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口吃:理論與實務(第二版) 作者:楊淑蘭 出版社:心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0/00 ISBN:9789861917870 內容簡介 本書為國內第一本完整介紹「口吃」之專書,適合大學和研究所學生閱讀。2011年出版的第一版,經過六年後進行改版,目前為第二版,增加了許多新的研究結果和治療方法,內容較第一版更為豐富。除了國外文獻外,書中尚有許多本土的研究結果與作者的實務經驗,共分為十章:第一章說明口吃的定義和內涵;第二章解釋口吃發生學;第三章陳述口吃的發生率與復原率;第四章為口吃的診斷與評估;第五章討論口吃和語言的關係;第六章說明口吃者的心理因素;第七章至第九章分別介紹學齡前口吃兒童、學齡口吃兒童和口吃成人的治療法;第十章則說明重要他人對口吃者的影響和應有的態度。本書最後附有常用的評估工具和重要名詞索引,方便讀者使用。 目錄 Chapter 1 瞭解口吃 第一節 口吃的定義 第二節 影響口吃的認定和其定義的因素 第三節 影響口吃發生的背景因素 Chapter 2 口吃發生學 第一節 生理缺陷觀點 第二節 心理調適或習得觀點 第三節 認知歷程觀點 第四節 多因素觀點 Chapter 3 口吃的發生與復原 第一節 口吃的發生率與普遍率 第二節 口吃的自發性恢復 第三節 口吃的復原率 Chapter 4 口吃的診斷與評估 第一節 口吃與其他類別的言語不流暢 第二節 口吃診斷與評估實施流程 第三節 口吃診斷的標準化工具 第四節 伊利諾大學口吃研究中心評量工具 第五節 口吃者內隱行為的評量 第六節 其他相關測量和注意事項 Chapter 5 口吃和語言的關係 第一節 心理語言學觀點看口吃的發生 第二節 口吃的發生與詞類的關係 第三節 首語難發—口吃發生的起始效應 第四節 口吃者的語言能力 Chapter 6 口吃者的心理因素 第一節 口吃者的人格特徵 第二節 口吃者的自我概念 第三節 口吃者的溝通態度 第四節 口吃者的溝通焦慮 第五節 口吃者的生活適應 第六節 口吃者的氣質 Chapter 7 學齡前口吃治療 第一節 由歷史演進看父母參與學齡前兒童口吃治療 第二節 治療與否的爭論 第三節 學齡前口吃兒童父母參與的治療方案 Chapter 8 學齡兒童口吃治療 第一節 Manning 的兒童口吃治療 第二節 Guitar 的學齡兒童口吃治療 第三節 Yairi和Conture的兒童口吃治療 第四節 Michael Palin口吃兒童治療中心 第五節 本土的經驗:楊老師口吃兒童團體 Chapter 9 成人口吃治療 第一節 國內成人口吃治療現況 第二節 口吃治療師應有的準備 第三節 Van Riper的口吃修正法 第四節 流暢塑型法 第五節 行為療法在成人口吃治療的應用 第六節 認知行為學派應用於成人口吃治療 第七節 楊老師口吃成人團體 第八節 其他增進口吃者流暢性的方法 Chapter 10 重要他人與口吃者 第一節 家長諮商 第二節 給家長的建議 第三節 對教師的建議 第四節 給語言治療師的建議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一 成人口吃個案基本資料 附錄二 兒童口吃個案基本資料調查表 附錄三 修訂中文口吃嚴重度評估工具:兒童版評分表 附錄四 修訂中文口吃嚴重度評估工具:成人版評分表 附錄五 伊利諾大學臨床口吃嚴重度評分表 附錄六 兒童溝通態度量表 附錄七 兒童溝通焦慮(說話情況)量表 附錄八 教師評定兒童溝通焦慮(說話情況)量表 附錄九 成人溝通焦慮(溝通情況)量表 附錄十 學齡口吃兒童個案治療報告 主題索引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量化研究法(三):測驗原理與量表發展技術(二版) 作者:邱皓政 出版社:雙葉 出版日期:2018/01/18 ISBN:9789869558051 內容簡介 在資料科學中,數據是一切故事的起點,但數據必須來自測量,測量是踏入資料科學世界的敲門磚。測驗與評量工具的應用,向來在心理、教育、管理等社會科學相關學術研究領域占有重要地位,更是人力資源管理、教育測評考試與調查實務工作者推動日常事務的重要職能。 