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功能性訓練手冊
作者: Liebenson
譯者: 林正常
ISBN: 9789863940234
出版社: 藝軒
#運動與健康
#運動、體適能治療/肌動學
#健康科學
#復健醫學
定價: 1200
售價: 1080
庫存: 庫存: 3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詳細資訊

【中文翻譯書】 書名:功能性訓練手冊 原文書名:Functional Training HandbooK 作者:Craig Liebenson 翻譯:林正常 出版社:藝軒 出版日期:2017/07/14 ISBN:9789863940234 內容簡介 這是培養終生健康、活動能力與運動員表現人體動作大拼圖的重要時刻。本書提供讀者明確、如何做的資訊,提供一個專項運動指引,也提供你一些重要原則,好讓你的客戶邁向巔峰表現的渠道。   健康從業人員證照取得、換證,或增進新知,本書破除無數有關復健與肌力發展的迷失,提供對於人體動作可資評量、科學證據為基礎的方法。本書脫離單獨動作模式,進到人體系統為基礎導向的功能性活動,在臨床上展現永續發展潛能。   每一個技術背後都有嚴肅的基礎科學支撐,你將可以重新計畫身體的軟體(或突觸路徑),以預防傷害、再復健,以及再訓練有害的動作形態,不只是在肢體方面,也針對下皮質方面,增進綜合動作的品質與效率。   本書對於身體及其動作,提供了全方位指南,以改善運動表現,處理損傷以及再訓練形態。 本書特色 ● 專項運動方面,包括棒球、籃球、自由車、舞蹈、美式足球、高爾夫、綜合格鬥、舉重、滑雪、足球、游泳、滑水與網球等。 ● 聚焦於功能性運動,探討負重性運動的物理學與平衡,以降低重複性動作損傷。 ● 傷害預防,安全訓練,防範傷害復發,以及活躍運動好手的訓練策略。 目錄 推薦序 iii 總校閱序 iv 祈搭橋工程美夢成真 v 序言 vii 序言 ix 自序 xi 本書貢獻者 xiii 謝誌 xvii PART 1 基礎篇Fundamentals 1 1 功能的方法The Functional Approach /林正常譯 1 2 骨骼肌肉適能在運動傷害預防的角色The Role of Musculoskeletal Fitness in Injury Prevention in Sport/林正常譯 5 3 搭建復健與表現的橋樑Bridging the Gap from Rehabilitation to Performance /林正常譯 19 4 動態的神經肌肉穩定:以發展肌動學模式為基礎的運動訓練Dynamic Neuromuscular Stabilization: Exercises Based on Developmental Kinesiology Models /林正常譯 25 5 臨床審核過程與確定關鍵鏈結The Clinical Audit Process and Determining the Key Link/林正常譯 53 6 錯誤動作形態的功能性評估Functional Evaluation of Faulty Movement Patterns/林正常譯 59 7 運動系統訓練的基礎Fundamentals of Training the Locomotor System /周峻忠譯 93 PART 2 運動專項訓練的考量Sport-Specific Training Consideration 115 8 棒球Baseball /王淑華譯 115 9 籃球Basketball /王淑華譯 135 10 自由車Cycling /王淑華譯 159 11 舞蹈Dance /王淑華譯 169 12 美式足球Football /王淑華譯 181 13 高爾夫Golf /王淑華譯 187 14 曲棍球Hockey /王淑華譯 201 15 綜合格鬥Mixed Martial Arts /王淑華譯 209 16 奧林匹克舉重Olympic Weight Lifting/王淑華譯 217 17 滑雪Skiing/王淑華譯 231 18 足球Soccer /王淑華譯 235 19 游泳Swimming /王淑華譯 245 20 衝浪Surfing /王淑華譯 255 21 網球Tennis /王淑華譯 263 PART 3 肌力與體能訓練的考量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Considerations 271 22 為季外體能訓練及傷害預防建立功能性的基礎資料Establishing Functional Baselines and Appropriate Training for Off-Season Conditioning and Injury Prevention /蔡明憲譯 271 23 運動中的跑步Running in Sport /蔡明憲譯 283 24 硬舉The Dead Lift /蔡明憲譯 293 25 棒球季外訓練考量Off-Season Considerations for Baseball /蔡明憲譯 297 26 籃球季外訓練考量Off-Season Considerations for Basketball /蔡明憲譯 309 27 冰球季外訓練考量Off-Season Considerations for Hockey /蔡明憲譯 321 28 綜合格鬥等運動發展爆發性力量之訓練策略Training Strategies for Developing Explosive Power in Mixed Martial Arts and Other Sports /蔡明憲譯 329 29 足球的季外訓練考量Off-Season Considerations for Soccer /蔡明憲譯 343 PART 4 特殊主題上的考量Region-Specific Considerations 355 30 跑步類運動的傷害預防Injury Prevention in Running Sports /蔡政霖譯 355 31 女性膝關節傷害的預防Prevention of Knee Injury in Women /蔡政霖譯 361 32 利用動力鏈進行非手術性的肩膀復健Nonoperative Shoulder Rehabilitation Using the Kinetic Chain /蔡政霖譯 369 33 手舉過頭類運動員傷害治療與預防Treating and Preventing Injury in the Overhead Athlete /蔡政霖譯 381 PART 5 動作控制與競技運動的發展Motor Control and Athletic Development 393 34 競技運動能力發展的原則Principles of Athletic Development /蔡政霖譯 393 35 執教的基礎-獲取技能的觀點Coaching Fundamentals-A Skill Acquisition Perspective/蔡政霖譯 425 名詞縮寫 435 索引Index 437

為您推薦

姿勢評估-治療師操作指引 (1版)

