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肌筋膜疼痛與機能障礙:激痛點手冊 (3版)
作者: Donnelly
譯者: 官大紳
版次: 3
ISBN: 9789863684435
出版社: 合記
出版日期: 2021/12
書籍開數、尺寸: 28.6*21.2
重量: 2.05 Kg
內文印刷顏色: 全彩
#健康科學
#復健醫學
定價: 3200
售價: 3040
庫存: 庫存: 2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詳細資訊

肌筋膜疼痛與機能障礙:激痛點手冊(第三版)(Travell, Simons & Simons’Myofascial Pain and Dysfunction: The Trigger Point Manual 3e) 460-081C/9789863684435 ISBN 9789863684435 作者/出版社 *官大紳/合記 出版年代/版次 2022/3 重量:2.05kg 頁數: 968 裝訂:精裝 開數:28.6 x 21.2 cm 印刷:彩色 簡介: 本書在總編Joseph M. Donnelly 的努力下,召集了當今國際上具有豐富的肌筋膜疼痛及機能障礙檢查和治療經驗之物理治療師和醫師,從實證醫學出發,保留了與 David G. Simons 和 Lois S. Simons 一致的觀點,逐一說明特定肌肉的解剖構造、功能、疼痛表現、引傳痛型式、持續性因子、治療方式及姿勢矯正動作,亦更新了許多激痛點相關臨床現象的病理生理學之重大進展。全書佐以大量的全彩照片、解剖和疼痛型式插圖,有助於讀者快速理解及掌握臨床診療要訣,是物理治療相關科系學生及臨床執業人員不可錯過的一本書! 目錄: 疼痛型式快速參考指引 xx 第一部 肌筋膜疼痛和機能障礙簡介 第1章 疼痛科學與肌筋膜疼痛 2 第2章 激痛點神經生理學 29 第3章 肌肉和筋膜在肌筋膜疼痛症候群中的角色 44 第4章 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的持續性因子 55 第5章 社會心理考量 67 第二部 頭部與頸部疼痛 第6章 斜方肌 80 第7章 胸鎖乳突肌 94 第8章 咀嚼肌 103 第9章 顳肌 113 第10章 翼內肌 120 第11章 翼外肌 127 第12章 二腹肌及其它前頸部肌肉 135 第13章 表皮I:顏面肌肉 148 第14章 表皮II:枕額肌 156 第15章 頭夾肌與頸夾肌 161 第16章 後頸肌群:頭半棘肌、頭最長肌、頸半棘肌、多裂肌與旋轉肌 168 第17章 枕部下肌群 178 第18章 頭部與頸部疼痛的臨床考量 187 第三部 上背部、肩部與手臂疼痛 第19章 提肩胛肌 199 第20章 斜角肌 208 第21章 棘上肌 222 第22章 棘下肌 231 第23章 小圓肌 241 第24章 背闊肌 247 第25章 大圓肌 254 第26章 肩胛下肌 259 第27章 小菱形肌與大菱形肌 268 第28章 三角肌 276 第29章 喙肱肌 285 第30章 肱二頭肌 292 第31章 肱肌 301 第32章 肱三頭肌和肘肌 306 第33章 上背部肩部與手臂疼痛的臨床考量 318 第四部 前臂、手腕和手部疼痛 第34章 伸腕肌與肱橈肌 329 第35章 伸指肌與伸食指肌 343 第36章 旋後肌 352 第37章 掌長肌 360 第38章 前臂的手腕與手指屈肌群 366 第39章 內收拇肌與對掌拇肌 378 第40章 骨間肌、蚓狀肌及外展小指肌 386 第41章 肘部、手腕及手部疼痛的臨床考量 395 第五部 軀幹與骨盆疼痛 第42章 胸大肌和鎖骨下肌 407 第43章 胸骨肌 421 第44章 胸小肌 426 第45章 肋間肌和橫膈膜 435 第46章 前鋸肌 453 第47章 後上鋸肌和後下鋸肌 460 第48章 胸腰脊椎旁肌 469 第49章 腹肌 483 第50章 腰方肌 497 第51章 腰大肌、腰小肌與髂肌 513 第52章 骨盆底肌群 523 第53章 軀幹與骨盆疼痛的臨床考量 540 第六部 髖部、大腿與膝部疼痛 第54章 臀大肌 554 第55章 臀中肌 566 第56章 臀小肌及闊筋膜張肌 577 第57章 梨狀肌、閉孔內肌、孖肌、閉孔外肌、股方肌 589 第58章 股四頭肌與縫匠肌 604 第59章 內收長肌、內收短肌、內收大肌、恥骨肌和股薄肌 621 第60章 大腿後肌群 635 第61章 膕肌 647 第62章 髖部、大腿及膝部疼痛的臨床考量 655 第七部 小腿、踝、足痛 第63章 脛前肌 666 第64章 腓骨長肌、腓骨短肌和第三腓骨肌 674 第65章 腓腸肌 687 第66章 比目魚肌與蹠肌 697 第67章 脛後肌 709 第68章 伸趾長肌群 718 第69章 屈趾長肌群 726 第70章 足內在肌群 734 第71章 小腿、足踝、足部疼痛的臨床考量 748 第八部 肌筋膜疼痛與機能障礙的治療考量 第72章 激痛點注射與乾針 757 第73章 徒手治療考量 833 第74章 治療運動考量 843 第75章 儀器治療考量 850 第76章 姿勢性考量 867 第77章 足部穿著的考量 891 索引 897

為您推薦

Van De Graaff 人體解剖學(Van De Graaff: Human Anatomy 6/e) (1版)

Van De Graaff 人體解剖學(Van De Graaff: Human Anatomy 6/e)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Van De Graaff 人體解剖學(Van De Graaff: Human Anatomy 6/e) ISBN 9789861576862 作者/出版社 邱美妙 / 合記 出版年代/版次 2010/1 內容簡介 重量:1.65kg  頁數:864 裝訂:精裝  開數:21*26cm  印刷:彩色 審閱:游祥明.溫小娟.胡明一.賴家欣 圖:736  表:123 簡介: Van De Graaff人體解剖學以可讀性高的優質教科書為依歸,美化並加入許多新的繪圖、放射線照片及屍體解剖影像。加強臨床觀念是另一個重點,每章後面都附有臨床實例。這些病例及附圖,不僅可測試學生的學習力,也示範了解剖資訊在臨床處置上的應用。本書提供的實用資訊,可使學生應用於執業中可能遭遇的狀況。適用於醫學、牙醫、護理、醫師助理、足醫學、視力檢查、脊椎指壓治療法、醫學技術、物理治療、運動訓練、職能治療等健康相關專業領域的學生。

原價: 1500 售價: 1425 現省: 75元
立即查看
高級肌筋膜技術(1)肩膀.骨盆.腿和足 (1版)