本書除了深入淺出介紹心理測驗的基本原理,同時鉅細靡遺的說明量表工具的編製方法與技術,第二版特別強化操作範例的介紹與說明,配合SPSS、Mplus等軟體,示範測驗發展與量表編製的各個重要步驟,同時更對數據報表的意義進行詳細解說。 本書內容橫跨古典與現代,除了信度、效度、常模、測驗倫理等心理測驗的傳統章節,更納入了概化理論、結構方程模式、多層次模式、潛在類別模式、項目反應理論等當代最重要的尖端測驗理論與方法。 本書目的在於使讀者做好測評學理紮根打底的工作,也能掌握測評領域的熱門議題與發展趨勢,再配合編製技術的實際操作與實務應用演練,於短時間內建立完備的測評知識,擁有最前衛的實踐技能,躋身測評專業行列。 目錄 第一篇 概論 第01章 測驗與評量概說 1.1 前言 1.2 測評的基本概念 1.3 測評的目與功能 1.4 測評工具的分類 1.5 結語:理論與實務之間 第02章 測驗標準與倫理 2.1 前言 2.2 測驗標準 2.3 測驗倫理 2.4 結語 第二篇 測驗原理與技術 第03章 測評工具發展程序與數位化 3.1 前言 3.2 測評工具的發展程序 3.3 測評電腦化與網路化 3.4 結語:一門大學問 第04章 題型格式與題本組成 4.1 前言 4.2 測量題型 4.3 題本製作與編碼 4.4 測評的防弊機制 4.5 結語 第05章 測驗分數與常模 5.1 前言 5.2 題分 5.3 量尺分數 5.4 分數解釋與常模 5.5 結語:唇亡齒寒的隱喻 第06章 項目分析 6.1 前言 6.2 題目基本特徵 6.3 誘答分析 6.4 遺漏傾向分析 6.5 描述統計指數 6.6 效標分析法 6.7 因素分析法 6.8 項目分析的完整範例 6.9 結語 第07章 信度 7.1 前言 7.2 信度的基本原理 7.3 信度估計的方法 7.4 影響信度的因素 7.5 信度分析的操作範例 7.6 結語:考試代表什麼 第08章 概化理論 8.1 前言 8.2 概化理論的基本念 8.3 單面向設計 8.4 多面向設計 8.5 概化理論的操作範例 8.5 結語 第09章 效度 9.1 前言 9.2 效度的意義與內容 9.3 效度的分類 9.4 其他效度議題 9.5 效度衡鑑技術 9.6 結語 第三篇 統計模式原理與應用 第10章 因素分析與量表發展 10.1 前言 10.2 潛在變數的界定 10.3 因素分析的原理 10.4 因素分析的執行 10.5 因素分析的相關問題 10.6 結語 第11章 結構方程模式與量表發展 11.1 前言 11.2 驗證性因素分析 11.3 統合模式分析 11.4 模式適配評鑑 11.5 SEM在測驗發展的其他應用 11.6 結語 第12章 潛在類別模式與量表發展 12.1 前言 12.2 潛在類別模式的原理 12.3 模式適配與檢定 12.4 潛在類別模式的操作 12.5 結語 第13章 多層次模式與量表發展 13.1 前言 13.2 多層次模式的分析原理 13.3 多層次 SEM的 Mplus分析實例 13.4 多層次模式的信度調整 13.5 結語 第14章 項目反應理論與量表發展 14.1 前言 14.2 項目反應理論的特性 14.3 項目反應理論的主要概念 14.4 項目反應理論的不同模式 14.5 項目反應理論的Mplus應用範例 14.6 結語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言語科學:理論與臨床應用 系列名:溝通障礙 ISBN13:9789861919447 替代書名:Speech Science: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Theory and Clinical Practice /4e 出版社:心理 作者:Carole T. Ferrand 譯者:彭書韻;林香均;林珮瑜 裝訂/頁數:平裝/576頁 規格:23cm*17cm*2.5cm (高/寬/厚) 重量:820克 版次:2 出版日:2021/03/08 中國圖書分類:神經系統疾病;精神醫學 內容簡介 《言語科學:理論與臨床應用》一書從聲音的本質出發,由物理的角度轉向解剖學以及發聲、共鳴和構音學,並解釋特定疾病及其對言語產出的影響與治療。本書的臨床評估部分綜合以上知識,並提供綜合案例,輔助讀者思考實際情境下所需做的判斷。