 心理治療交互作用與藥物依從性 377 藥物- 心理治療交互作用 377 藥物依從性 383 重點 391 參考文獻 391 17 支持性心理治療之倫理與文化覺識 395 倫理原則 395 文化敏感度 397 七個允許指引 400 七個限制指引 408 女性議題 419 結論 420 參考文獻 421 索引 425

原價: 480 售價: 456 現省: 24元
立即查看
教導自閉症幼兒社會溝通能力―家長手冊 (2版)

教導自閉症幼兒社會溝通能力―家長手冊 (2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教導自閉症幼兒社會溝通能力:家長手冊 系列名:心理學叢書 ISBN13:9789869908948 替代書名:TEACHING SOCIAL COMMUNICATION TO CHILDREN WITH AUTISM AND OTHER DEVELOPMENTAL DELAYS (SECOND EDITION) -The Project ImPACT Manual for Parents 出版社:洪葉文化 作者:布魯克.英格索爾;安娜.德佛札克-作;姜忠信-審閱 譯者:陳孟筳;倪子洛;陳思臻;蔡曉薇 裝訂/頁數:平裝/208頁 規格:23cm*17cm*1.1cm (高/寬/厚) 重量:370克 版次:1 出版日:2020/09/11 中文圖書分類:神經系統疾病;精神醫學 內容簡介 此手冊是為了像妳一樣的家長──家中有互動和溝通困難孩子的家長──所寫。孩子的情況包含確診或疑似有社會溝通遲緩和自閉症類群障礙的兒童。此手冊是設計來要在ImPACT家長方案中使用。ImPACT的涵義為 「讓家長成為孩子溝通訓練的老師(Improving Parents As Communication Teachers)」。此方案並非在教導一般教養技巧,而是教導妳特定的技巧來協助兒童發展社會溝通技能。這些技巧皆有實證基礎,也就是說,都有研究支持可以有效增進兒童的社會溝通技能。許多專家在和有社會互動遲緩的兒童互動時,都會使用這些技巧,研究也顯示家長可以學會同樣的技巧來協助他們的孩子。若是合併教練指導課程可以最有效的習得這些技巧。然而,就算沒有搭配教練指導課程,妳也會發現這些訊息也是很有幫助的。此手冊為「教導自閉兒社會溝通技巧」的第二版,相較於第一版《教導自閉症幼兒社會溝通能力──家長學習手冊》,第二版《教導自閉症幼兒社會溝通能力──家長手冊》更加地易學、易用,並適合更廣泛有需要的兒童。 目錄 第一章 著手開始 ImPACT方案綜論 兒童將學習的技能 發展目標 ImPACT方案五大策略F、A、C、T、S 為成功作準備 布置有利成功的家庭環境 表單:社交溝通檢核表(家長版) 表單:兒童目標表 表單:日常活動時程表 表單:布置有利成功的家庭環境 第二章 專注於兒童 跟隨兒童引導 模仿兒童 表單:練習計畫表:專注於兒童 第三章 調整溝通方式 誇張化 示範與擴展溝通 表單:練習計畫表:調整溝通方式 第四章 創造機會 遊戲性干擾 均衡輪流 誘發溝通 表單:練習計畫表:創造機會 第五章 教導新技能 提示和獎賞 提示「主動溝通」 提示「理解溝通」 提示「模仿」 提示「擴展遊戲」 表單:練習計畫表:提示和獎賞 表單:練習計畫表:教導新技能 第六章 塑造互動 塑造互動 在社區中應用ImPACT方案 表單:練習計畫表:塑造互動 表單:社區活動時程表 第七章 往前邁進 更新目標 為後續成功作計畫 表單:社交溝通檢核表(家長版) 表單:練習計畫表:更新目標 表單:練習計畫表:為後續成功作計畫 第八章(選修課程) 處理兒童問題行為 了解兒童問題行為 辨識行為模式 預防問題行為 改變結果 教導替代技能 表單:問題行為紀錄表 表單:練習計畫表:了解孩子的問題行為 表單:摘要紀錄表 表單:練習計畫表:預防問題行為 表單:練習計畫表:改變結果 表單:練習計畫表:教導替代技能 表單:行為計畫表