高級肌筋膜技術(1)肩膀.骨盆.腿和足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高級肌筋膜技術(1)肩膀.骨盆.腿和足 作者:林俊良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20 條碼:9789863682967 簡介: 本書是物理治療領域的專業用書,適合物理治療師、醫師及其他相關的從業人員閱讀。內容從筋膜的理論架構開始談起,帶領讀者回顧重要的研究結果,循序漸進地對「肩膀、骨盆、腰和腳」徒手治療的原理、目的、技巧提供詳細說明,書中除了記述專業知識之外,亦彙整了各項治療技術在臨床上常用的指導語,提供相關從業人員作為參考。書內所提及的每一項治療手法,皆輔以完整的圖文解說、QR code示範影片連結及「關鍵點」整理表格,均有助於讀者掌握整體脈絡。最後在各章末附有練習題,可供讀者作為複習指引。 目錄: 前言(Foreword) iv 序言(Preface) vii 致謝(Acknowledgements) xi 審稿者(Reviewers) xiii 線上資源(Online Resources) xiv 第一部分 要點(Essentials) 1 骨骼(Bone) 3 2 筋膜,第1部分:了解筋膜的變化(Fascia, Part 1: Understanding Fascial Change) 13 3 筋膜,第2部分:筋膜的工具和技術(Fascia, Part 2: Fascial Tools and Techniques) 25 第二部分 下肢(Lower Limb) 4 類型1踝關節限制和足底筋膜炎(Type 1 Ankle Restrictions and Plantar Fasciitis) 39 5 類型2限制和踝關節(Type 2 Restrictions and the Ankle Mortise) 47 6 腓骨與踝關節損傷的關係(Ankle Injuries and the Fibula) 55 7 錘狀趾(Hammertoes) 65 8 鞋子的足弓(The Shoe-Bound Arch) 79 9 膕旁肌群損傷(Hamstring Injuries) 89 第三部分 骨盆帶(Pelvic Girdle) 10 髖關節活動度(Hip Mobility) 99 11 坐骨神經痛(Sciatic Pain) 107 12 薦骨結節韌帶(The Sacrotuberous Ligament) 127 13 薦髂關節(The Sacroiliac Joints) 135 14 髂骨(The Ilia) 145 第四部分 上肢(Upper Limb) 15 手腕與腕骨(The Wrist and Carpal Bones) 155 16 大拇指魚際肌群(The Thenar Eminence) 163 17 冰凍肩,第1部分:盂肱關節(Frozen Shoulder, Part 1: The Glenohumeral Joint) 171 18 冰凍肩,第2部分:旋轉袖肌群(Frozen Shoulder, Part 2: The Rotator Cuff) 179 索引(Index) 187 書名:高級肌筋膜技術(2)頭部、頸部、脊椎和肋骨 作者:陳柏文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20 條碼:9789863683285 簡介 《骨科神經學─神經病變位置的診斷指引》自第一版問世以來,即廣受骨科、神經外科、物理治療師、復健科、疼痛醫學、麻醉科、神經科,和護理科等執業人員和教師們,以及第一線醫療專業人員的歡迎。本書第二版仍保持優秀的水準,並提供全新的彩圖、教學技巧,和診斷與治療脊髓損傷病患的新方式。內容以全彩印刷,提供獨特且實用的組合圖示說明解剖、身體檢查和臨床精要,圖文並茂極為便利閱讀。 第二版序言 自本書第一版問世以來,雖已歷經多年,但基本解剖學卻未曾改變。本書展現著醫學繪圖和教學技巧的精進。本新版書讓學習解剖學更為簡單明瞭。對於診斷和治療脊椎損傷病患方式的諸多精進,請參閱新版書籍內文。 J. D. Hoppenfeld 目錄 緒論 運動力 1 感覺 2 反射 2 Part 1 依神經機能階層論神經根病變 1 評估引起上肢功能受損的神經根病變 7 個別神經根之測試:C5到T1 7 C5 神經機能階層 7 C6神經機能階層 11 C7 神經機能階層 15 C8神經機能階層 20 T1神經機能階層 21 總結 23 神經機能階層的臨床應用 25 頸椎的椎間盤突出 25 頸部扭傷與椎間盤突出之比較 29 鉤狀突和骨關節炎 31 神經根撕除傷 33 2 評估引起軀幹和下肢功能受損的神經根病變 37 個別神經根的測試:T2-S4 37 T2-T12神經機能階層 37 T12-L3 神經機能階層 38 L4神經機能階層 42 L5神經機能階層 45 S1神經機能階層 47 S2-S4 神經機能階層 54 總結 54 神經機能階層的臨床應用 56 腰椎的椎間盤突出 56 下背功能障礙與椎間盤突出之比較 58 脊椎解離症和脊椎滑脫症 59 帶狀檓疹 62 脊髓灰質炎 62 Part 2 脊髓病變之神經機能階層 3 頸椎脊髓病變:四肢癱 67 評估個別的脊髓神經機能階層:C3到T1 67 C3神經機能階層 (C3 完整正常) 67 C4神經機能階層 (C4 完整正常) 68 C5神經機能階層 (C5 完整正常) 69 C6神經機能階層 (C6 完整正常) 70 C7神經機能階層 (C7 完整正常) 71 C8神經機能階層 (C8 完整正常) 72 T1神經機能階層 (T1完整正常) 72 上運動神經元反射 73 臨床應用 74 頸椎的骨折和脫位 74 日常生活的動作 76 頸椎的椎間盤突出 78 頸椎腫瘤 79 脊椎結核 79 橫斷性脊髓炎 79 4 T1以下脊髓病變,包括馬尾 81 截癱 81 T1- T12 神經機能階層 81 L1神經機能階層 (L1完整正常) 82 L2神經機能階層 (L2完整正常) 82 L3神經機能階層 (L3完整正常) 82 L4神經機能階層 (L4完整正常) 83 L5神經機能階層 (L5完整正常) 83 S1神經機能階層 (S1完整正常) 84 上運動神經元反射 84 病態反射 84 正常的表淺反射 84 臨床應用 85 脊髓損傷的進一步評估 85 胸椎的椎間盤突出 88 評估脊椎穩定度以防範神經機能階層損傷範圍擴大 89 診斷 89 屈曲性損傷 89 屈曲-旋轉性損傷 91 過度伸展損傷 91 壓迫性損傷 91 5 脊髓脊膜膨出症 93 神經機能階層的判定 93 L1-L2神經機能階層(L1完整正常,L2則否) 94 L2-L3神經機能階層(L2完整正常,L3則否) 95 L3,L4神經機能階層(L3完整正常, L4則否) 96 L4-L5神經機能階層(L4完整正常,L5則否) 97 L5-S1神經機能階層(L5完整正常,S1則否) 100 S1-S2神經機能階層(S1完整正常,S2則否) 102 S2-S3神經機能階層(S2完整正常,S3則否) 103 發育的里程碑 104 坐立 104 站立 104 行走 104 單側性病變 104 水腦症 104 上肢的檢查 105 對檢查脊髓脊膜膨出症病人的建議 105 索引 111

原價: 750 售價: 713 現省: 37元
立即查看
高級肌筋膜技術(2)頭部、頸部、脊椎和肋骨 (1版)