章節內容含括呼吸系統、喉部發聲系統、構音系統、聽覺系統和神經系統及各系統相關疾病的評估與治療。第二版著重於言語產生及言語感知關聯性的科學研究,穿插詳盡細緻的圖示,清楚闡述和言語的產出、疾病及治療相關的科學與構造,讓讀者輕易理解基礎科學與人類溝通行為間的連結。 目錄 第 1 章 聲音的本質 國際單位系統 基本物理學概念 聲音:氣壓的改變 純音與複合音 聲音的吸收、反射、折射與繞射 建設性與破壞性干涉 聲音的屬性 分貝刻度 共振 第 2 章 呼吸系統 肺部器官 呼吸肌肉 胸膜連結 氣體在肺部的進出 肺容積與肺容量 肺容量 維生呼吸與言語呼吸的差異 說話的呼吸模式 言語呼吸在不同年齡層的變化 第 3 章 臨床應用:呼吸系統疾病的評估與治療 測量呼吸變數 呼吸系統疾病的分類 特定疾病的呼吸功能和言語產生 神經疾病 第 4 章 發聲/喉部系統 喉部骨架 喉部的閥門 喉部肌肉 發聲的肌彈性空氣動力學理論 生命全期發聲/喉部系統的改變 嗓音品質 嗓音音域 第 5 章 臨床應用:發聲問題的評估與治療 發聲變項的測量 喉部視覺化方法 涉及發聲系統溝通障礙之評估與治療 第 6 章 構音/共鳴系統 聲道的構音器官 咽部 傳統母音子音分類系統 聲道共鳴 聲譜圖分析 語境中語音的產生 第 7 章 臨床應用:構音和發聲障礙的評估與治療 發聲、清晰度及儀器測量 涉及構音和共振之溝通障礙的評估與治療 第 8 章 聽覺系統 耳朵的構造 言語的感知 母音與雙母音的感知 子音 子音的感知 第 9 章 臨床應用:聽覺障礙相關疾病的評估與治療 聽力缺損的類別 聽覺障礙的診斷 聽力缺損與言語感知 人工電子耳 中耳炎與言語感知 語言與閱讀障礙及言語感知 構音問題與言語感知 第10章 神經系統 腦部組織 神經元功能 中樞與周邊神經系統 功能性腦部解剖學 腦部皮質下區域 腦幹 小腦 脊髓 脊神經 腦神經 腦部的血液供應 言語產生的運動控制系統 運動控制法則 第11章 臨床應用:腦部影像應用於神經系統的疾病評估與治療 腦部結構造影技術 腦部功能造影技術 應用腦部造影於溝通障礙 第12章 言語產生與言語感知的模型和理論 模型與理論 言語動作控制組織與管理的相關問題 言語產生的模型與理論 言語感知 言語感知的模型與理論 術語列表 附錄:單位中英對照表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兒童語音異常:構音與音韻的評估與介入 系列名:溝通障礙 ISBN13:9789861919218 出版社:心理 作者:鄭靜宜 裝訂/頁數:平裝/576頁 規格:23cm*17cm*3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20/09/01 中國圖書分類:耳鼻喉科 內容簡介 國內有關華語兒童語音異常(台語俗稱「臭乳呆」)的評估與介入書籍相當少見,本書即是專門為以「語言治療師」為職志的學生以及想要深入探究此議題的語言治療師和教師所寫,其特色是以華語語音為主軸,囊括目前最新的語音異常相關研究,讀者可對語音異常的評估與介入有更深入一層的了解與體悟。 本書共包含十七章,前三章為基礎知識,接續討論兒童語音/音韻能力發展,再介紹語音異常的評估與介入之理論與實務,並在最後四章特別討論特殊溝通障礙者的語音評估與介入,包括:發展性言語失用症、唇顎裂、腦性麻痺,以及聽覺損失。此外,本書附錄還提供大量的語音評估與介入材料,例如:詞語、音節、語句、最小音素對比詞語等,可作為準備語言評估與治療時的言語材料之參考或實際運用。 就讓本書帶領您通往兒童語音異常介入之道,在面對語音異常個案時能更加遊刃有餘。歡迎一覽書中春秋,去除兒童乳臭之呆。 目錄 Chapter 1 何謂語音異常 Chapter 2 構音機制與語音系統 Chapter 3 華語的音韻特性與音韻歷程 Chapter 4 兒童語音習得的理論與相關能力的發展 Chapter 5 兒童語音能力的發展 Chapter 6 語音異常的評估與診斷 Chapter 7 造成語音異常的相關因素 Chapter 8 語音異常的介入原則 Chapter 9 音韻取向的語音介入 Chapter 10 動作取向的語音介入 Chapter 11 以語言為取向的語音介入 Chapter 12 音韻覺識能力的評估與介入 Chapter 13 特殊溝通障礙者的語音評估與介入:發展性言語失用症 