原價: 250 售價: 225 現省: 25元
立即查看
丹佛早療模式——促進自閉症幼兒的語言、學習及參與能力 (1版)

丹佛早療模式——促進自閉症幼兒的語言、學習及參與能力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丹佛早療模式:促進自閉症幼兒的語言、學習及參與能力 系列名:心理學叢書 ISBN13:9789866001437 替代書名:(Early Start Denver Model for Young Children with Autism--Promoting Language, Learning, and Engagement 出版社:洪葉文化 作者:莎莉˙羅傑斯;吉拉汀˙道森 譯者:姜忠信;劉瓊瑛;朱思穎 裝訂/頁數:平裝/400頁 規格:23cm*17cm*2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14/11/01 中文圖書分類:神經系統疾病;精神醫學 內容簡介 丹佛早療模式是一項對自閉症類幼兒、甚至是自閉症類嬰幼兒階段的綜合式早期療育模式,此模式在促進這些兒童能對他人有自發性的互動(也就是主動性),而能參與到他人之間。目前丹佛早療模式已經累積了不少實徵研究的報告,支持其對自閉症兒童及其家庭帶來的助益。 在台灣逐漸邁向以證據為導向(evidence-based)的早療方案規劃過程中,對丹佛早療模式的認識與學習,在台灣的醫療及教育領域裡,有其時代的重要意義。 卤卤丹佛早療模式奠基於西方發展心理學及應用行為分析的知識及技術,教學策略重視遊戲為本位、關係為核心的實踐方式。本書提供結構化、且容易上手的工作程序,對兒童在個別及團體情境中,促發下列關鍵能力的發展:模仿、溝通、社交、認知、動作、適應行為以及遊戲能力。對每位兒童的個別化教育計畫內容,必須經由丹佛早療模式課程檢核表評估之後才能擬定。 目錄 第一章 當代對嬰兒學習與自閉症之間的認識 嬰兒是如何學習? 大腦發展如何支持社交溝通技能的習取 患自閉症後怎麼影響了腦的發展及學習 早期兒童發展中大腦的改變及之後 早期療育對形塑自閉症腦部發展及成效的角色 第二章 丹佛早療模式綜論 丹佛早療模式的理論基礎 丹佛早療模式課程實務 丹佛早療模式的教學程序 療育成效的證據 針對自閉症類幼兒的療育,丹佛早療模式與其他介入模式的異同 結論 第三章 運用丹佛早療模式 實施場域 主要的服務對象是誰? 由誰提供這項服務? 丹佛早療模式的執行程序 採用整合模式提供介入 專業療育團隊 與家長成為工作夥伴 丹佛早療模式介入之後的轉銜 結論  第四章 擬定短期學習目標 運用丹佛早療模式課程檢核表進行評估 建構學習目標 各領域之間的目標能取得平衡 設定多少目標? 挑選出目標技能的內涵 目標的組成要素 撰寫功能性目標 艾薩克的12週學習目標  結論 第五章 擬定每日的教學目標以及追蹤孩子的進展 為每一個目標規劃周詳的學習步驟 追蹤進展 結論 附錄5. 1 艾薩克的學習目標和學習步驟   第六章 擬定計畫及教學架構 成為玩伴 相互參與的例行活動:教學架構 處理一些無用的行為 組成及規劃療程 孩子一直沒有進步時:決策樹 結論 第七章 建立模仿與遊戲能力 教導模仿 教導遊戲技能 結論 第八章 建立非口語溝通能力 協調性注意力強調溝通 建立自然姿勢動作的使用及理解能力 教導合乎習俗的姿勢動作 結論 第九章 建立口語溝通能力 促進口語的發展 接受性語言 結論 第十章 丹佛早療模式運用於團體場域 考量自閉症幼兒在教室環境中所呈現的特徵 物理環境的安排 規劃每日的課程表及例行活動 教室經營管理 工作人員的規劃及溝通 小團體和大團體教學 教室行為管理 轉換及個人課程表的規劃方法 同儕關係和自我照顧技能的課程 轉銜到幼稚園 結論 附錄A 丹佛早療模式之課程檢核表以及項目說明 前言 實施方式 計分 將評估項目轉換為教學目標 所需要的材料 自閉症幼童之丹佛早療模式課程檢核表 丹佛早療模式課程檢核表:內容項目說明 附錄B 丹佛早療模式教學真確度評分系統實施執行及評分計分 對治療真確度的評分程序 丹佛早療模式 丹佛早療模式真確度評分單 中英名詞對照