高級肌筋膜技術(2)頭部、頸部、脊椎和肋骨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高級肌筋膜技術(2)頭部、頸部、脊椎和肋骨 作者:陳柏文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20 條碼:9789863683285 簡介 《骨科神經學─神經病變位置的診斷指引》自第一版問世以來,即廣受骨科、神經外科、物理治療師、復健科、疼痛醫學、麻醉科、神經科,和護理科等執業人員和教師們,以及第一線醫療專業人員的歡迎。本書第二版仍保持優秀的水準,並提供全新的彩圖、教學技巧,和診斷與治療脊髓損傷病患的新方式。內容以全彩印刷,提供獨特且實用的組合圖示說明解剖、身體檢查和臨床精要,圖文並茂極為便利閱讀。 第二版序言 自本書第一版問世以來,雖已歷經多年,但基本解剖學卻未曾改變。本書展現著醫學繪圖和教學技巧的精進。本新版書讓學習解剖學更為簡單明瞭。對於診斷和治療脊椎損傷病患方式的諸多精進,請參閱新版書籍內文。 J. D. Hoppenfeld 目錄 緒論 運動力 1 感覺 2 反射 2 Part 1 依神經機能階層論神經根病變 1 評估引起上肢功能受損的神經根病變 7 個別神經根之測試:C5到T1 7 C5 神經機能階層 7 C6神經機能階層 11 C7 神經機能階層 15 C8神經機能階層 20 T1神經機能階層 21 總結 23 神經機能階層的臨床應用 25 頸椎的椎間盤突出 25 頸部扭傷與椎間盤突出之比較 29 鉤狀突和骨關節炎 31 神經根撕除傷 33 2 評估引起軀幹和下肢功能受損的神經根病變 37 個別神經根的測試:T2-S4 37 T2-T12神經機能階層 37 T12-L3 神經機能階層 38 L4神經機能階層 42 L5神經機能階層 45 S1神經機能階層 47 S2-S4 神經機能階層 54 總結 54 神經機能階層的臨床應用 56 腰椎的椎間盤突出 56 下背功能障礙與椎間盤突出之比較 58 脊椎解離症和脊椎滑脫症 59 帶狀檓疹 62 脊髓灰質炎 62 Part 2 脊髓病變之神經機能階層 3 頸椎脊髓病變:四肢癱 67 評估個別的脊髓神經機能階層:C3到T1 67 C3神經機能階層 (C3 完整正常) 67 C4神經機能階層 (C4 完整正常) 68 C5神經機能階層 (C5 完整正常) 69 C6神經機能階層 (C6 完整正常) 70 C7神經機能階層 (C7 完整正常) 71 C8神經機能階層 (C8 完整正常) 72 T1神經機能階層 (T1完整正常) 72 上運動神經元反射 73 臨床應用 74 頸椎的骨折和脫位 74 日常生活的動作 76 頸椎的椎間盤突出 78 頸椎腫瘤 79 脊椎結核 79 橫斷性脊髓炎 79 4 T1以下脊髓病變,包括馬尾 81 截癱 81 T1- T12 神經機能階層 81 L1神經機能階層 (L1完整正常) 82 L2神經機能階層 (L2完整正常) 82 L3神經機能階層 (L3完整正常) 82 L4神經機能階層 (L4完整正常) 83 L5神經機能階層 (L5完整正常) 83 S1神經機能階層 (S1完整正常) 84 上運動神經元反射 84 病態反射 84 正常的表淺反射 84 臨床應用 85 脊髓損傷的進一步評估 85 胸椎的椎間盤突出 88 評估脊椎穩定度以防範神經機能階層損傷範圍擴大 89 診斷 89 屈曲性損傷 89 屈曲-旋轉性損傷 91 過度伸展損傷 91 壓迫性損傷 91 5 脊髓脊膜膨出症 93 神經機能階層的判定 93 L1-L2神經機能階層(L1完整正常,L2則否) 94 L2-L3神經機能階層(L2完整正常,L3則否) 95 L3,L4神經機能階層(L3完整正常, L4則否) 96 L4-L5神經機能階層(L4完整正常,L5則否) 97 L5-S1神經機能階層(L5完整正常,S1則否) 100 S1-S2神經機能階層(S1完整正常,S2則否) 102 S2-S3神經機能階層(S2完整正常,S3則否) 103 發育的里程碑 104 坐立 104 站立 104 行走 104 單側性病變 104 水腦症 104 上肢的檢查 105 對檢查脊髓脊膜膨出症病人的建議 105 索引 111

原價: 850 售價: 808 現省: 42元
立即查看
一指刀手法 圖譜

一指刀手法 圖譜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中文書】 書名:一指刀手法 圖譜 作者:王嘯平 吳定中 出版社:易利 出版日期:2008/03/01 ISBN:9789868289291

原價: 1200 售價: 1140 現省: 60元
立即查看
Palpation and Assessment in Manual Therapy (4版)

Palpation and Assessment in Manual Therapy (4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原價: 2150 售價: 2150 現省: 0元
立即查看
臨床醫學術語解析 (2版)

臨床醫學術語解析 (2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臨床醫學術語解析 ISBN13:9789861945569 出版社:華杏出版社 作者:李香君;劉棻;石惠美;蔡素珍;蔡明芬;韓晶彥;謝佩玲;燕翔 裝訂/頁數:平裝/292頁 規格:23cm*17cm*1.5cm (高/寬/厚) 版次:2 出版日:2020/04/06 中國圖書分類:醫藥總論 內容簡介   醫護術語是醫療界中專業的語言,本書收錄常見的醫護英文字彙,含括各類重要科別,期能讓讀者以有效且快速的方式,輕鬆認識臨床上所使用的醫學術語,建立後續醫護科目學習與臨床應用紮實的根基。   全書共11章,第一章簡介醫學術語中重要字首、字根、字尾,並搭配例字介紹醫學術語的成字原則;後續依照各科系統分章介紹,包括:骨骼肌肉、消化、呼吸、心臟血管、神經、內分泌、泌尿、生殖、眼耳鼻以及皮膚等系統,將該科字根、徵象與症狀、診斷、檢查、手術、治療等常用字彙完整收錄,且附有例句直接實際應用,加深讀者印象,提高學習成效。各章末附有「課後練習」,方便讀者自我評量,了解學習效果。   各章附有MP3朗讀QR code,隨掃隨聽,不限地點及時間,內容包括所有附音標之單字與例句朗讀音訊,各段清晰流暢、發音正確;讀者如對照內文,重複聽誦,必能提升自我聽力與發音。此外,書末附有各系統解剖圖彩色版,供讀者對解剖部位之名稱與位置有更清楚的印象。   本次改版於第一章補充單數轉複數字尾之介紹,同時各章納入更多臨床常用及近年新興之字彙與例句,例如:open reduction internal fixation (ORIF)、total knee replacement (TKR)、magnetic resonance elastography (MRE)、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MERS)、bioprosthetic valves、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da Vinci surgical system等等,共計約新增35個字彙。 目錄 CHAPTER 1 醫學術語簡介 第一節 造字原則 第二節 常用字首 第三節 常用字根 第四節 常用字尾 第五節 單數轉複數字尾 CHAPTER 2 骨骼肌肉系統 第一節 骨骼肌肉系統解剖圖與字根 第二節 骨骼肌肉系統徵象與症狀 第三節 骨骼肌肉系統診斷 第四節 骨骼肌肉系統檢查、手術與治療 第五節 其他相關字彙 CHAPTER 3 消化系統 第一節 消化系統解剖圖與字根 第二節 消化系統徵象與症狀 第三節 消化系統診斷 第四節 消化系統檢查、手術與治療 第五節 其他相關字彙 CHAPTER 4 呼吸系統 第一節 呼吸系統解剖圖與字根 第二節 呼吸系統徵象與症狀 第三節 呼吸系統診斷 第四節 呼吸系統檢查、手術與治療 第五節 其他相關字彙 CHAPTER 5 心臟血管系統 第一節 心臟血管系統解剖圖與字根 第二節 心臟血管系統徵象與症狀 第三節 心臟血管系統診斷 第四節 心臟血管系統檢查、手術與治療 第五節 其他相關字彙 CHAPTER 6 神經系統 第一節 神經系統解剖圖與字根 第二節 神經系統徵象與症狀 第三節 神經系統診斷 第四節 神經系統檢查、手術與治療 CHAPTER 7 內分泌系統 第一節 內分泌系統解剖圖與字根 第二節 內分泌系統徵象與症狀 第三節 內分泌系統診斷 第四節 內分泌系統檢查、手術與治療 第五節 其他相關字彙 CHAPTER 8 泌尿系統 第一節 泌尿系統解剖圖與字根 第二節 泌尿系統徵象與症狀 第三節 泌尿系統診斷 第四節 泌尿系統檢查、手術與治療 第五節 其他相關字彙 CHAPTER 9 生殖系統 第一節 生殖系統解剖圖與字根 第二節 生殖系統徵象與症狀 第三節 生殖系統診斷 第四節 生殖系統檢查、手術與治療 第五節 其他相關字彙 CHAPTER 10 眼耳鼻 第一節 眼 第二節 耳 第三節 鼻 CHAPTER 11 皮膚系統 第一節 皮膚系統解剖圖與字根 第二節 皮膚系統徵象與症狀 第三節 皮膚系統診斷 第四節 皮膚系統檢查、手術與治療 第五節 其他相關字彙

原價: 400 售價: 360 現省: 40元
立即查看
觸診技巧-表面解剖學的臨床應用 (1版)