Chapter 14 特殊溝通障礙者的語音評估與介入:唇顎裂 Chapter 15 特殊溝通障礙者的語音評估與介入:腦性麻痺 Chapter 16 特殊溝通障礙者的語音評估與介入:聽覺損失 Chapter 17 本於實證的SSD介入與介入成效評估 附錄 附錄一 口腔構音結構檢查表 附錄二 非詞複誦和可刺激性介入法的非詞材料 附錄三 華語最小音素對比詞語組 附錄四 各類音韻覺識測試題項 附錄五 華語子音語句練習材料 附錄六 華語音素目標音相關語句 附錄七 華語逐增加長度語句作業項目 附錄八 共鳴異常評估╱介入語句項目 附錄九 華語音素相關雙音節詞語列表 附錄十 華語常介入子音之詞語列表(雙音節詞、三音節詞、四音節詞) 附錄十一 國際音標(IPA)符號 附錄十二 國際音標標記異常語音的延伸符號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兒童語音障礙:理論與實務 系列名:溝通障礙 ISBN13:9786267178188 出版社:心理 作者:錡寶香-主編;錡寶香;陳佳儀;張旭志;謝采容;宋韋均-著 裝訂/頁數:平裝/432頁 規格:23cm*17cm*2.2cm (高/寬/厚) 重量:730克 版次:1 出版日:2022/10/13 中文圖書分類:耳鼻喉科 內容簡介 本書以兼顧理論與實務的角度去組織與撰寫,共分成兩部分:在理論部分先介紹語音障礙相關的基本概念,以利讀者可更易理解後續所介紹的語音障礙的本質、評量與治療。在實務部分則整合理論基礎與實務經驗,介紹與設計個別語音 (華語21個聲母與兒童較易出現錯誤發音的11個韻母)、語音障礙兒童較常見的音韻歷程 (後置音化等10個音韻歷程),以及Lisping(ㄙ音)與聲調的教學策略與活動。本書期望以更接近讀者與實務導向的書寫方式,讓更多關注語音障礙兒童的實務工作者、家長、相關領域的大學生或研究生,可以從中獲得對其有助益的訊息。 目錄 第一章 語音障礙:概觀與基本概念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語音障礙的定義 第三節 語音的學習:音韻表徵的建立 第四節 語音學基礎:了解語音 第五節 語音的分類:韻母與聲母 第六節 兒童語音發展 第七節 語音產出的生理基礎:聲道與構音器官 第八節 語音障礙的致因:成因或有關之因 第九節 結語 第二章 語音障礙的評量:構音與音韻技能的分析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語音障礙評量:資料蒐集的內涵與原則 第三節 語音障礙的篩檢 第四節 全面性語音評量 第五節 可刺激性評量 第六節 語音障礙的預後指標 第七節 結語 第三章 語音障礙的治療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語音障礙的治療/教學程序與步驟 第三節 語音治療模式 第四節 運動言語障礙兒童的語音治療 第五節 語音治療計畫之安排與規畫 第六節 結語 第四章 語音治療實務:個別語音與音韻歷程教學 第一節 華語個別語音與音韻歷程治療介入教材編製說明 第二節 華語個別語音教學活動設計 第三節 華語音韻歷程教學 參考文獻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諮商與心理治療實務 作者:林家興 出版社:心理 出版日期:2020/01/00 ISBN:9789861918952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是一位資深心理治療師與心理師培訓者,從事諮商與心理治療臨床工作與教學研究35年後的經驗分享,係從廣義的精神分析學派觀點,以有系統的方式,說明諮商與心理治療的實施步驟與注意事項,並特別強調透過治療架構與治療關係來增進個案自我探索和自我了解的治療模式。 本書是一本讓精神科醫師、精神科護理師、心理師、諮商師、臨床社工師、職能治療師、輔導教師,以及上述領域的實習生和學生,能夠容易閱讀、理解並上手應用的心理治療工作指南,有助於減少從事助人工作時的挫折,進而提升專業助人的效能。本書非常適合作為諮商技術與實務,或諮商實習課程的教科書,也可以當作專業助人工作者提升諮商與心理治療專業效能的臨床工作手冊。