姿勢評估-治療師操作指引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姿勢評估-治療師操作指引 作者:張鈞雅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4 條碼:9789861269535 簡介: 低頭族、姿勢不良、工作壓力大、缺乏運動…..這些都是現代人的生活通病,讓我們的身體總是處於僵硬痠痛。本書作者Jane Johnson 是經驗豐富的物理治療師與運動按摩治療師,她將姿勢評估的繁複過程,拆解為容易吸收學習的小節,由討論理想姿勢和影響姿勢的原因介入,並討論提供正確評估的環境、所需設備以及記錄評估發現的重要性。全書共收錄79個圖解步驟及詳細解說,是依本全面性且容易上手的姿勢評估指引,雖然它屬於按摩治療的領域,但對其他身體工作者,如物理治療師、整脊、骨科醫師或健身教練亦是十分實用的工具書。 系列叢書序 按摩治療可能是治療師們目前仍會使用的治療手法中最古老的一種,現代治療師多會學習比以往更多元化的按摩技術,許多按摩學校或學程都有相關的課程。我們必須做的,就是提供更好的臨床和教育資源,讓治療師學習所需的按摩技巧。人體動力學 (Human Kinetics) 秉持此信念將操作指引系列叢書呈現予治療師。 治療師操作指引系列叢書提供治療師特殊的評估和治療工具,雖然它屬於按摩治療的領域,但對於骨科或健身教練等工作者亦有相當的幫助。本系列叢書中的每一本,均使用分解步驟教學的方式分析操作技巧。每本書均附有全彩的、內著裝的照片附加說明。小提示則提供實用建議幫助您修正技巧,並告訴您如何應對個案的特殊問題。每本書均有試題可以測試學習成果,也能幫助您通過資格考,當然,我們亦附上解答。 您可以使用治療師操作指引系列叢書來學習必須的技術以通過考試,或複習之前學過的課程。如果您是想要讓課程活潑生動的按摩學教師,這系列的書籍可以提供簡易的方法,讓學生輕鬆地將理論及實作融會貫通。本系列書籍是對按摩治療懷抱熱忱者不可或缺的好書。 序言 不管您是學生或從事任何形式的身體工作者,例如物理治療、骨科、整脊、運動按摩、運動治療、健身教練、瑜珈和皮拉提斯等臨床工作人員,將姿勢評估放入按摩治療過程中的價值是無庸置疑的。姿勢評估可以幫助您釐清是否有哪些肌力或肌筋膜失衡,以及這些失衡是否造成個案的疼痛或功能異常。 姿勢評估是絕大多數治療師都須具備的技巧,但是直至目前為止,該領域的資源太少。本書是一本全面性的、容易上手的姿勢評估指引,它的小提示能使您充分地正確觀察,且著重於身體各個不同部位對姿勢的影響及靜態的坐姿或站姿評估。透過本書您可以了解那些因姿勢造成疼痛、不舒服、關節不穩定、關節活動度角度過大或角度受限等症狀之間的相互關聯。對於青澀的初學者來說,本書也可以當作測驗工具,指引初學者該觀察什麼地方以及如何填表,並對觀察到的結果有些想法。 全書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以問答點出重點,說明如何準備好開始進行姿勢評估。例如:為何需要施行姿勢評估?誰需要接受姿勢評估?該在何時何地進行姿勢評估?姿勢評估有何效益?等等。在這部分的介紹中,您可以學習影響姿勢的原因、完美姿勢、如何提供評估姿勢的適當環境、所需的設備、評估需要的時間,如何及為何要記錄您的發現。在後面幾章您將會使用畫線標記骨標記點的圖片來進行學習。 第二部分的內容是姿勢評估的具體細節-從何開始以及該尋找什麼?章節依序為從後方、從側邊、從前方以及坐姿下觀察個案。書中的每個章節都有相同的排版方式:由一張手繪的圖片顯示一部分的身體及對應的骨標記點,附加一小段描述說明如何評估。後面並有照片圖示您的發現,例如,「肩膀往前內側縮」是什麼樣子?哪條肌肉太短又太緊,哪條肌肉太長又太鬆?而「您的發現代表什麼」這個段落將會說明各個姿勢下的作用肌肉以及每個發現的意義,幫助您活用從個案身上觀察到的結果。 注意第二部分的三、四、五章節,我指的是每個姿勢代表的意義和可能的意涵,這是運用傳統肌動學所分析出來的結果。身為臨床從業人員,我必然會因自身經驗而偏重某些結果。參考這些章節,以此為起點來建構您的想法是很有幫助的。就我的經驗而言,身體工作者時常為接觸各式各樣不同的個案提供評估或治療,所以您可能不同意我在那些章節中的某些看法。許多步驟都附有簡單的問題,可用以驗證那些陳述,我也鼓勵您去思考您的發現所代表的意義,並想方法驗證結果。例如,一個人在站姿下有肩胛骨外擴的現象 (protracted scapulae),可能代表菱形肌較長、肌力較弱,以及前胸的肌肉較短。更重要的是,本書將不會說明如何矯正姿勢,這是一本討論您發現了什麼的書籍,而不是指導如何處理這些發現的書籍。 將這些章節彙整成冊的過程是很有趣的。教育我的是一個堅持以傳統肌肉關節解剖學和生理學來探討這個領域的老師,我亦在實作過程中遵從這些原則。保持開放的態度並以解剖學、生理學來解釋這個領域,甚至是以傳統假說來解釋每條肌肉個別的作用方式是很有利的,但我鼓勵您們找出各種創新訊息,來驗證自己在姿勢評估中發現的結果。舉例來說,有一篇文章:斜方肌的解剖構造和動作 [“Anatomy and Actions of the Trapezius Muscle”Johnson, Bogduk, Nowitzke, and House (1994)] 引發對「斜方肌的運動方式和習慣性描繪的誤解」的辯白研究 (p.44)。另外,近代一系列對腰大肌的研究中,Thomas Myers (2001) 提出「腰大肌是單純的髖部屈曲肌,或是它也能作用出胸腰椎之間旋轉動作?」的質疑。 附錄附上一整系列的姿勢評估表單,提供您為個案進行前方、側面、後方、站姿或坐姿下姿勢評估時使用,並預留方便填寫觀察結果的空格。 如同治療師操作指引系列的其他叢書,這些公式化的步驟是為了使您對姿勢評估快速上手,各章末的小試身手供您檢驗學習成果。與其他叢書不同的是,本書主要使用的是線條簡單的手繪圖,它比照片更容易清楚呈現解剖學上的關係。 身為治療師,我們被教育成要了解個案的整體情況,清楚身體互相關聯的生理作用。然而對於新技術,要將所有資訊整合較為困難,所以我們將身體及相關的評估分割成幾個部分來探討。評估過程透過分割成容易學習的小份量,讓您有足夠的時間吸收資訊。不管您從事哪一行,若個案在接受您的治療後,覺得身體舒服許多,您將會發現本書的價值。