觸診技巧-表面解剖學的臨床應用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觸診技巧-表面解剖學的臨床應用 作者:吳威廷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8 條碼:9789863682547 簡介: 近年來,對於臨床檢查和徒手治療介入的需求漸增,而就這兩者的發展卻有需倚賴於對人體表面解剖學的深入了解,才能確實掌握治療的觸點,進而達到真正療效。本書收錄超過800張的全彩圖片,除了說明人體的肌肉骨骼構造外,也提供一些簡易的治療方法,並附上明確與步驟化的診療說明。這是一本讓讀者能輕鬆掌握人體結構而,使觸診定位更加精確,進而提升徒手治療之技術,是物理治療相關領域的學生和臨床執業人員非常實用的參考讀物! 目錄: 第一章 基本準則/徐幼鈞、吳威廷 譯 3 ■ 為何臨床醫療人員需要表面解剖學? 3 ■ 我們可以從本書學到哪些表面解剖學知識? 3 ■ 表面解剖學可以在哪些地方使用? 3 評估關節或脊椎 3 實施特殊評估和介入性治療前的定位 4 局部治療韌帶或關節囊的基礎 4 ■ 臨床上的關聯性 4 ■ 觸診特性 4 ■ 何時應用表面解剖學? 5 ■ 先決條件 5 解剖學/地形構造學的背景 5 精準的觸診流程 5 經驗值 6 ■ 觸診的技巧與阻抗 6 觸診的中心概念 6 觸診時施加壓力 6 觸診技巧 7 觸診骨緣 7 觸診骨突起 8 觸診肌肉 8 觸診肌肉邊緣 9 觸診肌腱 9 觸診韌帶 10 觸診關節囊 11 觸診滑囊 11 觸診周邊神經 12 觸診血管(動脈) 12 ■ 觸診的工具 13 引導的結構 13 連結線 13 辨認觸診結構的配套措施 13 結構標記 14 執行時的標準姿勢 14 ■ 問題討論 15 第二章 肩部複合體/黃妤璇 譯 19 ■ 肩部區域的意義與功能 19 ■ 此區域診療上的運用通則 19 ■ 必備的基礎解剖學和生物力學知識 20 ■ 一般定向-後方 22 ■ 局部觸診-後側 24 ■ 局部觸診-外側 31 ■ 一般方向-前方 37 ■ 局部觸診-前內側 38 ■ 局部觸診-前外側 40 ■ 問題討論 50 第三章 肘部複合體/黃妤璇 譯 53 ■ 肘部複合體的意義與功能 53 ■ 此區域診療上的運用通則 53 ■ 必備的基礎解剖學和生物力學知識 53 ■ 一般定向-前側 57 ■ 局部觸診-前側 57 ■ 局部觸診-內側 61 ■ 局部觸診-外側 67 ■ 一般定向-後側肱骨 74 ■ 問題討論 76 第四章 手部/徐幼鈞、吳威廷 譯 79 ■ 手部的意義與功能 79 ■ 此區域診療上的運用通則 80 ■ 必備的基礎解剖學和生物力學知識 81 ■ 概論-背側 85 ■ 背側軟組織的局部觸診 89 ■ 背側腕骨的局部觸診 93 ■ 概論-掌側 99 ■ 掌側軟組織的局部觸診 100 ■ 掌側腕骨的局部觸診 103 ■ 問題討論 110 第五章 髖部與腹股溝區域/徐幼鈞、吳威廷 譯 113 ■ 髖部與腹股溝區域的意義與功能 113 ■ 此區域診療上的運用通則 113 ■ 必備的基礎解剖學和生物力學知識 113 ■ 局部觸診-外側 118 ■ 局部觸診-背側 120 ■ 局部觸診-前側 122 ■ 問題討論 131 第六章 膝關節/林紘毅 譯 135 ■ 膝關節的意義與功能 135 ■ 此區域診療上的運用通則 136 ■ 必備的基礎解剖學和生物力學知識 136 ■ 溫度上升之觸診 140 ■ 水腫之觸診 141 ■ 局部觸診-前側 142 ■ 局部觸診-內側 147 ■ 局部觸診-前內側的軟組織 149 ■ 局部觸診-外側 155 ■ 局部觸診-後側 162 ■ 問題討論 165 第七章 足部/林紘毅、徐幼鈞、吳威廷 譯 169 ■ 足部的意義與功能 169 ■ 此區域診療上的運用通則 171 ■ 必備的基礎解剖學和生物力學知識 172 ■ 足部內側緣的局部觸診 174 ■ 足部外側緣的局部觸診 183 ■ 足部背側的局部觸診 191 ■ 遠端後側小腿的局部觸診 196 ■ 問題討論 199 第八章 軟組織/林紘毅 譯 203 ■ 軟組織的意義與功能 203 ■ 此區域診療上的運用通則 203 ■ 必備的基礎解剖學和生物力學知識 203 ■ 觸診過程摘要 204 ■ 起始姿勢 206 ■ 困難及替代的起始姿勢 206 ■ 觸診技巧 207 ■ 評估和治療的訣竅 211 ■ 治療範例 213 ■ 問題討論 219 第九章 後骨盆區域/徐幼鈞、吳威廷 譯 223 ■ 骨盆區域的意義與功能 223 ■ 此區域診療上的運用通則 223 ■ 必備的基礎解剖學和生物力學知識 225 ■ 觸診過程摘要 233 ■ 觸診技巧-在骨頭上快速定位 234 ■ 觸診技巧-在肌肉上快速定位 237 ■ 局部觸診技巧 241 ■ 相位與投影 249 ■ 觸診骨盆-大轉子區域 253 ■ 評估和治療的訣竅 257 ■ 問題討論 258 第十章 腰椎/韓亭怡 譯 261 ■ 腰椎的意義與功能 261 ■ 此區域診療上的運用通則 262 ■ 必備的基礎解剖學和生物力學知識 263 ■ 觸診過程摘要 278 ■ 起始姿勢 278 ■ 困難及替代的起始姿勢 279 ■ 觸診技巧 279 ■ 評估和治療訣竅 284 ■ 問題討論 289 第十一章 胸椎及胸廓/韓亭怡 譯 293 ■ 胸椎的意義與功能 293 ■ 此區域診療上的運用通則 294 ■ 必備的基礎解剖學和生物力學知識 295 ■ 觸診過程摘要 304 ■ 起始姿勢 304 ■ 困難及替代的起始姿勢 304 ■ 後方觸診技巧 304 ■ 前方觸診技巧 322 ■ 問題討論 333 第十二章 頸椎/楊佩瑜 譯 337 ■ 頸椎的意義與功能 337 ■ 此區域診療上的運用通則 337 ■ 必備的基礎解剖學和生物力學知識 338 ■ 觸診過程摘要 352 ■ 起始姿勢 352 ■ 困難及替代的起始姿勢 354 ■ 後方觸診技巧 354 ■ 側面觸診技巧 370 ■ 前方觸診技巧 381 ■ 問題討論 386 第十三章 頭和下巴/楊佩瑜 譯 389 ■ 簡介 389 ■ 顳顎關節的意義與功能 389 ■ 此區域診療上的運用通則 389 ■ 必備的基礎解剖學和生物力學知識 389 ■ 顱骨的解剖 390 ■ 顱骨的觸診 390 ■ 下巴-顳顎關節 391 ■ 觸診顳顎關節 394 ■ 下巴肌肉的觸診 395 ■ 問題討論 405 參考書目 407 索引 413

原價: 1200 售價: 1140 現省: 60元
立即查看
Daniels and Worthingham's 肌力測試:徒手檢查與表現測試之技巧 (10版)