原價: 450 售價: 405 現省: 45元
立即查看
心理學導論 (2版)

心理學導論 (2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中文翻譯書】 書名 : 心理學導論 二版 原文書名:Atkison & Hilgard's 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 16/e 原文作者:Susan Nolen-Hoeksema、Barbara L. Fredrickson、Geoffrey R. Loftus、 Christel Lutz 中文譯者:危芷芬 ISBN: 9789865840976 內容簡介   本書自1953年出版以來,歷經半世紀十餘次的修訂,不僅是當代最具代表性的心理學教材,更是國內心理學教授所熟悉的經典教科書,幫助眾多讀者走過心理學一百多年以來的發展軌跡,遍訪心理學史的重大里程碑。   作者在這個版本中特別加入新的歐洲觀點,為本書帶來嶄新的國際化觀點。新版更加入超過350篇參考文獻,納入心理學近期研究成果,並且更廣泛地涵蓋每個主題領域,包括認知神經科學的發展以及腦與行為的研究;感覺與知覺之基礎研究的創新應用;情緒及智力、性格的基因和演化論、正向心理學、文化的社會心理學觀點等「新潮流」。新版心理學教學方法與時俱進,以確保符合大學心理學課程的需求。   本書除了強調理論與科學研究,同時引導讀者去認識心理學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例如,第八章所討論的錯誤記憶現象,造成無辜當事人被誤認為嫌犯;第五章則以視錯覺原理,說明電影《魔戒》如何在螢幕上創造只有人類身高一半的哈比人;而第十四章有關壓力的介紹,可供讀者親身體驗及身體力行,第十六版更納入了精神疾病診斷手冊DSM-5的最新內容,讓讀者即時跟上國際潮流。在在說明心理學活躍於我們生活當中的每一個角落。因此,本書是一本內容理論與實務兼具、總覽心理學既有與嶄新研究成果的重要鉅著。 作者介紹 譯者簡介 危芷芬   現職   臺北市立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   學歷   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博士 目錄 第01章心理學的本質 第一節 心理學的研究範疇 第二節 心理學的歷史淵源 第三節 當代心理學觀點 第四節 如何進行心理學研究 第02章心理學的生物基礎 第一節 心理學研究的生物基礎 第二節 神經細胞:神經系統的構造單位 第三節 腦的構造 第四節 自主神經系統 第五節 內分泌系統 第六節 演化、基因與行為 第03章心理發展 第一節 遺傳與環境 第二節 新生兒的能力 第三節 童年認知發展 第四節 性格與社會發展 第五節 青少年期發展 第04章感覺歷程 第一節 感覺模組的特性 第二節 視覺 第三節 聽覺 第四節 其他感覺 第05章知覺 第一節 知覺的用途為何? 第二節 注意力 第三節 定位 第四節 辨識 第五節 抽取 第六節 知覺恆常性 第七節 大腦的分工 第八節 知覺發展 第06章意識 第一節 意識層面 第二節 睡眠與夢 第三節 催眠 第四節 心理作用藥物 第07章學習與制約 第一節 學習的各種觀點 第二節 古典制約 第三節 工具制約 第四節 學習與認知 第五節 學習與大腦 第六節 學習與動機 第08章記憶 第一節 三種重要區分 第二節 感覺記憶 第三節 工作記憶 第四節 長期記憶 第五節 內隱記憶 第六節 建構式記憶 第七節 改善記憶 第09章語言和思考 第一節 語言與溝通 第二節 語言發展 第三節 概念與分類:建構思考的基石 第四節 推理與決策 第五節 在行動中思考:問題解決 第10章動機 第一節 驅力與恆定 第二節 誘因動機與酬賞 第三節 饑餓、進食與飲食疾病 第四節 性別與性欲 第11章情緒 第一節 情緒的成分 第二節 認知評估與情緒 第三節 主觀經驗與情緒 第四節 思考—行動傾向與情緒 第五節 生理變化與情緒 第六節 臉部肌肉活動與情緒 第七節 情緒反應:情緒調節 第八節 情緒、性別與文化 第九節 正向心理學 第12章智力 第一節 智力衡鑑 第二節 現代智力理論:眾多或少數智力? 第三節 基因與智力 第四節 情緒智力 第五節 一般學習障礙 第13章性格 第一節 性格的概念與衡鑑 第二節 心理分析取向 第三節 行為取向 第四節 認知取向 第五節 人本取向 第六節 演化取向 第七節 性格的基因學 第14章壓力、健康與因應行為 第一節 壓力的生理反應 第二節 壓力與生理健康 第三節 壓力與心理健康 第四節 評估、因應與健康 第五節 壓力管理 第15章精神疾病 第一節 變態的定義 第二節 焦慮症 第三節 憂鬱症與雙極性情感症 第四節 思覺失調症 第五節 性格違常 第六節 自閉症類群障礙症 第16章心理健康問題的治療 第一節 歷史背景 第二節 心理治療技術 第三節 生理治療 第四節 增進心理健康 第17章社會影響 第一節 他人在場 第二節 順從與服從 第三節 內化 第四節 團體互動 第五節 重點重述:如何以社會心理學觀點解釋難以理解的現象 第18章社會認知 第一節 印象形成 第二節 態度 第三節 人際吸引 第四節 重點重述:兩種社會認知模式的說法 附錄 Erikson 八個發展階段