原價: 380 售價: 360 現省: 20元
立即查看
運動解剖學-動作指導及操作技巧解說 (1版)

運動解剖學-動作指導及操作技巧解說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運動解剖學-動作指導及操作技巧解說 作者:林儀佳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20 條碼:9789863683063 簡介: 運動解剖學─動作指導及操作技巧解說〉由解剖學的角度來了解人體的各種運動動作,全書依身體的活動部位分章:軀幹及頸部、肩關節、肘關節、腕關節等。書中透過數百個手繪圖,分別介紹各活動部位的運動過程、動作特徵,並提供能增加柔軟度、強化肌力及提升協調的運動。最後於章末亦附有操作練習,讓讀者學會如何安全且有效率地做出運動動作。本書對於想深入了解運動時動作之解剖者,以及從事運動課程相關教學者,都是絕佳的教材。 序言: 這本書是延續《動作解剖學-人體姿勢分析及技巧解說》,以下稱作《動作解剖學-人體姿勢分析及技巧解說》一書。 誰是我們的目標讀者? 主要的族群為從事運動相關教學者(尤其是針對初學者、孩童或「業餘愛好者」的課程),在選擇特殊的運動或決定運動進程時提供一些導引。 接受專項運動訓練的學生或練習者,像是舞蹈、武術、瑜珈或其他體育活動。 利用運動當作治療計畫之一部分的治療師。 此書可以提供什麼? 從解剖學的架構及在《動作解剖學-人體姿勢分析及技巧解說》一書介紹的觀點切入,本書進一步描述一系列綜合的運動,其選擇的運動是以效率與較低風險兩點為準則。有一些是屬全身性運動,另一些則是聚焦在特定的部位。 這些運動協助身體準備好在面對特殊運動的要求時有良好的反應。在不同的體育專項中,它們可以被當作教導或學習其他更專業的或更複雜的運動之參考基礎。因此,此書之運動比較像是為了更豐富及強調身體語言而提供一些補充。 內容架構 介紹的章節…… 此章節為閱讀這本書的方式,提供了些方法,建議將這些方法應用於隨後的所有練習。 依各身體部位學習 本書基於《動作解剖學-人體姿勢分析及技巧解說》中提供的知識,進而延伸並著重運動練習之內容。 參考文獻另可詳見於《動作解剖學-人體姿勢分析及技巧解說》 若無這些參考也可以使用本書:可建立練習基礎。 但要掌握解剖學基礎,需先閱讀《動作解剖學-人體姿勢分析及技巧解說》,本書的章節編排與此書相同。 透過各章學習各身體部位 軀幹 肩膀 肘部、手腕和手部 髖部 膝蓋 腳踝和足部 在每一部分我們皆說明以下項目 1. 身體部位之介紹以及說明該部位運動過程具有的特點。 2. 該身體部位動作特徵的描述。 3. 關於該身體部位柔軟度之學習:包括如何注意到僵硬或鬆弛的來源,進而克服它們;預見成人的僵硬;如何從童年開始預防。 4. 關於該身體部位肌肉強化之學習:該部位肌肉或肌肉群的概論,以及對各肌肉加強肌力訓練之特點。 5. 關於該身體部位動作協調性之學習。 在綜合論述的章節集結了本書數章節所包含的主題之數個身體部位。 按身體解剖部位介紹後,接著依下列標題編排練習章節: 柔軟度 肌力強化 協調性 針對每一部位,我們提供許多操作練習,其中包括: 測試與評估運動 基礎運動,適合多數的課程使用。 特殊運動,在課堂中偶爾可被參考執行。 建議課後執行的運動,因為通常在課堂中沒有足夠的時間(例如:精細的足部關節鬆動運動) 實用的評論 本書所列舉的所有練習都不能在一堂課中就做完,而應漸進式地被分成數個月或數年參考執行。 儘管已完整呈現所有的練習,但它們還是應該在指導運動的老師在進行完整的練習前,被分成幾堂課程漸進且依序地教導。 在操作部分中,下列有些運動是專門設計給孩童或老人的。 我們還可以在例行的專項訓練(武術、舞蹈、瑜伽、精神運動、運動等)中納入本書提到的全部或部份之練習。 目錄: 第一章 簡介11 增加柔軟度的運動 12 強化肌力的運動 15 提升協調的運動 17 第二章 軀幹及頸部 19 動作及其名稱 20 椎體構造 22 脊椎的柔軟度 32 軀幹肌群 40 脊椎各部位之特徵 48 軀幹(脊椎)的操作練習 軀幹關節和肌肉之柔軟度 63 軀幹肌力訓練 82 軀幹深層及淺層肌群之協調運動 94 應避免旳動作 100 第三章 肩關節 103 動作及其名稱 104 肩部的柔軟度 111 肩關節肌群之肌力訓練 118 肩部肌群的協調運動 119 肩部的操作練習 肩部伸展 122 肩部肌肉伸展 131 肩部肌群之協調運動 134 第四章 肘關節與前臂 139 動作及其名稱 140 肘關節的柔軟度 141 肘部的肌肉力量 143 前臂兩骨的動作 144 前臂兩骨的柔軟度 145 前臂的肌肉力量 146 肘關節和前臂的協調運動 147 第五章 腕關節與手149 腕關節動作及其名稱 150 腕關節的柔軟度 151 手腕的肌肉力量 152 手腕肌肉收縮之協調運動 152 手部及手指動作及其名稱 153 手部的肌肉力量 154 手部的協調運動 154 手肘、手腕及手部的操作練習 上肢之整體柔軟度 155 手肘、手腕、手部之肌力訓練 156 上肢的協調運動 158 手指運動 162 第六章 髖關節 165 動作及其名稱 166 骨盆的動作 171 髖關節的柔軟度 172 髖關節的肌肉力量 182 髖關節的協調運動 185 髖關節的操作練習 髖關節的柔軟度 186 強化髖關節肌群 199 髖關節肌群的協調運動 204 第七章 膝關節 209 動作及其名稱 210 解剖學概述 213 膝關節的柔軟度 216 膝關節的肌力 220 膝關節的操作練習 膝關節的柔軟度 224 強化膝關節的肌肉 228 強化其他外側及後側的肌群 231 膝關節肌肉的協調運動 232 第八章 踝關節與足部 235 動作及其名稱 236 踝關節的柔軟度 240 足部的柔軟度 242 踝關節與足部的肌肉運動 244 踝關節與足部的協調運動 246 承重情況下踝關節與足部的協調運動 250 踝關節與足部的操作練習 踝關節的柔軟度 252 足部的柔軟度 256 強化踝關節和足部之肌力 260 踝關節/足部肌肉的協調運動 270 第九章 髖部、膝部與足部的協調運動275 髖部、膝部及足部之協調動作操作練習 下肢的引導式動作 276 下蹲屈膝 280 重心轉移動作 284 踮腳站 286 制震緩衝 288 推進 298 索引305