Daniels and Worthingham's 肌力測試:徒手檢查與表現測試之技巧 (10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肌力測試:徒手檢查與表現測試之技巧 ISBN13:9789869743266 替代書名:Daniels and Worthingham's Muscle Testing: Techniques of Manual Examination and Performance Testing 10/E 出版社:ELSEVIER 作者:Dale Avers;Marybeth Brown-原著 譯者:李映琪-編譯 裝訂/頁數:平裝/403頁 規格:28.5cm*21cm*2cm (高/寬/厚) 出版日:2019/07/01 中國圖書分類:病理學 內容簡介 肌力測試:徒手檢查與表現測試之技巧 作者序 七十多年來,你手上翻閱的 Daniels 和 Worthing- ham《肌力測試》系列教科書,一直向學生和臨床人 員傳授徒手肌力測試的技術和科學知識。在過去的這 七十餘年間,不包括本版,總共出版了 9 個版本。 那為什麼還要有第 10 版呢 ? 在本書悠久的歷史 裡,肌力測試進入了不同的境界。一開始,《肌力測 試》是為了測試小兒麻痺症患者肌力的入門教科書, 到了現今已涵蓋了更廣泛的、對肌力測試的實務需 求。此外,肌力測試的技巧現在已適合從年輕成人到 百歲人瑞等不同年齡層的病患 ( 適合兒童肌力測試的方 法或許可參照其他資料來源 )。第 10 版以徒手測試為 基礎,更包含了爆發力測試及肌耐力測試,也有替代 的肌力測試法,諸如利用自由重量、重訓機器、彈力 帶、自身體重、功能性測試及最近的手持式測力計。 由於眾多研究者的貢獻,第 10 版的測試比過去的版本 更具實證基礎,這些研究讓我們對肌力評估的理解更 上一層樓。第 10 版也在很多實例中,提供了可參考的常模數值。最後,針對剛入行的治療師,第 10 版也加 入了建議運動,以協助新手治療師設計適當的治療計 畫。當健康專業有所進展時,肌力測試也跟著進步。 我們相信本書是坊間最跟得上新知的肌力測試教科 書,並詳列數百種肌力測試「該如何做」的資訊。最 重要的是,第 10 版是經過實證後的內容,而這正是現 代醫療照護系統所必須的。 對於能用歷史眼光來看待事物的人來 說,很明 顯,《肌肉測試》的編輯和作者,這些年來有新人加 入,故人也走了不少。與這本教科書早期版本相關的 歷史人物早已不在,但每位前輩都做出了重要的貢 獻,並將衣缽傳給了下一代學者。現在,由我們負責 這本書,而在適當的時機,我們也會把火炬傳遞到年 輕人的手上,讓他們繼續用手指去觸摸臨床實務和學 術的脈動。至於為何現在是我們負責本書呢?這是因 為我們跟 Helen Hislop 有長遠及深厚的關係,而 Helen 是這本書之前的作者,她為這本書掌舵長達四十餘 年。Helen 看重我們的臨床專長及解剖知識,並在她的 祝福下,將這本書交棒給我們。希望我們的努力可以 讓你們滿意。 我們非常感謝眾多前輩創作了此書,也非常感謝 所有曾經協助製作此書的人,尤其是本書的企畫編輯 Linda Wood,她相當具技巧性的引導、開發本書的五 個版本。我們也感謝 Yoshi Miyake 繪製新的測試圖, 以及 Jeanne Robertson 繪製的新解剖圖畫。特別感謝在 本書製作期間投稿和審閱本書各單元的人:坎貝爾大 學的 Richard Bohannan(PT, PhD, FAPTA)、上州醫學 大學的 Christopher Neville(PT, PhD)和 Kevin Neville(PT, DPT)。對這些人的寶貴意見,我們由衷感激。 同時也感謝四名上州醫學大學學士後物理治療專業博 士 (DPT) 二年級的學 生:Melanie Chapman、Marissa Coppola、Kathryn Dziwulski 和 Vanessa Sweet,他們是 第 10 版諸多插圖的模特兒。最後,我們要感謝愛思唯 爾的團隊,包括 Sarah Vora、Michael Fioretti 以及其他 許多在幕後努力,來成就這本書的工作人員。 Dale Avers, PT, DPT, PhD, FAPTA Marybeth Brown, PT, PhD, FAPTA 目錄 插圖列表 插圖 1 頭部和頸部的屈曲和伸直,25 插圖 2 肩胛骨的重要平面,90 插圖 3 胸部處的手臂肌肉橫切面,116 插圖 4 手臂和前臂橫切面,164 插圖 5 拇指的動作,200 插圖 6 大腿橫切面,241 插圖 7 小腿橫切面,282 引言 肌力測試的簡史,ix 如何使用本書,x 肌肉的名稱,xi 解剖學的依據,xi 文中慣用的箭頭,xi Chapter 1 徒手肌力測試的原則,1 評分標準,2 測試程序概述,2 肌力測試評分標準,3 篩檢測試,6 肌力測試的準備,6 運動,9 主要作用肌肉,10 總結,10 Chapter 2 徒手肌力測試的相關事項與限制,11 簡介,12 施測者與肌力測試的價值,12 病人對測試的影響,13 在各種臨床機構裡使用徒手肌力測試,13 徒手肌力測試的限制,16 Chapter 3 頸部肌群測試,19 簡介,20 頭部伸直,21 頸部伸直,26 頭部屈曲 ( 縮下巴 ),30 頸部屈曲,34 透過屈曲分離單側胸鎖乳突肌,38 頸部轉動,39 Chapter 4 軀幹與骨盆底肌群測試,41 軀幹伸直,42 腰椎,45 胸椎,46 骨盆上抬,49 軀幹屈曲,53 軀幹轉動,59 核心肌肉測試,64 核心肌力、穩定度及耐力,64 安靜吸氣,71 橫膈膜,75 肋間肌,77 用力呼氣,78 骨盆底,81 Chapter 5 上肢肌群測試,89 肩帶肌力測試的簡介,91 肩胛骨外展及往上轉動,94 肩胛骨上抬,98 肩胛骨內收 ( 後縮 ),101 肩胛骨下壓及內收,104 肩胛骨內收及往下轉動,107 闊背肌,112 三角肌測試的簡介,117 肩關節屈曲,118 肩關節伸直,122 肩關節外展,126 肩關節水平外展,131 肩關節水平內收,134 旋轉肌袖的簡介,138 肩關節外轉,139 肩關節內轉,144 肘關節屈曲,150 肘關節伸直,155 前臂旋後,160 前臂旋前,165 腕關節屈曲,169 腕關節伸直,174 手部肌肉測試的簡介,179 手部外部肌肉,179 手指近端指間關節和遠端指間關節屈曲,180 合併近端指間關節及遠端指間關節測試,182 近端指間關節測試,183 遠端指間關節測試,185 指頭掌指骨關節伸展,186 指頭內在肌肉,189 指頭掌指骨關節屈曲,190 手指外展,195 手指內收,197 拇指肌肉,199 拇指的掌指骨關節及指間關節屈曲,201 拇指指間關節屈曲,204 拇指掌指骨及指間關節伸展,205 拇指外展,209 外展拇指長肌測試,210 外展拇指短肌測試,211 ...

原價: 1500 售價: 1425 現省: 75元
立即查看
TINTINALLI'S 急診醫學隨身手冊-完全學習指南 (8版)