原價: 850 售價: 765 現省: 85元
立即查看
40個諮商師必知的諮商技術 (1版)

40個諮商師必知的諮商技術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中文翻譯書】 書名:40個諮商師必知的諮商技術 作者:Bradley T. Erford 翻譯:陳增穎 出版社:心理 出版日期:2017/06/01 ISBN:9789861917719 內容簡介   為有效幫助個案朝向諮商目標前進,本書根據實徵研究結果與實用性,依主要理論取向分成九大部分(焦點解決短期諮商、阿德勒和心理動力、完形和心理劇、正念、人本—現象學、認知—行為、社會學習、行為取向—正增強、行為取向—懲罰),精挑細選出40個諮商技術(量尺技術、例外技術、跳脫問題的談話、奇蹟問句、標示地雷區、我訊息、彷彿技術、潑冷水法、互說故事、矛盾意向法、空椅法、誇大身體動作、角色互換、視覺/引導式心像、深呼吸、漸進式肌肉放鬆訓練、自我揭露、面質、動機式晤談、優點轟炸、自我對話、重新框架、思考中斷法、認知重建、理情行為治療、讀書治療、書寫、系統減敏感法、壓力免疫訓練、示範;行為預演、角色扮演、普力馬原則、行為計畫表、代幣制、行為契約、消弱、隔離、反應代價、過度糾正)。   本書中的每個技術依標準化的方式呈現。首先介紹技術的源起,接下來說明各個技術的基本實施步驟或程序,以及文獻記載過的常見變化形式。為了證明每個技術都可運用在實際的諮商情境中,每章都摘錄真實的諮商對話逐字稿範例,方便讀者學習。最後,要從現存的文獻研究中去評估每個技術的實用性和效果,讓讀者依實徵證據做出決定,俾使個案獲致最佳利益,提升治療效果。 目錄 第一部分:焦點解決短期諮商取向技術 量尺技術 例外技術 跳脫問題的談話 奇蹟問句 標示地雷區 第二部分:阿德勒和心理動力取向技術 我訊息 彷彿技術 潑冷水法 互說故事 矛盾意向法 第三部分:完形和心理劇取向技術 空椅法 誇大身體動作 角色互換 第四部分:正念取向技術 視覺/引導式心像 深呼吸 漸進式肌肉放鬆訓練 第五部分:人本─現象學取向技術 自我揭露 面質 動機式晤談 優點轟炸 第六部分:認知─行為取向技術 自我對話 重新框架 思考中斷法 認知重建 理情行為治療:ABCDEF模式與理情想像 讀書治療 書寫 系統減敏感法 壓力免疫訓練 第七部分:社會學習取向技術 示範 行為預演 角色扮演 第八部分:行為取向─正增強技術 普力馬原則 行為計畫表 代幣制 行為契約 第九部分:行為取向─懲罰技術 消弱 隔離 反應代價 過度糾正 結語 參考文獻 索引(正文側邊數字係原文書頁碼,供索引檢索之用)