原價: 600 售價: 570 現省: 30元
立即查看
重訓入門 + 教學影片完全手冊 - 140 種徒手與器械訓練肌肉解剖圖解, 132 支真人示範影片掃碼就能學習 (1版)

重訓入門 + 教學影片完全手冊 - 140 種徒手與器械訓練肌肉解剖圖解, 132 支真人示範影片掃碼就能學習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商品簡介 內容介紹: [ 為重量訓練初學者設計 + 影片教學 ] 市面上許多健身、肌力訓練基礎書,都只有照片或手繪圖示範,初學者只能看著圖片揣摩動作,其實並沒有那麼容易了解。本書既包括每個訓練動作的分解步驟照片,還包括真人教練錄製示範影片,透過旗標本書專屬網頁或以手機掃描 QR-Code 就能觀看,書與影片的結合相得益彰。 [ 居家、健身房訓練皆適合 ] 本書多達 140 種訓練動作,完整覆蓋上肢、胸肩背、下肢、核心等部位以及運動後的拉筋伸展。動作包括健身房主要器械以及徒手健身的抗力球、藥球、彈力帶、啞鈴、壺鈴、BOSU 球等道具,居家或者上健身房都用得到,適用範圍最廣。並提供正確做法、避免錯誤、難度級別、呼吸提示、注意事項等說明,讓初學者得以熟悉各種重訓器材與徒手健身的正確操作方法。 [ 精美的肌肉解剖圖解 ] 除了真人示範動作以外,初學者也想知道每個訓練動作到底是練到哪裡的肌肉,或者懷疑為什麼練了沒感覺,本書特別利用 3D 人體電腦繪圖,將 140 種動作製作成精美的肌肉解剖圖,並標示各該動作鍛鍊到的主要肌肉與輔助肌肉有哪些,有利於感受正確部位的收縮與拉伸。 [ 可以直接套用的重訓方案 ] 如果你有從事體育活動,本書也包括台灣最普及的體育重訓方案,包括羽球、籃球、網球、游泳、足球、排球、桌球、高爾夫、自行車、柔道、跑步等,在歐美或日本翻譯書中少有。此外,還包括局部肌力發展(手臂、背部、肩部、臀部、腿部)、核心訓練與全身性的肌力訓練,以及高強度訓練和適用於久坐族的訓練方案。 本書特色: ● 厚達 350 頁,豐富性遠勝其它入門書。 ● 600 餘幅專業教練示範及精緻肌肉解剖圖。 ● 140 種含括全身部位的訓練動作,市面上最豐富。 ● 132 支真人示範教學影片,可供上網或手機掃描 QR-Code 觀賞。 ● 20 餘種體育專項和肌肉部位與功能訓練方案,提高生活與運動表現。 目次 目錄: 示範影片使用說明 本書使用說明 上肢肌肉圖 下肢肌肉圖 第 1 章 基礎知識 重量訓練帶來改變 瞭解運動平面與動作模式 把握重訓中的各種量 重訓其他需要注意的事項 重訓與飲食 第 2 章 上肢訓練 槓鈴划船 彈力帶雙臂側平舉 前側平舉 雙臂前平舉 雙臂彎舉 雙臂反向彎舉 雙臂錘式彎舉 啞鈴雙臂反向彎舉 集中彎舉 坐姿肩推 雙槓撐體 抗力球肱三頭肌伸展 椅子撐體 肱三頭肌過頭屈伸 滑輪肱三頭肌下拉 肩部畫圈 肩外旋 聳肩 彈力帶肩推 反向平板 肩胛骨運動 滑輪下拉 啞鈴飛鳥 啞鈴斜板側平舉 抗力球側平舉 平板支撐轉體 伏地挺身屈膝 第 3 章 胸肩背訓練 槓鈴臥推 滑輪夾胸 啞鈴上斜推舉 胸前交替水平推 坐姿上斜胸推 坐姿胸推 滑輪下斜夾胸 伏地挺身 伏地挺身 - 寬距 伏地挺身 - 上斜 伏地挺身 - 推起離地 坐姿划船 滑輪直臂下拉 引體向上 槓鈴硬舉 前俯划船 壺鈴前俯交替划船 啞鈴單臂划船 坐姿俯身側平舉 啞鈴直立划船 壺鈴單臂划船 啞鈴直臂拉舉 坐姿高位下拉 壺鈴單臂高拉 俯臥挺身 俯臥兩頭起 俯臥 YTW 伸展 第 4 章 核心訓練 平板支撐 側平板支撐 骨盆傾斜訓練 側捲腹 滑輪跪姿捲腹 屈腿仰臥舉腿 抗力球捲腹 壺鈴伏地挺身 俄羅斯轉體 抗力球前推 抗力球轉肩 抗力球側臥轉肩 藥球側向伐木 仰臥交叉提膝 雙臂旋轉上拉 登山者 抗力球抬腿轉髖 夾球轉髖 仰臥夾球兩頭起 直腿仰臥舉腿 單腿 V 字兩頭起 仰臥兩頭起 單車式捲腹 仰臥高舉腿 仰臥交替抬腿 過頂砸球 壺鈴土耳其起身 第 5 章 下肢訓練 靠牆深蹲 槓鈴深蹲 啞鈴弓步深蹲 壺鈴深蹲 BOSU 球橋式 啞鈴相撲深蹲 保加利亞分腿蹲 寬腿深蹲 深蹲跳 貝殼練習 蚌式支撐 啞鈴直腿硬舉 單腿前俯 屈髖外擺 徒手蹲 後弓步 側弓步 交替側弓步 側向交叉步 伏地挺身 - 蹲跳 髖關節外旋 後腿抬高弓步蹲 俯身單腿站立平衡 啞鈴舉踵 俯臥單腿彎舉 俯臥雙腿彎舉 第 6 章 拉筋伸展訓練 頸側輔助伸展 頸部左右旋轉 站姿三角肌後束伸展 肱三頭肌伸展 胸肩與肱二頭肌伸展 手腕伸肌與屈肌伸展 擴胸伸展 跪坐背部伸展 眼鏡蛇式 抗力球後彎 抗力球側伸展 俯臥扭轉 抗力球背部伸展 仰臥屈膝扭轉 下背滾動 嬰兒式 坐姿臀部扭轉 貓式 坐姿腿後肌伸展 單臂側彎 坐姿 4 字前彎 仰臥單腿屈膝扭轉 仰臥雙腿抱胸 仰臥 4 字伸展 蝴蝶式 跪姿屈髖伸展 前屈式 仰臥腿後肌伸展 坐姿彈力帶腿後肌伸展 跪姿股四頭肌伸展 坐姿體前屈 滾筒小腿放鬆 前彎觸腳趾 第 7 章 訓練方案 體育專項訓練方案 肌肉部位與功能訓練方案