TINTINALLI'S 急診醫學隨身手冊-完全學習指南 (8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TINTINALLI'S 急診醫學隨身手冊-完全學習指南(第8版)(Tintinalli's Emergency Medicine Manual(IE),8E) 303-022C/9789863414865 ISBN 9789863414865 作者/出版社 *蘇子靖/合記/McGraw-Hill 出版年代/版次 2022/8 重量:0.95kg 頁數:1088  裝訂:平裝 開數:21 x13 cm 印刷:彩色 審閱:簡立建/譯者:蘇子靖.黃碩焜.黃奕婷 原著序(Preface) 在我就讀醫學系第三年的春天以前,我從未聽過急診醫學這個專科;我連「急診室」(ernergency room, ER)在我們這個醫學中心的哪個地方都不知道,也不曉得原來我們有個急診醫學(emergency medicine, EM)/內科醫學(internal medicine, IM)合併的住院醫師訓練計畫。顯然他們對於這個計畫沒有在醫學生之間多做宣傳。直到有一天,在我醫學系的最後一年前不久,有個EM/IM的住院醫師鼓勵並說服我在接下來的行程中擠出一點時間選修急診醫學。接著的幾個月內我開始了急診住院醫師訓練,並對這門專科深深地著迷。1979年9月21號,在我輪到急診的三個禮拜後,急診醫學正式成為美國公認的第二十三個專科。也是啦!我已經那麼老了和我的專科一樣老。 我在準備急診專科考試時是用The Study Guide這本書。它寫得很好、方便閱讀且相較於這本《急診醫學隨身手冊》第八版—衍生自Tintinalli's Emergency Medicine: A Comprehensive Study Guide—簡短多了。能與Tintinalli醫師合作,並對於以她為名的教科書及手冊貢獻一份心力,實在是我莫大的榮幸。 相較於Tintinalli第一版的Study Guide只由單一作者完成,這本手冊集結了來自全球的作者共同創作,包括來自數個急診醫學正在興起的非洲國家。第八版包含「緩和醫療」的章節,目前是急診醫學中的一個次專科,但在1979年間應該完全沒有人想到這個次專科有朝一日會被納入急診當中。我們正陸續將本書以多種語言於世界各地出版,希望本書及其電子書(可於accessemergencymedicine.mhmedical.com取得)可繼續滿足醫學生、住院醫師、專業醫療從業人員以及急診醫師每天的需求。 共同作者Michael T. Fitch、Scott Joing、Vincent Wang、David M. Cline、O. John Ma以及本人冀望致謝所有的作者,他們除了要維持忙碌的臨床業務外,仍致力於完成並更新每個章節的內容,他們卓越的工作讓我們由衷的感謝。我們同樣感謝McGraw Hill Education團隊提供的指導,包括Brian Belval、Christie Naglieri、Jessica Gonzalez、Juanita Thompson以及Poonam Bisht,是他們讓這本手冊可以從草創進入最終的出版。最後,我要感謝跟我一起創作的優秀編輯團隊,是他們讓出版這本手冊成為一個令人愉快的工作,感謝Michael、Scott、Vincent、David以及John。 作者RKC將此書獻給Marc、Matthew、Lissy和Noah以及在全世界的急診工作者;作者MF將此書獻給Missy、Mira以及Maya,並紀念John Marx醫師;作者SJ將此書獻給美好的Elizabeth、Micah、Owen、Britta與Emmy,以及Hennepin County Medical Center中出色的急診同仁及住院醫師;作者VW將此書獻給Esther、Elijah以及Evaline;作者DMC將此書獻給他的家庭:家人、教會以及專業領域的同仁;作者OJM將此書獻給致力於增進急診醫學照護品質及病人安全的每一個人。 目 錄(Contents) 關於作者 xi 協同作者 xii 原著序 xviii Section 1 復甦技巧 1 進階呼吸道處置1 2 心律異常處置10 3 兒童及新生兒復甦29 4 輸液、電解質以及酸鹼異常37 5 低血壓病人的治療60 6 過敏反應、急性過敏反應及血管性水腫64 Section 2 止痛、麻醉及鎮靜 7 急性疼痛處置及程序鎮靜67 8 慢性疼痛 77 Section 3 急診傷口處置 9 傷口評估及準備81 10 閉合傷口的方式85 11 臉部及頭皮撕裂傷96 12 手臂、手掌、手指以及指甲外傷101 13 小腿及腳的撕裂傷108 14 軟組織留置異物 112 15 穿刺傷及咬傷 115 16 修補後的傷口照護 121 Section 4 心血管疾病 17 胸痛:心因性或非心因性問題125 18 急性冠心症:心肌梗塞及不穩定心絞痛131 19 心因性休克138 20 低冠狀動脈疾病可能性141 21 昏厥146 22 急性心臟衰竭149 23 危及生命的瓣膜疾病152 24 心肌病變、心肌炎及心包膜疾病160 25 靜脈栓塞性疾病167 26 系統性高血壓及肺高壓175 27 主動脈瘤及主動脈剝離181 28 動脈阻塞187 Section 5 肺部急症 29 呼吸窘迫191 30 支氣管炎、肺炎及新興性呼吸道感染199 31 肺結核204 32 自發性氣胸及醫源性氣胸208 33 咳血211 34 氣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13 Section 6 腸胃道急症 35 急性腹痛217 36 噁心與嘔吐222 37 主要以腹瀉表現的疾病225 38 急性與慢性便秘233 39 腸胃道出血237 40 食道急症239 41 消化道潰瘍與胃炎244 42 胰臟炎與膽囊炎247 43 急性闌尾炎 252 44 憩室炎256 45 腸道阻塞以及扭轉259 46 兒童及成人的疝氣262 47 肛門直腸疾病265 48 黃疸、肝臟疾病及肝衰竭273 49 一般外科手術的併發症282 Section 7 腎臟和泌尿生殖系統疾病 50 急性腎損傷287 51 橫紋肌溶解症292 52 腎衰竭及血液透析急症296 53 泌尿道感染及血尿299 54 急性尿滯留303 55 男性生殖器官疾病306 56 泌尿系統結石疾病312 57 泌尿道處置與裝置的併發症316 Section 8 婦產科 58 非懷孕病人之陰道出血及骨盆疼痛319 59 懷孕前二十週之子宮外孕與急症323 60 懷孕期共病症328 61 懷孕二十週後以及產後急症335 62 緊急生產340 63 外陰陰道炎344 64 骨盆腔發炎疾病347 65 婦科手術併發症350 Section 9 小兒科 66 兒童發燒及嚴重細菌感染353 67 新生兒常見的問題361 68 常見的耳鼻喉頸部感染366 69 上呼吸道急症— 喘鳴與流口水372 70 嬰兒及兒童的喘鳴 379 71 嬰兒及兒童之肺炎385 72 小兒心臟疾病388 73 小兒嘔吐及腹瀉395 74 小兒腹部急症400 75 小兒泌尿道感染407 ...

原價: 1350 售價: 1283 現省: 67元
立即查看
NETTER 臨床骨科檢查

NETTER 臨床骨科檢查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24

原價: 1260 售價: 1134 現省: 126元
立即查看
語音聲學-說話聲音的科學 (1版)

語音聲學-說話聲音的科學 (1版)

相關熱銷的書籍推薦給您

語音聲學:說話聲音的科學 系列名:溝通障礙 ISBN13:9789861914060 出版社:心理 作者:鄭靜宜 裝訂/頁數:平裝/438頁 規格:23cm*17cm (高/寬) 版次:1 出版日:2011/03/01 中國圖書分類:語音學;音韻學 內容簡介   我們每天都可以聽得到的語音,其中蘊含什麼奧妙呢?各種語音(子音、母音)應該怎麼分析呢?華語和英語以及其他語言的語音有何不同呢?聽和說之間又有什麼關連呢?   本書共有十八章,內容涵蓋廣泛,包括物理聲學基礎、語音信號處理、語音學、聲學分析和語音心理聲學等。並以本土語音的特性分析為主,同時兼容並蓄地涵蓋其他世界語音,是有志於從事語音聲學研究者不可或缺的參考工具,更是語言治療、語言學學生學習語音聲學的最佳良伴。 目錄 chapter 1聲波 chapter 2聲音信號與系統 chapter 3聲學共振系統的理論模式 chapter 4語音信號的數位處理 chapter 5語音聲學分析科技的演進 chapter 6母音的聲學理論 chapter 7母音的聲學特性 chapter 8塞音的聲學特性 chapter 9摩擦音的聲學特性 chapter 10塞擦音與華語捲舌音的聲學特性 chapter 11鼻音、鼻化母音與邊音等其他語音的聲學特性 chapter 12超音段的聲學特性─聲調和語調 chapter 13超音段的聲學特性─音段時長、言語速度和節律性 chapter 14嗓音音質的聲學分析 chapter 15語音聲學的臨床應用 chapter 16語音的合成 chapter 17由語音聲學推論語音的製造 chapter 18當語音知覺遇到語音聲學 附錄 1華語子音表 附錄 2台語子音表 附錄 3音階(musical note)、半音(semitone)和頻率(Hz)的對應表