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本書的特色與適用性 第二節 名詞界定 第三節 諮商的基本概念 第四節 心理諮商的效果 第五節 對心理治療的誤解 第二章 基本架構 第一節 基本架構的重要性 第二節 基本架構的內容 第三節 基本架構的臨床意義 第四節 改變基本架構的處理 第五節 專業界限 第三章 治療歷程 第一節 治療的基本歷程 第二節 治療歷程的內容 第三節 療程的概念與應用 第四節 治療歷程的三個階段 第四章 初次晤談 第一節 初次晤談的目的 第二節 初次晤談登記表的設計與使用 第三節 初次晤談的細節 第四節 初次晤談實例 第五節 從初次晤談到心理諮商 第五章 心理評估與診斷 第一節 心理問題的分類 第二節 心理評估的內容與方法 第三節 心理健康檢查 第四節 心理診斷的原則 第五節 心理評估的考量與個案概念化 第六章 個案教育 第一節 諮商協議 第二節 澄清個案的諮商期望 第三節 個案的責任 第四節 教導個案如何談話 第七章 諮商態度與治療關係 第一節 諮商態度 第二節 如何開始心理治療 第三節 諮商關係的建立、維持與改變 第八章 諮商技巧與晤談策略 第一節 諮商的基本技巧 第二節 一般晤談的原則與技巧 第三節 歷程取向的晤談技巧 第四節 晤談的其他相關策略 第九章 有效的治療方式 第一節 有效的治療方式 第二節 新手常犯的錯誤 第三節 幫助新手從容上路的建議 第四節 幫助個案自我探索的技巧 第十章 個案求助行為與諮商經驗 第一節 個案的求助行為 第二節 個案的諮商經驗 第三節 阻礙治療的個案行為 第四節 非自願個案 第十一章 移情與反移情 第一節 移情現象 第二節 移情的辨認 第三節 移情的處理 第四節 反移情的認識與處理 第十二章 結案 第一節 結案的時機 第二節 提前終止治療的結案現象 第三節 如何結束心理治療 第四節 結束心理治療的含義 第五節 禮物的處理 第十三章 個案紀錄 第一節 撰寫個案紀錄的理由 第二節 個案紀錄的性質 第三節 撰寫個案紀錄的原則 第四節 個案紀錄的製作、保存與管理 第十四章 特定議題與危機個案的處理 第一節 諮商中特定議題的處理 第二節 危機個案的辨識與處理 第三節 不適合心理治療的人 第四節 諮詢、轉介與個案管理 第十五章 在組織中從事諮商工作 第一節 學校諮商工作 第二節 企業諮商工作 第三節 政府機構的諮商工作 第四節 較佳的諮商場所與條件 第十六章 專業倫理 第一節 專業倫理的意義與重要性 第二節 專業倫理的主要內容 第三節 諮商專業倫理的實踐 第四節 專業倫理的衝突與處理 第十七章 有效學習心理治療的方式 第一節 充實諮商相關知能 第二節 臨床實習 第三節 臨床督導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英文部分 中文索引 英文索引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兒童語言障礙理論評量與教學 系列名:溝通障礙 ISBN13:9789577028532 出版社:心理 譯者:錡寶香 裝訂:平裝 出版日:2006/01/01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是針對兒童可能出現的語言問題,提出理論介紹,以及評量與教學或語言療育之建議。全書涵蓋不同層面的語言習得或語言處理問題的介紹,包括:語意、語法、語用問題與教學,後設語言或語言覺識問題與教學,聽覺記憶問題及詞彙尋取困難與教學,閱讀與書寫表達問題與教學。希望透過本書的出版能引起更多人對兒童語言障礙的興趣與關注,也希望能提供家長、教師、語言治療師一些療育、教學的參考資料。 目錄 第1章 溝通、語言與說話:基本概念的介紹 第2章 兒童的語言障礙:概觀介紹 第3章 語言障礙的鑑定與評量 第4章 語言療育與語言教學 第5章 提昇語意能力的教學 第6章 提昇語法能力的教學 第7章 提昇語用能力的教學 第8章 提昇兒童後設語言或語言覺識能力的教學 第9章 提昇聽覺記憶能力的教學 第10章 兒童的詞彙尋取困難與介入 第11章 提昇兒童閱讀能力的教學 第12章 提昇兒童書寫表達能力的教學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語音聲學:說話聲音的科學 系列名:溝通障礙 ISBN13:9789861914060 出版社:心理 作者:鄭靜宜 裝訂/頁數:平裝/438頁 規格:23cm*17cm (高/寬) 版次:1 出版日:2011/03/01 中國圖書分類:語音學;音韻學 內容簡介 我們每天都可以聽得到的語音,其中蘊含什麼奧妙呢?