原價: 550 售價: 495 現省: 55元
立即查看
肌力訓練(STRENGTH TRAINING, 2e)2/e (2版)

肌力訓練(STRENGTH TRAINING, 2e)2/e (2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原價: 480 售價: 456 現省: 24元
立即查看
功能性訓練:各級運動員適用

功能性訓練:各級運動員適用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中文翻譯書】 書名:功能性訓練:各級運動員適用 作者:James C. Radcliffe 翻譯:曾應龍 王淑華 出版社:易利 出版日期:2014/08/01 ISBN:9789868837577

原價: 600 售價: 570 現省: 30元
立即查看
瑜伽肌動解剖學:體位法與肌肉作用技巧解說 (1版)

瑜伽肌動解剖學:體位法與肌肉作用技巧解說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瑜伽肌動解剖學:體位法與肌肉作用技巧解說(Anatomie pour le yoga:Muscles et yoga) 201-087C ISBN 9789863683445 作者/出版社 *黃雪莉 / 合記 出版年代/版次 2020/1 內容簡介 《瑜伽肌動解剖學:體位法與肌肉作用技巧解說》是一本寫給瑜伽學習者的工具書,也是一本適合解剖學初學者閱讀的參考用書。本書以解剖學的觀點出發,透過一幅幅精美細緻的手繪圖,逐步引領讀者認識肌肉的力量、長度、柔軟度,以及其對於瑜伽姿勢的影響,隨著本書一同踏上瑜伽探索之旅,讀者將深入覺察自身的肢體動作與協調性,瞭解如何在瑜伽姿勢的維持與變換之中適當運用肌肉,包含如何讓肌肉牽引骨骼、維持關節、保護神經、撐住或提起身體各個部位…。對熱衷於解剖學的讀者,在閱讀本書之後,繼而再閱讀其進階系列書《動作解剖學─人體姿勢分析及技巧解說》、《運動解剖學─動作指導及操作技巧解說》,以汲取更完整的人體動作解剖知識。 目錄 第一章 關於肌肉的一些初步概念 11 什麼是肌肉? 12 肉眼觀察骨骼肌的結構 13 顯微鏡下骨骼肌的結構 14 肌肉無法做出所有的動作 18 主動肌、拮抗肌、協同肌 23 在姿勢中,「收縮」有不同的形式 24 同樣的肌肉,因姿勢不同而有不同的作用 26 肌肉並不總是在我們預想的地方收縮 28 「雙重肌肉」收縮 30 肌肉收縮影響肌肉長度的狀態 32 瑜伽中存在的三種反射動作 34 幾個容易混淆的名詞 36 第二章 肌力和瑜伽姿勢 39 肌力的觀察要素 40 加強身體背部的肌肉:幻椅式 Utkatasana 48 強化下肢肌肉:椅子式 Utkatasana 50 強化上肢肌肉:烏鴉式 Bakasana 52 加強身體前面的肌肉組織:斜板式 Kumbhakasana 54 加強前後肌肉組織:船式 Navasana 56 同時加強前後肌:反向棒式 Purvottanasana 58 加強後肌:蝗蟲式 Salabhasana 60 加強較虛弱的肌肉:魚式 Matsyasana 62 頭倒立式 Sirsasana,加強頸部肌肉 66 樹式 Vrikshasana 加強臀中肌 68 第三章 肌肉放鬆和瑜伽姿勢 71 肌肉放鬆的觀察要素 72 攤屍式 Shavasana:身體完全放鬆了嗎? 78 在坐姿中,放鬆三角肌 82 在嬰兒式 Balasana 中,保持軀幹的放鬆 86 在仰臥束角式 Supta Baddha Konasana 中,內收肌的放鬆 88 在半月式 Ardhachandrasana 中,讓肌肉放鬆或收縮在正確的那側 92 第四章 肌肉的長度和瑜伽姿勢 97 肌肉長度和肌肉牽拉的觀察要素 98 在仗式 Dandasana 中被拉長的腿後肌群 104 在下犬式 Adho Mukha Svanasana 中被拉長的腿後肌群和/或腓腸肌 110 在花環式 Malasana 中被拉長的臀大肌 114 在坐姿前彎式 Paschimottanasana 中被拉長的背闊肌 116 在犁式Halasana 中被拉長的斜方肌 118 在新月式 Anjaneyasana 中被拉長的腰肌 122 在駱駝式 Ustrasana 中被拉長的右前部位 124 在直角式 Samakonasana 中被拉長的大收肌 128 在蓮花式 Padmasana 中被拉長的臀小肌 132 在雙手高舉後彎式 Hasta Uttanasana 中被拉長的胸小肌 138 在弓式 Dhanurasana 中強而有力的拉長胸大肌 142 在牛面式 Gomukhasana 中被拉長的肱三頭肌 146 在鷹式 Garudasana 中被拉長的菱形肌 150 在肩立式 Sarvangasana 中牽拉橫隔膜 152 第五章 瑜伽姿勢中的肌肉長度與力量 155 船式 Navasana 中,腿後肌群的柔軟度發揮腰肌和股四頭肌的力量 158 蝗蟲式 Salabhasana 中,胸肌的柔軟度發揮胸三角肌的力量 160 舞王式 Natarajasana 中,肩膀、軀幹、髖部的柔軟度 162 勇士三式 Virabhadrasana III中,肩膀、前髖和後髖的柔軟度 164 輪式 Chakrasana 中,肩膀、髖部、大腿柔軟度發揮的力量 166 第六章 瑜伽姿勢中的協調 169 在山式 Tadasana 中,前面肌群向後的平衡 172 在聖哲馬奇里式 Marychiasana 中,多裂肌的收縮以分配動作 178 在戰士一式 Virabhadrasana 中,股四頭肌和臀大肌的協調 182 在戰士一式和二式 中,股四頭肌動作的控制和膝蓋骨的保護 186 在鷹式 Garudasana 和 樹式 Vrikshasana 中,平衡腳跟的踝側肌 190 在三角式 Trikonasana 中,收縮肱三頭肌以保護膝蓋的韌帶 194 在橋式 Setu Bandha 中決定骨盆的兩塊肌肉 198 眼鏡蛇式 Bhujangasana 中,肱骨頭的降低 202 在鎖骨式吸氣中,斜角肌的協調 206 中文索引 209 中文姿勢索引 214 梵文姿勢索引 217 參考書目 219 瑜伽課程 220