原價: 500 售價: 425 現省: 75元
立即查看
兒童語言障礙-理論、評量與教學

兒童語言障礙-理論、評量與教學

相關熱銷的書籍推薦給您

兒童語言障礙理論評量與教學 系列名:溝通障礙 ISBN13:9789577028532 出版社:心理 譯者:錡寶香 裝訂:平裝 出版日:2006/01/01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是針對兒童可能出現的語言問題,提出理論介紹,以及評量與教學或語言療育之建議。全書涵蓋不同層面的語言習得或語言處理問題的介紹,包括:語意、語法、語用問題與教學,後設語言或語言覺識問題與教學,聽覺記憶問題及詞彙尋取困難與教學,閱讀與書寫表達問題與教學。希望透過本書的出版能引起更多人對兒童語言障礙的興趣與關注,也希望能提供家長、教師、語言治療師一些療育、教學的參考資料。 目錄 第1章 溝通、語言與說話:基本概念的介紹 第2章 兒童的語言障礙:概觀介紹 第3章 語言障礙的鑑定與評量 第4章 語言療育與語言教學 第5章 提昇語意能力的教學 第6章 提昇語法能力的教學 第7章 提昇語用能力的教學 第8章 提昇兒童後設語言或語言覺識能力的教學 第9章 提昇聽覺記憶能力的教學 第10章 兒童的詞彙尋取困難與介入 第11章 提昇兒童閱讀能力的教學 第12章 提昇兒童書寫表達能力的教學

原價: 400 售價: 340 現省: 60元
立即查看
神經肌肉治療手冊-如何有效按摩治療慢性肌筋膜疼痛(Neuromuscular Therapy Manual: LWW Massage Therapy & Bodywork Educational Series) (1版)

神經肌肉治療手冊-如何有效按摩治療慢性肌筋膜疼痛(Neuromuscular Therapy Manual: LWW Massage Therapy & Bodywork Educational Series)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神經肌肉治療手冊-如何有效按摩治療慢性肌筋膜疼痛 作者:徐其昭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3 條嗎:9789861268941 【新書簡介】 本書是將Travell及Simons所著《肌筋膜疼痛與機能障礙:激痛點手冊(Travell & Simons' Myofascial Pain and Dysfunction: The Trigger Point Manual)》第一冊與第二冊之菁華,整理成有系統且易於使用的內容。全書分為二大部分,第一部份介紹神經肌肉治療的生理基礎、對當事人的評估及身體力學等相關知識。第二部份則闡述身體各部位激痛點說明,如部位之肌肉的起始點與連接點,每條肌肉的激痛點與傳導區、背景因子與按摩考量,以及操作步驟的示範、個案討論等。在每章末附有問題回顧,讀者可自行測試輔助學習。對於按摩師、骨科醫師、運動訓練員、物理治療師與其他健康照護人員,皆有所助益。 【原書序】 這本書的目的在幫助按摩師進階成為高效的神經肌肉治療師,著重於治療有慢性疼痛的人。雖然這是一本寫給按摩師的教科書,但是對於骨科醫師、運動訓練員、物理治療師及其他健康照護人員也是有助益的。這本書的內容主要是提供神經肌肉治療技巧,為簡潔扼要的操作手冊,其將崔佛與賽門所著的「肌筋膜疼痛與機能障礙:激痛點手冊 (Travell and Simons' Myofascial Pain and Dysfunction: The Trigger Point Manual)」第一冊與第二冊中最重要的內容,整理成對按摩師來說有組織、有系統且容易理解、便於使用的方式。以這兩冊書來說,內容豐富且資訊龐大,就醫學觀點,寫得非常詳盡並技術性高,常令按摩師們望而生畏。因此,本書擷取其中對按摩師來說最有用的部分解說。 ▌內容回顧 (Overview of Contents) 本書的第一部份針對神經肌肉治療的基礎提供深入的回顧,包括它的歷史、神經肌肉治療所依據的生理基礎、對當事人的評估、身體力學等的相關知識。第二部份則是依照身體部位來個別說明。每一章都詳細說明某一部位的肌肉,例如起始點與連接點,並提供其他的知識,包括每一條肌肉的激痛點與傳導區、背景因子與按摩考量,以及配合解剖與激痛點的彩色圖案。也針對每條肌肉的治療提供循序漸進的指引,使你容易在家做練習。 ▌教學特色 (Prdagogical Features) 本書易於閱讀,有重點標記及列表,方便查閱;有各種技巧的照片;解剖上的圖解,並標示連接部位以及激痛點與傳導區的圖示。 整體來說,這本書包括許多教學特色來誘導學習。這些特色敘述如下: ˙ 關鍵詞:在每一章的開始詳列並定義關鍵詞,在本文的一開始就用粗體字標示將關鍵詞出來,並且列在書後的詞彙表中。 ˙ 每章簡介:提供每章內容的簡短回顧。 ˙ 個案討論:討論有特殊病理情況的當事人,以及神經肌肉的步驟為何,如本文中所述,一一說明。在每個個案討論的最後,都有一些重要問題思考,包括執行方案。 ˙ 步驟示範區:包括身體每個部位循序漸進的按摩程序。 ˙ 每章摘要:在前四章的每一章都有簡短的內容回顧。 ˙ 每章問題回顧:在每章的最後都有問題回顧,使讀者可以自行測試對每章內容的瞭解程度,包括選擇題、簡答題、是非題與配對題。 ▌本書的使用說明 (Use of This Book) 在學習第二部份的技巧之前,要先對第一部份的神經肌肉治療的基礎理論有全面性的瞭解,這對每一位讀者來說,都是迫切且必需的。這是一種進階的技巧,在學習這種技巧之前,一定要對於解剖有一定程度的瞭解。作為一位神經肌肉治療師,必定要在這上面用心,也就說要秉持誠信的原則。在這裡,誠信指的是要有足夠的知識與專業。最後,你能接受並享受挑戰是很重要的。要能夠專精於此項技巧,必須具有高度的挑戰性,在治療慢性疼痛與機能障礙的當事人時,也要有高度的挑戰性。具挑戰性的當事人總是會讓神經肌肉治療師的治療每次都新鮮:絕對不會無聊。所以,享受你的治療以及治療所帶來的滿足感,要永遠記得,能夠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是一種榮譽。 ▌回應 (Feedback) 作者希望各位學員、專業治療師、學校講師等多多指教。如果您對這本書或是工作是有任何指教或疑問,請寄到下列位置: Jocelyn Granger Ann Arbor Institute of Massage Therapy 180 Jackson Plaza, #100 Ann Arbor, MI 48103 E-mail: jgranger@aaimt.edu 【譯者序】 本書在針對慢性肌筋膜疼痛的臨床使用上,確實為不可多得的實用工具書。書中內容擷取崔佛與賽門「肌筋膜疼痛與機能障礙」一書中的重點,整理為清晰易懂的說明,加上簡潔明瞭的附圖,讓人一目瞭然。提供給想要幫助慢性肌筋膜疼痛病患的醫療人員,作為臨床應用上的參考。書中依照身體各部位,有系統的整理出常見的激痛點與傳導區,適合快速查閱,並且提供了臨床上適用的按摩步驟,使實用級數大大加分。 本書在有「按摩治療師」職業執照的外國,是作為進階教科書所用,書中省略基礎解剖學的部分及其他基礎醫療知識,原是國外「按摩治療師」的基礎課程。建議本書的讀者先熟悉解剖學及相關醫學知識,避免對本書的內容多有疑異。台灣地區對於按摩技術尚未有明確的定義及規範,在執行上切勿以身試法。 不論為他人執行按摩的理由及目的為何,一定要先瞭解當事人的健康狀況,及所接受過或正在接受的醫療治療。避免將內部臟器的疼痛與神經性疼痛誤認為是肌肉系統的疼痛,反而延誤病情。 希望各位讀者善用此書,為慢性肌筋膜疼痛的患者提供更好的生活品質。 【目錄】 序∕v 譯者序∕vii 致謝∕ix 審閱者∕xi 肌肉列表∕xv 第一部:神經肌肉治療基本概要∕1 1 神經肌肉治療法介紹∕3 2 神經肌肉生理學∕11 3 當事人的評估∕23 4 神經肌肉治療技巧與身體力學基礎∕45 第二部:依照身體部位分述肌肉與神經肌肉治療的步驟∕59 5 頭部與頸部∕61 6 上軀幹∕103 7 手臂、手腕與手部∕163 8 下軀幹與腹部∕215 9 髖部、大腿與膝蓋前側∕245 10 膝蓋後側、腳踝與足部∕285 11 激痛點與傳導痛指引∕323 附錄A:各章之問題回顧解答∕331 詞彙表∕337 索引∕341