各種語音(子音、母音)應該怎麼分析呢?華語和英語以及其他語言的語音有何不同呢?聽和說之間又有什麼關連呢? 本書共有十八章,內容涵蓋廣泛,包括物理聲學基礎、語音信號處理、語音學、聲學分析和語音心理聲學等。並以本土語音的特性分析為主,同時兼容並蓄地涵蓋其他世界語音,是有志於從事語音聲學研究者不可或缺的參考工具,更是語言治療、語言學學生學習語音聲學的最佳良伴。 目錄 chapter 1聲波 chapter 2聲音信號與系統 chapter 3聲學共振系統的理論模式 chapter 4語音信號的數位處理 chapter 5語音聲學分析科技的演進 chapter 6母音的聲學理論 chapter 7母音的聲學特性 chapter 8塞音的聲學特性 chapter 9摩擦音的聲學特性 chapter 10塞擦音與華語捲舌音的聲學特性 chapter 11鼻音、鼻化母音與邊音等其他語音的聲學特性 chapter 12超音段的聲學特性─聲調和語調 chapter 13超音段的聲學特性─音段時長、言語速度和節律性 chapter 14嗓音音質的聲學分析 chapter 15語音聲學的臨床應用 chapter 16語音的合成 chapter 17由語音聲學推論語音的製造 chapter 18當語音知覺遇到語音聲學 附錄 1華語子音表 附錄 2台語子音表 附錄 3音階(musical note)、半音(semitone)和頻率(Hz)的對應表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法庭口譯:理論與實踐 作者:陳雅齡 出版社:五南 出版日期:2018/01/00 ISBN:9789571195353 內容簡介 本書為作者多年來從事法庭口譯研究、教學及自我實踐的結晶。理論部分涉及法律翻譯的核心──法律術語的翻譯及法律語言的模糊性,因而對於從事法律筆譯的讀者也有啟發,實務演練示範如何查詢專業術語及法學資料庫,模擬台灣警察局及法庭辦案的語境,提醒通譯翻譯時該有的技巧,同時對照美國法庭警察局的對話語料。整體上適合各語種的司法通譯進修,法官、檢察官可從中瞭解司法通譯的工作性質以便配合,會議口譯人士亦能有所應用。 台灣法官學院與高等法院近幾年來定期訓練司法通譯,顯示國家公部門對這個學術及工作領域的重視,然而目前台灣探討法律翻譯的書籍多以外文撰寫或偏法律筆譯,很少針對法庭口譯領域而作。本專書涵蓋了通譯史、語言研究、口筆譯理論及法庭口譯實踐技巧,宏觀與微觀兼具,整體上可與西方Mikkelson 之「法庭口譯」一書互為東西方的補充。 目錄 推薦序一 推薦序二 推薦序三 自序 理論篇 第一章 法庭口譯活動概說 An Introduction to Court Interpreting 第二章 台灣司法通譯簡史 From Perjury to Interpreting Ethics:The History of Court Interpreting in Taiwan 第三章 法庭口譯者的主體性 The Subjectivity of the Court Interpreter 第四章 法律專有術語的翻譯 Translating Legal Terminology 第五章 法律語言的歧義與模糊性 On Ambiguity and Vagueness in Legal Language 第六章 法庭口譯的技能培養 On Cultivating the Skills of Court Interpreters 實踐篇 第七章 法官判決文本分析與試譯 Textual Analysis and Translation of Judgements 第八章 法庭法律契約的視譯 Sight-translating Legal Contracts in the Courtroom 第九章 司法通譯的專業倫理 Professional Ethics for Judicial Interpreters 第十章 實務演練 Practical Exercises 參考文獻 References