原價: 500 售價: 475 現省: 25元
立即查看
基礎肌動學 (3版)

基礎肌動學 (3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24

原價: 1050 售價: 945 現省: 105元
立即查看
基礎臨床按摩治療學:整合解剖與治療 (1版)

基礎臨床按摩治療學:整合解剖與治療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基礎臨床按摩治療學:整合解剖與治療 作者:吳定中(JAMES H. CLAY) 出版社:易利 出版日期:2004/12/01 ISBN:9789572826164 內容簡介 基礎臨床按摩治療學:整合解剖和治療手法,這本書是針對瑞士之基本手法已經相當熟悉的學員,要更進一步學習進階的手法。這本書裡,我把「臨床按摩治療」定義在針對有疼痛主訴和功能障礙,使用徒手治療軟組織來減輕症狀。就如書名一樣,這本書整合基本臨床按摩治療,所須要相當詳細的解剖圖供參考。利用一些模特兒的照片介紹內在構造,可正確表現出肌肉的功能,部位,起始點,如何觸診,引發的問題,以及有效治療手法。學員可以很清楚看到病灶周圍組織構造表面解剖位置,和治療師手擺的位置。這種治療手法不同於傳統手法,從書中可以看到結合治療手法和解剖圖的說明,可以感受到視覺和觸覺的立體空間感。 此外,這本書是一本參考書外,其實還有下列的角色: 對學員而言可做為肌肉解剖和觸診的參考書。肌肉和骨骼很複雜,而且要正確的了解才能有效治療。過去的學員都是用針對外科醫生用的圖譜。這本書是針對臨床按摩治療師特別設計的,利用模特兒的照片來介紹肌肉骨骼之解剖,讓學員與治療師清楚了解內在與外在結構的相關性。 是教育病患的工具有一個工具。治療師面對病患時有一個困難:如何解釋問題在何處,影響那些構造,以及如何處理。現今有些治療師會用傳統圖譜,或用整身骨骼,或部份骨骼模型來解釋,但是有了這本書,便能非常容易提供所須的資訊。

原價: 1700 售價: 1666 現省: 34元
立即查看
中風病人的物理治療:早期復健介入 (1版)

中風病人的物理治療:早期復健介入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中風病人的物理治療:早期復健介入 作者:張恆誌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5 條碼:9789863680925 簡介: 中風是一種會導致身體失能的常見病症,不僅造成病人及家屬在社會的參與度與日常生活上的限制,亦是會對社會成本造成可觀的負擔,所以該如何有效的降低中風對病人、家屬及社會造成的損害?本書主要針對在中風後24~48小時黃金時段的處置,強調應盡早進行物理治療,並彙整此時段醫療人員所需面對的問題,包括患者能力的評估、急性期的照護、早期活動與藥物療效,以及危險因子及道德問題等,是物理治療師、醫護及相關人員在臨床上實用的延伸讀物!

原價: 750 售價: 713 現省: 37元
立即查看
神經復健:動作表現最佳化(Neurological Rehabilitation: Optimizing Motor Performance/2e) (1版)