原價: 450 售價: 383 現省: 67元
立即查看
臨床心理學1:心理診斷 (1版)

臨床心理學1:心理診斷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臨床心理學1:心理診斷 作者:柯永河 出版社:文笙 出版日期:2001/10/01 ISBN:9789570318647 內容簡介 本書所談的,盡是了解別人心態或知彼的種種方法。

原價: 250 售價: 238 現省: 12元
立即查看
團體諮商-歷程與實務

團體諮商-歷程與實務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團體諮商:歷程與實務 作者:Corey(王沂釗) 出版社:心理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4/04/10 ISBN:9789865840549 內容簡介   此書專為主修心理學、社會學、諮商、社會工作、婚姻與家庭治療、教育以及人類服務領域,選修團體諮商或團體領導課程的研究生和大學生而撰寫,也是領導團體以及領導不同型式團體實務工作者之實務工作手冊。 本書特色   1. 整合了當前團體實務工作相關理論及其運用,並深入探討多元文化團體工作議題。   2. 涵蓋了團體工作與危機管理、團體工作倫理等實務等議題討論。   3. 從不同的觀點提供了許多案例,闡述在團體不同發展階段的主要挑戰及提供不同團體工作反思的向度。 目錄 第一篇 導論 第 1 章 團體工作導論 第 2 章 團體諮商師 第 3 章 團體諮商的倫理及法律議題 第 4 章 團體諮商的理論與技術 第二篇 團體歷程 第 5 章 團體的形成 第 6 章 團體的初始階段 第 7 章 團體的轉換階段 第 8 章 團體的工作階段 第 9 章 團體的結束階段 第三篇 團體歷程於學校情境及社區機構之應用 第10章 在學校情境的團體 第11章 在社區情境的團體 索引

原價: 600 售價: 510 現省: 90元
立即查看
諮商與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學習手冊

諮商與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學習手冊

相關熱銷的書籍推薦給您

諮商與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學習手冊 系列名:心理學叢書 ISBN13:9789579272933 替代書名:Student Manual for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undeling and Psychotherapy 出版社:揚智文化 作者:Gerald Corey 譯者:李茂興 裝訂/頁數:平裝/310頁 出版日:1997/01/01 中國圖書分類:天文 內容簡介   本學習手冊為搭配《諮商與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原文第五版]而設計。旨在促進學子掌握諮商理論的精髓與治療實務的學習。內容包括各種測驗、討論問題及個案範例等。 目錄 第一篇 諮商實務的基本議題 1.緒論與全覽 前言 本手冊與教本如何搭配使用 理論重點回顧 態度與價值觀自評量表 2.諮商員——具人性之專業人員 態度與信念自評量表 個人應用專題 建議活動:建立個人對諮商與心理治療的看法檔案 涉及價值觀處理的案例 歧視傾向測驗 建議活動:建立對於諮商實務中的多元文化課題之個人看法檔案 3.諮商實務的道德議題 道德議題與問題 關於道德議題方面的態度自評量表 涉及道德兩難的案例研討 第二篇 諮商的理論與技術 精神分析治療法 章前自評量表 4.精神分析治療法複習 重要名詞解釋 討論問題 建議活動與練習 個案範例 綜合測驗 5.阿德勒學派治療法 章前自評量表 阿德勒學派治療法複習 重要名詞解釋 討論問題 個人的應用:生活方式的評鑑 個案範例 綜合測驗 6.存在主義治療法 章前自評量表 存在主義治療法複習 重要名詞解釋 討論問題 建議活動與練習 個案範例 綜合測驗 7.個人中心治療法 章前自評量表 個人中心治療法複習 重要名詞解釋 討論問題 實務應用:反射當事人的感受 個案範例 綜合測驗 8.完形治療法 章前自評量表 完形治療法複習 重要名詞解釋 討論問題 個人應用上的議題與問題 建議活動與練習 個案範例 綜合測驗 9.現實治療法 章前自評量表 現實治療法複習 重要名詞解釋 討論問題 問題狀況:現實治療法的實務 個案範例 綜合測驗 10.行為治療法 章前自評量表 行為治療法複習 重要名詞解釋 討論問題 個人的應用:擬訂自我管理方案 實務應用 建議活動與練習 個案範例 綜合測驗 11.認知行為治療法 章前自評量表 理情行為治療法與認知治療法複習 重要名詞解釋 討論問題 個人應用的課題與問題 實務應用 個案範例 綜合測驗 12.家族系統治療法 章前自評量表 家族系統治療法複習 重要名詞解釋 討論問題 個人應用上的建議活動與練習 個案範例 綜合測驗 第三篇 整合與應用 13.治療技術的整合 治療取向在特定當事人族群或特定問題上的應用 問題與議題:培養個人諮商風格之指南 建議活動與練習:培養自己的諮商哲學觀 思考與討論的問題 14.個案示範——以整合取向輔導史天恩 思考與討論的問題 額外的個案演練 附錄:綜合測驗答案