原價: 1100 售價: 1045 現省: 55元
立即查看
肌筋膜‧經絡穴位‧激痛點,對症手療身體疼痛地圖全書 <方言>

肌筋膜‧經絡穴位‧激痛點,對症手療身體疼痛地圖全書 <方言>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380 售價: 323 現省: 57元
立即查看
動作中的解剖列車:身心動作探索的肌筋膜經線身體地圖 (1版)

動作中的解剖列車:身心動作探索的肌筋膜經線身體地圖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一本平易近人的解剖學專書幫助你從『新解剖學』的高度看到肌筋膜經線的全景包含14支英文練習影片及冥想訓練  「動作中的解剖列車®」是瑞士art of motion Academy 的創辦人Karin Gurtner所研發的Slings Myofascial Training®(Slings肌筋膜訓練®)系統的基礎課程。  • Anatomy Trains®(解剖列車®)的創辦人Thomas W. Myers正式認可的課程。  • 適合各種身體工作者及運動專業人員學習解剖列車®的肌筋膜經線(myofascial meridians)概念和如何將其解剖學應用在動作中的重要課程。  Karin Gurtner期待透過這本平易近人的解剖專書,讓理解、體現和內化Thomas W. Myers《解剖列車身體地圖》的十二條肌筋膜經線,成為一趟引人入勝、實用且愉快的旅程。  一本解剖專書真的可以改變你的解剖嗎?  當你在「正確」的背景脈絡下進行研究時,人體的奇妙之處是引人入勝、無窮無盡,甚至是非常有趣的。 這是一種巧妙的大腦訓練,賦予我們敏捷且專注心智,而身體力行的學習可以提升身體功能並增強活力。 最後一點――也許也是反直覺的的一點――有意識的解剖學體驗可以帶來內心的自在。 因此現在最迫切的問題會是:什麼是「正確」的背景脈絡?答案取決於啟動你的思維、並激發你內在動力的關鍵是什麼。 如果能透過以資源為導向,來整合動作的視角以探索整體解剖學來點燃你的熱情,《動作中的解剖列車》會非常適合你。  稱一本解剖專書是你人生的轉捩點可能過於戲劇化,然而,若你能真正心領神會書裡的想法、概念和練習,本書將會為你的大腦、身體,或甚至你的人生帶來正面影響。  【目錄】 目錄第一部分肌筋膜經線2「上路」規則 6筋膜扇形車庫9特快車和平快車13動覺智慧14認識肌筋膜經線15筋膜動作特質 16本書使用指南18  第二部分淺背線22淺前線40側線58螺旋線80功能線104背功能線118前功能線120同側功能線122 手臂線126淺前手臂線140深前手臂線143淺背手臂線146深背手臂線148深前線152  第三部分 帶著輕鬆自如的肌筋膜步行和跑步186整體大於部分之和,但仍敬畏每一個部分192 參考文獻 194

原價: 750 售價: 675 現省: 75元
立即查看
超圖解!人體肌筋膜連結與修復

超圖解!人體肌筋膜連結與修復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日本運動教練、復健師、醫護員、治療師指定用書   你的身心健康都與筋膜放鬆有關 別只練肌肉,還要顧筋膜   120張全彩插圖,掌握全身肌肉與筋膜關係 重新調整身體結構及戒掉日常不良習慣, 幫助改善舊傷、舒緩慢性疼痛、改善身體姿勢、增加運動表現。   身體筋膜平衡,就能找回好體態、告別痠‧卡‧痛 【內容簡介】   😖長期久坐導致膝蓋痛、髖部痛與背痛 😖坐姿外斜、翹腳,血液循環變差容易發炎與拉傷 😖肩頸痠痛,去按摩當下好了,但隔天又痠痛... 😖長期腰痠背痛,兩邊的髖關節也很緊繃 😖只做單一肌肉訓練,反而失去活動時的效能 😖運動傷害,倒置無法痊癒,舊傷變久傷... 現代人文明病——肌筋膜疼痛症候群, 不要以為有動筋骨就好,還要顧肌肉與筋膜, 讓肌筋膜保持變柔軟與順暢。   【校正人體肌筋膜 讓肌肉連結與平衡】 ✓體態變好,更容易了解身體運作狀況 ✓了解身體疼痛與部位 ✓改善姿勢、受傷機率變小,日常生活動作不卡卡 ✓重訓健身者,提高肌肉訓練的效果 ✓想成為教練、推拿師等,可加強肌肉與筋膜的了解   【讀者回饋】 1.非常適合初學治療師(從業20年的治療師) 用易於理解的插圖來解釋肌肉和筋膜間的聯繫、它們如何連接運動及如何協同工作,沒有困難詞彙很好懂 2.很實用的解剖書(醫學領域工作的人) 簡單易懂的圖文解釋,讓我留下深刻印象。 3.推薦給治療師、運動治療師和運動員。(一般人) 讓我能夠對自己身體的感覺進行視覺解釋。.我學會了伸展和移動身體時要注意什麼,大大提高伸展效果。 4.我很不喜歡看大量插圖與文字的厚重書,但這本讓我很容易理解與輕鬆閱讀!結構好且易於學習!  【本書特色】   ◆改善不良姿勢 ◆提升肌肉訓練 ◆舒緩身體疼痛 ◆避免運動傷害 ◆提高運動表現 ◆強化修復知識 【審訂】   超越復健診所 凃俐雯醫師   長庚大學中醫系畢業,中醫、西醫雙主修,並取得復健專科醫師執照,專長是運動醫學、復健醫學和針灸。 熱愛各種運動,在大學時期因為運動傷害導致肩關節脫臼之後,下定決心走向運動醫學的領域。 致力於推廣各種運動治療和運動恢復的概念,深信運動傷害最終須以運動訓練來治療和預防。 希望越來越多人能夠了解,很多運動傷害其實能夠不藥而癒,而正確的運動訓練才是關鍵。   【專業執照】 臺灣復健專科醫師執照 台灣運動醫學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醫師高考西醫師執照 中華民國醫師高考中醫師執照 美國運動醫學會個人訓練員執照(CPT) 義大利筋膜手法認證(Fascia Manipulation Leve III)   【經歷】 台維斯杯網球賽中華隊隊醫 杭州亞運中華隊隊醫 國立師範大學講師 超越復健診所副院長 臺灣運動傷害防護學會理事 亞洲足球聯盟(AFC)醫療官 職棒中信兄弟隊醫療顧問 達欣工程籃球隊隊醫 臺北市立大學講師及校醫 海碩盃國際職業女子網球賽醫療長 三太子盃國際職業男子網球賽醫療長 聯邦杯網球賽中華隊隊醫 力康復健科診所院長 林口長庚醫院復健科總醫師 林口長庚針灸科住院醫師 【目錄】 第00章 何謂肌筋膜連結? 第01章 前面的肌筋膜連結 第02章 後面的肌筋膜連結 第03章 側邊的肌筋膜連結 第04章 螺旋的肌筋膜連結 第05章 深層的肌筋膜連結 第06章 運動的肌筋膜連結 第07章 手臂的肌筋膜連結 第08章 骨盆與髖關節的肌筋膜連結 第09章 腹部的肌筋膜連結 第10章 臀部的肌筋膜連接 第11章 腳的肌筋膜連結 第12章 肩膀、手臂的肌筋膜連結 第13章 體幹的肌筋膜連結 第14章 改善肌筋膜連結的知識

原價: 450 售價: 405 現省: 45元
立即查看
肌筋膜放鬆術─徒手治療指南(Myofascial Release: Hands-On Guides for Therapists)

肌筋膜放鬆術─徒手治療指南(Myofascial Release: Hands-On Guides for Therapists)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400 售價: 380 現省: 20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