神經復健:動作表現最佳化(Neurological Rehabilitation: Optimizing Motor Performance/2e)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神經復健:動作表現最佳化(第二版) 作者:黃家琦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2 條嗎:9789866052187 封底簡介 Janet Carr及Roberta Shepherd引領著一個由知名作者所組成的團隊,為在神經物理治療的領域中佔決定性地位的本書第二版內容操刀。於第一版中,作者在神經肌肉控制、生物力學、動作技巧學習、認知動作間連結、及病理和適應之發展等範疇內,以科學研究為基礎描述動作失能個案之神經復健模式。 新版將繼續深入探討前述復健模式,並同時對近十年內,由於意外或疾病造成神經疾患之個案的治療進步進行辨認與整合。在這些討論中,涵蓋了不論老年或受損狀態,成人腦部皆保留了重新整合的可塑性;且在刺激性環境中,神經可塑性可能會受到任務相關的心象與物理練習之影響等知識。內容並增加與肌肉骨骼系統適應能力、避免肌肉收縮過程中其長度與僵硬度相關改變發生的必須性,以及有氧體適能和肌耐力相關之資訊。書中提供了大量臨床研究證據以支持所提及之模式。 神經復健中條列出的訓練指引,皆建構於生物力學和動作學習研究的基礎上,應用於加強腦部重整及肌肉收縮能力,亦可對病患的功能恢復產生鼓勵效果。 本書連結了科學與臨床實務,使學生及臨床工作者皆能由當中培養相關知識並使用以現代科學資訊為基礎的最新臨床方法。 本書特點: ● 所有章節皆經過校訂,其中某些部分甚至經由五位從事高階科學研究及臨床實務之作者合作完成 ● 內含生物力學模式,可提供動作特定訓練及運動之架構以改善動作表現情形 ● 臨床指引皆具科學與實證基礎 ● 特別強調在總體復健時間中增加心象及身體活動量、並提升練習與運動量之神經復健方法 ● 收錄最新參考文獻 序 在本書的第一版中,我們開始介紹為使腦部急性和慢性損傷個案其功能動作表現最佳化,發展以科學為基礎之復健方式的過程。十年後,臨床試驗和系統性回顧的相關證據更明確地指出,神經復健中所使用的方法應能提供足夠刺激以促進學習並獲得技巧。目前大眾也很清楚必須花費足夠的時間練習每日動作,且運動必須夠激烈,才能使肌力、耐力和有氧體適能皆增加到每日生活所需之整體健全度和參與度。 在新版中,有一些同事加入我們的團隊,其研究和臨床執業技巧能反應出他們在腦部、運動和醫療科學領域的素養,這些領域的教育素養對復健專業而言是很重要的-依據這些完整的知識基礎能成就實際的臨床技巧,我們也一起將新知帶入這本新書的內容當中。 新版延續了第一版中的主題,目前對由中樞所引起的損傷本質,發生在軟組織中、部位間之生物力學、心肺功能內,與身體不活動和失用相關的次發性適應,都有越來越多的了解。除此之外,對於動作學習和認知科學,運動科學和科技發展的全新了解,能提供復健團隊更多的機會去發展和測試可能更有效的復健方式。隨著對腦部可塑性和恢復力具正面影響力之因子愈來愈了解,復健執業的發展也跟著發生。最佳的進展似乎需憑藉個案可得的機會,目前公認人們所做的事,得到積極、有意義和具挑戰性練習的機會,以及復健過程本身,都會實際造成差異。復健團隊所做的改變不僅在使用於急性照護和復健中的方法,也包括傳遞的模式和影響出院後所發生的事情。監督團體練習和運動的機會,增加運動機械的使用和互動練習,都是增加花在與任務相關之身體和心理活動時間的方法。 物理治療師正做出重大的改變,遠離早期所發展之缺乏證據支持的臨床手法,並使用越來越多符合目前知識且有足夠證據支持的方法。適當精確的臨床試驗結果最後將成為以證據為基礎的執業方式,而目前在復健研究的興趣和研究的品質則是足以樂觀的理由。 目錄 第一部分:介紹:適應、訓練與測量 1 適應系統:可塑性及恢復 3 2 訓練動作控制、增加力量、體適能及 增進技巧的取得 15 3 評估 57 第二部分:任務相關之運動及訓練 4 站起和坐下 77 5 行走 95 6 前伸和操作 123 7 平衡 163 第三部分:身體功能及結構,活動與參與度的限制 8 上運動神經元損傷 193 9 小腦共濟失調 217 10 體感覺與知覺—認知受損 235 11 中風 247 12 外傷性腦傷 281 13 巴金森氏症 307 14 多發性硬化症 351