原價: 350 售價: 315 現省: 35元
立即查看
別讓情緒控制你的生活-如何讓辯證行為治療法幫助你掌控自己

別讓情緒控制你的生活-如何讓辯證行為治療法幫助你掌控自己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別讓情緒控制你的生活-心理治療90 ISBN13:9789861911007 出版社:心理 作者:SCOTT E. SPRADLIN 譯者:蔡素玲 譯 裝訂:平裝 出版日:2007/12/01 中國圖書分類:臨床心理 內容簡介 您是否感覺到情緒不受控制?   許多人都會覺得自己困在情緒失控的反應裡,這樣的情緒反應雖然未必嚴重到臨床上所說的「發瘋」,但是仍可定義為「過度反應」。這種令人無法忍受的感覺讓我們失去平衡、沉沒在意志消沉中、讓我們勃然大怒或是在沒有預警之下,我們感覺到莫名的害怕。   當我們習慣性地不去處理情緒問題時,將會讓我們的人際關係受到破壞、陷入困境之中,以及自我傷害或是生病。在這本具有突破性的新書裡,一位心理治療師呈現出治療那些有情緒困擾的病人時的驚人成果,並且能夠幫助我們控制情緒與我們自己。   在這本書中,有許多利用辯證行為療法 (DBT)的有效方式與技巧幫助我們預期、瞭解、避免,甚至替代那些「過度反應」。DBT的治療技術綜合了認知行為技術、技巧訓練以及佛教的智慧。作者Scott Spradlin利用書中的練習單、自我檢核練習以及循序漸進地指導,將DBT的秘訣傳授給讀者。他逐步地教導讀者如何消除令人無法忍受的感覺,讓我們能夠心平氣和的與情緒並存,忍受那些因為生活不間斷所產生的壓力。   「許多人感到情緒失控—那種令人無法忍受的感覺,造成他們陷入憤怒、意志消沉與恐慌的情緒中。DBT是經過驗證、具有顯著效果的治療方法,它可以減低因為痛苦情緒所造成的衝擊並且增加正向的結果。那些心理治療師都必須在討論會上才可能學習到的開創性技巧,在本書裡都可以找到,我個人強烈地推薦本書。」   —Matthew McKay博士, The Relaxation & Stress Reduction Workbook and Thoughts & Feelings的共同作者 目錄 PART1 情緒的本質 Chapter 1  情緒:全方位系統反應 Chapter 2  情緒的目的為何? Chapter 3  原始情緒與次級情緒 PART2 描述與命名你的情緒 Chapter 4  為什麼我的情緒讓我如此痛苦? Chapter 5  內觀情緒 Chapter 6  辨識你的情緒觸發點 Chapter 7  習慣你的衝動與行動 Chapter 8  情緒後果 PART3 減少情緒管理的阻礙 Chapter 9  挑戰你的自我對話 Chapter 10  為了情緒復原力改變生活型態 Chapter 11  改變強烈情緒 PART4 熟練情緒管理的生活 Chapter 12  人際關係技巧 Chapter 13  親密關係技巧 Chapter 14  生存與接受

原價: 320 售價: 272 現省: 48元
立即查看
辯證行為治療技巧手冊 <張老師>

辯證行為治療技巧手冊 <張老師>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380 售價: 323 現省: 57元
立即查看
唯情與理性的辯證:五四的反啟蒙 (1版)

唯情與理性的辯證:五四的反啟蒙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2019年正逢五四運動一百週年,對五四遺產的重新評價與禮讚 探索長期被主流論述遮蔽的唯情論及情感啟蒙論述,企圖還原一個完整的五四故事。情感與理性是否不相為謀,甚至水火不容?我們做決定之時,是否應該頭腦冷靜,亦即,不受情感干擾? 情感與理性的關係,從歐洲啟蒙時代就是知識分子論辯的課題,也是彭小妍在《唯情與理性的辯證:五四的反啟蒙》一書中所探討的五四啟蒙時代的重要議題。歐洲啟蒙時期有笛卡兒的理性主義,同時也有休姆與盧梭的情感主義。中國五四時期梁啟超、蔡元培所領導的人生觀派主張情感啟蒙與唯情論,大力批判科學派的啟蒙理性主義。彭小妍在《唯情與理性的辯證》一書裡探討五四轟動一時的「科學與玄學論戰」──亦即「科學與人生觀論戰」──旨在說明中國現代知識分子並未在全球情感與理性的永恆辯論中缺席;五四知識分子在認識論層面上承接先儒、啟發後進,與西方古今哲學相互發明,日後新儒家實一脈相承。研究五四的精神遺產,不要忘記當年唯情論及情感啟蒙運動對啟蒙理性主義的批判。 五四的啟蒙理性論述向來為研究主流,《唯情與理性的辯證》以五四反啟蒙論述為主軸,探討五四唯情論與啟蒙理性主義的辯證,開拓了一個嶄新的視野。本書從跨文化研究的角度追溯人生觀論述的歐亞連結脈絡,展現人生觀派發動的唯情論及情感啟蒙論述,上承歐洲啟蒙時期的情感論述,下接1960年代以來德勒茲發展的情動力概念以及李澤厚的「情本體」論。全書研究以唯情與理性的辯證,重新定義五四的知識論體系(episteme)。歷來主流論述以「全盤西化」、「拿來主義」描述五四一代,本書爬梳一般忽略的文獻資料,顯示五四知識分子在知識論上的跨文化串連,連通古今中西,打破了傳統/現代、中國/西方的二元論。重新認識五四知識界的唯情與理性辯證,目的是使現有的五四啟蒙理性論述複雜化,開展五四唯情論及情感啟蒙論述的知識論可能,更彰顯人生觀派知識分子與二戰前後新儒家興起的關聯。 《唯情與理性的辯證》顯示,唯情論與啟蒙理性的辯證共同構成了五四精神的真髓。本書所謂情感啟蒙,不僅牽涉到心理學或神經科學上的情感,更是五四唯情論所主張的唯情,牽涉到我與非我、主體與客體的相互關係,與西方的情動力是相通的;唯情論認為「情」是道德觀、人倫觀、社會觀、政治觀、國家觀、宇宙觀的關鍵。 《唯情與理性的辯證》共分六章,第一章〈「人生觀」與歐亞反啟蒙論述〉強調「人生觀」一詞作為跨文化語彙的重要性,掀起了五四時期的唯情與理性的辯證。第二章〈張東蓀《創化論》的翻譯──科學理性與「心」〉討論《創化論》的翻譯,使得「創造」、「直覺」、「綿延」等跨文化語彙,成為現代中國的日常用語,「創造社」的成立是最佳例子。哲學思想與文學的相互印證,是一個尚待開發的領域。本章結尾以徐復觀為例,探討戰後新儒家與人生觀論述的連結。第三章是〈梁漱溟的《東西文化及其哲學》〉。第四章是〈蔡元培美育運動的情感啟蒙──跨文化觀點〉。第五章〈朱謙之與袁家驊的「唯情論」──直覺與理智〉,也論及杜威的「自然主義形而上學」,說明杜威的經驗主義目的在主張「可驗證」的形上學。第六章〈方東美的《科學哲學與人生》──科哲合作,理情交得〉除討論五四期間有關方東美的中西方哲學、文學、藝術的嫻熟修養,也探討人生哲學在五四時代及其後的影響,其中最為重要的是無名氏六卷本的史詩式小說《無名書》(寫作於1945-1960)。   【目錄】 序 導 言 唯情與理性的辯證──五四的認識論 唯情論對唯心論、唯物論的批判 科學與人生觀論戰研究 五四啟蒙理性的檢討 反啟蒙思潮 跨文化語彙的方法論 本書架構 小結:我感故我在第一章 「人生觀」與歐亞反啟蒙論述 啟蒙哲學問題所在:主客二分 倭依鏗與張君勱,《中國與歐洲的人生問題》 倭伊鏗的《大思想家的人生觀》 「人生觀」的日譯 西田幾多郎:何謂生命? 梁啟超的人生觀論述 張君勱的人生觀論述 小結第二章 張東蓀《創化論》的翻譯 ──科學理性與「心」 張東蓀的翻譯理論 「詮知之學」與「釋生之學」 理智與生命 具體時間:「真時」 抽象時間 生之動力 《創化論》與創造社 《創化論》與人生觀派 徐復觀〈心的文化〉第三章 梁漱溟的《東西文化及其哲學》 東方化、西方化:羅素 何謂生活? 文化的三條路線 印度唯識論與西方認識論 中國的形上學:直覺vs. 理智第四章 蔡元培美育運動的情感啟蒙──跨文化觀點 日本「美育」思想的跨文化性 中國的美育運動:王國維、蔡元培 《美育》雜誌 美育與「美的人生」:李石岑、蔡元培 小結:沈從文、冰心第五章 朱謙之與袁家驊的「唯情論」──直覺與理智 朱謙之的〈唯情哲學發端〉 真情之流:此意識中的現象世界,即內在本體 情存於一感一應之中 情的「已發」、「未發」(not yet)與無限可能 神即「美的本體」,「情」即本然之美 朱謙之與沈從文、吳稚暉、鷗外.鷗 袁家驊的《唯情哲學》 「情人」與「超人」 朱謙之的《一個唯情論者的宇宙觀及人生觀》 東西文化一元論 對心理學及辯證法的批判 司馬長風、黃建中 牟宗三、胡適與杜威 小結:唯情論與張競生的唯美主義第六章 方東美的《科學哲學與人生》──科哲合作,理情交得 哲學史與文學 近代科學的二元論 生物科學的啟發 何謂「情」? 笛卡兒的心物二元論與松果腺 情動力與唯情 「生命悲劇之二重奏」 人生哲學與五四及其後──吳稚暉、李石岑及無名氏等結 論 唯情論與與啟蒙理性──還原一個完整的「五四故事」 巴金:追求真情的五四人