原價: 890 售價: 846 現省: 44元
立即查看
彈性阻力帶肌力訓練大全 162 式最新版 : 健身與功能性訓練、復健與預防肌少症 全適用

彈性阻力帶肌力訓練大全 162 式最新版 : 健身與功能性訓練、復健與預防肌少症 全適用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彈性阻力帶肌力訓練大全 162 式最新版:健身與功能性訓練、復健與預防肌少症 全適用 ISBN13:9789863126669 替代書名:Strength Band Training 3rd edition 出版社:旗標出版社 作者:Phil Page;Todd Ellenbecker 譯者:謝靜玫 裝訂/頁數:平裝/272頁 規格:23cm*17cm*1.9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21/04/28 中國圖書分類:身體活動 內容簡介    [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彈性阻力帶專書]   小編自 2017 年引進《滾筒運動圖解聖經》,對於同屬運動器材類型的彈性阻力帶 (也稱為彈力帶或阻力帶) 一直保持高度關注。在得知這本歷經十餘年市場考驗的英文好書在 2020 年出版第三版 (英文版 2005、2011 年出了第一、二版),就決定立刻引進推出中文版,是市面上內容最豐富且完整的彈性阻力帶訓練專書。     本書訓練動作兼具多樣性與全面性,可說是同類型書之最,非常適合下列情況使用:     ●有上健身房習慣者可用來對肌肉做全方位的刺激   ●可替代訓練器材,例如未加入健身房、到外地或因疫情需要隔離   ●專項運動的功能性運動模擬訓練   ●傷後的復健運動   ●年長者減緩肌力退化   ●身障者避免肌肉萎縮   ●為了健康需要瘦身、塑身     [健身與功能性訓練]   彈性阻力帶是經濟實惠又便利有效的運動器材,讓你很容易就能將阻力訓練加入任何健身計劃之中。研究已經證實彈性阻力帶對所有年齡層的肌力訓練都很有幫助。小編在健身房中也會使用彈性阻力帶做肌力訓練的輔助道具,以及運動後協助伸展之用。     對於從事體育項目的運動愛好者與運動員,健身房器械的運作方式通常不適合各體育專項的功能性需求,例如棒球員經常需要做投擲與揮棒動作、足球員需要大量的髖部旋轉與維持踢球穩定性、籃球員需要做避免腳踝與膝蓋受傷的預防性訓練等等,本書共包括 14 種專項運動的動作模擬訓練及課表。     [復健與預防肌少症]   彈性阻力被運用於健身訓練已超過 100 年,近些年也擴展到復健治療上。它是物理治療師用於臨床和居家健身訓練最常見的阻力訓練方式之一。由於它的多樣性和變化性,是不同健康狀況者的理想道具。彈性阻力訓練的這些優點讓一些特殊族群,例如年長者、身障者、被照護者等無法利用傳統運動器材的人,也能做各部位的肌力強化訓練以預防肌少症的發生。      [本書各大主題]   第一篇會介紹到彈性阻力訓練的基本知識,包括支持彈性阻力訓練的科學論證與相關研究,同時也會討論到彈性阻力訓練的優缺點,以及與其它類型阻力訓練的比較,例如自由重量或機械器材。另外也會討論到訓練強度的評估指標和安全注意事項。     第二篇會談到如何藉助彈性阻力進行伸展和肌力訓練。在第 4 章讀者會學習到如何使用彈力帶來輔助伸展運動,包括 PNF「收縮-放鬆」伸展法。第 5~9 章介紹能強化上半身、下半身、核心肌群和全身所有主要肌肉群和功能性活動的訓練動作。每個訓練動作都有示範照片、鍛鍊的目標肌肉名稱、完成正確動作的步驟說明和技巧提示。第 10 章是專門介紹適合年長者從事的彈性阻力訓練,讓其訓練計劃更加全面完整。     第三篇涵蓋了提升體能狀態、團隊運動訓練、個人運動訓練和復建訓練為目的的彈性阻力訓練計劃。第 11 章介紹一系列在任何場所都能進行的全身性循環式阻力訓練計劃,即使出門到外地也能照常訓練。第 12、13 章分別介紹適合團隊運動和個人運動的專項訓練計劃,包括基礎訓練和運動模擬訓練。最後,第 14 章針對上半身、下半身、頸部和背部創傷者,提供利用彈性阻力肌力訓練進行復建的相關建議。 本書特色   ●彈性阻力帶是不限場地都能使用的肌力訓練道具。   ●包括 162 種彈性阻力訓練動作,可依建議課表操練。   ●復健者、年長者、身障者強化肌力並避免肌少症皆適用。   ●提供 14 種單項運動的功能性模擬訓練。 目錄 第一篇 彈性阻力訓練的基本知識 第 1 章 何謂彈性阻力訓練 1-1 與傳統重量訓練的效果相似 1-2 將彈性阻力訓練納入健身計畫 1-3 可與自由重量結合使用 1-4 彈性阻力訓練的優點與缺點 第 2 章 彈力帶的基本原理 2-1 彈力的產生 2-2 彈性力矩的產生 2-3 彈性阻力器材的類型 第 3 章 彈力帶的應用與運動強度評估 3-1 訓練與健身 3-2 正確的姿勢與呼吸 3-3 重「質」vs 重「量」 3-4 評估訓練進展 3-5 逐步調升訓練計畫的強度 第二篇 彈性阻力運動與訓練 第 4 章 柔軟度 第 5 章 關節與肌肉孤立訓練 肩部運動 手肘與手腕運動 髖部運動 膝部運動 腳踝運動 第 6 章 上半身肌力訓練 胸部運動 上背部運動 肩膀與手臂運動 第 7 章 下半身肌力訓練 髖部與臀肌運動 大腿運動 第 8 章 核心穩定性訓練 腹部運動 下背部運動 第 9 章 全身性訓練 第 10 章 適合年長者的彈力帶訓練 第三篇 彈性阻力訓練計畫 第 11 章 最佳體能狀態 11-1 出門在外時的訓練 11-2 循環是體能訓練 11-3 適合爆發力運動從事者的循環訓練 第 12 章 團隊運動 12-1 棒球和壘球 12-2 排球 12-3 籃球 12-4 足球 12-5 橄欖球 12-6 曲棍球 12-7 袋棍球 第 13 章 個人運動 13-1 游泳 13-2 跑步 13-3 網球 13-4 高爾夫球 13-5 滑雪 13-6 自行車 第 14 章 復健運動 14-1 在傷處實施彈力帶阻力訓練復健的原則 14-2 上肢傷害的復健 14-3 下肢傷害的復健 14-4 脊椎傷害的復健

原價: 500 售價: 450 現省: 50元
立即查看
熟齡族體能訓練圖解聖經 - 採用功能性訓練, 改善姿勢、肌力、穩定度、活動度與耐力

熟齡族體能訓練圖解聖經 - 採用功能性訓練, 改善姿勢、肌力、穩定度、活動度與耐力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420 售價: 378 現省: 42元
立即查看
激腦大作戰:大腦功能活化訓練

激腦大作戰:大腦功能活化訓練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激腦大作戰:大腦功能活化訓練 作者:劉淑娟(川島隆太) 出版社:新文京 出版日期:2006/03/00 ISBN:9789861503172 內容簡介   本書源自於日本東北大學川島隆太教授「學習療法」之實證研究,由臺北醫學大學劉淑娟教授負責台灣版的總校閱及總編譯,編譯群都是護理界和老人福祉界學有專精的年輕菁英,其特色為:(1)以新近科技儀器精確觀測及佐證腦部活動情形;(2)完整的出聲閱讀、國字記寫、數學計算及顏色辨識之練習;(3)題材簡單有趣,適合所有人;(4)選材多元,具有附帶學習價值;(5)每個週末檢查訓練成效,並與自己比較進步與成效;(6)可以重覆練習,維持腦力活化及增強,延緩及杜絕失智現象;(7)強化語言表達及溝通能力,導正並提供嶄新之腦部訓練方法。本書內容簡單易懂、生動有趣,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您若想要防止腦部功能退化,或想要更進一步活化大腦功能,請從現在就開始使用「激腦大作戰—大腦功能活化訓練」一書,謹在此鄭重向您推薦。 目錄 第1章 概說「大腦功能活化訓練」 第2章 額葉功能檢測 第3章 出聲閱讀60天 第4章 國字記寫60天 第5章 數學計算60天 解 答 參考書目

原價: 460 售價: 437 現省: 23元
立即查看
徹底看懂自行車功率訓練數據:透過功率計與WKO的監控和分析,提升騎乘實力

徹底看懂自行車功率訓練數據:透過功率計與WKO的監控和分析,提升騎乘實力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399 售價: 339 現省: 60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