原價: 620 售價: 558 現省: 62元
立即查看
儒家文化系統的主體辯證 (2版)

儒家文化系統的主體辯證 (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從西方科學哲學的觀點,回顧1980年代以來臺灣心理學本土化運動過程中,出現的五種文化主體策略,並且從文化、研究者、被研究者、及研究社群等四種不同主體的立場,分別討論這五種文化主體策略的利弊得失。 任何一個學術運動,一旦找到了自己的哲學基礎,便是找到了自己的「道」,這個學術運動便已邁向成熟階段,而逐漸脫離其「運動」的性格,除非有人能找出更強而有力的哲學來取代它。 華人心理學本土化運動邁向成熟之後,下一個目標就是總結其成功經驗,繼續推展社會科學本土化運動。我們以「關係主義」作為預設,可以建構出一系列「科學微世界」,和「個人主義」的理論競爭,最終目標則是以儒家文化作為基底,吸納西方近代文明的菁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建立「儒家人文主義」的自主學術傳統。 【目錄】 第一章 黃光國難題 第二章 科學主義的本土化策略 第三章 詮釋學取徑的侷限 第四章 生活世界中的「尋語之路」 第五章 中華文化傳統及其分析策略 第六章 「儒家關係主義」的研究綱領 第七章 實在論者的文化主體策略 第八章 存在論者的文化主體策略 第九章 辯證詮釋與知識論的主體

原價: 480 售價: 408 現省: 72元
立即查看
黑格爾哲學導論─自由精神的辯證思維 (1版)

黑格爾哲學導論─自由精神的辯證思維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600 售價: 510 現省: 90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